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贡士
- 打卡总天数:92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1146
- 最近打卡:2025-01-17 08:46:01
版主
- 积分
- 6220
|
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7 E0 R: z: F( w4 A- l
姓名:司马懿; I h+ O5 x: S: i2 P; \
个人7 z# K* \% ?' G7 G& a5 s
资料 字 仲达 终属 魏 3 r7 J* o! w) K/ [1 g, }+ ^8 k% ^/ H
籍贯 [司州]河内温县 [今河南温县]
2 Y2 I6 |0 N T7 }) ?容貌 狼顾鹰视
2 c& b* ? p+ F; Q0 g! ^ b( Q# a官至 太傅 谥曰文宣
) R* M' z9 B$ J0 G生卒 179 — 251(73岁) % b0 q6 ^; @6 {$ t
家族
. x1 M! ]5 c) F) [4 o& Z7 T5 o5 t资料 父亲 司马防 母亲 未知
" T! q. ~4 c5 q$ g配偶 张春华 * z& {5 e: c; d# U8 @
子女 司马师 司马昭
; L* w$ b+ G4 d/ O兄弟姐妹 司马朗 司马孚 司马旭 司马恂 司马进 司马通 司马敏 * u7 ~4 o& o7 Z) X! i% M- ~, C
相关人物 诸葛亮 曹操 曹丕 曹叡 曹真 曹爽
+ D+ A% F! e% u8 }/ m% n曾效力过的势力 魏
+ a' N/ C% U# ~3 Q$ d司马懿 - 简明历史传记! b1 d& Z+ J/ x
司马懿世家豪族出身,早年在郡中作小吏,后被曹操辟为为文学掾。曹操称魏王后,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佐助曹丕,与陈群等同列“四友”,是曹丕智囊团的主要人物。曹丕代汉后,司马懿节节高升,开始掌握重权。曹睿继位后,司马懿坐镇宛城,督荆豫二州军事,主持荆州对吴攻战,后接替曹真总管对蜀防御工作,数次成功防御诸葛亮北伐。曹芳继位后,司马懿、曹爽共同辅政。司马懿受曹爽排挤,后发动政变诛杀曹爽一族,自此掌握魏国大权。司马懿病逝后,魏国政权仍由其儿子把持,多年后导致晋朝代魏的发生。司马懿被后代追封为晋朝皇帝。2 V+ i6 X' y) s- a% h
司马懿 - 简明演义传记
4 @2 H1 q& ?- Q/ J3 c, v- h司马懿早年任文学掾,后任主簿,是曹操帐下谋士之一,但并不出名。后来司马懿协助曹丕代汉,出谋五路伐蜀,开始崭露头角,在曹丕病逝前成为顾命大臣。曹睿继位后,司马懿主动请命去防御魏国西部,后因蜀国马谡的反间计一度被废,但面对诸葛亮的北伐强攻,魏国不得不再次启用司马懿。司马懿多次败于诸葛亮,于是采用闭门不战的策略防守,直至诸葛亮病逝。曹芳继位后,司马懿、曹爽共同辅政。司马懿受曹爽排挤,于是发动政变诛杀曹爽一族,自此掌握魏国大权。司马懿病逝后,魏国政权仍由其儿子把持,多年后导致晋朝代魏的发生。司马懿被后代追封为晋朝皇帝。
8 v7 {1 G2 }4 u2 {: l9 a6 O司马懿 - 历史评价# S1 L+ L6 u! g; [1 n) R
