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探花
- 打卡总天数:91
- 打卡月天数:2
- 打卡总奖励:1130
- 最近打卡:2024-10-29 21:01:13
版主
- 积分
- 6182
|
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一、 周秦两汉时期 ; C1 d, b% ~: o9 S4 o. M! b
|. m$ j- D6 }, k+ V4 F
1、周朝
2 \1 B: R5 K" t6 V r* H4 N2 Z周朝时期,天子称王,正妻称后。
6 f% I4 R# |% V, E王有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女御。
4 Q- f5 j: g( D7 `! r1 b; U8 ?: H后正位宫闱,同体天王;
; o0 I. x. q" \# B. h夫人坐论妇礼; 9 Z! R1 T9 \9 f' U- z" C
九嫔掌教四德; * n9 |) h' E/ Z. Q, \% g' s
世妇主丧、祭、宾客; + G2 k; T6 h2 y
女御序于王之燕寝。 " v' @. f8 _ r: m
2、秦朝 + `# {5 [2 k! V: w s+ N
秦始皇统一天下,始建皇帝皇后称号。 , r5 [6 a/ X4 f y4 z5 N
帝祖母曰太皇太后,帝母曰皇太后,嫡(妻)曰皇后。妾皆称夫人。
$ }2 s. r$ m! F# [$ S' {; S3、西汉 2 U5 r' u2 I; q* `1 h9 f% ^
西汉初期,沿袭了秦时的母后称号。又设置了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等妃嫔的称号。 * B0 X: }. z% `% G1 S; J: R7 t& ]) V5 @
汉武帝时增加了婕妤、娙娥、傛华、充依。 + w' P2 W8 q b; J& K4 f( I
至汉元帝又新置了昭仪。
/ a R% Z% ?+ P! ^. t& N+ c妃嫔等级扩充到十四等。且各有爵位: $ p6 j) r- m1 k4 P
昭仪位视丞相,爵比诸侯王。 " r- E- w' X, B7 }5 ^6 q
婕妤视上卿,比列侯。
% c9 R5 a D" d娙娥视中二千石,比关内侯。
6 A8 [& ~0 A8 c4 C傛华视真二千石,比大上造。 ) D* o+ n' F, v& o
美人视二千石,比少上造。 ( F5 A! e' Z" Z( n/ s
八子视千石,比中更。
# u& W' C- J. G) o" x. |% J o充依视千石,比左更。
5 E' u" D6 w3 p/ R6 e9 A6 Y4 a4 W七子视八百石,比右庶长。
; b0 g% @' e) U6 ~: j良人视八百石,比左庶长。 $ P! ^% m: A* p |
长使视六百石,比五大夫。
* r; p# K+ y) O0 p) P少使视四百石,比公乘。 # V+ D* v7 O* l2 I0 J. I/ V& C7 A
五官视三百石。
5 c- W2 u, K2 Q5 |4 D# ~顺常视二百石。
! e9 `4 A( C+ R0 h3 B8 \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皆视百石。
" n: ]' k* X$ |; a上家人子、中家人子视斗食俸。 4 M! L4 T' y8 ^6 z! U3 [/ M# x# b
五官以下,葬司马门外。 7 {1 e5 ?2 a4 r" D% a! X1 g3 n! l
汉时,只有先朝的皇后可被尊为皇太后。如嗣皇帝是妃嫔所生或从皇族宗室中过继而来者,其生母皆不得称(皇)太后。但也有个别例外。如汉哀帝是诸侯王之子过继而来,其祖母傅昭仪被尊为帝太太后、皇太太后,生母丁姬被尊为帝太后。再加上已被尊为太皇太后的汉成帝母王政君,已为皇太后的成帝皇后赵飞燕,宫中一时出现了四位太后并尊的奇景。 " I$ Q+ T" `2 x6 L
4、王莽新朝 2 [6 Q$ U* C4 P9 m
王莽新朝时期,追求复古,种种名目层出不穷。其罢汉朝妃嫔称号,模仿先秦时期,自创了和、嫔、美、御四等称号。 ( R/ x- u6 ]4 J9 t4 j- ?
