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数字化时代带来了各种便利,但也让许多家长感到担忧——孩子们越来越依赖屏幕。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电子产品,同时避免它们成为影响孩子成长的“负面力量”。
k* f) u/ E& m1 Q' Z1 o) m
/ k9 _$ d7 v6 [0 ?* u. m
4 y1 Q& W/ c3 n5 p( B3 b+ P开篇:“小网虫” 现身,家长头疼不已
* \2 d# d x/ w2 U& y( {! x% X" L( q& A
家人们,今天必须得和你们唠唠我最近特别发愁的一件事儿。我那上小学三年级的侄子,以前一放学就拉着我陪他下楼踢球、捉迷藏,可现在倒好,一回家就抱着手机不撒手,吃饭的时候眼睛都盯着屏幕,叫好几遍才心不在焉地吃一口,晚上也不早睡,偷偷躲在被窝里玩游戏,这成绩是直线下降,人也变得没精神,我这当姑姑的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相信不少家长也和我有一样的烦恼,孩子一沾上电子产品,就像被施了魔法,完全控制不住自己,这到底该怎么办呢?
, k& {( W) e. X- n% ^8 I
电子产品的 “诱惑陷阱”
/ E4 F2 p: l# L* B0 Y3 E: l% A+ v6 {) k) m0 s/ ^7 {
(一)五花八门的诱惑形式
. X; Z! ?. m7 u2 E( n k0 I
如今,电子产品的类型繁多,每一种都有着独特的 “魅力”。就拿手机来说,里面的游戏可谓是种类丰富,从刺激的射击类游戏,让孩子仿佛置身于激烈的战场,体验枪林弹雨的紧张与刺激;到烧脑的策略类游戏,需要孩子不断思考、布局,在虚拟世界中施展自己的智慧。短视频平台则以其快速更迭的新奇内容吸引着孩子,搞笑的段子、神奇的特效、可爱的萌宠,各种意想不到的视频,总能在短时间内抓住孩子的眼球,让他们忍不住一个接一个地刷下去。还有那琳琅满目的动画片,色彩鲜艳的画面、生动有趣的角色、充满奇幻色彩的剧情,构建出一个个孩子们向往的童话世界,像《小猪佩奇》里佩奇一家温馨有趣的生活,《熊出没》中熊大熊二与光头强之间充满欢乐与教育意义的故事,让孩子们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 h' G1 t) p/ t6 C& n2 H& Y" K- E# P& V$ Y
(二)孩子为何难以招架
) r, p" X1 y( N孩子之所以难以抵挡电子产品的诱惑,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生理角度来讲,孩子的大脑还在发育阶段,尤其是前额叶皮质,它主要负责决策、自我控制等高级认知功能,但在孩子时期尚未完全成熟 ,这就导致他们在面对诱惑时,很难像成年人一样理性地克制自己。再加上孩子天生好奇心旺盛,对新鲜事物充满探索欲,而电子产品中丰富多样的内容,正好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就像打开了一个充满惊喜的宝藏盒子,每一次点击都可能发现新的有趣事物,自然让他们欲罢不能。另外,孩子的自控能力相对较弱,一旦接触到这些极具吸引力的电子产品,很容易就陷入其中,难以把控时间和尺度,玩起来就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完全沉浸在电子产品营造的虚拟世界里 。
" i0 M- z/ d1 h2 U
. b q. O2 V8 E' s/ O/ k, `身边案例大直击
; [. Y) W' z, ?" V7 x5 b
) p* ^8 t# z1 ^. r+ w& F6 {( s(一)案例一:成绩 “大跳水”
" g( E$ h8 ]. c5 H$ H0 }我邻居家的孩子小辉,那可是个聪明伶俐的小家伙,以前在班上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数学思维特别敏捷,语文作文也常常被老师当作范文朗读 。可自从他爸爸为了方便联系,给他买了一部手机后,一切都变了。起初,小辉只是偶尔用手机查资料、听英语,可渐渐地,他被手机里的游戏和短视频吸引住了。每天放学回家,书包一扔就开始玩手机,作业总是拖到很晚才敷衍了事,有时候甚至直接抄答案。晚上也不早睡,躲在被窝里偷偷玩游戏,第二天顶着黑眼圈去学校,课堂上根本提不起精神,老师讲的知识左耳进右耳出。
! u& K3 q. s& g& g
就这样,小辉的成绩一落千丈,上次期末考试,数学成绩直接从 90 多分掉到了 60 分,语文也没好到哪去,作文写得乱七八糟,错别字连篇。老师找家长谈话,邻居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可小辉已经对手机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想戒掉谈何容易,每次一说要没收手机,小辉就又哭又闹,甚至绝食抗议,把邻居愁得唉声叹气。
