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贡士
- 打卡总天数:92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1146
- 最近打卡:2025-01-17 08:46:01
版主
- 积分
- 6220
|
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 O- C: r" y6 u3 r A. ?一部《三国演义》巨作留下了诸多精彩与文化享受,但是《三国演义》毕竟是一本小说而不是史书,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尊崇惯性而存在明显的尊刘贬曹抑孙倾向,故事中存在明显的虚构情节也比较正常。
) c4 z& e1 u6 r$ C9 c9 s' Z3 B+ ? W+ ^* r4 }2 A4 m% C6 y
你可知道,其中有很多历史典故是作者罗贯中借历史真实故事为素材而“张冠李戴”、“嫁接杜撰”来的,且让小编根据史料史实来个大还原。 " _& X- b4 T4 o% _
7 H+ k( e3 L5 F7 N m9 i2 U5 h* ?一、草船借箭( F' _9 y2 E" W' O9 K
《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发生在赤壁之战时,并将其归功于诸葛亮,而史实上的“草船借箭”的发明者应属于孙权。
1 n1 V9 k8 N! o8 s# C3 z4 @1 X2 X5 v- S. s$ e
史实还原:公元213年正月,曹操率领号称四十万大军攻破孙权江西营,俘获都督公孙阳。孙权带领七万大军来迎战,曹军水兵攻水上孙吴阵地,渡到一个沙洲上,被孙权包围,丧师数千人。曹操受挫,坚壁不出。孙权亲自坐船挑战,观看曹军大营。曹操领弓箭手放箭,万箭齐发矢如雨下,不多时孙权军船上就射满了箭,船体倾斜,快要翻船。孙权把战船掉过头来,以另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鼓乐齐鸣而返。孙权的胆略和勇气,使得曹操非常佩服,不禁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
}% D4 S% N5 @# G; P
* L0 H0 k3 P6 o+ o0 E二、空城计
' V* `0 G, t/ {+ I+ q, \1 |+ V7 b《三国演义》中有著名的阳平关空城计,并归功于诸葛亮,实际上在三国时代只有曹操、赵云分别策划了史上真正的“空城计”。
8 s6 C% m) G& \3 S
7 D% _. N) V0 f; k3 Y史实还原之一:汉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年),有一次曹操的军队出城**麦子去了,突然吕布的军队开了过来。曹操情急之下,把他的随军家属全部都弄到城墙上去站岗,等吕布开过来一看,满城都是莺歌燕舞,姣声嗲气。再一看呢,城外面有一个树林子,深不可测,吕布想曹操这个贼,狡猾狡猾的,肯定是把埋伏**在树林子里面了,撤!撤回去以后想想呢,又不甘心,第二天他又来了,这回曹操真的把伏兵埋伏到树林子了。
8 C" i7 B* J+ ~+ T- V+ v u" r. q6 }1 w% `8 \1 C: s
史实还原之二:公元218年,蜀军占领汉中,并由赵云和黄忠率数千人马驻守。第二年春天,曹操率大军从长安出发,经过斜谷,直逼汉中,企图重新夺回這个战略要地。赵云和黄忠见曹兵人多势众,便不与交战,凭险据守。曹操率大军围城数十天,攻不下來,只得撤退数十里,休整待粮。一天,赵云率数十骑兵出营侦察敌情,正碰上曹操率大军出动,狭路相逢。赵云明知自己势单力薄,不是曹兵对手,而且营中兵力空虚,难以抵挡曹操大军。他眉头一皱,计上心來,就命令部下主动攻打曹兵,边打边退。曹兵一向谨慎,怀疑蜀军早有埋伏,马上命令部队撤退。曹兵刚撤退时,阵脚大乱。這时,赵云命令守营士兵擂鼓呐喊,并用强弓追射,假装伏兵杀出。這突如其來的攻击,使曹兵大惊,夺路奔逃,,自相践踏,死伤很多。刘备为此感叹:“子龙一身是胆也!”并封其为虎威将军。这段故事也被学者们当作了罗贯中杜撰阳平关空城计的素材。