唐太宗李世民评曰:夫天地之大,黎元为本。邦国之贵,元首为先。治乱无常,兴亡有运。是故五帝之上,居万乘以为忧;三王已来,处其忧而为乐。竞智力,争利害,大小相吞,强弱相袭。逮乎魏室,三方鼎峙,干戈不息,氛雾交飞。宣皇以天挺之姿,应期佐命,文以缵治,武以棱威。用人如在己,求贤若不及;情深阻而莫测,性宽绰而能容,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饰忠于已诈之心,延安于将危之命。观其雄略内断,英猷外决,殄公孙于百日,擒孟达于盈旬,自以兵动若神,谋无再计矣。既而拥众西举,与诸葛相持。抑其甲兵,本无斗志,遗其巾帼,方发愤心。杖节当门,雄图顿屈,请战千里,诈欲示威。且秦蜀之人,勇懦非敌,夷险之路,劳逸不同,以此争功,其利可见。而返闭军固垒,莫敢争锋,生怯实而未前,死疑虚而犹遁,良将之道,失在斯乎!文帝之世,辅翼权重,许昌同萧何之委,崇华甚霍光之寄。当谓竭诚尽节,伊傅可齐。及明帝将终,栋梁是属,受遗二主,佐命三朝,既承忍死之托,曾无殉生之报。天子在外,内起甲兵,陵土未乾,遽相诛戮,贞臣之体,宁若此乎!尽善之方,以斯为惑。夫征讨之策,岂东智而西愚?辅佐之心,何前忠而后乱?故晋明掩面,耻欺伪以成功;石勒肆言,笑奸回以定业。古人有云:“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可不谓然乎!虽自隐过当年,而终见嗤后代。亦犹窃钟掩耳,以众人为不闻;锐意盗金,谓市中为莫睹。故知贪于近者则遗远,溺于利者则伤名;若不损己以益人,则当祸人而福己。顺理而举易为力,背时而动难为功。况以未成之晋基,逼有余之魏祚?虽复道格区宇,德被苍生,而天未启时,宝位犹阻,非可以智竞,不可以力争,虽则庆流后昆,而身终于北面矣
' ^& H8 S" l' [! B5 t( m
" v: d' o7 X1 Z, v' \
" ~( j& `7 i. S2 i% Y姓名:张辽
1 I- _+ H9 j" M5 i个人+ S! N* V+ Y7 ]# R
资料 字 文远 终属 魏 2 ?# e9 i, J, k. X2 d+ j
籍贯 [并州]雁门马邑 [今山西朔县] ' D- D. b+ E; n, J0 d
容貌 暂无相关记载 + T' r7 X4 k4 ^& C& e. y7 j" [7 @
官至 前将军 晋阳侯 谥曰刚 3 Z. m1 A; L$ B6 ]
生卒 169 — 222(54岁) 5 P) V/ F' l& T, A% }4 b
家族
3 A, J1 ^9 O/ K8 S资料 父亲 未知 母亲 未知
4 A$ T( b4 Z! J' |0 `/ W* ], ^+ B配偶 未知 3 u+ V% q6 u9 N. w/ S* m6 j
子女 张虎 & ?6 ^& S# \: ?
兄弟姐妹 张汛 0 A2 N$ y( [8 Z1 E/ C5 X
相关人物 丁原 吕布 曹操 孙权 关羽 李典 8 x' b- b) I1 Y1 K/ b
曾效力过的势力 东汉 董卓 吕布 魏/ A$ f4 ?& ]2 Y& a2 U: b* i5 v
张辽 - 简明历史传记( x1 G, a r) j! D) W+ r) X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三国魏名将。昔从属丁原、董卓、吕布。及吕布败亡,归曹操。辽随曹军征讨,战功累累。与关羽同解白马围,降昌豨于东海,攻袁尚于邺城,率先锋斩乌丸单于蹋顿于白狼山,又讨平梅成、陈兰等贼寇。曹操赤壁败退,独任张辽引李典、乐进等守合肥,以御孙权。后孙权引军入寇,张辽率队迎击,以八百之众袭孙权主力,使敌军十万退却,更差点活捉孙权,威震敌国,名威天下,为操拜为征东将军。曹丕践祚,仍令张辽守御孙权。黄初二年,张辽屯雍丘,染病。黄初三年,抱病退吴将吕范。辽病笃,卒于江都,谥刚侯。卒年五十四岁。( R5 f0 N+ z. Y3 R$ K6 G2 y
