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一袋米 50 块,一瓶菜籽油 30 块,剩下的钱只够买两斤肉”—— 湖北农村的张奶奶掰着手指头算每月开销,178 元的基础养老金,撑不起一个月的基本生活。很多农村老人都像她这样,把 “省” 刻进生活里,但光靠省,真能扛住养老的压力吗?其实除了节衣缩食,还有几样 “依靠” 正在慢慢成型。 7 V# r1 D7 b8 m# G2 n8 h
' d( C" } z3 a1 j) E9 g2 l0 u/ R8 o. |* B d$ @
一百多块咋过日子?先看老人的 “省” 字诀
: ~! h1 o1 `8 O% k( N% @; P8 k$ h# |' k: y
农村老人的日子,每一分钱都要掰开花。河南周口的李爷爷,养老金每月 165 元,他从不买现成的菜,自家小菜园种着青菜、萝卜,冬天腌上一缸咸菜能吃大半年;衣服要么是子女穿旧的,要么赶集时在夜市买 10 块钱一件的。最舍不得的是看病,小感冒硬扛,实在不行就去村医那拿几块钱的药片,怕去县城医院花钱。 s$ {. S( b" p1 o# P1 j+ j
$ F2 w/ c+ m, [- g4 e- a可就算再省,总有省不动的地方。比如牙齿坏了要修,一次就要几百块;冬天取暖要烧煤,一吨煤就抵三个月养老金。这时候光靠自己攒的这点钱,根本不够用,还得靠其他 “助力”。
( ~/ f2 R5 M0 \# ` {0 V- O
3 {, k/ A+ Q0 I. X; \6 P; z除了省,这些政策补贴能添力 ( ^6 x* R( d% }' M# [
5 n6 B: Z/ F; ]别只盯着基础养老金,各地还有不少针对性补贴,很多老人没意识到能领。比如高龄津贴,多数地方满 80 岁就能领,江苏农村满 80 岁每月补 50 元,满 90 岁补 200 元;山东、四川等地还有 “养老服务补贴”,低保户、失能老人每月能多领 100-300 元,用来请人上门护理。
. ^2 \9 q q) D
! R1 S9 `0 x5 P2 r3 S5 U# U2 L这些补贴不用跑远路,在村委会就能申请,带上身份证、户口本就行。湖南益阳的王奶奶,去年村里干部帮她申请了高龄津贴和失能补贴,每月总共能多拿 280 元,现在看病敢去镇卫生院了,还能偶尔买袋奶粉补身体。很多时候不是没补贴,是老人不知道,子女多帮着问问村委会,就能多一笔收入。
- ? E; W; Z( Y8 p x+ q& [0 T1 U0 E5 O3 J7 o9 E
家里帮衬 + 村里互助,暖心事也不少
: ~' W2 t9 b i. W; _- j& D
' `3 ^& Q* u" L' d5 g农村养老,离不开家庭和村里的照应。现在不少子女会按月给老人寄钱,就算在外打工,也会通过微信转几百块,让老人别太省;有的子女还会给老人买医保,比如城乡居民医保,每年交几百块,住院能报销一半以上,减轻看病负担。
9 \1 J+ D% c& U+ y9 Q( o
8 e D! A" Y( X @村里的互助也很实在。河北邢台的一些村子,成立了 “互助养老站”,志愿者多是村里的中年妇女,帮行动不便的老人买菜、洗衣、陪看病;浙江衢州的村子里有 “时间银行”,村民帮老人干活能存 “时间”,以后自己老了,别人再帮回来。这些小事虽不起眼,却能帮老人解决不少难题。 ! C- w2 ~$ b. ]0 Q. J/ \
0 `* J" y* @- g4 h* h4 C3 a+ @老人自己的小门道,挣点零花也安心
! d# h0 j& o0 @3 C, B: }7 a. K$ V$ H& U4 `3 a/ s1 S/ f* S/ r
不少农村老人闲不住,还会找些轻活儿挣点零花。四川眉山的张奶奶,手巧会编竹篮,编好的篮子赶集时卖,一个能卖 20-30 元,每月能挣一百多;安徽阜阳的老人们,会帮村里的合作社摘棉花、剥玉米,一天能挣 50 元,既能活动身体,又能添点收入。
4 L" |8 t3 @' M% D; E9 S; n; A/ o& {0 H2 j
这些活儿不累,还能和邻里一起干,不孤单。对老人来说,不光是为了挣钱,更是觉得自己 “有用”,心里踏实。 $ l+ g l5 j. o1 i3 v
& \6 `9 N9 _6 X3 _
最后说句实在话 * b8 O& ]* C+ q: k& s# r
; K5 Q( |9 M( i+ E L. K( {$ Q农村养老金每月一百多块,确实不够花,但也别只看到难的一面。现在政策补贴在慢慢加,家庭和村里的互助也在变多,老人自己也在想办法。当然,农村养老还有很多要改进的地方,但只要这些 “依靠” 慢慢变多、变稳,老人的日子就能越来越有底气。家里有农村老人的,多帮他们了解补贴政策,常回家看看,比啥都强。 & Q1 ~( g/ D# X9 m# o/ d
4 i2 x0 }2 p2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