和三人,嫔九人,美二十七人,御八十一人。
/ u1 ~+ L* I% c/ v3 ^5、东汉 ; l1 j7 |7 v% K, E. [" A; D- ?
东汉光武帝建国,去繁为简,妃嫔称号共有四等:贵人、美人、宫人、采女。
! d2 V) z z: l) C+ ]; L( C贵人授予金印紫绶,俸禄为粟数十斛。美人、宫人、采女则没有爵位和俸禄。 # I9 q6 o8 D, f
值得一提的是,西汉时期诸侯王正妻称王后,母称王太后。东汉时,随着诸侯王封地日渐缩减,王后被改称为王妃,王太后改称王太妃。 : |+ } X; Y* E& ]7 }
汉时太子妻妾分三等,正妻称妃,妾曰良娣、孺子。 6 K1 j; `+ z4 ?5 V g+ a! W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H" `' V" @( P% I) a
1、 三国
: \* Q5 O5 @0 e* a7 A. E(1)魏
8 ]1 q5 G; n" P' ]1 z曹操为魏王时,王后之下的妃嫔称号有五等:夫人、昭仪、倢伃、容华、美人。 - \0 m8 ^# b( [' M4 a
文帝曹丕增加了贵嫔、淑媛、修容、顺成、良人五等。
. ~5 w# _: v5 [明帝曹睿增淑妃、昭华、修仪三等,废除顺成称号。 & l% t! g- d2 U: D4 w5 K( p9 ~8 C1 z
妃嫔爵位: . n, Y, H! h/ t6 D5 D9 ^# a
贵嫔、夫人,位次皇后,爵无所视; : T# J; d4 `9 U7 G$ w9 a, S
淑妃位视相国,爵比诸侯王; , s5 Q3 ~) |+ H3 D1 p9 H
淑媛位视御史大夫,爵比县公;
+ W, ?7 g2 z0 g# M8 |* R4 C! f昭仪比县侯; 1 |& ?! E$ D5 X4 y" @2 s; K
昭华比乡侯;
" V5 J0 {# [+ x, p) ^0 U修容比亭侯;
; h1 X% J# |" z& d" f# L, H修仪比关内侯;
/ q. j1 y0 A3 R6 `8 i倢伃视中二千石俸; , C8 F0 ^8 \4 h" e# j# r* h# w3 S. ?: n
容华视真二千石俸; 7 p, p# I2 l+ N; k
美人视比二千石俸; # t: y$ N+ x6 K$ ^% O; v
良人视千石俸。
. ^' {; d( N# w" ^$ @+ V(2)吴蜀 . H/ J0 t' ^# {0 Y+ ?
吴蜀两国史料不详。 0 D3 ^. @( K p" H9 e- w! m+ h4 T
蜀有贵人、昭仪,吴有夫人、美人,其余不详。 & ?0 g' g4 L7 a
2、 两晋
|2 ~4 |) x0 I5 n两晋时期的妃嫔等级由晋武帝司马炎依据汉魏制度,稍加修改而成。 ) V: z; a/ v; Q$ N& ~& X& w
设三夫人:贵嫔、夫人、贵人。位视三公。 q- a, R1 l) p) n( q. ^% i
九嫔: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位视九卿。
/ H6 ^2 X- G2 p6 T; n其余还有:美人、才人、中才人。爵视千石以下。
8 b* c- J* {3 ^/ y3、 南北朝 7 W+ N L8 G" L3 u1 i0 N
南北朝时期,妃嫔称号世有增减。
% t$ l+ [/ ?- o* ?; I* K(1)南朝
& y. J0 z9 U/ |$ w. k5 B(a)宋 - z, g7 L' w# w" [. Z$ u
宋武帝建国初废除才人、中才人称号,其余仍用晋制。 ( p. r5 p- }- T# F: \