张辽 - 简明演义传记7 Q- H1 G8 j8 t. w5 y3 F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三国时曹魏名将。面如紫玉,目若朗星。先为吕布部将,曾多番令曹军陷于苦战,其武勇连关羽亦甚称道。后吕布丧于白门楼,曹操经刘备、关羽劝说,待辽以上礼,张辽遂降为曹家将。从曹操以后,辽随军征讨,多有战功,曹操亦益待之如亲信;又从劝关羽降于曹操。赤壁战中,张辽亲载曹操脱难,并射伤东吴名将黄盖。赤壁战后,曹操独任张辽引李典、乐进等守合肥,以御孙权。后孙权果引军入寇,张辽智激李典后三人一同出战,自率二千余骑打败敌军十万,威震逍遥津,名扬天下。后来张辽于黄初五年随曹丕征江东,为吴将丁奉以箭射其腰,回营后不治身亡,曹丕厚葬之。$ l, y+ `: T1 v( @ @& i, z2 k
张辽 - 历史评价
3 n6 z Q0 o) d {" d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三国志 魏书十七 张乐于张徐传》
$ E8 H+ b9 t# {9 R2 ~1 ~; \太祖表汉帝,称进及于禁、张辽曰:“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论功纪用,宜各显宠。”《三国志 乐进传》- e% S6 ]" s" C1 |, n
(魏文)帝叹息顾左右曰:“此亦古之召虎也。”《三国志 张辽传》
- ?/ o$ }" e( R @4 ?(孙权)敕诸将:“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三国志 张辽传》, n+ b0 I# i) J
9 W# m* Y3 O- |- k& s
5 o z2 s( E5 f3 i姓名:典韦$ v4 r* D1 s. c/ G' F0 [
个人+ m# Z3 Y) K. x5 g
资料 字 未知 终属 魏 & M) S; k4 N V
籍贯 [豫州]陈留己吾 [今河南河睢] ; u9 e0 z2 i+ g, j, o
容貌 形貌魁梧
, Y9 W8 X& b4 N官至 武猛校尉
' K! F. D) B: v生卒 ? — 197
1 ^$ D. k2 d9 v家族, S5 P- b( z' y2 k9 s' u
资料 父亲 未知 母亲 未知
2 {- h0 O" L. @! i( I2 R配偶 未知 R9 t1 p$ g: h4 r
子女 典满
" I/ d5 \% ~& ]* T" _5 o) ~兄弟姐妹 未知
9 r" c$ c/ T+ R/ o/ x/ h相关人物 曹操 许褚 夏侯惇 张邈
" q1 u1 A' X2 a6 v- I( B0 T' w曾效力过的势力 魏
! p1 k) N# \+ W! i* w6 _. Z典韦 - 简明历史传记( i& D9 y8 E- n) ~
典韦,陈留己吾人。三国时曹魏猛将。擅使大双戟,为人壮猛任侠,曾为乡人刘氏报雠,杀人出市,人莫敢近。军中的牙门旗既长且大,人们都不能把它举起,而典韦竟以一手便将其执而竖起,人们都以他的奇力为异。初属张邈,后属夏侯惇。曹操讨吕布于濮阳时,典韦奋力勇战,为曹操所异,又因其人忠诚谨重,自此引典韦为近侍,迁为都尉,置之于左右。后曹操于宛城时,张绣先降而复反,急迫曹操本营;典韦守着大门,殊死恶斗,杀敌甚众,最终因敌人太多而战死。+ ~, i0 K+ M& |+ K3 E& K
典韦 - 简明演义传记9 B+ j2 H9 p6 i1 \& {
