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 0 参与人数: 0 我的评分: 未评
7 @. Z, P4 D, H. B X
前段时间,我去参加一个两性亲密关系沙龙。
" B' g4 U' K' `6 p( U+ p $ u! T: F# j/ x5 @
中间聊到一个话题:是什么原因,让你想跟眼前伴侣建立持久的亲密?
! {' k4 b; V; H1 L$ |" o) K& D3 Q4 V1 M
; j5 U" y" {, |+ t
大家纷纷分享自己的观感体验:性格匹配、背景相当、价值观一致……
+ [( ]% Z0 j8 H+ \ 1 v6 z! E( g0 t1 a0 E
倒是玲子的回答令我眼前一亮。她说:“我们之间有聊不完的废话。”
5 S! f9 m. W* | 2 a* A M. t1 T3 M% _/ [
有一次她跟男友去影院看《旺卡》,电影展示了很多魔法巧克力。
# o+ Q- T* Y/ K; H. h" |
. {* Q' X1 L; a5 ^# a& s* Z. d
回家路上,玲子半开玩笑:“我也想吃魔法巧克力,你来做吧。”
1 |6 U. h% W5 }* U# d8 y
0 q$ G; D( c: R6 _* Y+ e$ p. d “好呀!”男友回答。
; P: F7 j5 E3 j9 V L4 m' `5 e
8 Q0 N. w2 g, P4 G- H$ w/ _
随后,两人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认真探讨了起来:
$ g9 M2 h% k {; D. P4 N
% k2 r4 U. C1 t' B 魔法巧克力要怎么制作?
q& v Q8 w0 z0 U2 _
3 Q9 U \0 T- K# E 要用什么材料制作?
. @3 ?5 p1 I5 [/ m7 M
6 B" q, O( c, s 要从哪里搞到材料?
- |0 P8 W6 c+ V3 n$ u
/ P& v9 z; Y' a9 Q3 p2 g ……
4 h0 V" i2 }) ]; [ : I( _: U; o" s- ]2 b: W
尽管探讨了一个多小时,最终也没得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制作方案,但这个漫无边际的讨论,却让玲子感受到无穷无尽的满足与乐趣:
+ s$ w) K& {6 C- y5 }# y1 Q1 n, V x 1 o6 g8 q' ?7 k/ j9 ^0 A3 N6 \
“就是一种需求有人倾听,愿望有人相随,快乐有人相伴的感觉。”
: L+ B$ |1 f" e6 f7 p1 I( x1 \
4 o: x, f/ g6 o& `* j, x6 W 这是一种她从小到大未曾经历过的「跟亲近之人说废话」的体验。
M8 o$ ` j% E0 c
1 i8 v9 Y& {( N5 D# q 小时候,玲子的父母非常重视效率——
# p" y X. ? X8 \0 n( u* J n# E
9 r4 I" [7 B; x. A* ^ 从不跟她讲废话,也不陪她做“无用功”,更不允许她浪费时间。
) j8 j9 ], V0 h4 w; R- U
: ]8 b |+ e* T% C 每当玲子想探讨一些话题,或想尝试一些感兴趣的事物,父母都会优先考虑「是否有利于学习」:
