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昨天,我试图跟儿子宣讲寒假自律守则,中心思想是要利用好碎片时间,多干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就算上网刷视频也要多看有价值的东西,而不是让时间白白流逝一无所获。
" ~- c( J$ _% ]! _4 @* m) W2 {
& Z. i$ P9 r L8 X3 h- ?" B儿子若有所思。我觉得我讲得很好,一如既往。
6 Y- T1 [/ T' D9 r- k% A$ o过了一会,我进娃房间偷瞄了一眼,他正在观看《如何靠抢银行成为网红》。
1 @. r1 q8 b8 W: d# b6 v- V1 l/ G4 `不知道是我关于“有价值的东西”讲得太笼统,还是他融会贯通了......
6 d W0 r7 g8 n& W
但仔细一想吧,不能说这个知识点没用,只能说它很有可能带来一些理论上的启发,从而应用到生活实践,形成一些全新视角的思辨......我编不下去了,反正我试图理解他。
8 ?. J p7 F, a2 p2 f
年轻人嘛,怎么可能像中年妇女一样自律,一打开电脑就看文献和赶作业呢,小孩子嘛,一半灵魂还在童话世界,太早成熟也不太好。
& ~3 O3 ?- r0 ?$ u0 Q7 b+ _9 W. @' R
毕竟,他爹都整天那样出其不意,儿子能成熟到啥程度?
3 d6 \* Q, z) A/ K
说到他爹,也是真的养不熟。
. B+ F; P, M- l
前几天我和他吵架,按惯例我要晾他几天,也不指望他能突然开窍给我提供啥情绪价值,能不火上浇油就不错了。孰料,第二天他手捧一个古典韵味十足的卷轴缓缓走来,说:“我送个礼物给你”。
0 S" s. i! v8 C6 E9 I只见大哥手起刀落,一幅镶了金丝的麻布刺绣挂历被挂到了墙上,还挡住了我的古巴比伦风镇宅水粉画!更绝的是,这挂历底部有一排大字:增你强股份有限公司。
; v$ q8 ]: J2 v# ?2 m' z% P行,客户送你的挂历,你转手送我,我还要谢谢你。
1 k" n) O4 H. I W. Y
大哥反复给我讲解这幅刺绣挂历的独到之处,讲他如何欣赏这家公司与众不同的品味,似乎忘了我还在冷暴力他。
' X- h O; [7 u% B% d* {
选择性眼瞎以及“女人会忘了自己正在生气”的刻板印象,支配了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单一行为模式。
$ v8 d$ N5 K' a2 Q% x" }3 N
是,我承认,这个“礼物”多少给我带来了一些新气象。
, L% \7 W' L( n5 n/ u- R
只不过我好像PTSD了,先不说这画风跟我的法式书房搭不搭......现在我一抬头就看到“增你强”,一抬头就看到“增你强”......这名字起得好,真的很洗脑,满脑子都是“增你强”,连睡觉时都在我脑海中萦绕......
" y6 _3 r6 Y3 n+ M我要是能共情他,就应该理解,他那如金鱼一般的记忆力不允许他记住自己做错的事,只有他干的好事他能反复唠叨十年,比如“给儿子开过家长会”。
" b5 }( f+ L! z' d: K但人家都送礼物了,我不能姿态太低,甚至对他的品味和行事风格表示赞美。下次他如果下岗了,我就把他推荐到宁古塔去守护传统文化,给他取个英文名叫Johny John。
$ Y' h l/ v9 N. i- J2 t2 M4 k所以,怎么说呢,老公和孩子都是「我命由天不由我」,喜怒哀乐全无定数的。能由我的,只有我自己,所以要么想开点,要么想大胆点。