典韦,陈留己吾人。三国时曹魏猛将。擅使大双戟,为人壮猛任侠,曾为友人报雠,杀人出市,人莫敢近。初属张邈,后与人不和,杀人外逃,因逐虎过涧而被射猎中的夏侯惇所见,异其悍武,引至军中荐与曹操。其时帐前牙门旗既长且大,风吹欲倒,军人莫能持定,而典韦竟以一手便将其执稳,人们都以他的奇力为异,曹操更称其为「古之恶来」。曹操讨吕布于濮阳时,典韦奋力勇战,为曹操所异,又因其人忠诚谨重,自此引典韦为近侍,迁为都尉,置之于左右。后曹操于宛城时,张绣先降而复反,先令胡车儿暗盗典韦双戟,再引军急迫曹操本营;典韦守着大门,殊死恶斗,杀敌甚众,最终因敌人太多而战死。
_! e/ P) v; D0 A( ?6 V典韦 - 历史评价
$ t- O. X3 R1 c7 E. ?+ ^4 J◆军中为之语曰:「帐下壮士有典君,提一双戟八十斤。」(《典韦传》)
. A4 R B: ]4 y; l# A+ P◆陈寿评曰:「许褚、典韦折冲左右,抑亦汉之樊哙也。」(《三国志魏书十八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4 O; o9 X- F( B' Y# H9 X% p+ B
# W: t' G6 F1 Y, e1 t" x, O
. Y+ B, d) h2 |" F k2 u姓名:夏侯惇
: Z7 z3 k/ n3 C x! Z个人
$ ?3 o. o% U, Z r资料 字 元让 终属 魏 4 U2 `( H: ]) N" n0 K* f
籍贯 [豫州]沛国谯县 [今安徽亳州] ) s3 W4 u8 ]+ w, c# v+ L
容貌 左眼中箭失明
/ i& s4 S. E4 V$ m& m& B官至 大将军 谥曰忠 $ e j& o5 x/ p! a
生卒 157 — 220(64岁)
7 I% Q& [- B" f! L, u8 S8 S家族
W: x6 D# H- f8 O4 m# d$ ^+ h资料 父亲 未知 母亲 未知
# c, q* {+ ^4 c( ` S! R6 s配偶 未知 2 I- S+ ]8 J7 S- H8 C! ^
子女 夏侯充 夏侯楙 夏侯子臧 夏侯子江 5 O' e( p4 Z2 l$ c3 @+ N
兄弟姐妹 夏侯廉 $ P* ]& F1 `, n$ `2 w. F; x
相关人物 曹操 夏侯渊 吕布 韩浩 ( `! }9 r a- p9 U, r* \+ m
曾效力过的势力 东汉 魏
I E/ t$ M0 `0 ^5 t1 o夏侯惇 - 简明历史传记
8 L% }% \# T8 d夏侯惇是曹操手下大将,自曹操陈留起兵起,便跟随征伐,历任东郡、陈留、济阴太守、河南尹等职;在曹操出兵征讨之时,夏侯惇总是负责防守后方,曾亲自搬运泥土修太寿陂,鼓励将士种田,发展农业,多有功劳。濡须口之战后,夏侯惇留守居巢,统领26支军队,为魏国东线主帅。曹操对夏侯惇格外亲近,经常邀请他一起乘车外出,并允许他自由出入自己的卧室,其他将领都得不到这种待遇。曹丕继位后,夏侯惇被封为大将军,不久病逝。9 D& y4 A5 L) ^0 {
夏侯惇 - 简明演义传记
1 E1 o# T0 N) m" ~! x. P& f T5 s0 }夏侯惇是曹操同族兄弟,自小学习枪棒,性格刚烈,武艺过人,在曹操起兵时率众来投,从此随曹操南征北战。夏侯惇在征讨吕布之际,被吕布手下曹性偷袭,射瞎左眼,夏侯惇勇猛地“拨矢啖睛”,并奋力刺死曹性,两军无不骇然。此后,夏侯惇仍经常被任命为前部先锋,杀敌破阵,冲锋在前,立功无数。曹操病危时,夏侯惇前来晋见,在宫门处遇鬼惊倒,自此染病,于曹丕继位后不久病逝。8 p4 L4 l3 P5 o. o( P
夏侯惇 - 历史评价- |6 }! X8 P/ L