( m+ K) x7 d7 ~. c) ?5 d0 S5 c$ |, }
9 R7 n# l- W7 N/ a1 l' }7 Z 如果是,他们会非常配合地回应、支持玲子,但同时也会给玲子下达诸多任务要求;
, V! r) |) s; M0 C0 Q
( {! g) C% ]! o# m
但如果不是,他们就会非常不耐烦地呵斥并制止玲子——
' m! H$ ^2 Q+ v9 y$ K8 X
# O9 f* f6 t* b7 t8 ^ “不要整天讲这些没用的,小孩子怎么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想法?赶紧学习去!”
- [+ C3 @/ ?0 o/ A / B1 Z( m# `4 t! F2 T* S
小学时期选报兴趣班,玲子想报书法和绘画。
3 l9 ?" _3 p0 h- ` 3 t9 ~$ [- k! U
当时父母判断书法对学习有益,画画对学习无益,便只给玲子报了书法班,不报绘画班。
6 B- z# }& v% P7 z! S" I : a' K, R" }( b: l2 A: }
与此同时,父母还给玲子购买了很多书法本,每天给玲子布置任务,监督着她练习书法。
3 h+ a8 W2 K+ T$ x& p( M2 n7 e/ _ 7 ?7 y6 Z# c4 Z/ T8 `
结果这一顿操作下来,玲子逐渐丧失了学习书法的热情和乐趣,甚至还对它产生了抵触。
# L3 O& i, G4 Z! r& ~. b2 x4 U/ V
1 `) Q9 x! n7 _/ w W3 U “我感觉父母就像一个严苛的监工,而我则是一台学习机器,我感到很压抑,也很痛苦。”
$ P4 }4 D# s; S- {
Z$ O; A @2 T; [0 c5 L
听完玲子的分享,我陷入了沉思。
; V6 [6 ~! }4 x# [1 ]
/ b1 _3 L& i+ n0 K 过去长久以来,我们的教育都在盛行一种「功能式养育」。
" t! j F- b/ i) Y7 Y+ X
4 J0 _6 \2 d2 \" W) P6 }# q1 X7 u 即:对孩子所有的爱与关注,都围绕着一个特定功能展开。
& ^- \8 Z, A/ c
a3 ?# o/ J0 q }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学习功能,就像玲子的父母——
, S$ t7 p- u! `
8 ?+ k; P5 v- R- l( i 无论孩子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要求围绕着学习去展开;倘若跟学习没太多关联,就毫不客气地扼杀掉孩子的热情。
3 [+ }' @! f" A4 D, D, ]
# D; [% b9 o7 R& c7 v7 ]
这样的教育方式,或许能让孩子及早产生学习意识,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学习上。
& o5 s2 l) J1 T6 ~% m : V+ u; S! }- ? Z
但它给孩子成长带来的局限和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8 D' A2 \! h( ]* V, C
M1 p/ y) u5 e) X
首先它会带给孩子一个「直观体验」:
, I* X- p0 ?6 z+ U
" p. J1 \8 K4 o9 i- N/ R/ F! ~ 我是一个学习的工具,而不是一个完整的人。
0 U! Z2 U$ Q8 l8 |1 ~ 9 e/ w# c" [, ?. x5 K& m
玲子告诉我们,在成长中的很长一段时间,学习是她唯一的任务,也是她唯一的价值来源。
L0 o3 T4 \4 @
9 d, _+ o7 R: g
每当她想做一些学习以外的事情去放松一下自己时,内心都会冒出一个声音不断提醒、鞭笞她:
4 Z6 ?- A& I( Z( V9 C! r/ V