C; m7 B& q7 ~1 |7 ]6 g# w5 G: B$ p4 `& @9 `0 Q7 q9 v
三、温酒斩华雄1 f1 K9 K s5 ]: B; f
《三国演义》中将其归功于关羽,实际上华雄是被孙坚所杀。
( A6 J- W5 l" i9 p% l# X
3 o' M9 r3 {+ P* _, [% r. ~) C史实还原:《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中记载:坚复相**兵,合战于阳人,大破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孙坚原为长沙太守,封乌程侯。东汉末年,关东州郡起兵讨董卓,建立了以袁绍为首的联军。孙坚也起了兵,从湖南北上,到鲁阳与袁术会师。但真正忧国忧民且出兵作战的只有曹操和孙坚。然而,孙坚却在梁县之东受到董卓的将领徐荣的攻击,最后其与数亲信冲出包围,逃了出来。公元190年二月,孙坚**集散卒,进屯梁县之西的阳人(今河南汝州庆阳古城一带)。董卓派遣大将胡轸、吕布、华雄等攻打孙坚。吕布与胡轸不和,而胡轸是主帅,吕布竟故意捣乱,使军中自相惊恐,士卒散乱,孙坚率军追击,打破胡轸和吕布、华雄等败走,孙坚麾兵斩了华雄。这才是斩杀华雄的真相!- o# ~$ y$ L: o) k- r
- G5 l+ n0 H- w四、三英战吕布( ^- o% ~) D1 r# M# u
《三国演义》中的“三英”即指刘备、关羽、张飞哥仨,实际上吕布是被孙坚所打败。8 I4 W9 v5 t! ~+ W. {
* k' ^6 ~4 r4 }1 j _6 P
史实还原:公孙瓒没有参加讨董卓的联盟,所以刘、关、张三人也未曾参加,再说那时他们三人只是兵长,根本也就没有资格且不会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吕布实为孙坚所击退。据《后汉书·董卓列传》记载:“孙坚**合散卒,进屯梁县之阳人。卓遣将胡轸、吕布攻之。布与轸不相能,军中自惊恐,士卒散乱。坚追击之,轸、布败走。”“坚进洛阳宣阳城门,更击吕布,布复破走。”从中看出:吕布曾经两败于孙坚。
a7 G5 P! {0 i: M! W* P1 H2 L. B) R8 j
五、气死周瑜6 W: C2 y7 K4 d! N' n; Q* _
《三国演义》中将其归功于诸葛亮的智慧,实际上周瑜本身英年早逝,没诸葛亮什么事。# p4 Z8 I& F) u, j/ e$ l- O' S
- {5 Z+ D4 L3 B8 p
史实还原:苏轼诗词描述“遥想公瑾当年...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个少年英才,怎么可能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呢?三国志正史描述周瑜是一个气度恢弘的人,可惜操劳病死,英年早逝。《三国志》记载:“数陵侮瑜。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普后自敬服而敬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时人以其谦让服人如此。”又同传有蒋干“称瑜雅量高致,恐不久为人臣耳”,“瑜威声远著,故曹公、刘备咸欲疑谮之”。至于周瑜病逝后,蜀国吊唁的代表是庞统,而不是诸葛亮。
4 R, {. j9 ^. x) i
