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6|回复: 0

[电脑常识] 固态硬盘中SLC、MLC、TLC、QLC有哪些区别?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探花
  • 打卡总天数:338
  • 打卡月天数:6
  • 打卡总奖励:4846
  • 最近打卡:2025-10-19 08:25:30

1020

主题

25

回帖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16165
发表于 昨天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级打分
  • 1
  • 2
  • 3
  • 4
  • 5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4 L3 p- y/ H$ ^0 W2 S# C
1 d8 F4 U' B! |4 d/ H" _在科技发展和技术发展的进入,固态硬盘相比于过去已经成熟很多了,且对比起机械硬盘有一定的优势,不仅读写快而且性能也好,自然也受到人们的喜爱。  a. I+ t( x5 t$ w/ P
: q: k6 w% S# E0 h9 m

+ s. i$ e" S% G6 \7 J1 q# K. f只是在目前市面上,不但是固态硬盘牌子的不同,其中固态硬盘所用到的颗粒也是不同的,例如SLC、MLC、TLC、QLC这些。可能有人会想,牌子不同我知道,而且牌子方面三星是最出名的。而要说所用颗粒这块还真不懂,但看牌子来区分价格,想必颗粒上应该是用最好那个,可最好的是谁就不知道了......
; z$ X( ?1 m, B6 ?; W' X* N4 }+ L# T' b
那么这些颗粒的区别是什么呢?若是仅靠牌子去买难免会买到不好的颗粒,从而影响使用体验。但要想把颗粒也纳入考虑的话也不知道是什么以及哪一款适合。下面就来介绍这些颗粒,让你对此有个了解。
: ~; f4 K/ W# P: B/ [
+ X- c" l4 n3 e! P/ r$ k* n1、这些颗粒都是什么?
8 ]+ N1 n9 h# j, \/ z% h% T4 i* t. s' A) a& {
要了解不同类型的SSD颗粒,还得先知道一下它们。
' Z' K2 g6 d7 {& Z* D6 c" F, d. s. @/ e' g
SLC(Single-Level Cell):每个存储单元(cell)仅存储1位数据(1bit/cell),存储密度最低,但结构最简单。5 ]# p  p) T& {, v
: _: c. a& N! e% T0 D* o9 Z8 ?
MLC(Multi-Level Cell):每个单元存储2位数据(2bit/cell),存储密度高于SLC,但低于TLC和QLC。它在性能和成本间取得平衡。
4 G1 |% j/ F& @. v  _1 K! a, R7 ]. ?+ s% {" c' ~3 R0 z8 r) t  h
TLC(Trinary-Level Cell):每个单元存储3位数据(3bit/cell),存储密度较高,是目前市场主流。它在成本、容量和性能间平衡较好。  e8 z# b$ @( ?" i, C+ |

1 c  {* m9 m5 P, f- X9 K; UQLC(Quad-Level Cell):每个单元存储4位数据(4bit/cell),存储密度最高,容量比TLC提升约33%,但结构复杂导致性能下降。
9 X6 t6 }5 t3 @  P6 k# v上面这些什么位数据看着好像很抽象不好理解,这里举个例子:可以将存储单元cell比作是一张格子纸,数据则相当于是放在格子里的黄豆。SLC每个格子只能放1颗黄豆,MLC为2颗,TLC为3颗,而QLC则可放4颗黄豆。$ F' G2 O' ^* t% I! N9 {! q  S
# f0 s! M. W9 K
那么在这种相同成本下,随着每个cell存储数据量的增加,存储空间也就逐渐增大,其中的稳定性与寿命问题也变得更加复杂了。% L( p" L! N6 Q( l* P9 J0 [
* C, r% G# I7 J, V/ z
2、它们有什么区别?( x3 h/ o- f! B
( j2 R* k; F5 O, w0 j* k$ \
要说到它们之间的区别,这要通过3个方面来说明,就是速度、寿命和特点。下面,也对这4款颗粒分别进行介绍:
0 G( R3 c" K4 g一、SLC颗粒——单层存储单元$ L+ p2 f6 t" x( ], `7 l! [