. w! ~/ w( X% S0 y# [2 E' ^6 } “赶紧学习,别浪费时间了,再不学习你就落后、被淘汰了……”
" D6 Z4 b, ? Y* ?9 i0 D8 G ) |3 ?* j! d& r" H
这个声音时刻监督着她,令她一刻也不敢懈怠,一刻也不敢放松。
! L) r- N0 }- C" z- i- E
" d+ {5 b2 M$ f0 G) C8 K4 o, h; Y- t 那时学习对她而言——
" V: k" Z# X$ r5 v
1 [6 ?' N8 a, T; ^ 不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与追求;
/ { [# S. C& D4 y 2 i. _; V. h# B) Y1 ]
而是一种父母内化在她心里的要求,一种习惯性的自我逼迫。
\1 k s& j9 b 3 V& g3 `$ e: R0 q
其次它会教给孩子一种「人际模式」:
" j6 e* l6 t9 |4 g
+ Z% @7 L% W3 M: r6 |1 v3 E
7 Q# t8 P8 U; u7 i0 S9 P8 S1 _4 v
用功利心去联结他人,但很难真正收获亲密。
6 g+ Z1 n9 z7 I- K9 U
. `. I6 N+ Z3 P6 P. j% r5 p 大学期间,有几位男生同时追求玲子。
1 T) X4 M& v/ Z " X+ z' J/ |4 w: T( A+ Y0 }$ I
玲子选择了学习能力最强的F,因为这个特质对她的学习最有帮助,然而恋爱期间,她却感到很压抑:
1 I5 c# N6 m, Y
$ ^) @8 W" S" ]+ @- U
每当她想跟F探讨一些问题时,F都会快速给她抛来标准答案;
0 ]0 y7 W; b ]0 i% T- j
) s/ r* A% x5 D$ ^
如果她表示不理解,F就会很不耐烦,甚至还会嫌弃玲子笨。
& M( |* f- x* ?" z# h
9 g& R& s! |/ G" Q3 J8 e4 g- x9 t 后来F申请上国外名校的研究生,提出了分手,理由是玲子跟不上他的成长步伐,玲子深受打击,一度陷入抑郁颓废、自我怀疑。
0 z3 W* a. j9 d
( V0 _3 R* L6 @4 G0 E" Z
那段恋爱带给她的——
7 W8 @/ c. f7 [
) G! R( T4 H" S) n 不是一种温暖的爱、联结与亲密;
6 A( u" _* v( w% d! q( m5 `
0 Z! {) N {3 L
而是一种功利式的审视与评价,一种习惯性的挑剔与贬低。
% w7 J! q/ r) l' s6 B# O
( X$ v# A& P5 o, x 总的来说,无论是成长过程,还是大学恋爱,玲子感受到更多的是压抑与痛苦,而不是快乐与满足。
* t1 Q/ O6 `: c$ M7 c' S5 }- ] " ^, Z; L8 w. M, D( @1 @ J
由上不难看出,功能式养育或许可以提高孩子成长的效率,
F0 o: V9 |- ]+ ?7 `) \
1 e9 X' b, }$ O0 l5 `+ P 但却会无形中扼杀了孩子的自我认同感和亲密联结的能力。
: L# b* w0 A( E/ ^
8 p/ C# _ z2 N' Q: y 那么,有没有一种养育方式——
/ n& z; H) ~6 ?0 V4 h( s8 {
' p2 x! Y0 H% ~ R# h& Z3 R
既能培养孩子的成长热情,又能令孩子获得自我认同感和亲密联结能力呢?
% L4 R) }- P8 D4 D& ^8 D
# P, l& J& |! c& L6 \ 其实是有的。
8 l$ G) Z( ]. V( q6 i0 |# D0 V/ J
$ N& k+ R7 ~3 G 那就是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倡导的:「镜映式养育」。
0 H" @( W5 U) V4 z- [ 7 s8 [1 h( v) ~' _) W
即:父母像一面镜子般,照见眼前真实的孩子。
/ f8 R+ `- R# y& T6 n& j# {2 R
