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479|回复: 0

小产权房被“打入冷宫”?老家的房子统统这样办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探花
  • 打卡总天数:468
  • 打卡月天数:13
  • 打卡总奖励:7069
  • 最近打卡:2025-10-29 13:14:31

5246

主题

12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25789
发表于 2024-1-19 08:4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级打分
  • 1
  • 2
  • 3
  • 4
  • 5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时至今日,小产权房仍然是很多人心中绕不开的结。特别是城市住房价格高涨,相比起5-6万/平米的商品房,同城市的小产权房只要1/4的钱就能买到,如此便宜的房子,让小产权房一直都有稳定的消费群体,深圳出售的部分小产权房为小区房,外型与商品房小区类似,两至三房的总价基本在百万元以内,吸引了不少购房者。5 M7 w( g3 Z3 B& d5 T( R" I) t

9 J% o1 Z2 }4 r  q  R. X* f3 q0 B$ D( J! A  [1 m
在机构调查的小产权房数据显示,66.67%的网民表示了解小产权房的风险,但明知有买卖风险,还是有75.4%的网友因为买不起商品房而选择小产权房。
# X; Q6 q2 v9 ]2 x+ s5 v9 d& X8 m& m
出现这样的结果不奇怪,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人户分离的群体达到5.04亿,比上年增加1153万人;其中流动人口38467万人,比上年增加885万人。什么是“人户分离”?指的是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个乡镇,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如此庞大的人群进入到城市,一方面加速了城镇化的进程,另一方面,虽表面推动了房地产的快速繁荣,但却让低收入家庭难以实现安定需求。所以小产权房因为价格便宜、交易简单,就成了无数在城市漂泊买不起房群体的居住首选。
, e% U, a+ Y/ o. @  }! c1 g  M( v% J' U) R  H) O) g1 P
曾经多风光,现在就多落魄,小产权房“转正无望”?高层释放信号. F6 [: Y6 D  w+ h" W

7 i5 v2 W/ |' A7 l小产权房,说白了就是自建房,这类房普遍存在于农村、城乡交界,属于集体土地上盖的房子,没有土地出让,也没有房产证,仅有的产权证也是由乡政府颁发,又称“村乡产权证”。发证给农民,不过是证明集体土地上房子的使用权,但不能作为私下交易的凭证,且这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房产证,《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60条描述,只有县级及以上的房产局才具有核准、发放房产证的资格。换言之,这类房不能办房产证不能过户,不受法律保护。( T0 O4 g. L6 P' w- Y# s