陈寿评曰:夏侯、曹氏,世为婚姻,故惇、渊、仁、洪、休、尚、真等并以亲旧肺腑,贵重于时,左右勋业,咸有效劳。
: G; r9 P% V3 h8 p1 U% P( h6 R0 D. `* S8 r4 s+ c( G# z
2 H# _' ], {/ k, y* M' ]( @
姓名:贾诩. W( z6 o/ ~, z7 Z
个人; g4 v! {+ Q: u- `: ^& C4 V- z
资料 字 文和 终属 魏 3 l7 Z3 \; T# z; u5 n
籍贯 [凉州]武威姑臧 [今甘肃武威] 5 A% `) V: `# K/ X
容貌 暂无相关记载 % F! Q) m" l6 Z% y
官至 太尉 谥曰肃
1 S0 i2 m. V6 G, }( N5 B2 \5 k生卒 147 — 223(77岁) & D& K9 E5 D `: W; K6 r* K
家族
: O9 a4 Q o2 V y3 J3 ?资料 父亲 未知 母亲 未知 - ^3 ?2 L7 b+ C# B
配偶 未知
9 n/ ^. [" k2 o# h子女 贾穆
* P, G% `3 d2 Z* f兄弟姐妹 未知
; g7 o! o+ l M8 O相关人物 张绣 曹丕 9 X. z$ X9 B7 M# x
曾效力过的势力 董卓 魏 张绣+ b5 s, I( f" i
贾诩 - 简明历史传记
0 c* I) v; ?. S9 ~贾诩原为董卓部下。董卓灭亡后,贾诩为求自保,建议李傕、郭汜等人袭击长安,造成大乱,又先后依附段煨、张绣,屡献妙计。后劝张绣投降于曹操,成为曹操手下重要谋士,在战官渡、平马超以及立嗣等问题上多有建议,为曹操所器重。曹丕即位后,贾诩升任太尉,数年后病逝。贾诩极有智慧,擅于自保,是当时公认的智谋之士。 _; Y9 A1 [" M, N z1 k! Z" f' D0 N
贾诩 - 简明演义传记+ R W3 T% t. E
贾诩是三国时期的著名谋士,原为李傕手下,为求自保,建议李傕等人袭取长安,造成大乱。在李傕、郭汜二人争斗之际,贾诩从中周旋,尽力保全献帝,因与李傕争执而逃回家乡。贾诩后改仕张绣,劝张绣降于曹操,而当张绣起心造反时,又设计协助,成功偷袭了曹军,此后又多次设计抵挡了曹操的进攻,表现出职业谋士的风范。在官渡之战前,贾诩再次劝张绣投降于曹操,从此归附曹操。此后贾诩在平定北方四州、平马超、灭张鲁等战役中屡有建议,深得曹操信赖,后在魏文帝时期官至大司马,不久病逝。
! S2 L9 n# H( G8 d贾诩 - 历史评价- U% R5 M7 m* l+ c- `% L
陈寿评曰: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 [5 H8 E0 e# l9 \
+ `) @1 B1 n# g# v9 J+ _7 @+ [: J# [) x: p2 n `7 @! c' S5 N
姓名:庞德% [: x; O0 K$ W1 U
个人. G$ g# r5 i, E3 h- U9 O
资料 字 令明 终属 魏 e: ~; [, Q" [$ V
籍贯 [雍州]南安狟道 [今甘肃陇西东南] ! a! ?& p( |5 `% c
容貌 暂无相关记载 % C7 g7 w; D9 y* t1 r
官至 立义将军 关门亭侯 谥曰壮
8 c8 T% d% e9 E6 l; ]) q生卒 ? — 219 % q, \, }2 A7 i5 M9 x
家族
4 U3 v" v% Z0 [* m资料 父亲 未知 母亲 未知
- b( R! \- Z" F. r" \7 ?配偶 未知
7 \3 b; E% G: I" X. Q: q) f" H子女 庞会 4 h1 T) `8 O& a. U, Z" ^