7 ]3 G; `0 }% \' H- R
它不需要孩子根据父母的标准和意愿,去发展某一个特定功能;
. W7 _$ T" @2 W& k: \: |
; p! m; \( ~: m5 G: n- W9 S 而是需要孩子根据自己的自主意志,去发展自我,成为他自己。
! M3 i* }7 z8 j- J9 A3 S* \
4 n* {# A! I& S$ G- h 具体来说,镜映式养育包含三个纬度:
0 k; g" t+ M2 Z( I
, T% p5 f1 e" }) o 其一:不要带着目的去培养孩子。
4 f( s& r7 C2 {/ r& [
, K" p& w) W% X) Z! M/ M4 O8 g
很多父母养育孩子,总是带着某种目的或期待。比如,
: U e9 N8 _8 ^6 S/ m 8 q0 j- I. i: e; p
有的父母小时候没好好读书,便要求孩子一定要考上重点大学;
3 Y+ o3 U3 b: V6 `& O2 m4 v
3 o4 d' g+ E3 A2 v5 x; {; _ 有的父母关系不和,便把情感寄托给孩子,让孩子充当小伴侣;
' d8 F1 ]; K% D# k% L
* [7 X9 |$ x0 T o a; M6 i& o/ @ ……
$ i* w4 \+ F( A5 K/ U- U0 W
) u k/ R/ K2 i( W; l
然后不管孩子真实的需求和愿望是什么,家长都会把孩子引导到某一特定功能上。
R. D9 L3 `( z I0 C) ?2 {; v
! J, |) Z$ n, p: Q. ]6 E9 ]
这样做,不仅会限制孩子自我意志的发展,还会扼杀孩子的成长乐趣和存在价值。
. K$ k7 e9 g3 o4 D# S F/ z
{; d+ c+ ^, F: o; K8 j- T 父母如果真的爱孩子,就应该放下自身的目的和期待,尊重孩子自己的需求和意愿。
4 L. s" F4 ?( m& q; n
& `: w9 ?/ y4 |; R/ c% k 要知道,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父母生命的延伸。
9 v4 c9 E, {- X7 Y 9 J, P/ S( q# ^! n6 Y- r
其二:耐心倾听孩子说"废话"。
6 t; V8 k# k2 }1 n3 J2 U, z$ |
* i' Z! W# j" s, w 6岁的多多听到电视播报地震新闻,他问爸爸:“地震死了多少人?”
" w- g" e/ e7 ~3 Q. s & B) s9 z8 i: ?7 w8 {) Y) W
爸爸回答了一个数字。
. y# J L6 S( P. E2 }' L; X. ?# z
6 q4 g- Q: E# f2 z. R 过了几分钟,多多又问:“地震死了多少小孩?”
0 K- \4 H$ h- L* c1 k ; T; B* a) Y+ {8 I' p: Y, I
爸爸愣了一下,回答了一个大概数字。
6 g+ D n( w3 x7 C. I/ @ ; H* h1 j }+ i0 N n# A; o- k4 Z
过了几分钟,多多又问:“地震死了多少幼儿园的小孩?”
4 b- N! s" s) T; Q1 Y5 f* H v
9 O! L& T+ v" \' X# I3 Y7 A( H 爸爸终于不耐烦了:“你到底有完没完?赶紧写作业去!”
% x$ e$ Y: V2 W1 S# l 表面上看,这样没完没了的对话,似乎没什么意义。
( O) C7 k9 Q$ `, \6 L' r ) M8 S& W- ~5 P2 L' T
但如果爸爸能够多一点耐心去回应多多,他也许会发现:
& F' I4 h. H6 B
. l4 V+ Z% o2 ]' c 多多真正担心却没有说出口的是,万一地震来了他怎么办。
4 O7 r( o0 ^' T3 g6 N
0 k) |+ U, T$ N- @ 他是在表达他对地震的恐惧,以及对自身安危的担忧。
" f! n0 |2 ^* ?% |! @ I- l3 f' s
2 r3 ]/ {0 U8 m7 O6 ?
