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 0 参与人数: 0 我的评分: 未评
口才训练妙招:先打开笨笨的嘴
6 D- h) ]+ p" J6 c+ s
5 q0 F; s B& B% M' N7 y( y
1 朗读朗诵
8 ]3 O/ ]: j9 c. m% ^$ u
% g+ w. [7 U8 v7 y( b; ` 自己读书,大声地读出来。每天坚持朗读一些文章,既练习口齿清晰伶俐,又积累一些知识量信息量,更重要的是对身体大有裨益,清喉扩胸,纳天地之气,成浩然之身!
- h2 K7 b( b' t/ {5 h. O 5 `2 p1 e: `6 y
2 速读训练
) X5 s- [6 q6 [& H
- J: N4 p( q l' B6 H# i 这种训练目的,是在于锻炼人口齿伶俐,语音准确,吐字清晰。
1 O+ _ [, y4 |1 h/ f
" y" A) J0 j) q+ o 方法:找来一篇演讲辞或一篇文辞优美的散文,然后开始朗读。
: n) Q- v" L8 W3 }' }
/ }0 n* W/ A' @( u4 k9 h 一般开始朗读的时候速度较慢,逐次加快,一次比一次读得快,最后达到你所能达到的最快速度。读的过程中不要有停顿,发音要准确,吐字要清晰,要尽量达到发声完整。我们的快必须建立在吐字清楚、发音干净利落的基础上。
/ z, Q" X: K: [! |& b" s2 k" }
) K4 `# q0 y$ W 3 对着镜子训练
# @. x1 B* E* @0 m; A' T . F! g. y8 w" i1 V# ?- T
建议你在自己的起居室中或是办公室某一墙面安装一大镜子,每天在朗读过程中,去对着镜子训练,训练自己的眼神,训练自己的表情,训练自己的肢体语言,这样效果更好。
# J! b& }' C1 L8 b$ ~4 j # [9 O d3 [* e5 ~* r$ P C
4 自我录音摄像
1 I% l' K/ B$ E6 _& w6 E
- g/ b( W9 C3 E4 |! ]
如果条件允许,我建议您每隔一周时间,把自己的声音和演讲过程拍摄下来,这样反复观摩,反复研究哪儿我卡壳了,哪儿手势没到位,哪儿表情不自然,天长日久,你的口才自然进步神速。
7 {$ @6 W9 o3 ~7 b$ \' w
5 m7 ^- g( u- E6 A/ R4 C 5 尝试躺下来朗读
. W/ C% ^# t3 ^6 _2 Q
) d% |) O$ P, D2 \4 u/ x
当我们躺下来时,必然就是腹式呼吸,而腹式呼吸是最好的练声练气方法。每天睡觉之前,躺在床上大声地朗读十分钟,每天醒来之前,先躺在床上唱一段歌,再起来,这样会让你的声音更有磁性。
; m3 N0 F6 I& i/ j
% g, }. y, b u) p" q0 |7 K
6 即兴朗读
, Q$ y& j! \6 z& Q+ |6 p & k2 i2 M. v1 ^" s# L
平时空闲时,你可以随便拿一张报纸,任意翻到一段,然后尽量一气呵成的读下去。而且,在朗读过程中,能够注意一下,上半句看稿子,下半句离开稿子看前面。
& I6 z$ k( D7 e5 |9 p8 `
" r/ P' C X: ?, N- O% e) T 长期以往,你发现自己记忆力加强许多,快速理解力和即兴构思能力也在加强。
' ^ N ^0 F$ i- Q9 ?% M: u5 k2 K
, g- @7 M3 P; `$ c9 @, z. H% E5 o$ d 7 背诵法
% V7 w4 z2 {6 H& _9 ^. j
6 i2 s/ g0 f8 T2 v9 h* U! ~
背诵,并不仅仅要求你把某篇演讲辞、散文背下来就算完成了任务,我们要求的背诵,一是要“背”,二还要求“诵”。这种训练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培养记忆能力,二是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 s: K7 ^1 P3 h/ r9 Y; _; V
' n- m' _' u- y 天长日久,那些文章字句自然就转化为自己的词语了,练到一定时间就能张口就来口出华章。
1 |+ S# y, \+ J: S5 j9 r
6 l2 \. E0 m1 s( F* V% P# g 8 复述法
' B# ?2 f( L9 ^6 |! u# M3 c
% Y8 o5 {. b' B& n+ l6 z. `
复述法简单地说,就是把别人的话重复地叙述一遍。可以找一位伙伴一起训练。首先,请对方随便讲一个话题,或是一个故事。自己先注意倾听。然后再向对方复述一遍。
+ J# b4 n2 ^3 z7 b1 T8 n4 n* T
( b6 p% R4 h+ e& N
这种练习在于锻炼语言的连贯性及现场即兴构思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4 J( _1 ?8 U7 C: E0 o" K R: N
7 E4 t* i6 e A+ Y8 n 口才训练妙招:要有巧妙的故事素材