孝武帝孝建三年,废除夫人称号,新创制了贵妃的称号,以贵妃、贵嫔、贵人为三夫人。又以昭仪、昭容、昭华来代替九嫔中的修华、修仪、修容,重新设置了中才人、充衣。贵妃位比相国,贵嫔比丞相,贵人比三司(司马、司徒、司空)。6 B6 l* h9 X/ Q! w% H
明帝泰始二年,废除淑妃、昭华、中才人、充衣称号,重新设置了修华、修仪、修容、才人、良人。泰始三年,又废除贵人,代之以新设置的贵姬;再置昭华,增加了淑容、承徽、列荣。 8 Q* {* G: D, r; r
妃嫔等级为:
0 n" s/ [5 J1 I* X9 W+ J三夫人:贵妃、贵嫔、贵姬。
+ [* k/ t" I6 Y7 N' }' B7 p6 N九嫔: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仪、昭容、修华、修仪、修容。
; I& h* b4 j8 _& j" n次于九嫔的称号:婕妤、容华、充华、承徽、列荣。
+ u# n3 x' A. d/ w6 b0 M散役:美人、才人、良人。
3 a0 a/ C3 w+ {4 Z(b)齐 f; l& z2 @' c) |5 r/ h+ @* u: u- ]
齐高帝建元元年,设置贵嫔、夫人、贵人为三夫人,修华、修仪、修容、淑妃、淑媛、淑仪、婕妤、容华、充华为九嫔,美人、中才人、才人为散职。 ( `# ~! \7 y* r {/ o
永明元年,以贵妃、淑妃、贵人为三夫人,废除夫人称号。因九嫔中少了一员,永明七年,增加昭容。
, e: H# e4 {; h% T3 x' b太子妾分三等:良娣、保林、才人。良娣比开国侯,保林比五等侯,才人比驸马都尉。
/ m5 I2 D; u; ]2 ^2 l. I©梁 2 q( @/ ?) X, n: B4 w" [
三夫人:贵妃、贵嫔、贵姬。
0 K# S3 S! ~/ q/ f九嫔: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仪、昭容、修华、修仪、修容。
4 b8 h$ e! }- l; c0 y2 n九嫔以下:婕妤、容华、充华、承徽、列荣。 , g$ T% w4 @) c- \+ G1 o9 O: c
其它还有:美人、才人、良人。
" F2 y2 Y2 K6 S' c# X太子妾:良娣、保林。
; @! u- A M: X7 N1 j, | q' `陈沿袭梁制。
2 Y/ b1 G; p& G5 Z(4)北朝 5 z1 U1 J) I8 v
(a) 北魏东魏西魏 8 `4 a$ ^+ A3 G. K! m
妃嫔称号有左右昭仪、三夫人、九嫔(上三嫔和下六嫔)、世妇、御女。 ) Z% _/ l Q; q: _2 U8 o$ z
左右昭仪位视大司马,三夫人视三公,三嫔视三卿,六嫔视六卿,世妇视中大夫,御女视元士。
/ Y/ T H" b" N; H后又设置女官,掌管内司。内司如同尚书令、仆。
: u* H# ~( R* U' c二品:作司、大监、女侍中。
; { ?4 _8 t% E/ o. D) q% Q0 c5 V+ L; O三品:监、女尚书、美人,女史、女贤人、女书史、书女、小书女。 + j' P- I Y8 u% W$ X0 J. A
四品:中才人、供人、中使、女生才人、恭使宫人。
4 d1 y/ Y6 w1 ^" m% T/ L五品:青衣、女酒、女飨、女食、奚官女奴。 ) m! b0 j3 _- P& H4 _. F- F y" Z
(b) 北齐
2 X6 g B+ w2 j文宣、孝昭二帝妃嫔称号惟有夫人、嫔、御。 ) L3 [( T' k! O$ I8 {+ O
武成帝好色,广置妃嫔。清河年间,依古制设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女。妃嫔称号有: + y- h0 X' C$ \3 f
左右昭仪,比丞相。