; l3 B& G* k, @( q+ X% o更重要的是,在禁止交易的基础之上,小产权房又爆出两大“硬伤”:住建部5月2日召开视频会议,部署全国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对本地区城市范围自建房进行摸底研判,特别是对经营性自建房及此前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范围之外的自建房,进行全面彻查;研究建立房屋体检制度,房屋养老金制度,房屋质量保险制度。
( q& ^7 a, V0 O3 g4 a$ Q' V& Y% i4 O. Q% L, p
8 d" i$ T! |7 ^" L0 b$ P
全面彻查自建房背后,是长沙发生的自建房倒塌事故,随后各地也开始响应行动,从目前跟进的情况来看,重庆、湖南、广东、海南等排查了自建房情况,并多措并举整治安全隐患。比如9月25日湖南提出每年进行一次居民自建房全面排查,并对自建房违法行为举报奖励,比如海南日报9月24日说,截至7月20日,全省已排查经营性自建房15.64万栋,经营性自建房初判存在安全隐患5117栋,采取整治措施的有128栋。
* q, A8 y! [- q) |) o. j+ }% i  D. v! p. c* `' M
按理说,随着危房改造实施,很多民房基本舍弃了预制板,改用更为稳固安全的混凝土结构,但近几年城市化发展迅速,因此吸引了大量农村人进入城市,眼看着市区房价一路高歌到万元,村民看到了“新机会”——把自家宅基地推倒重盖了一栋8层小楼,自己住一层,其他的要么对外卖,要么租出去经营,然而这些房屋在建造过程中根本无专业设计施工,建造过程不合规,再加上长期存在的违建、扩建、加盖乱象,让存在的安全隐患一个个叠加,导致房屋不堪重负。
( u: x" s( b: C7 W
6 X/ B! V2 z9 |* E还有一个重要情况就是:侥幸心理。前面也说了,这些集体土地上盖的房子,要么卖要么租出去做生意,但无一例外房主都为了节省开支,想当然地降低建筑标准,还有一些是居住习惯造成的,毕竟买小产权房已经掏空了积蓄,只要没有大问题基本不管,往往酿成安全隐患。
  p7 F2 u6 m: g- f6 z* b
7 t4 Y! U4 V9 c+ N" N2 y可以看出,在禁止交易的基础上,没有产权、未经审批且质量堪忧的小产权房,尤其是经营性质的房子,将会被彻底“打入冷宫”,结局信号早已传递,想要转正也无望了。
+ {) J0 ]" p, Q& j9 S9 @" O9 s8 k, G
9 T( d- A/ V7 ]) |  Z5 K所以说,小产权房无法转正背后,都有一句共同的潜台词:不安全" x. n  b) x7 e: v+ k% z* L
  K" C+ t; W4 y+ p7 v
更重要的是,这类房子实在是太多了。如是研究院曾发布报告称,小产权房面积仅次于商品房,占比38%;像深圳这些发达城市,违法建筑面积达4.2亿平米,占全市总建筑面积的49.27%,同时村民组织自建的房屋规模,2013年时已经占到整体住房规模的60%以上,9年时间过去了,这个比例至少还维持在50%以上。% k2 G  h! _' M! ^  J% f
# v* U0 J3 I- Z1 [
$ B, G9 y- O7 K8 t. K! @6 c: O
可想而知,广大的三四线城市,这样的违规小产权房数量该有多庞大,也预示着这类房产的整治更加繁琐而冗长。
6 T. j/ k; ]. v) g$ B( S: @! y7 R  O! ]& a* ]
小产权房将全面取消?新趋势下,老家的房子统统这样办
) f. q6 c' w8 {8 E9 |
* v/ w. v% |8 ?% a/ A# v8 W9 J1,老家民房使用,尽早排除隐患
: E9 o: B) A0 O6 o5 o
6 Z/ y: d9 ?% s# S( J: Y+ \宅基地或是集体土地上的房屋,村民首先通过确权方式完成“使用权”登记,这样后代也可以继承使用权,不过就要在使用过程中注意预防隐患,子女在继承房屋后,如果只是偶尔回乡度假的话,要定期修缮房屋避免隐患。
3 ?) O& j; ?  E7 q! R% Q$ o  A* z' @% H6 N) [
2,房屋建造、交易,建立规范体系& b* |- w. O. G% m; ?3 l  S, ]

/ x0 g, }  o6 n3 v- A" x7 B自然资源部明确提出:对乱占耕地建房,违反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建房、城镇居民非法购买宅基地、小产权房等,不得办理登记,将违法用地合法化。换言之,小产权房虽然广泛出现在城乡,但如果村民将其卖给城里人,或是没经过审批就在宅基地上盖房子,这就属于违规交易和建筑,持有这类房屋升值力不大,最后还可能烂在手里。4 K( ^! X( G! O/ n. r5 ?. E2 A9 @

) q) I4 [/ L: I( ]3,对于房屋的管理问题,强化安全监管5 @; b: V* T1 z) @0 t3 V
" j! X2 t; x  X; o$ D& {* V0 b1 E8 H
保障自建房的安全,光靠排除隐患、规范体系是不够的,住建部董红梅介绍,接下来将指导各地建立审批监管服务平台,实现农房用地、规划、建设、使用等全流程“一网统管”和“一网通办”,最后形成全国农村房屋综合信息管理平台,严控增量农村房屋安全隐患。0 T" K% s4 W" K7 f0 l5 `

# ?5 J/ M7 Y: G( t5 \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能意味着小产权房全面消失的信号,因为在这些地方居住着很多外来打工者、商户,如果短时间一棍子打死,逼着他们另找住处,甚至还可能推高房价和租价,因此兼顾安全和公平的角度出发,一是要加强监管,二是增加租赁住房的供给,按照这样的频率,未来虽然小产权房不会全面消失,但经过监管和各种利好下,会换一种方式存在。
% y3 @; ^: _3 R5 p' r8 h
" M' n% y  c( ^
女儿国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女儿国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女儿国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本站所有带作者名的小说均收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整理校对排版
7、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8、女儿国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贡献值排行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女儿国小说网》

GMT+8, 2025-11-2 12:24 , Processed in 0.205717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