4 e$ E: R; p2 g
" O9 z l* q: a. S- l7 g% s& C
q1 l# B! N% j(二)案例二:亲情 “断舍离”
/ K- d9 y% F, y: b" U1 S9 y; P
还有我同事家的女儿萌萌,原本是个活泼开朗、特别黏人的小姑娘,整天围着爸爸妈妈转,分享学校里的趣事 。可自从迷上了平板电脑,就像变了个人似的。一有时间就抱着平板看动画片、玩游戏,和家人的交流越来越少。吃饭的时候,叫她好几遍才不情不愿地坐到餐桌前,眼睛还时不时地瞟向平板,嘴里随便扒拉几口就又跑去玩了。周末也不再吵着要爸爸妈妈带她出去玩,宁愿一个人待在房间里对着平板。
6 N; r# F, k& T有一次,同事想和萌萌一起看场电影,增进一下亲子感情,结果萌萌却不耐烦地说:“我忙着呢,别打扰我玩游戏。” 同事当时心里特别不是滋味,觉得自己和女儿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以前亲密无间的亲子关系,现在好像隔着一层厚厚的墙。同事尝试和萌萌沟通,可每次刚开口,萌萌就很抵触,根本不愿意听,还说同事不理解她,只知道管她,这让同事特别无奈和伤心。
8 V9 \3 Z' E& A+ A' r+ q" ?2 r2 n, {9 D' B
解决方法大揭秘
' B3 F8 ^, V6 _, d1 k
5 ?( [: B# }/ r) F3 K7 ~1 a
(一)规则先行:约法三章
/ @" A" d/ X) f7 G6 V9 a0 W
制定规则是解决孩子沉迷电子产品问题的关键一步 。我和侄子就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开了一场 “家庭会议”,一起商量制定了详细的电子产品使用规则。我们规定,周一到周五,每天只能在
3 Y1 q( @7 {# |$ `1 E
完成作业后玩 30 分钟手机,周末可以适当延长到 1 小时,但前提是必须先完成所有的学习任务和家务 。使用的场合也明确规定,只能在客厅使用,绝对不允许带到卧室,避免他偷偷熬夜玩。在内容方面,我和他一起筛选出适合他年龄的 APP,像学习类的 APP 可以多使用,游戏类的则严格控制,一些不良信息的网站和内容更是坚决禁止。
* I6 @3 I U0 T( @# A/ S$ w
- M4 H8 N6 x6 A1 o4 \
为了让规则更具约束力,我们还把它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时刻提醒他 。如果他遵守规则,我就会给他一些小奖励,比如周末带他去吃喜欢的冰淇淋,或者陪他玩他喜欢的桌游;要是违反了规则,那就得减少下次的使用时间,并且取消当天的娱乐活动。一开始,侄子还有些不适应,偶尔会超时,但在我的坚持和提醒下,他渐渐养成了遵守规则的习惯,现在已经能够自觉控制使用时间了。
6 u: n) D0 Z8 E( i, B3 S, ~! k! ?! U5 \4 | B0 L9 u
! K9 P2 [$ W& M+ Y(二)兴趣转移:寻找替代乐趣
: P; q/ \! @8 j: R$ p孩子沉迷电子产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生活中缺乏其他有趣的事情 。所以,我决定帮侄子挖掘他的兴趣爱好,转移他对电子产品的注意力。我发现他对绘画挺感兴趣,就给他报了绘画兴趣班。一开始,他还不太愿意去,觉得不如玩手机有意思,但在我的鼓励下,他还是去尝试了。没想到,这一去就爱上了绘画,每次从兴趣班回来都兴奋地跟我分享他学到的新知识和技巧,还会主动拿出画笔,一画就是好几个小时 。
7 T2 g8 Z: S( R5 o. g" K+ ~除了绘画,我还经常带他去户外参加各种运动,像打篮球、踢足球、骑自行车等 。运动不仅让他锻炼了身体,还让他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快乐和户外运动的魅力。慢慢地,他对电子产品的依赖越来越小,不再一有空就想着玩手机,而是会主动约我一起去做其他有趣的事情。所以,家长们不妨多观察孩子,看看他们对什么感兴趣,然后鼓励他们去尝试,说不定就能发现孩子的新爱好,让他们从电子产品的世界中走出来。
9 i# V+ ~" D! x" C& x L: B" l! {, n9 f; [
+ A! o: ?$ ?1 J# z" T1 {, t(三)陪伴升级:亲子时光大放送
2 T, k; M% x+ L0 p" \