5 N( a* d6 P4 H% }. L5 N8 g1 p
) R( C, ]9 H- R1 k+ _$ {: A (1)明确目的才能言之有物
, D ]7 \2 ? m4 m8 \
s9 _& x: U+ i7 ^
一般来说,人们说话的目的,不外乎是:传递信息和知识,引起注意或兴趣,争取了解和信任,激励、说服或劝告。坚持话由旨遣的原则,明确说话日的,是说话取得成功的一首要条件。目的明确。谈话、社交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有时甚至能够使说话人急中生智,化险为夷。只有明确了目的,才知道应准备什么话题和资料。采取何种语体风格,运用哪些技巧,从而能够有的放矢,临场应变。若目的不明,不顾场合地信口开河、东拉西扯。对方就会不知所云,无所适从。
, Y k" J1 I2 f5 } Z
$ ~/ ?. Q. b# o; D7 n (2)抓住每一个练习机会
% W5 L+ r9 z" C) d4 y . y& T4 B/ h% ~
只有刻苦勤奋、坚持不懈地努力练习,才会获得令人瞩目的成功,因此。我们不应该放过任何一次当众练习讲话的机会。当我们参加某一个团体、组织,或出席聚会时,不要只袖手旁观,而要施展浑身解数,勤奋地进行口才练习。比如,主动协助他人处理一些工作,尤其是一些需要到处求人的工作。设法做各类活动的主持人,这样,就有机会接触那些口才好的人,可以向他们学习说话的技巧,自然而然,你也就提高了口才。
9 B( s9 I) F" i/ V( H2 D% k+ @
2 m' M* j2 l3 V e! C1 T
(3)从背诵开始练习
2 C" G) I% e+ q- J( u' } i$ m
$ J8 L! A) E% Y0 d0 r 我们要求的背诵,一是要“背”,二还要求“诵”。这种训练的日的有两个:一是培养记忆能力。二是增强口头表达能力。记忆是优秀口才必不可少的一种素质。只有大脑中充分地积累了知识,才可能张口即出,滔滔不绝。背得越多,记忆力越强,“背”正是对这种能力的培养。“诵”是对表达能力的一种训练。它要求在准确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声情并茂的表达。
~% y: e. V) ~+ D# O y q9 X+ p6 a
(4)学会模仿
' E# r( w u- {( ]) J, D' l
: o) A/ `: ^+ }2 Q% F4 U
人的知识其实从幼儿开始就是靠模仿得来的。模仿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们小时候学说话是向爸爸、妈妈及周围的人学习,模仿他们。练口才也可以利用模仿法,向这方面有专长的人模仿。日久天长,当众讲话能力也必然随时间递增。模仿的方法可以是向专人模仿。也可以专题模仿,但要注意选择性,并要求从模仿对象的语气、语速、表情、动作等多方面进行模仿。在模仿中有创造,力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4 t$ m- z' k! c
1 ]+ F7 t9 j0 [) y (5)用看图说话法来锻炼口才
S4 W8 E0 @" P8 d- b- L- h
$ t2 F& z4 w2 N& x9 p7 o
看图说话就是描述,只是我们要看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图,还有生活中的一些景、事、物、人,而且要求也比看图说话高一些。简单地说,就是把你所看到的用描述性的语言表达出来。
6 j9 T0 I7 N5 G& R2 ]; T, U
% {' Q- C0 s! e' }+ x% E) U 描述法没有现成的练习材料,而要求当场组织语言,所以描述法训练的主要日的就在于训练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的条理性。在描述的时候,要求抓住特点,语言要清楚、简洁、生动、活泼。要有一定的文采,而千万不能做成流水账,平平淡淡。描述要讲究顺序,描述完之后,别人应知道你说的是什么。
+ z. O; l0 I2 E. V( l. B8 L I
3 h/ @3 k- ~, j f% B
(6)用讲故事法来锻炼口才
# T( ~5 s# ?, T6 S
; f- ?2 x3 o" [ 常言说:“看花容易,绣花难。”别人讲故事绘声绘色,很吸引人,可是自己一讲起来。仿佛就不是那么难的事了。干干巴巴,毫无吸引力。因此,讲故事也是一种能力,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把故事讲好的,学习讲故事对练口才是一种好方法。讲故事对口才能力的提升是多方面的。因为故事里面既有独白,又有人物对话,还有描述性的语言、叙述性的语言,所以讲故事可以训练人的多种口语能力。
2 F1 b9 s5 o! Q# |# ~4 X
/ w1 P2 b8 t" _' }, O4 d- A
口才训练妙招:从大脑思维爆发开始!