& J* j% @* b$ |, |) v% x三夫人:弘德、正德、崇德。比三公。 ' M* Z, v. P, }( K7 F2 ~, A
九嫔:上嫔:光猷、昭训、隆徽。比三卿。下嫔:宣徽、凝晖、宣明、顺华、凝华、光训。比六卿。
# L5 C1 t) G$ c# x" x" C( q二十七世妇:正华、令侧、修训、曜仪、明淑、芳华、敬婉、昭华、光正、昭宁、贞范、弘徽、和德、弘猷、茂光、明信、静训、曜德、广训、晖范、敬训、芳猷、婉华、明范、艳仪、晖则、敬信。比从三品。 - v0 x; R K7 j$ W+ a
八十一御女:穆光、茂德、贞懿、曜光、贞凝、光范、令仪、内范、穆闺、婉德、明婉、艳婉、妙范、晖章、敬茂、静肃、琼章、穆华、慎仪、妙仪、明懿、崇明、丽则、婉仪、彭媛、修闲、修静、弘慎、艳光、漪容、徽淑、秀仪、芳婉、贞慎、明艳、贞穆、修范、肃容、茂仪、英淑、弘艳、正信、凝婉、英范、怀顺、修媛、良则、瑶章、训成、润仪、宁训、淑懿、柔则、穆仪、修礼、昭慎、贞媛、肃闺、敬顺、柔华、昭顺、敬宁、明训、弘仪、崇敬、修敬、承闲、昭容、丽仪、闲华、思柔、媛光、怀德、良媛、淑猗、茂范、良信、艳华、徽娥、肃仪、妙则。比正四品。 2 @- O8 w2 l) a) R! [
散号:才人、采女。 . v' v4 V7 Q( o# }% t
其后又立二后,妃嫔皆加倍。又置左右娥英,比左右丞相,降昭仪比二大夫。不久又置淑妃一人,比相国。
7 m2 i9 V- S0 E/ \$ q# O北周史料不详。 ; a6 Z/ w* s( l- c) Y
三、隋唐五代宋金辽时期 # _+ n. q- P9 B$ j$ \4 D. q6 w4 m5 j
1、 隋
6 Y! O6 S7 p+ m& v3 I隋文帝前期,独孤皇后悍妒,妃嫔只是虚设称号。有: + H- s# P6 K! j* m$ d
嫔三员。掌教四德,视正三品。
1 t ?( V% g- W- N$ E p世妇九员。掌宾客祭祀,视正五品。 / Q( D9 l: M# Z _ E
女御三十八员。掌女功丝枲,视正七品。
1 u) x: P! u" G* b又设置六尚、六司、六典,互相统摄,以掌宫掖之政。 " {9 {0 w9 r# I1 R" ~* W% J
尚宫,掌导引皇后及闺阁禀赐。管司令三人,掌图籍法式,纠察宣奏;典琮三人,掌琮玺器玩。
2 A# z, Z3 j' @; D尚仪,掌礼仪教学。管司乐三人,掌音律之事;典赞三人,掌导引内外命妇朝见。 8 p1 F/ S I' n" Z5 E) ^
尚服,掌服章宝藏。管司饰三人,掌簪珥花严;典栉三人,掌巾栉膏沐。 7 g0 R/ c# P B* k2 U! A/ w) @$ F7 A
尚食,掌进膳先尝。管司医三人,掌方药卜筮;典器三人,掌樽彝器皿。
( r2 Z3 ~: _5 d z尚寝,掌帷帐床褥。管司筵三人,掌铺设洒扫;典执三人,掌扇伞灯烛。
' F. E; E/ Q3 J$ D" b# a尚工,掌营造百役。管司制三人,掌衣服裁缝;典会三人,掌财帛出入。 # g7 m/ A% O5 K. N
六尚各三员视从九品,六司视勋品,六典视流外二品。 * ?, `& U, ]- q7 [$ V* I1 l6 m @
独孤皇后去世后,文帝又在嫔上设置贵人三员,又将嫔的人数增至九员,世妇增至二十七员,御女增至八十一员。
' J& T2 {" `$ C1 L: r9 Z# ^, Y( \隋炀帝继位后,广置嫔妃:
0 I& P5 a: ]# U: t$ i三夫人:贵妃、淑妃、德妃。正一品。 " F( P5 h1 D) X1 T1 @9 N0 I
九嫔:顺仪、顺容、顺华、修仪、修容、修华、充仪、充容、充华。正二品。 6 Z! Z# ^6 d% d1 S: N0 d
婕妤,十二员。正三品。
' E, ?0 b, V' X: \+ B0 l世妇:美人、才人十五员,正四品。
