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 }( _- T& x! X. ~4 L
我们存在于一个且新且旧的社会环境中,大多数人对彩礼的想象可能还停留在用彩礼换女儿的阶段。在《南方和北方的彩礼是一回事吗》一文中,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青年教师李永萍说了她的调查结果:在今天中国南方的宗族性村庄里,彩礼被认为是对女方父母的补偿,但彩礼价格普遍不高,一般是象征性的;在华北农村,彩礼价格比较高,在15万~20万之间,但是女方父母通常会把彩礼全部给女儿。因此大多数时候,彩礼是一种仪式性的存在。
- u( C+ I9 v @! h0 y
4 P& V5 H8 Z: b, v& z6 }6 ^如果说高价且不返还给小家庭的彩礼是“卖女儿”,那么这种现象又是如何形成的?这并不是女性不够独立造成的,恰恰相反,其源头在于重男轻女造成的农村青年男女比例失衡。据报道,2019年,河北代表团的全国人大代表张青彬提交了《关于解决农村结婚彩礼畸高问题的建议》,该建议认为,高彩礼存在的一大原因就在于,独生子女政策改变人口结构、医疗技术B超检验胎儿性别的滥用等导致男性出生率远远大于女性,其解决方法应是严令禁止和查处医疗B超技术检验胎儿男女性别行为,缓解男女失衡。
# {* s l- k( q, a' b$ ^
9 y9 {- u/ ], z* j4 i. j" l如果说高价彩礼是重男轻女的产物,那些象征性的或金额较低的彩礼是否也应被视为陋习呢? ) f9 u+ o6 f9 o/ C0 \& G8 O
2 S7 E+ P- e9 a: x8 u1 e1 @任何习俗的存在都不应该和它所在的社会环境割裂。在今天的中国,婚房彩礼的存在有其经济背景,即男女之间的财富悬殊。《剩女时代》一书作者洪理达写道,父母愿意在儿子购房时提供较大的经济资助,但往往拒绝助女儿一臂之力。她还引用人类学家王丹宁的研究称,由于兄弟被看作是“整个家族的后代,大家理应为其分担责任”,所以向兄弟提供经济资助的城市女性数量越来越多。“总体而言,男性经过一番周折,最终还是能拥有价值不菲的住房(只要他们有父母、女友、妻子和其他亲戚的资助);而背着买房压力的女性,拿出了不菲的钱财,到头来还没有权利在房产证写上自己的名字。”不仅如此,随着二胎政策的实施,未来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女性要和她们的兄弟争夺父母的购房资助。在父权制的大环境中,在经济上作为显著弱势群体的女性要求婚房彩礼,不仅常常是一种无奈之举,而且还可能导致她们最终不得不接受男性在家庭中的统治。
, ]/ t3 h, w$ }% d$ i
2 g8 O0 r8 C$ v Y- S" f% g人人都在关注彩礼——毕竟它的数值可以用金钱准确衡量——却少有人关注传统上女性结婚后需要承担的家务、育儿等等责任,不论女性选择要还是不要彩礼,这些责任也往往被认为是女性必须完成的。在婚恋阶段,一些女性就必须考虑如何背负婚后育儿的压力;生育后女性进入/回归职场面对的敌意将更大,更可能被假定为不务正业的、没有职业追求的、会为家庭牺牲事业的,其社会评价、薪资和升职机会无一例外将受到负面影响。在资本拒绝补偿、国家提供的制度性安全网络越来越少的情况下,一切都需要家庭来买单。彩礼,某种程度上是婚前女性及女性家庭需要得到的一粒“定心丸”。 - m' \8 H( E9 B& W
6 D3 @8 V! Y) c M. T" ?说到底,“独立女性要不要收彩礼”的问题,是在向原本就处于弱势群体提出新的要求。一方面,我们应该做的是应该向那些占据优势的男性问询:是否应当承担家务、育儿、照料的责任?是否应参与推动劳动场所的同工同酬?另一方面,社会也应该为女性提供更多的保障,从重男轻女观念下被抛弃的女婴到背负家务重担的母亲,她们都需要被看到、被保护、被尊重。到达平等之路还有很远要走。 ) C6 b6 ]* @" ]& @& ?1 M: m
" E3 ?7 _0 f' H" m: D$ @( H' g+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