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明明睡够了8小时,但醒来还是巨累。打开睡眠监测APP,发现自己原来睡得稀碎,频繁监测到清醒时间,深度睡眠不足1小时。
. I- `3 m+ a" C( O. k2 C2 y
5 K" H8 W! D5 e9 r' ~
很多人以为只要睡够八小时就万事大吉,但睡眠的总时长并不是唯一指标,更关键的是睡眠的连续性与完整性。
# o# C* \9 G% V! Q4 n, n S# \
* T' E ^! V2 l' S y& `# U01睡了八小时为啥却越来越累?
' Y$ w3 h; X* h# v4 d1 j1 N# y
8 T. P& g8 l9 | C. B 人的睡眠并不是“一觉到底”,而是由多个阶段组成的完整循环。
, j& V9 ]+ N6 ^, [9 u% @
" T' ^1 t8 V; c& y5 W/ d* t- _ 而低质量的、碎片化的睡眠会极大减少深度睡眠的占比,使得睡眠曲线向上漂移。
: j8 M! f9 _! f
! v, e: \/ m+ b* {$ C) r- X4 ? 一段完整健康高质量的睡眠,每晚大约会按顺序经历以下所有睡眠阶段4~6次,每个周期平均持续90分钟,就像是工厂在轮班那样。
/ N2 Z) S5 `' v8 W. \1 R* E
7 D$ k/ H0 s. E3 I* k● 浅睡眠N1期
0 d$ K* g ]' C$ q) M
4 d( i* |4 ~7 \
● 浅睡眠N2期
6 M2 }, u7 J% M( k
- h! Q r; M- _2 @● 深睡眠N3期
4 U! Q3 ?* [9 Z8 |& Y/ [* r
( D c' U9 `$ t6 R" P, F
● 快速眼动REM期
+ @+ I# s# ~7 r' c5 k
( C' A) i/ o" t3 k* j9 a$ h% O/ o(注:智能手表通常监测无法区分 N1、N2,因此通常把这个阶段统称为核心睡眠)
$ y' a, K2 W& ?
- A( L Z: M' c& T7 [0 G% n 低质量睡眠,哪怕睡够了8小时,睡眠相位被分割得稀碎,使人很难达到深度睡眠
" }. \( f* g9 V9 h: {' P
6 s: t e; V: e! P3 f 其中,深度睡眠和快速眼动期睡眠REM才是真正完成“夜间修复任务”、让我们全身心放松下来的时间。
' e% m$ ]. R- B3 z
( }8 }! W3 c+ m1 `8 F
而碎片化睡眠,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我们的睡眠周期完全被打破了!
7 m& e* T7 t) N; u0 f
) f$ j% K2 l& [& A+ C. y0 ~
本来要进入快速眼动期了——醒了——重睡——😢
+ O6 x N% |9 e2 b e* ^, p1 \
3 ~$ m* a. u7 \3 ?$ c; C- w 本来要进入核心睡眠了——又醒了——重睡——😭
% m) X( o8 X8 v, i/ v
" o* l% \: G T3 R5 r
本来要进入深度了——还是醒了——重睡——😫
{3 ]0 A8 s- c6 z
% @% T5 z6 e9 z2 W q 完整的睡眠里,我们的心率和体温本应会逐渐下降,这个阶段的脑电图显示,我们大脑呈现出睡眠纺锤波,这对于记忆巩固至关重要,尤其是程序性记忆与陈述性记忆,身体本应修复再生组织,构建骨骼和肌肉,增强免疫系统。
, }% w( R; v0 \' p; w' K+ U( w; V* _" i8 z: M1 j
深度睡眠时期,还是大脑清除代谢废物的重要时期。2024年发表在《自然》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深度睡眠期,神经元会同步放电,产生大脑内特有的节律性离子波,促进代谢废物的清除。
2 j7 F4 C' k5 I( ?: j; B4 ]+ C
+ r) A/ k1 k; t3 \4 j. m! `8 u
快速眼动期睡眠REM则对情绪调节至关重要,长期剥夺REM睡眠会引发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反应。