/ E/ f/ p6 }" `; P0 g 4 V! P: @: N' p. I8 Q
口才一定是从思维开始训练。然后是“语言组织”,再是“归纳总结”,他们为什么是我们讲话的核心呢?
0 a/ L$ v6 n# Z C' a1 a Z: S
/ l7 @0 `6 N, ~* X 1、思维的拓展
; m1 f% U9 I" J; U4 r1 j
1 i0 m0 E! ?8 D# I2 ] 我们即兴讲话的时候,需要我们的去构想我们需要讲什么话,很多同学都说:我脑子一片空白,好像没什么好讲的,其实并不是完全没有讲的,如果经过提醒,是可以想到很多讲话内容,为什么当时就什么想不到呢?是因为缺乏的一种思维的能力—发散思维,我们没有办法触类旁通,旁征博引。没有在脑子里系统“搜索”的能力。需要拓展自己的思维,发散思维,有规律的让我们思维深度和广度加大。
8 ^" d6 i+ |# F2 W+ K: C
9 P! h* \! E' m 2、语言组织
3 x* U3 F9 G5 c+ ]
; F; E1 r% y* p/ r5 r3 ^ 我们讲话之前,在脑子里有“框架”“底层逻辑”来组织语言。就象写文章一样有“框架”, 需要们学习如果搭建框架。让我们更有逻辑,条理。
5 B6 E) V6 I4 u2 Y
& Z' G% M; E' r' c T 3、归纳总结
- q: X4 ^( U$ J$ B: ]9 _; `5 `
" u- F0 `8 E; m; S+ W2 s5 ^2 K
我们讲话需要做个自我提炼,高度精炼自己的观点,并且有故事,案例,细节,让我们讲话内容丰富,有理有据,能代入感强。 有说服力和影响力。
/ T0 x! b8 a6 g* K* d7 Q' ~! e
6 ~( r( D6 v) ^( ` 这三点是要系统的训练的,这是我们即兴讲话,口才的基础。
1 @% u& F5 f( y- \- X2 f" [
9 i' @- S- T6 ^2 K. E5 l 当然,除此之外,“科学发声”“开场白结尾设计”“对象感讲述感”也是需要系统训练的。
) a2 w2 E4 ~; w/ P) ~! h6 c9 e2 m
0 }/ G$ U/ p' g0 W# i; |7 M 除了这些技术之外,就要积累知识,积累词汇!丰富我们讲话的素材!
9 [; N0 h3 u# v; n2 g
1 P5 V- Q& X. z1 o) C/ K 既然要系统的训练,训练有3个要素:
# u( Z( u: e U% u9 j# F+ w 0 ^2 q2 A2 @+ F+ u. T: Q' d: ^
1,正确的方法,符合自己的才是正确的方法!
2 F. j' @# H" Z# r8 S' p % O" ]. m7 x( n7 g7 x0 j
2,有及时的反馈,互动。
% o$ e. z* M* b! \; E . n7 y, k; G" Q* i t, o
因为你练得对还是错,有人在旁边反馈指导,并且有互动的练习。
% a3 y; v( Q- o+ [, `
" S8 F9 X% Y. t; n: f( w 3,持续训练。
/ m6 j! v# q) X9 \( ? D
% D Q% q, o8 C% ]5 H" f 不能半途而废,持续不间断训练,才能达到阶段性成果~!口才其实是一种习惯,是一种思维表达习惯,只有持续练习成为习惯。以后再需要即兴表达的时候,就能“出口成章”了!
