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很多家长给娃选零食时,总觉得“儿童谷物棒”“果蔬脆片”比普通零食健康,出门随手带、放学递一根特别方便,殊不知这些看起来无害的东西,藏糖比可乐还多,悄悄让娃吃超了糖!
4 A# K x0 P6 f" [( J7 Y0 |9 N0 y
+ Y, Q0 Q \1 _& G* E! K
3种“伪健康零食” - m t6 Y' t! h9 M. O! O
很多家长选零食时,会被“谷物”“果蔬”等关键词误导,却忽略了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的“猫腻”:
. f9 [6 V; L- p" ?- R" n+ P9 ]
/ x# f$ V# f1 }1.儿童谷物棒 " B- ~5 q: E; P0 G$ d
为了口感黏合,会添加大量麦芽糖浆、果葡糖浆、白砂糖,有些还会加巧克力碎、果干(果干脱水后糖分浓缩,相当于“糖炸弹”)。 # @2 f, c0 O/ ? }) b$ D/ K
4 U) i8 E/ ?; t2.非油炸果蔬脆片 1 L t3 `( v7 e4 g2 x+ p& t
“非油炸”不代表“无糖”!很多商家为了掩盖果蔬本身的涩味,会额外喷涂“糖衣”;而且果蔬脱水后,天然糖分被高度浓缩(比如10斤新鲜苹果才能做出1斤苹果脆,糖分也翻10倍)。
1 w) u9 U5 l4 p& w0 f* E7 f
0 [3 {; [+ J; D: A3.儿童乳酸菌饮料
( L% @4 P u5 I市面上多数乳酸菌饮料为了让娃爱喝,会添加大量糖(比可乐还高),而真正起作用的“活性益生菌”含量却很低。 # W( \* s- p5 {* G5 a9 v0 S
1 c8 I! ?& N8 q
危害比你想的更直接 ! N' B& t+ Y( [+ W' v
龋齿风险飙升:口腔细菌会分解糖分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釉质,很多娃3岁就有蛀牙,多和零食含糖高有关。 : }9 U# a( |" i9 _( C2 Q% M
影响正餐食欲:甜零食会让血糖快速升高又下降,娃容易没胃口吃正餐,长期导致营养不均衡。 7 P. H( c0 j3 c+ D
7 A& U# C$ y" o. g: t$ F0 `4 y
养成重口味习惯:从小吃惯高糖零食,娃会排斥清淡的天然食物(比如蔬菜、原味粥),长大后更难接受低糖饮食。 . e2 [, }* H7 f: J; ^/ E
. V! Q# l* v W# y( Y: q
% h7 o; G( w" [: }8 N8 t/ _3 d6 x
零食应该怎么选
5 K* \6 b& p1 z% K/ n+ ~+ H看配料表:糖的位置越靠前,含量越高;警惕“隐形糖”别名:果葡糖浆、麦芽糖浆、玉米糖浆、蔗糖、葡萄糖、果糖。 7 e; N0 m/ F1 r1 i0 V2 x; s
避开“儿童专属”陷阱:很多“儿童零食”只是包装可爱,成分和成人款没区别,甚至含糖量更高(比如儿童饼干比普通饼干甜),不如直接选原味成人款。 3 C/ H1 v1 j9 {# F n J( L
9 j/ C) N7 m) y5 C) v其实不用完全禁止娃吃零食,关键是“选对”——把“高糖伪健康零食”换成天然食材,既能满足娃的口腹之欲,还能帮娃养成不挑食、不嗜甜的好习惯。
3 \# o* F- q6 v% c+ b
4 X$ H4 B- f( Y2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