+ @$ F9 ^, B  f8 i+ v(1)速度% x' j1 m8 l) u

* ]& p! X' l) @7 O4 N8 |, i读写速度最快,延迟最低,尤其在高负载下表现稳定。随机写入性能远优于其他类型,适合频繁写入。
: I: L9 q7 v& d3 N5 _( z2 k
  [1 J* Y: a' L- a(2)寿命
- }# ]/ e' W4 e# |4 X. o* p3 @) h) Z  \- r$ s/ o+ M+ g3 ~
理论上擦写次数最高,高达10万次以上,耐用性最强。而且SLC颗粒在极端环境下也能保持可靠性。只是功耗较高,发热量较大,但通过高效主控可优化这个问题。6 a  E2 `. v" f; w; x6 b

9 j4 ~$ N3 j- e2 C6 f/ |- Z(3)特点
+ o$ g3 @& E% N% Z# X; e
8 d( p4 V. Q) x2 p3 tSLC是最早期的固态存储类型,每个cell存储1bit数据。由于存储的数据量少,其电压变化区间小,这使得它在写入速度上表现出色。不过,也正因每个cell存储的数据有限,要达到一定的存储容量就需要更多的cell,这导致其存储成本较高。
. p5 w' J" N& @6 C6 i+ s- u& ?3 k4 ~7 V% ~5 r
二、MLC颗粒——多层存储单元9 d# t8 V6 x0 p

9 A5 T0 R! K7 X9 {(1)速度6 c2 r! j+ p  U& m( k$ L# Z6 T

" `& j( ^5 D# Y+ p5 }读写速度较快,次于SLC但优于TLC和QLC。随机写入性能良好,适合中等负载。9 D$ @+ |4 `: m; N& G! d* d8 g
  c6 L) U. f0 A+ z8 n
(2)寿命
' V& v. H! A7 r2 y7 P, d
2 H  U( A$ _( ~理论上擦写次数约为3000-10000次之间,耐用性适中,但低于SLC。证据显示,MLC寿命在频繁写入下可能下降,但通过纠错技术可延长。功耗和发热中等,适合散热良好的设备。
( r) j% Z* I# m& w% R/ U" c
9 c3 ^+ b, t: z' d0 [! u% e# g(3)特点
  ^8 e0 D3 ]2 d: \$ C4 U+ k9 Z- S4 p6 o' s
MLC每个cell存储2bit数据,相比SLC,它在存储密度上有了提升,相同数量的cell能存储更多数据,成本也因此有所下降。但由于每个cell需要区分更多的电压状态来存储2bit数据,其寿命和速度相较于SLC有所降低。
' k! a, g2 b$ r' {. n4 ?5 P9 s) A三、TLC颗粒——三层存储单元% ~0 \$ J) ]: A/ v5 H