R9 z3 @1 }( n4 M" T3 @( R8 D宝林:二十员,正五品。 , e, e2 e5 u2 g+ S
御女:二十四员,正六品。
* @8 E% V8 |- p# j% `女御:采女,三十七员。正七品。 " T7 ]2 [. p4 T# s& k' h
以上各等级,总计一百二十人。
+ x4 B* T4 V8 ~" e9 k+ m/ V) Z$ O又有承衣刀人,皆趋侍左右,并无员数,视六品以下。 1 ?, l9 `: ]* i9 u2 P
又增置女官,拟尚书省,以六局管二十四司。 + J. w+ k, _2 ^) Q' F: f0 i
尚宫局,管司言,掌宣传奏启;司簿,掌名录计度;司正,掌格式推罚;司闱,掌门阁管龠。 ( ?; F( n" K# r. a/ a$ x. n7 s
尚仪局,管司籍,掌经史教学,纸笔几案;司乐,掌音律;司宾,掌宾客;司赞,掌礼仪赞相导引。 2 J# _+ v& g8 p* z* N
尚服局,管司玺,掌琮玺符节;司衣,掌衣服;司饰,掌汤沐巾栉玩弄;司仗,掌仗卫戎器。 j* h+ X. l9 S5 O7 _: L" A' F
尚食局,管司膳,掌膳羞;司酝,掌酒醴益醢;司药,掌医巫药剂;司饎,掌廪饩柴炭。 7 F$ e. [! y4 o9 k
尚寝局,管司设,掌床席帷帐,铺设洒扫;司舆,掌舆辇伞扇,执持羽仪;司苑,掌园御种植,蔬菜瓜果;司灯,掌火烛。 * {0 l- o3 ?5 Q
尚工局,管司制,掌营造裁缝;司宝,掌金玉珠玑钱货;司彩,掌缯帛;司织,掌织染。
# O" Q. r T# b/ L; R* h6 ^4 E六尚之中司乐、司膳二司是每司各四人,其余二十二司,每司各二人。各司下又分设典及掌,以贰其职。六尚十人,从五品。司二十八人,从六品。典二十八人,从七品。掌二十八人,从九品。
) ]- n$ d# M& g9 i此外还有不入流(无品级)的女史,人数不定。
( p$ c1 Q2 g3 a# C! Z: {) v/ Q. e) E1 P2、 唐
% B: C! ~( w9 |唐建国之初,参照隋朝旧制: 5 q6 u& z) f$ G9 x
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正一品。
2 p; g1 @7 w, ~' v1 G6 N2 O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正二品。
: W9 J- ^! @6 H1 L3 x) T9 i婕妤九人,正三品。
# E' p# l, Y, \ \4 k2 r美人九人,正四品。
* ] T" `* e9 _* _0 I才人九人,正五品。 ) l ]. D) d; s: b w( o
宝林二十七人,正六品。 1 u* T4 W7 [. M' Y, W
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 " u! m4 R0 W5 E4 Q+ m' b
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
" X+ D1 _. s. B, c; Q3 S还有六尚各司,分管宫内车马服饰。
) d# Z" r$ W: b5 a3 J* D3 w8 F唐玄宗开元年间,对妃嫔称号另作更改: / I& ~, W8 P- G% p
三夫人:惠妃、丽妃、华妃。正一品。 4 H6 ]2 P0 G1 O5 C2 W9 r& W
芳仪六人。正二品。 - _& K+ |# v' h, @ V8 L% H$ m
美人四人。为正三品。
, D8 W( m/ N* Y! Q才人七人。为正四品。 # Y7 L$ A/ ~$ ~& R4 ~
尚宫、尚仪、尚服各二人。正五品。 " }7 u- C; M! x! F/ \2 m: T