兄弟姐妹 庞柔
# P/ o/ Z) P" h% B相关人物 马腾 马超 马岱 曹操 关羽 于禁 ! C' F. k3 ~, }4 F8 Z0 R- ^
曾效力过的势力 马腾 魏 张鲁, f9 X& }1 X$ Q7 `
庞德 - 简明历史传记: ?! V, I$ ~7 R/ w W. _. F6 v R% [
庞德,字令明,南安狟道人。少年时任郡吏及州从事。从马腾进击反叛的羌、氐等外族,数有战功,迁至校尉。曹操讨袁谭、袁尚于黎阳时,郭援、高干等略河东;庞德时随马腾之子马超拒战郭援、高干于平阳,为军中先锋,进攻郭援、高干,大破其军,更亲斩郭援首级,于是拜中郎将,封都亭侯。后来马腾被征为卫尉,庞德便留属马超。曹操破马超于渭南时,庞德随马超逃入汉阳,保守冀城;不久又随马超投奔汉中,从属于张鲁。曹操平定汉中后,庞德便随众投降。曹操素闻其骁勇,拜庞德为立义将军,封关门亭侯。后庞德领军与曹仁共攻宛城,斩叛将侯音、卫开,遂南屯于樊城,以讨关羽。其时樊城诸将以为庞德之兄庞柔时在汉中,对庞德颇有猜疑;庞德遂奋意力战,深为关羽军所忌惮。军败后庞德誓死不降,结果为关羽所俘杀。曹操闻知此事甚为伤悲,为之流涕,于是封其二子为列侯。
# M) \+ r4 P. R( Y! p庞德 - 简明演义传记
, I" s Q8 I' x$ h0 J/ p庞德,字令明,南安人,为西凉马超帐前心腹校尉,于演义第五十八回登场。其时曹操擒杀马腾于许昌,马超誓报父仇,于是攻打长安,庞德与马岱并为左右折冲。双方攻防战中,庞德献策筹画,成功攻陷长安,并亲斩郡守钟繇之弟钟进。后曹操亲征马超、韩遂于渭南,韩遂以庞德为先锋,循河与战,中计遭围;庞德奋勇步斗,破敌突阵救出韩遂,又杀曹仁部将曹永,夺其马护韩遂而走,其悍勇遂知名。后马超兵败,庞德随之逃入汉阳,保守冀城;不久又随马超投奔汉中,从属于张鲁。马超降蜀,庞德因病未随,所以曹操攻汉中时,张鲁功曹阎圃便劝张鲁用庞德以敌曹操手下诸将。曹操素闻庞德骁勇,以计擒之;庞德思张鲁不仁,亦愿拜降。曹操自此待庞德甚厚,庞德亦数卫曹操于危难。后曹仁被蜀将关羽围于樊城,庞德受任为先锋,随于禁引军赴救。其时诸将皆以庞德之兄庞柔、故主马超均在蜀中,对庞德颇有猜疑;庞德遂奋意力斗关羽父子,又箭射关羽,深为关羽所忌惮。然而于禁惧其立功,处处加以制肘。魏军败后,庞德誓死不降,结果为关羽所杀。曹操闻知此事甚为伤悲,为之流涕。
/ e: |) H1 ?% J$ [" \6 u庞德 - 历史评价
* U! Q8 S& R* X9 [0 q. v, [◆文帝赐谥策曰:「昔先轸丧元,王蠋绝脰,陨身徇节,前代美之。惟侯式昭果毅,蹈难成名,声溢当时,义高在昔,寡人愍焉,谥曰壮侯。」(《三国志魏书十八庞德传》)8 Y* z) T9 }, u7 @- |2 o4 u
◆陈寿评曰:「庞德授命叱敌,有周苛之节。」(《三国志魏书十八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 _% S% _; }9 S* z
- O7 [2 ^, d! y- c! s& x( Y& d8 q# H6 t5 c- F; I7 m& T- U4 e
姓名:徐庶
+ h) t# n' R' G3 ?) |4 M9 h( I个人; J* i4 C+ e1 P3 E
资料 字 元直 终属 魏 & u% H: T; n4 a6 t2 J- w- X
籍贯 [豫州]颍川郡 [今河南许昌一带]
5 N8 _+ c8 f. q7 \- U) H) L容貌 暂无相关记载 8 o9 `+ t6 U. C( b' A4 _ s
官至 右中郎将 御史中丞
9 @/ r+ ^# y( C" ]生卒 ? — ?