5 h* y# d) h! L# ^) q( X- |(1)速度! x" S+ y' ?3 }, j
2 S( t( d3 L' K. w" ~2 V
读写速度适中,初期写入快,但后期可能因缓存耗尽而下降。随机写入性能弱于MLC,但通过主控算法(如SLC缓存)提升。
4 f* V- v( n2 [, b, s: D3 j- }$ \% q4 S1 K3 z0 C
(2)寿命
! L- o) e9 x) G1 ?- Y0 ]: u6 {) p" r: \
理论上擦写次数约为1000-3000次之间,耐用性较低,正常使用下(如办公、浏览)可超过5年,因写入均衡技术延长寿命。功耗和发热较低,适合笔记本和紧凑设备。$ @% ~, F" Q( z. N4 _
/ d* c' ^3 P+ [- O( C
(3)特点
' k4 p% F# l% v; Z
/ ^" z7 X* X% v6 S+ w3 [5 ]1 k# p. hTLC每个cell存储3bit数据,这进一步提高了存储密度,使得成本更低。但对应的,其寿命也进一步降低。TLC适用于日常使用的固态硬盘,尽管在速度上较SLC和MLC略低,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TLC的性能得到了很大提升,目前已成为市场上的主流颗粒。
, z" D% L; z1 b& c+ ]0 X' n7 T/ @4 P1 E) M: G
四、QLC颗粒——四层存储单元
) Y- N3 {0 {  f* g" t# O8 \2 u$ A$ J/ O
(1)速度7 F  z/ N4 ~+ `$ z# X9 I+ c
' n& [4 _2 x- n$ ?5 o8 J2 M; @
读写速度最慢,尤其写入速度低(约200-300MB/s),随机写入性能差,易受缓存限制影响。读取速度尚可,但写入时延迟高。
& }1 K, T" [7 w+ N# R. l
  w  U- h8 F( I: t. e(2)寿命
- r6 r8 q$ e+ W4 X- n# }/ z- Q( \- q4 i2 a8 |
理论擦写次数最低,仅100-1000次之间,耐用性最差。部分QLC寿命短易损坏,但其他指出通过技术(如纠错算法)和低写入场景可满足日常需求(正常使用5年以上)。
5 c, M8 o) j( }  n/ F3 d1 f
! S3 D3 V% M+ ]* H- F( a(3)特点
3 X1 r1 w6 X$ H
6 V7 N$ s6 d8 m" \& |QLC每个cell存储4bit数据,它的存储密度最高,这意味着在相同的物理空间内可以容纳更多的数据,成本也最低。只是其寿命和速度也是这几类颗粒中最低的,虽然寿命相对较短,但对于普通家用和商业办公来说已经足够。
/ M8 T# t* F/ _4 C- e8 }4 ~; D经以上看来,在性能方面,SLC无疑是最优的,无论是写入速度还是读取速度都最快,其次是MLC,然后是TLC,性能最低的是QLC。只是SSD的性能不仅仅受颗粒类型影响,还与主控芯片及缓存设计密切相关。因此不能一概而论,仍需配合优质主控与独立缓存,才能整体提高性能!
, }3 y: x+ B' N/ o+ T6 q3、它们有哪些应用场景?: K" X3 {) c" g  m2 ]) ?
& X2 o3 n- }! x6 }( g
通过上面介绍,我们已经知道关于它们各自的内容,但要提到它们分别都适用于哪些场景下。下面的介绍你可以参考,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对应一下:* `6 q( j7 ~% }9 I: }+ l
SLC:由于其高速度、高耐久性和高可靠性,适用于高负载、高可靠性的使用需求。主要用于企业级服务器、军事设备或高可靠性需求场景(如数据中心),普通用户较少使用。
; S" d% v6 e+ g6 s4 I8 P: ^: E* k: o, d  K) h4 h/ O
MLC:因MLC在性能和成本之间取得了较好的平衡,因此常用于消费级高端产品中。适用于高端消费级用户,如游戏玩家、创意工作者(视频编辑、3D渲染),或中低端企业应用。
1 L! `" T, v8 {/ @7 R% x- J9 }8 i
# W  a/ V4 o7 rTLC:在性能和成本上都比较适中,中规中矩。适合普通家庭用户、办公环境(文件存储、网页浏览、办公软件),证据强调TLC通过技术进步(如3D堆叠)提升性能,已成为主流。6 W. R- h* e5 w0 S5 a

# f2 \( y4 W2 O# U% S. T- z7 MQLC:成本低且能提供大量存储空间。适用于预算有限、大容量需求用户,如存储电影、照片等读取密集型任务,或数据中心归档。
0 B' [( {2 M6 m写在最后" ^, ^/ H1 y1 s1 C* U/ U
9 W2 _0 Q" q5 |6 h
SSD固态中的4种颗粒SLC、MLC、TLC、QLC的区别及相关内容到此也介绍完了,同样因为它们各自的不同,而划分出不同的使用场景。尽管各有优劣,但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也能够根据情况,结合需求和预算而选择出的,相信也是最合适自己的。
1 \5 [& n) O$ i, I
. o; o8 \- Q# H当然,即使现在QLC跟前面的对比确实有点吊车尾,还有一些不足,而其它颗粒上不论成本还是价格都还稍贵。相信在未来,能出现更加经济实惠且性能突出的SSD固态硬盘。
1 I' a2 e: x7 \+ U
8 ~' K  L$ c* X$ _6 Q8 n5 Z9 |' f  V
, Q( E) ]2 d3 w& r" `& |+ g7 U
当然你也可以直接拨打电话13101986181,让我帮你组装电脑,装机!
+ v6 L0 S% _; `0 k. @: Q' |+ Z8 o3 {

5 {* ~$ \" W4 J
女儿国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女儿国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女儿国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本站所有带作者名的小说均收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整理校对排版
7、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8、女儿国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贡献值排行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女儿国小说网》

GMT+8, 2025-10-19 18:30 , Processed in 0.214529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