3 M5 Z2 s. d- j5 `2 A2 ?7 ?
" A6 Y+ D* e* c& Z% } 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找个老师和团体一起训练,持续训练
( q1 e" r. C4 X' t: k/ }9 h
" `9 L" y( X. U3 X4 y7 v
1、系统提升
3 v! T7 r W/ _- {) w g 从思维能力,语言组织,归纳总结能力,到科学发声,肢体,克服紧张都会训练到。
, S4 U- G3 n5 \; t0 Y3 t* W5 p
先学会,后练习。先上“基础入门课”,再上“实操练习课”。
5 k* ?) q- d4 F: M E( p
/ |& m- q( `0 L. R
2、线上直播,用腾讯会议APP,小团体---现场实操。
' o8 P( G: {; J1 G 3、高频率(公开练习)
$ y1 A) W$ r; [. N- T6 [, \ 沙龙:辩论赛,讲故事案例细节的能力,增强我们的说服力,影响力,领导力集中训练)高频率及时反馈,点评!
- \- Z" B& j1 ]* K+ j' i6 S( ]! `
4,持续练习
+ p% E1 d4 I1 d. i* @ 口才,是一项技术,需要持续练习。每天我们需要做:朗读朗诵,复述,续讲训练(让我们科学发声和表达思维形成习惯)
0 h) Q+ Y3 }' X" R, E+ M
# e, C8 q6 b) T+ i5 { 口才训练妙招:用疯狂训练法!
6 I0 d" C; w% l1 n* ~
/ w: _6 Q' {4 w' i 1、想象训练
# ~" G% H/ X4 g) ~' l4 `
: H7 V. p# b! B5 { i 想象训练就是用大脑的想象来进行口才表演的过程。比如,你可以想象自己正处在某个场合,正在跟某个人交谈或发表演说,那么,你该说些什么?用什么样的语气?用什么样的神情姿态?还有,对方会说什么样的话?针对对方的话,你该有什么样的反应?等等。
$ }6 r% n2 Y. f0 D
* p# J* ^3 |0 ~2 t
所有这些,你都不妨在脑子里好好设计一下,并把它作为一个设计方案存在脑子里。日后,当你遇到相同或类似的场合时,你就可以把自己的“设计方案”拿出来运用了。你脑子里的设计方案越多,越是能在各种不同的场合应付自如。
8 X+ s7 E" S+ L' C F' v* s8 h
5 e$ y; M! h7 [1 G. f; L% L 而且,在你即将进行一场讲演或作一次交谈之前,进行这种想象训练,尤其有效。所谓“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虽然事情的发展不可能完全合乎自己的想象,但有备而来,肯定比完全依赖随机应变好。
% I0 a2 h: k$ W0 t) Z & d2 `6 G8 ?) J* D- Y% v5 X
2、模拟训练
}' u; f8 f' ~- `/ j/ o% C2 t
9 A7 Y8 M5 _* x" S3 x/ X; p* i 模拟训练也可称之为实战训练。即面对假想的听众发表讲演或交谈。就像部队在实战学习时向假想的敌人发起进攻一样,要力求逼真,才能检验和提高技术水平。
6 `3 w9 G- `! C7 W( \
& ^8 y/ r; e5 m- q% U
在模拟训练时,一言一笑,一举一动,都要像面对真的听众一样,力求完美。有不完善的地方,就进行调整,并反复练习,直到能自己满意为止。只有这样,在真正面对听众时,才不会出现难以补救的错误。这是一种极能锻炼讲演才干的好方法,古今中外的口才大师们都曾运用过这种地方。
6 c; g4 ^$ v/ m# ~: h' D# h
1 S% T! T6 I: [3 X! ]& Q# r! s$ {
3、有意识训练
: @2 x) e/ J5 s8 W5 s/ p
+ S6 m7 b7 t* k4 }0 L 有意识训练,是一种具有理想性的、目标性的锻炼模式。“我要做一个演说家”;“我要在三年内登上讲坛”;“我要克服生理上的障碍,练,练,练……”这种有意识的锻炼,就是要制定计划,积极行动,到大庭广众中去大胆讲演,到会议上去大胆发言,到人群中满怀热情地宣讲。即使讲演失败,遭人嘲笑,也不气馁,而是更加坚定地向目标进击。
" H" B+ _9 R& x5 T+ C
- B: [; Y8 `3 T+ K. n 4、下意识训练
6 N& c$ l( W9 D 1 C7 `$ q3 z& n- J0 @9 {
下意识训练是相对有意识训练而言的。这是一种最普遍的锻炼模式,几乎每个人都在不自觉地进行着。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的谈话、问答、汇报、讨论会上的发言、因任务或职务的报告、讲演、论辩等等,都是属于这种锻炼模式。这种模式,是没有什么目标和追求的,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也是单位价值最小的一种模式。
, p/ c5 l3 h) G/ l
( d! U' B: q5 f n0 l5 h 然而,它是有效的模式。以部队为例,由于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各种政治活动、行政活动比较多,官兵们讲话的机会也比较多。有的人初到部队时极不善于言谈,在班务会上发个言都困难。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讲话机会的增多,这张嘴也慢慢地磨练出来了。 几年以后,再笨嘴笨舌的人,也能把大道理、小问题讲得一套一套的。
) K' O0 `8 W1 B4 k ! |/ W" ~( T8 J! \$ F1 m: I* d
当然,下意识训练要受环境的限制,显得比较被动。能变“下意识”为“有意识”,充分利用各种讲话的机会,就能化被动为主动,使自己的口才提高得更快。
. m3 L4 Y# U! b* C! ^0 ~
- U" ?6 Q( k+ l% ` r 口才训练妙招:群体协助口才飞跃!