其余各司各典的女官为六品至九品。
& k O* W) j: s8 j) S. C4 x五代、宋、辽皆略同唐制。 ! O1 C" t7 T8 N4 Y& Q: M$ U
3、 金 ) S- H0 k& C# H. x) E) d+ Y( G
金建国初,妃嫔皆无位号。 2 w) N5 q' O5 E; b# s' x
金熙宗时开始有贵妃、贤妃、德妃的称号。 2 N3 y: o( R9 m( \
废帝海陵王时期,后宫嫔妃渐多,有:元妃、姝妃、惠妃、贵妃、贤妃、宸妃、丽妃、淑妃、德妃、昭妃、温妃、柔妃,共十二位。 ; B2 t/ p- }% l# ^, C& @4 W
金世宗时又开始削减。
2 C x6 U- E3 Z妃嫔品级:诸妃视正一品,比三夫人。以下九嫔、婕妤、美人等皆与唐初相同。 - S# Z6 H& x. Q0 A+ z
元史料不详。 9 D$ q h# @1 h/ P# t9 B9 K
四、明清时期 4 I7 H6 [$ z' d
1、 明
. v5 o% @' ~# f n明太祖洪武五年,因唐以来的六局二十四司女官人数过多,于是改设为六局一司。
/ C% u! P( l/ `- o& F六局为: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尚宫总管六局事务。 . j( ~3 N5 F$ s/ p2 R& z
一司为:宫正。掌管戒令责罚。
7 R% t" K# \; O" p# x品级皆为正六品。
7 I$ @& c+ k! M/ ?$ K. @宫中女官共七十五人,女史十八人,比唐朝减少一百四十多人。
& ^% ?1 k. o* F$ V诸妃称号为:贤、淑、庄、敬、惠、顺、康、宁。也有贵妃,位在诸妃之上。
+ ~1 [2 r# U3 {3 }明英宗复辟,多亏皇太后孙氏在内出力,故其复位后为孙太后上徽号,称圣烈慈寿皇太后。这就是后世动辄为母后上徽号的滥殇。 / a1 p0 C# W }* ]! F; x
明朝中后期还出现了妃嫔中最高的等级——皇贵妃。 7 n3 P8 G! I2 H9 h
明宪宗宠妃万贵妃死后被追谥为:恭肃端慎荣靖皇贵妃。
( n1 c4 r" q1 u$ |皇贵妃这一称号正式出现是在明神宗时期,神宗宠妃郑贵妃生皇三子后晋升为皇贵妃。
& [# p& `' r' Q2、 清 % n3 U1 C. n4 X3 F0 g. l
清世祖顺治十五年,采用礼官的建议: / b( V" P: U6 V8 |
乾清宫设夫人一名,淑仪一名,婉侍六名,柔婉、芳婉各三十名;
9 `9 F+ e T/ l4 \# O. Y5 W% p慈宁宫设贞容一名、慎容二名,勤侍人数不定;
" ]& e/ A* u. f% x女官设置遵照明朝的六局一司。 : }8 R/ W9 d# m/ f8 {' S
建议通过而未能执行。 & N+ |: y% q% G9 H# B' D
清圣祖康熙以后,重新制定施行了妃嫔等级。
+ P8 P% M% r: K& F: V+ z# U4 i皇后,居中宫。 / v4 w; j4 X' G( w" X- @
皇贵妃,一名。 1 R5 \, A& _5 O9 ?# Z4 b
贵妃,二名。
; _! z# o) |. D! d妃,四名。 ' ]7 _! \& \1 l& U; |( S
嫔,六名。
/ M. z6 } }2 Z; d$ X9 u" \. ]贵人、常在、答应,人数不定。
0 [/ r( g) l! x9 |# Q$ Q4 ^% O诸嫔妃各分居东、西十二宫。
. r& }/ ]" p$ d, ~3 U5 \
: ^/ B8 ^4 `- k5 ?" M0 L& b3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