( O! J" c! B( u2 `) A六、斩颜良诛文丑# m$ Z8 J1 \8 Y1 m# }# S9 B
斩颜良确是关羽所为,但诛文丑实际是夏侯惇部属所为。9 i5 { x/ y8 r/ P
3 |8 o6 O' P. g6 E史实还原:颜良,河北名将。建安四年,袁绍以颜良、文丑为将率,简精卒十万,准备攻许。建安五年,兵进黎阳,遣颜良攻白马。曹操北救,以荀攸计分兵渡河,引袁绍西应,自率轻兵掩袭白马,颜良仓猝逆战,遂被关羽击斩。/ f, ?! l/ s& _; B+ Q# k5 b+ g
/ p, f) ?# h9 t; ^& R文丑,河北名将。建安四年,袁绍以颜良、文丑为将率,简精卒十万,准备攻许。建安五年,袁绍渡河兵至延津,使文丑与守军挑战,曹操以辎重就道饵敌,文丑兵乱,遂被操击破,死于乱军。当时守延津的真是夏侯惇。而且夏侯惇和从弟夏侯渊击败张郃,转战乌桓所以让官渡之战的胜利女神转向曹操。
# G1 V+ Z7 o! t$ Z7 J/ P; V9 d4 G* s7 ~" V) N5 |& n
七、鞭打督邮
: L+ O- E3 J0 m1 G: X1 K1 C6 h- K此乃刘备所为,非张飞也。
0 H) T6 h, a$ t* ]3 y* e) z$ _* z: O; ^+ x& o5 }
史实还原:《三国志·先主传》说:刘备讨黄巾有功,拜官安喜县尉。督邮因公事到县,刘备去拜谒,门下不给通报,刘备直闯而入,捆绑了督邮,用棍棒打了二百下,解下印绶,挂在督邮的脖子上,把他绑在拴马桩子上,弃官逃亡而去。
* e# }( O) o0 t. B8 m$ \- Q0 M5 R
6 Y% _0 ^8 H1 U. B《典略》也有记载,在情节上与《三国志》略有出入,而且要详细一些。说是州郡接到朝廷的诏书,凡是因军功而作了地方长吏的,都要淘汰下去。督邮到县,刘备事先已经知道自己应被淘汰,听说督邮住在传舍(驿站),想要求见,督邮称疾不肯接见。刘备怀恨在心,回到了衙门,率领手下吏卒又到了传舍,突然闯了进去,诈称:“我奉府君(太守)密令,**捕督邮。”说着便从床上把督邮捆绑而去,押解到中山国的边界,解下印绶,挂在督邮的脖子上,把他绑在树上,鞭打一百余下,想要杀了他。督邮苦苦求饶,方才住手而去。
: c9 x6 s0 d+ e
1 z% o( i! t* `6 }八、火烧博望坡. X6 q. e2 d/ y1 B- t) G
《三国演义》将之描写为诸葛亮出山的第一战,实则是刘备亲自指挥,且当时他的军师是徐庶,这时刘备压根儿还不认识诸葛亮。8 g% H$ T* K, h5 P9 o: [
, u& \' e% I/ _& c
史实还原:该事件发生在公元201年(建安七年),那时正好是关羽离开曹操,刘备投奔荆州刘表并屯兵新野。夏侯惇去追,跑到博望坡,正逢秋风气爽芦苇丛中埋伏着杀机。夏侯惇不听部将李典、乐进的劝告,因大意为伏兵所破。而火烧博望坡这场战斗进行之时,诸葛亮尚在南阳躬耕,五年后才出山。另外,据《三国志》,博望坡之火系刘备为引曹兵入伏,伪遁前自烧屯营而起,非如《三国演义》所言先将曹兵引入伏内,后用火攻。 |' y! ^" {9 Q) Y2 w
% }; F6 E5 Q- G' |; a: j' m: K九、水淹七军+ r0 N2 \: A6 T. h: X0 w
此乃天灾人祸,而非《三国演义》中所说的人谋!
% _4 K7 f3 i' e, ]
$ T: o) [3 `6 r5 L# C9 y史实还原:《三国志》卷36《蜀书·关羽传》记载:“是岁,羽率众攻曹仁于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泛滥,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
& t7 z2 F. f0 G# p9 O! t7 X. T7 D
* p- ^& d* f& A- N&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