! _6 s' H# ], F, ] V
8 ]2 |% K. N( L. J% G9 j 1、群体训练
# Z0 r1 W+ o2 c1 Q: ]( [3 q
: W* ~6 [3 H o; J" K' W 群体训练是在多人聚会的场合进行的,这种场合的交谈对那些口才不怎么好的人是很有好处的:其一,可以在倾听别人的谈话时进行学习和模仿,将别人好的东西变为自己的珍藏;其二,在自己发言之前,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构思,想好了才说,可以避免面对单独一个人时冷场的尴尬;其三,讲得不好时,别人的谈话能遮掩自己的过失。也就是说,其他人的注意力很快会被另一个人的谈话所吸引,而不会集中在你的过失上,你的“蠢话”也不会给自己带来过多的心理负担。
; c# f: R1 f' }8 K
' y6 n0 m8 T! p4 M* N/ Q B: Y8 E 总之,多参加群体活动对自己是很有好处的,不但能锻炼口才,还有增进和他人之间的友谊,何乐而不为?
4 c7 Y. L& [( _0 f
K' ^3 G5 O0 ?- ?
2、个体训练
8 F, p# @, |4 M. g/ F5 B
' Z: P1 V3 q) ?1 i 个体训练,就是单独一个人锻炼,特别是那些在众人面前练习讲演的初学者,是一种值得采用,并已广为采用的好模式。它是一种避免怕“出丑”、怕出“洋相”、怕“难为情”的好方法。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分钟、一秒钟、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以在自己认为适当的场合随时随地训练。既可以在野外练,也可以在家里练。当练习到一定程度后,自己认为有点“像样”时,再转到公众中去锻炼,直到可以“放飞”。
+ a7 ?- k3 l4 }8 `6 r- V 7 f8 ?9 p% z+ @( Q& O
3、辅具训练
( W- c3 M& `$ i) R! x
! w$ m+ D9 Z0 Z& w% { 辅具训练是借助于技术性的器具进行锻炼的一种模式。如对着镜子或使用录像机纠正各种不正确的姿态。眼睛应如何扫视、直视、点视,如何逼视、怒视:如何转身,两手如何安放,挥舞手臂时的角度、力度和速度如何恰到好处:站立讲演时身体的站法、角度怎样才适当;口型及脸部表情怎样自然,喜怒哀乐的感情运用,形象是否逼真等等。
0 a8 k8 K9 W' T9 I' |
9 \- H1 R0 Z. U$ |; p( i
4、训练语音、声调,可借助于录音机,将自己的朗读、演讲录下来,再播放出来自己听听,你的口齿清楚不清楚,咬字准确不准确,音质好不好,声调动不动听,高低快慢,抑扬顿挫运用得恰如其分,与演说的感情要求合不合拍,等等。用辅具进行锻炼,是讲演家们常用的手段。如德穆斯芬借助于大自然中的有声条件进行发声训练,借助于镜子纠正嘴形;我国的孙中山、肖楚女等对镜训练:里根借助于录像机、录音机进行态势和语音训练,都是属于辅助工具。
# }, ^- Y9 h+ w
; C6 D# e, @! y$ Y; T
以上七种训练方法,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有选择地使用一种方法,或将其中的几种综合起来运用,相信每位立志成为口才高手的朋友,经过刻苦不懈的努力,一定能够将自己的口才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
8 `3 V& f( x* j/ c 5 j, Z; T; ]0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