8 M) p; d' N- P我一朋友一大早生气,说发现有人尿在了马桶外面,然后家里一大两小三个男人分别来给她论述为什么不是自己尿的......
& C6 W* t r% {) I* Y' i何必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6 X- S4 q1 ~: {# [2 T6 A
共情,你要共情啊,他们的生理特征决定了他们的行为方式,你应该充分理解并释放天性,让他们以后都出去上公共厕所,这样彼此都能放过,多好。
+ Y w' J7 G% P' V散养孩子,放养老公,就是中年妇女最好的医美。
0 @, R, Q- ?5 [各位亲家知道我是个散养型老母亲,但说实话,这个行为不建议随意模仿,这要求当妈的足够粗线条,还有点“赌”的成分在里面。
; X4 L! s. X1 ?; I* f, B尤其是为你们散养女婿,更冒险。男娃开窍晚,老母亲必须更豁得出去才能放心放手。在我的散养之下,我儿子为了活下去必须对自己很负责,事自己安排,东西自己收拾,衣服自己洗,温饱自己也能解决,重点是,学习上的一切也得自己弄,好要尽早学会懂事。
& l9 P& ?3 I- v9 i7 |
不过他和我差不多,不太求精,还挺让人心惊胆战。平时上学经常因为作业没交被点名,小测验经常拉垮,他还承认上课睡过觉,下课也睡过觉......乍一看是个不怎么自律的小孩,但是我主打一个散养孩子啊,只能点到为止,自己管好自己,“别互相找麻烦”是我们家的家训......结果呢,人家每次期末考试就还行,感觉像是考试前两天打开了天灵盖把知识都塞进去了一样,导致我想训他都没有下嘴的角度。
: w2 v6 h% ]7 U: u看起来有点凡尔赛了,没事,后面也好不到哪去。
4 T9 j, D0 g/ s: G; P0 S8 [
我以前也觉得吧,这娃作为一个独生子女,符合当代大多数独生子女的特征:自我,不会照顾人,也缺乏同理心。前几天,他在做志愿者的午休时间,一个人不声不响跑到医院去看刚做完手术的外婆,徒步走了半个多小时......后来又给人家一年级小朋友妈妈讲解奥数题,得到了一笔报酬(两杯奶茶)回来还孝敬了我一杯......你知道这些事对一个青春期冷峻男的老母亲来说,简直比考试考得好重要多了!所以要说孩子不善表达吧,不懂共情吧,过于直男吧,看起来也不全是。
8 V: z4 N+ p; @( Z+ W. \/ {/ }就是怎么说呢,你“以为”的孩子和他们自然生长成为的人之间,可能有你还没发现的区别。散养的娃,自主性更强,长大得很潜移默化,而且懂事可能真在一瞬间。
2 n6 r4 Z* @" H5 {4 T0 b心理学里有个词叫「脚手架养育」,主打一个在可控范围内的“旁观者心态”。不知道的以为很容易,其实比“参与者心态”更难。因为你得忍住不插手,这比插手更挑战人性。
7 G5 `/ i T; U; e, T
我们当妈的喜欢把自己的主观判断放在孩子标签的最前端,导致忽略了他们正在蓬勃发展的其他元素。我们还喜欢用高标准当作正确标准,导致不能客观全面地审视一个活色生香的小孩。
& i) Q7 {8 v9 {5 y如果运气好,有个比较省心的散养娃,那就可以集中精力应对孩子他爹了。
( k% R8 W3 ^ e; y! O/ |
至于老公,我建议放养。连散养都不用,因为散养还要定期收回来看看,而放养怎么理解呢?就可以想象成你同事,你不管人家,人家自己也会吃饭睡觉和添乱。
' z* E5 g* z7 F! F4 k
白天放出去,晚上有个家,逢年过节向亲朋好友证明还没离,其他时间段做个好兄弟,以确保我们的合伙企业不倒闭。
8 S6 V+ l: J# a5 ^
我每次一说这个就有杠精说:“为啥还不离?”
2 O- w/ T( z# E# P
人世间这么多烦恼,为啥你还不去天堂。人的内心总有一个平衡取舍的杠杆。小孩子才非黑即白,成年人要分析利弊。
: Z! d/ B! b& k+ X' R& t; O( {离了没人给我取快递。
5 Q4 e& `* H5 r- K( C
所以所谓的“成功婚姻”并不是「将就着过」,而是「把婚姻过成适合自己的状态」。
; I T- e: F- i
比如好多中年夫妻说“一人一间房”,一到晚上自动进入道长跟师太关系模式。
6 ?+ P- q I; M$ b有人就嗤之以鼻地说:“这哪还有婚姻的样子”......
' ?( H3 @& ]; a+ J
婚姻应该是啥样子,你管得着吗。
6 n" d9 c0 Q. z$ T' e! d
我有一个朋友,十五年结了三次婚,跟甲方改稿似的,到最后觉得还是第一稿比较好。
- M! _# g" [. |" E& Y: |) Q
但是据说她在每一次婚姻里最大的收获,是自己有所长进。
1 P* y& A2 Z9 b. b# J' j* J" E w
这个朋友不是我自己,肯定不是。
$ }" ^$ ^ K7 x0 ?$ v$ g
我见过许多试图改造老公的女人,最后老公还是那样,自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有的像是成了哲学大家,有的如同上了个技校,有的开始打坐了......
; w; z: a2 u. C5 p& I* r1 Y
本领学到手总归是有用的,带着一身本领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这也许就是传说中的“下一个更好”。
% b( Z* f V6 m" U- f0 B3 l
其实“下一个更好”是因为你的格局提升了,不见得是下一个真的更好。
; s9 W5 V' D7 i4 c
经过了这些年婚姻生活的修炼,我理解了“富养”的终极奥义,结论就是:已婚女人才是真的要富养自己。
8 p+ u9 [! q/ I' {
给自己挑选精神食粮,多一些沉淀,会反思,有思辨,不人云亦云,不以外人的视角审视自己的生活。富养的是内在,是思考力,是话语权,是独立性,是落地可行的乐观,不是纸上鸡汤。
- W+ w2 ]+ e7 f o7 q7 Z: M
积极心理学大师塞利格曼主张说每天睡前感恩一个人,我最近天天在练习感恩儿子和老公。
1 h& b& P$ ~# z B2 |7 w2 J0 D昨天轮到感恩老公,想了半天实在想不出感恩啥,最后决定感恩他在百忙之中还给我送礼物。然后,“增你强”又开始占据我的大脑,睡不着了......
- u* X) j/ B9 g9 p# w j% p; r没想到啊,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依旧是那个让我失眠的男人。
+ t* g& R' X) @8 p, c( B6 b/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