父母如果真的想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就应该尽量耐心回应孩子提出的问题。
: B2 E( m8 H( O% j$ Z
c1 u+ T, C8 L5 w) H( k) ]) h 在孩子畅所欲言的过程中,我们会逐渐理解孩子“废话”背后的真实意图,并与之建立内在情感的联结。
* t d ]! Z7 H) A* q' r: U
3 O1 R6 x4 @3 Y! d
其三:允许孩子做"无用"的事。
3 |! d; S/ F2 c5 ?: r: m0 C* f
" ^% t' v2 f( M) }; @9 w 5岁的杰克用两只手兜着屁股,不停地跳跃,样子有些滑稽。
# g% Y! f, w6 V" I 2 m& P# ?* p* a. L, u; x1 E6 b
“你在做什么?”妈妈问道。
) D& X& I- c( Y Q# p
; A5 F6 \( R" p* a “我在尝试把自己抱起来。”杰克回答。
% Y9 e( x+ m6 H3 T+ b) y! C
) B9 V; _8 l7 r# D3 b% A& Y) E; _/ O “那你成功了吗?”妈妈继续问道。
. E9 o6 X( b" O, V; u, q3 O & p" L* Y: b& ?8 L$ o) h* Z
“没有,我总是会掉下来。”杰克一脸苦恼。
+ @" e+ f6 O0 m& p # P7 v5 R+ c4 [
“为什么会掉下来呢?”妈妈继续问道。
`1 I& \0 c, S, I4 w # H$ ?" k/ l' a/ X; l
“我不知道,我明天问问老师。”杰克回答到。
5 W; |2 [8 M, l- E
. z# o3 H1 A8 |6 i4 _: V: q- {4 X
由始至终,妈妈都没有嘲笑杰克,也没有阻止他,更没有急着去告诉杰克标准答案。
2 q& M4 p/ T j7 P5 F
; g2 X/ J) I: N: y
而是先允许孩子去尝试,然后通过启发式提问去引导孩子思考,最后再由孩子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5 D3 x# O( n: N: `
6 ^9 v) A. Q; ? 这是一个孩子自主性形成的过程,也是孩子在探索中不断学习、思考和成长的必经之路。
' ~- y7 s- ?! O. Q+ L/ l
. y) I& N- e* x: J 一个在镜映式养育中长大的孩子——
4 S9 e3 b' W* o% U0 X4 [$ J1 s) _6 H
" o( i0 Q6 n3 ^( L
他会在关系中看见自己,获得自我认同感;
k9 H7 l9 z/ [! h. c* p7 ?
G5 h' z! f- e4 k; I' W 也会在关系中看见他人,收获亲密的联结。
9 ~7 @6 Z2 X' Q5 H0 T
4 ^; L4 U* ?! V- j
玲子男朋友是一名设计师,他在工作领域很有创造力,颇受同行认可。
8 ~: i1 r- g1 i* u% J
6 \4 v8 ?& X7 k( ~9 ~
一开始玲子选择跟男友在一起,是基于对他才华的欣赏。
2 K% A8 n- l) w% Q1 t4 L
. f. Y% g7 k( ]5 N 但刚在一起时,玲子却不太能适应,因为她发现男友经常“不务正业”。
' l2 j; _3 T7 C5 P
, W' ?' x" L+ {4 X2 S4 U 比如节假日期间,玲子会不间断地参加一些业余学习,但男友不是组队玩游戏,就是研究花花草草,从不学习。
8 `1 E" C1 M' v5 I4 s+ W
' m* L% w4 F- V8 {6 I- m2 ? 玲子看不过眼,开始下意识地干涉男友,督促男友去做一些有用的事,别整天浪费时间。
+ I6 ]8 S. J# p. a5 A# g
' g/ K$ v' p, L/ F$ H/ e- T3 T
男友既不反驳也不妥协,只是坚定且温和地回了玲子一句:“我喜欢呀,我觉得很快乐。”
' b. A6 A+ _( ~' U, \- P; K m + k3 k. X7 v% K: w2 V# j
后来有一段时间,玲子在工作上面临很大的压力,经常压得她喘不过气。
: r4 |5 M: x! J8 C$ C% I# o1 v' x ) W* s! ?( A$ g0 }: d+ v$ G