高质量的陪伴是减少孩子对电子产品依赖的一剂良方 。以前,我工作忙,陪侄子的时间比较少,这也是他沉迷电子产品的一个原因。后来,我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就尽量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他 。我们会一起阅读,每天晚上都会有 30 分钟的亲子阅读时间,我们坐在沙发上,各自挑选喜欢的书籍,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读完后还会互相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收获 。
4 E' L" ?, s. C' W0 Q5 @节假日的时候,我会带他去旅行,去不同的城市,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 。在旅行中,我们一起探索新的地方,品尝当地的美食,了解当地的文化,这些经历不仅让他开阔了眼界,还增进了我们之间的感情。我们也会一起在家做手工,用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各种各样的小物件,像纸飞机、小船、花朵等,每完成一个作品,他都会特别有成就感 。通过这些高质量的陪伴,侄子感受到了我的关爱和陪伴,不再觉得无聊,对电子产品的依赖自然也就减少了。
- ]# w4 r% ^4 r1 a2 i5 W- H; \% ^; U- g# S9 ] c, N/ p
8 b1 h; j) M7 U/ P! k(四)以身作则:家长的榜样力量
4 N" E( |! t4 d, K. E1 ^& x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想要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 。我以前也是手机不离手,吃饭、看电视的时候都在玩手机,侄子看到我这样,自然也觉得玩手机是很正常的事情 。后来,为了给侄子树立榜样,我尽量减少在他面前使用手机的时间,尤其是陪伴他的时候,我会把手机放在一边,全身心地投入到和他的互动中 。
5 H% G% j9 C0 J+ ~3 o( N
我还和侄子约定,每天晚上有 1 个小时的 “无电子设备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全家人都放下手机、平板,一起聊天、玩游戏或者看书 。一开始,我还有些不适应,总是不自觉地想去拿手机,但为了给侄子做好榜样,我还是坚持了下来。慢慢地,我发现这段 “无电子设备时间” 让我们的家庭氛围变得更加温馨和谐,侄子也不再总是想着玩手机了。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不要一边要求孩子不玩电子产品,自己却沉迷其中,只有自己做到了,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
, W0 D0 W' Q" P+ @# n+ o) I
8 K" G( Q u+ \0 M& ~
孩子容易受到电子产品诱惑这一问题,已经成为众多家庭面临的挑战 。从我们身边的案例就可以看出,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影响不容小觑,它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还会破坏亲子关系,阻碍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但只要我们家长掌握正确的方法,就一定能够帮助孩子摆脱电子产品的束缚。通过制定规则,让孩子明确使用电子产品的界限;培养兴趣爱好,为孩子打开新世界的大门;给予高质量陪伴,让孩子在爱中成长;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这些方法都需要我们家长用心去实施,用爱去陪伴。
- n! M" m& K' U4 `
家长们,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让我们行动起来,多花些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电子产品,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孩子们一定能够在充满诱惑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阳光大道,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
6 E8 }% t3 A3 `6 I+ _' |
9 \" _6 N2 m! q2 M. Y; G! ]2 C. A7 B% v1 a" l: X
% t+ q9 X$ |4 Z; U! C- K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