. T/ O8 K* W& r- u9 K* X9 j/ X" R) \
; m: v3 `' r- I G4 `
晚上一直醒,深睡和REM时间都很短,意味着哪怕睡够了8小时,真正留给身体修复、清洁和情绪整理的时间都根本不够。
6 E2 f5 }1 J4 }# J! a
8 @5 @7 c: u5 p" ~6 ~* [02碎片化睡眠
, c, Q0 X- g! Q* W5 x* T
影响的远不止睡眠本身
/ ^' V6 S" H. L" }: ~' l( w- ?# J4 H% I6 w$ e8 C N
睡觉不只是为了休息,你的血管其实也靠它保护。
" l9 T3 b5 x3 r) G
. `' m& s5 v9 i: l2 O; X, P! s 一项跟踪近4000名中年人的研究发现,睡得太少(不到6小时)或总是被吵醒,都会增加多个部位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 W" |+ N1 \2 ^
+ d7 X A" v' {" Y& l$ J
研究团队让参与者戴上设备连续监测一周的睡眠情况,同时给他们做颈动脉、股动脉超声和心脏CT,结果是这样的:
; K' a; B* z$ _
- S* T7 |: n4 I; L, t● 睡不满6小时的人,血管硬化的风险高了27%;
0 u/ i* c+ A! [# W4 K e
! O4 K% S! I; H& w) n$ s: x● 睡觉频繁被打断的人,多个动脉同时“中招”的几率高了 34%;
+ ~. e* ?) z z. _2 v F$ p6 `
, f# m" i7 L+ a0 p$ m' a8 |● 虽然心脏动脉钙化评分差异不大,但睡眠问题对其他部位血管的早期损伤已显现。
1 N9 z3 n; m5 p2 R7 Y
6 X" e9 C) f6 Z% { 简单说,睡不好,血管比你还焦虑。
( [! @; T4 \: `3 J( T% ~9 ^. T3 z. y, M, Z. N
除此之外,碎片化睡眠,还会影响免疫系统,甚至是代谢与认知——
) W8 X: U. ^1 B [* S2 V$ J
% ~0 |; J8 F4 e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做了一项很有意思的研究:他们用间歇性唤醒的方式,模拟了人类“翻来覆去睡不好”的状态,看看这种碎片化睡眠会对小鼠产生什么影响。
2 M! j! v0 H1 }1 |% A) N T0 g
' f: X5 O; Q5 h6 T+ R( V 结果很明显,小鼠的血糖飙升了,葡萄糖耐受变差了,胰岛素也不那么“听话”了——这些都是代谢出问题的信号。
2 h$ r* s/ t, b0 l3 }2 p1 L4 x' ]# |, ~) L0 h9 [, T! D
甚至小鼠的大脑也不好使了,比如碎片化睡眠的小鼠表现得更容易“迷路”:
2 `8 ~0 c, \! ^ l; s) `- F
+ x) U; J1 p2 g7 B● 在目标区域停留时间更短、穿越次数更少;
: o g+ i6 ]4 E- ^* s" j
x' J ]- l D- H, e2 i
● 换到新物体识别测试里,它们也明显认不出“陌生面孔”了。
: P0 n; u. [6 @9 R
. |* l* V' x4 W1 a$ L$ G7 r
深度睡眠对人类大脑也同样重要,这个时间里,大脑会启动“清洁机制”,清除β-淀粉样蛋白等,帮我们预防像阿尔茨海默病这样的疾病。
' x0 F( A' M X! c" m; Y% h6 y
4 ]9 g) O/ a& f% ^ 但如果你的睡眠一直被打断,这个机制就会被干扰,脑子的“夜间清扫队”也干不了活了。
w' a5 V( t* T" A$ r
# a4 }2 w0 E! r' |6 ~. Q: U% u03
+ `" M2 W" H1 @7 b/ R) {
给自己营造一个完整的夜晚
2 d4 M, r* p) D0 k
# j2 m+ h7 K2 w2 l! Z) ] 现代生活中,影响我们睡眠质量因素太多了:
' W% Q T$ ~: E3 Z* D) a* W" A' `% Y% M% S7 ~