为了舒缓绷紧的神经,她开始搜集各种奇怪表情包,时不时看着乐一下。
2 z8 {. u8 I9 m! {, |- l( L . N! j1 |- Z; B* L
有一次,她误按了按钮,把表情包给男友发送了过去。
\3 l4 _4 I; X
) [, K* _8 {8 j$ o
她尴尬地撤回。
. P! {7 f5 B! d
[ j/ `9 Y! C8 j- l" y5 [ M3 F8 \ 但没想到,男友刚好看到了,隔了几分钟,他给玲子回了一个类似的表情包。
" u! t4 p+ M! J* y 7 `/ _5 ~( p0 N; y
“哈哈,遇到同道中人了。”玲子想着,又发了个滑稽表情包过去。
7 _: O3 Y3 n' ?* E0 I* b
2 b3 [; I: y) Z& A/ t 就这样你一来我一往,两人互发了几十个表情包,在偷偷乐的过程中,玲子整个心情也舒畅了起来。
# \) l6 [/ O: Z* y, G. f
( H s3 X( s/ t( b& L 从那以后,每当玲子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时,就会跟男友互发各种滑稽表情包,作为解压。
& |0 P: G9 Y& ~, L# _, ~ M
, o# S# ~5 P) p) p k1 D 她一直以为男友也有搜集表情包的兴趣。
$ e6 A: k, n# c
# q8 T( o- @5 Y+ E3 r" N, N# U; ~" {
直到有一次聊天,她不经意问起这个事情,男友回应道:
8 `# U" r9 I$ x) H+ \0 O1 Q
$ ?3 V8 w1 P, x: ?& X" v
“没有哦,我平时很少发这些表情包的。是为了配合你,陪你娱乐,我才搜集的。”
9 W" d7 J* ~; e0 V K* |
- X' t8 G/ _; X: R. L
那一瞬间,玲子突然有些莫名其妙的感动。
- l5 t1 S* i' r
5 A4 K2 v4 q1 ~% }! ?0 s 原来,做无聊的事是可以不被苛责的,甚至还会有人愿意陪着你一起无聊;
& ^/ s% p h/ K8 g5 w3 b 2 R+ A) L1 S7 ] d
原来,这种郁闷有人开导,孤独有人陪伴,快乐有人相随的感觉如此温馨。
/ S3 w: P2 Q$ ~+ F
0 o6 V$ \0 f3 z2 p 当真切体验到这种被看见、被接纳的美好感觉以后,玲子再也不苛责男友的“不务正业”了。
8 a5 [0 U# P/ l- M
( ~; P. r5 K1 c: v% K, F
她开始用心地去跟男友交流,了解男友组队玩游戏的乐趣,聆听男友研究花花草草的心得,两人关系愈发亲密。
9 T* t' H5 n" s8 \ * z, j% L! a ]2 E3 W \1 D8 x
写在最后
0 q# ~$ k$ g8 }0 R) y
* c" b0 C% {* o/ d& D . Q2 W0 e2 V8 ^9 o
在任何一段关系中,如果只讲究效率,缺失了彼此的看见与联结,
5 ?! r" r3 S* C( }; P
* [& J$ b$ u6 I5 x 那它就是一段冰冷的、没有感情的关系,无法让人从中获得情感的滋养。
A% b, |. \& U/ O2 z7 H; G5 }" @! Q & @$ j) b# w+ I1 O% f! M
人与人之间最真诚的看见,都藏在一句句不带目的的“废话”之中;
$ ^6 r1 \) R& S6 Z" O
) o* I1 E( X. ~" d5 ]+ a0 u4 \ 人与人之间最真切的联结,都藏在一件件不经意的“无用”小事里。
8 p& O- {5 N+ _' ^
) V# m7 ?3 M) I. ]4 ~, ~ 希望我们跟自己的伴侣、孩子有事没事多说一说“废话”,有空没空多做一些“无用”之事。
3 r* n0 Q1 C" S8 ~# V7 y, z7 Y; E: D. `
5 m1 B! z: _& e8 w 废话,有时是最美的情话;无用之事,有时是最温馨的回忆。
" x' P5 L8 n0 S7 M, d 0 B3 v5 M4 p+ T2 I1 Y m+ I*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