' H) Y5 |* [+ A/ k家族
3 E( ?$ h% B( }2 A8 Z资料 父亲 未知 母亲 未知 $ q* z( m7 o: |. u% t4 @6 }. `/ q
配偶 未知
- ], @/ f7 f* \# Q子女 未知
N1 L9 [, V4 A兄弟姐妹 未知 # Y: r$ j4 {7 z5 Q# C* l! P
相关人物 刘备 诸葛亮 司马徽 庞统 石韬
2 |2 X& Q" G- s; l+ C曾效力过的势力 蜀 魏
9 T6 B/ T2 K$ W, ^: I* R7 C徐庶 - 简明历史传记
/ s; w+ |: V' k0 }" c" u徐庶原名徐福,年少时爱好任侠击剑,后折节向学,因中原战乱,客居于荆州,与诸葛亮、司马徽、庞统等人相友善。后徐庶效力于刘备,还推荐了诸葛亮。长坂之战时,徐庶的母亲被曹军抓获,于是徐庶北投曹操,在魏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9 }- `- C# c( }" Q+ v
徐庶 - 简明演义传记
% U- A+ K- s# q- O/ N9 ~, Z徐庶年少时爱好击剑,后折节向学,游学四方。刘备在新野时,徐庶化名单福,投效与刘备,被拜为军师。徐庶为刘备出谋划策,击败曹将吕旷、吕翔,斗阵胜曹仁,并计取樊城。不久曹操手下谋士程昱识破了徐庶的身份,称徐庶之才十倍于己。曹操欲拉拢徐庶,于是程昱取来徐庶老母,用伪书赚徐庶来降。徐庶临走前向刘备“走马荐诸葛”,并立誓在曹营“终身不设一谋”。后徐庶跟随曹操参加赤壁之战,在庞统建议下,主动请命去散关防守马腾、韩遂,逃过赤壁大火。& ]4 A5 _( m) o+ ]+ m
徐庶 - 历史评价
4 P: l6 G% C% @: a. [诸葛亮:“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若远小嫌,难相违覆,旷阙损矣。违覆而得中,犹弃弊蹻而获珠玉。然人心苦不能尽,惟徐元直处兹不惑。”“昔初交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元直,勤见启诲。”《三国志蜀书九董和传》
2 m# P7 v2 \4 x( y/ `" y1 m" x, y8 \& C% C0 q# i! v. i! O
& K$ V! T% ]5 O3 l* c2 Z! m% {0 M3 L1 s
姓名:徐晃
4 T. k8 V4 n7 r- }0 I4 A; u! O个人
9 t8 \: k `/ n8 H, @1 z资料 字 公明 终属 魏
3 ], m7 B3 k( i% k( s籍贯 [司州]河东杨县 [今山西洪洞] ( B; K5 P" H" `8 x% }3 r
容貌 暂无相关记载 % ^+ H. p! h1 j. K4 K7 o' a, r( x
官至 右将军 阳平侯 谥曰壮
W7 H3 m3 [8 J( B1 S- \! r u生卒 ? — 227
) n8 ?0 ~9 }1 z) ?. F- L家族: ~. @, M1 X- I' L* N9 v0 J
资料 父亲 未知 母亲 未知 8 u) ~- R9 n' B, `8 x9 J
配偶 未知
& q/ u1 w. O1 @" o( ^5 ]+ K6 ]5 `子女 徐盖
: ?* a8 B5 U8 L, P% q兄弟姐妹 未知
' ?+ C# l* ? k4 b相关人物 杨奉 曹操 关羽 颜良 赵云
/ i7 m- Q8 J! q( z/ b9 R" y+ e4 G y曾效力过的势力 董卓 魏8 T3 h2 r( \, P$ \+ K7 Q
徐晃 - 简明历史传记: H- Z1 I: w3 g+ z( p5 v- o4 p I