呼吸暂停综合症、睡觉打呼、或者是家里有宠物、楼板隔音太差.......这些看起来微小的干扰,都会打断你本该进入的深度睡眠阶段。我们可以提前、主动做点改变,把夜晚还给睡眠:
' W( t. G, e0 t7 y* h7 x) }7 A* h, V
● 喝酒不能真正帮助入眠,反而会导致睡眠相位上移,睡眠碎片化;
( x) x6 ?2 ?6 W; Y1 j, e( w
- x& E+ h3 i; u% I9 C● 下午4点后减少咖啡、茶的饮用;
; T- o7 [: u# ~. J4 d4 v- u7 e) S
● 睡前2小时减少饮水,避免夜里频繁起夜;
1 G& u& Q* ^8 Y! |! a
3 {/ w) g/ I; d6 n4 F
● 如果不能把手机放卧室外的话,试着减少睡前短视频的大脑刺激,换一些更舒缓的内容;
, h" S7 K1 S2 S% a! c8 {6 g
' C& I* ~3 ~6 B: ^( H; f( a5 _
● 使用耳塞,拉好遮光帘,播放白噪音,打造安静黑暗的卧室;
; d- `+ o1 r8 T+ M# f! y0 `/ y W" F+ Z! t" {
● 戴睡眠手环或睡眠仪,记录觉醒次数和深浅睡眠时间,了解自己睡得好不好;
. s* u% e e1 o
9 Y% P! Z; J, s; Y' z2 k3 a" u, H● 如果你有打鼾、呼吸暂停,尽早就医;
% g- M! t: _0 M: H3 W# W
j% D- D9 Z2 e0 H# i' a( u, D● 如果是新手爸妈,可以帮宝宝建立固定的睡眠节奏,两个人可以分担夜间起床任务,尽量保证每人至少一段连续睡眠。
, m8 M' A2 {6 B' Y( v$ G
$ |; R3 D+ w+ a; j 另外,睡眠,对老人尤其重要。
7 n, r! j* J9 S5 e( o1 {5 c9 K6 z* \" n% \; ~' J: E2 T
很多人会说,“老人嘛,本来就睡得少”,但这句话,其实只说对了一半。
" D- R( T* J: R' c2 S3 N5 _4 d4 A0 Y% {+ d/ `* ]4 J! g
约43%的老年人表示存在入睡困难或睡眠维持困难,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昼夜节律逐渐提前,褪黑激素减少、生物钟退化,导致睡得浅、醒得早。
9 V2 O8 \0 `8 ~# X3 }. I
( p O; F% O% R4 a/ e; {: \
老人的睡眠需求并没有减少,只是更难获得高质量的、完整的睡眠。有研究发现,老人睡眠时间短、睡眠模式不规律,与认知障碍的发生率显著相关。
7 H) h$ ?5 y$ L' m
; s, D! A/ D5 X8 i& T
你可以帮他们:
: H- E+ ]$ d. Q/ e# b- |6 p! S8 r% y6 ^
● 换上遮光更好的窗帘
O/ C+ |! n' l7 V o
" r$ A5 Z! ^% J1 ]9 E6 V$ V+ Y
● 夜晚为他们关掉电视,减少蓝光干扰
+ I$ m7 F% Q2 f7 x
$ V z2 Z( A8 @$ P● 为他们准备戴眼罩、耳塞
6 f' b2 {2 a+ e7 Q1 J; m
$ \2 x5 M D, R2 n4 w7 X● 陪伴他们建立一个规律、放松的睡前流程
+ T& s% a# S8 x9 S( @" H# \- j
( x* b' d8 \) q7 z
我们常常用“熬一晚”换一个成果,换一夜开心,却忘了完整、高质量的睡眠,是身体自我修复、缓冲能量的每日基础工作。
+ X) K& |! F8 K# u% A3 w: w' w' ^+ }5 p7 W; k; N+ c
无论是你自己,还是你爱的家人,都值得拥有一个安静、舒适、不被打扰的夜晚。
( q6 o0 ~; I8 \/ ?2 {9 r5 g5 I9 G$ m$ O; t$ S7 |
当我们拥有一个完整、高质量的睡眠,相信每个身体器官都会为此感到高兴。
/ g: g# Z9 C1 {
$ m* F+ u; G$ b9 I1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