徐晃是曹操部下“五子良将”之一,原跟随杨奉,曾保护汉献帝东行,有功。后降于曹操,跟随曹操四处征战,于延津率兵击杀文丑,于官渡率兵截烧粮草,平马超时率先渡河,守汉中时大败蜀将陈式,多有战功。特别是在解樊城之围的战斗中,徐晃率军长驱之入,一举击退蜀军,立下了大功,受到曹操的赞扬。魏明帝时期,徐晃病逝。9 @1 g* \+ d8 W# e
徐晃 - 简明演义传记, b* j& }- ]2 O: V
徐晃原为杨奉手下,使用大斧,武艺过人,曾协助杨奉保护献帝,击退郭汜的追击。后曹操与杨奉相争,曹操很赏识徐晃的武艺,遂派满宠说服徐晃来降。徐晃自此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平吕布,灭袁绍,战马超,降张鲁,多有战功。关羽围樊城之际,徐晃奉命解围,与曹仁里应外合,成功完成了任务。后孟达叛乱,徐晃作为司马懿的先锋前往征讨,被孟达射中额头,医治无效而亡。
- z! Y e) c8 |5 T徐晃 - 历史评价
4 `. E' t; }& M- p% M7 o: E* e曹操:“贼围堑鹿角十重,将军致战全胜,遂陷贼围,多斩首虏。吾用兵三十馀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且樊、襄阳之在围,过於莒、即墨,将军之功,逾孙武、穰苴。”(《三国志魏书17徐晃传》)4 N$ `' l) L+ N \8 S: H. v" T* X
曹操:“徐将军可谓有周亚夫之风矣。”(《三国志魏书17徐晃传》)
( _# W, t. c# u, y7 T
+ F4 S6 R1 O! U6 Y5 G
- k1 e9 t7 Y( a; z$ h j姓名:许褚. ~9 m( e X; Q6 p% l
个人
: S0 i; m" t* F+ v# g0 O资料 字 仲康 终属 魏
?" x: k3 Q& B2 Y: n% \. |籍贯 [豫州]谯国谯县 [今安徽毫州]
- i& E' K1 \; z( |/ w% K容貌 长八尺余 腰大十围 容貌雄毅 / L" G! r# h) ~6 h1 d
官至 武卫将军
5 i. I, C- E- X生卒 ? — ? 9 m j& Q: f' ] w/ `
家族8 g9 m7 e M' P; _$ N2 i- A5 d
资料 父亲 未知 母亲 未知
- m: _: a0 {0 E配偶 未知
/ ]& T* X z) o+ f3 H9 v子女 许仪 9 q7 F8 C3 _5 F- N/ c
兄弟姐妹 许仁
' k$ K w9 s' @, A6 i8 `相关人物 曹操 马超 曹仁
& d5 G1 _/ {2 Z. f/ V+ u: z1 e, G4 h曾效力过的势力 魏
+ l, _! v- P4 u! p许褚 - 简明历史传记
/ f$ w4 s- v4 G. B8 b+ H谯国谯人。高八尺,腰大十围,容貌雄毅,葛陂贼战箭矢末掷石攻敌, 倒牵牛反向百余步, 贼众闻褚之名皆畏惮。储官渡诛反贼。[关中战时褚左手举鞍, 右手控船护操安渡(有歧义,可能是张合所为)]。 马超欲袭曹操, 以从骑为褚, 超不敢动。操薨褚哭至吐血, 后迁武卫将军, 曹叡继位封牟乡侯, 谥曰壮侯。
$ @+ z1 f; U6 {, }* t许褚 - 简明演义传记
$ ~5 X0 N% d9 b3 w' ^许褚身長八尺,斗典韋未果,為曹操所賞識,擔負護衛。褚素呆滞,戰場英勇,人稱“虎痴”。裸衣恶斗马超。后互粮以醉为张飞所败。
4 S2 v0 ?8 y: K1 c1 t许褚 - 历史评价
+ B/ E4 I2 G/ w) s7 X( Z' A# v曹操:“此吾樊哙也。”<许褚传>) \5 ^& k+ p6 A/ o
陈寿:“许褚、典韦折冲左右,抑亦汉之樊哙也。”<魏书十八>3 a% _- Q5 L! t4 S" z
6 G7 n4 j, P2 Y" h( y9 S3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