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答:下列对象参加居民医保和长期照护保险的,其个人缴费由区财政给予全额补助,具体名单由区相关部门负责审核确定:
# T# J3 ?2 y, S5 u, i1 h) }) i% S
3 p2 e+ ~2 c" \8 }9 o8 f7 k4 ~% E8 ]3 J. ?. x
1.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审核单位:区民政局);
9 M0 k4 G, }+ j; x) G& m
9 e/ [% d; E, Z# d; A f% ?( s
2.特困人员(审核单位:区民政局);
# B0 s8 ]+ k, ^
2 L* ?; g1 J5 P: ?
3.临时救助对象中的大重病患者(审核单位:区民政局);
0 S+ A4 x" K7 J
" f( e" ?" k# y w# m2 O' Z4.享受民政部门定期定量生活补助的20世纪60年代精减退职职工(审核单位:区民政局);
/ C" x3 r: { Q# K+ X$ c2 G
" m) M! T3 k3 h% Z' E$ N/ ]; P# j5.困境儿童(审核单位:区民政局);
3 z$ x0 P, ]7 `1 g' r& ~$ P% I+ L, f2 }8 W' {
6.特困职工及其家庭中的大重病患者(审核单位:区总工会);
5 ?$ Y/ X0 i$ M% x
$ q. R6 z& f5 Q; J+ f& M1 E3 B
7.符合条件的享受国家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审核单位: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0 M+ o! f/ g y- M/ G6 ?6 f
. ]! l" m/ s3 p7 P& S `8.低保边缘家庭成员(审核单位:区民政局);
2 z$ v+ C- u+ T) j2 G# A/ Q1 k' _1 M4 k+ I( f/ j' V7 l
9.支出型困难家庭中的大重病患者(审核单位:区民政局);
6 f, x5 N h' Q
( G( j! j& J2 i5 j1 H! O3 J+ H
10.原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审核单位:区农业农村局);
, n! q1 E, |) N9 |: f/ S2 W4 k
11.完全或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重残人员(1— 2级)(审核单位:区残联);
/ j3 V$ X4 m% w* T
+ v; J/ v \6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入党的无固定收入老党员(审核单位:区委组织部);
2 F4 l3 G4 T! `# }: p2 K
, k H4 k) [0 e$ |5 R% B- ]# f# P13.100周岁以上老年人(审核单位:区民政局);
' C+ z" e" i0 K T( S' G- W5 B2 f8 i
7 M+ f- j8 d- U7 y: C3 E# l6 U8 V
14.其他特殊对象(外地户籍贫困学生、艾滋病等)(审核单位:区教体局、区卫健委等)。
! `- n; b; L7 h4 A; x: C, J& E
+ e. m0 K$ A" u8 ]' b. f是不是所有城乡居民医保免缴对象都能享受医疗救助待遇?
! ^8 r K* U8 Z, H6 Y
+ M3 ?7 N' U7 G' T5 M答:不是的。根据南通市《关于印发南通市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通医保发〔2022〕68号),救助范围为:特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困境儿童,符合条件的享受国家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享受民政部门定期定量生活补助费的20世纪60年代精减退职职工,市、县(市、区)总工会核定的特困职工,低保边缘家庭成员,支出型困难家庭中的大重病患者,具有当地户籍的临时救助对象中的大重病患者,以及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特困职工家庭成员中的大重病患者等)。逐步探索将不具有当地户籍的临时救助对象中的大重病患者纳入救助范围。
5 W5 b8 a* M2 G: {) [. f J3 Q
" Z! q& y2 R' C5 d* r医疗救助待遇有哪些?
: u: o: K; d- k6 ^3 [% O' ?2 V* h) N9 m5 u( v; I( w
医疗救助对象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政策范围内门诊、住院费用,对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及其他补充医疗保险报销后的个人负担部分,由政府给予一定比例的救助。
6 c# g7 C. i$ r4 D6 ^
1 N( q& o7 C5 a# \分类设定年度救助起付标准(以下简称起付标准)和救助比例:
7 g2 W9 M( M( b. _ s( `8 H5 Q- a. S1 P* C& A- t& I+ G/ I; t
(1)对全额资助参保对象及区总工会核定的特困职工不设起付标准,按80%的比例救助,其中特困人员、困境儿童中的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优抚对象中符合规定的1-10级残疾军人给予100%救助;
/ h) |5 T8 Q" D- b
$ \, u8 }+ h# M4 S* `
(2)定额资助参保对象不设起付标准,救助比例为70%。合理设定年度救助限额(以下简称救助限额),普通门诊救助限额1万元;
/ W+ y- A3 J7 A |6 q8 E% V7 D2 h6 S" `5 j9 \: d
(3)门诊慢性病、特殊疾病和住院共用救助限额,原则上不低于统筹地区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倍。
1 g/ m {- J- ^' b9 v
4 v0 J$ ?- x8 D& K; R5 X! W(4)医疗救助对象等发生的符合医疗保险规定的费用,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综合保障后,一个结算年度内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费用超过15000元的部分给予倾斜救助,救助比例为60%。
7 V$ g$ M, T0 W7 z2 T2 ]
4 F+ l3 C! w: _' r9 J* P
哪些行为的医疗救助对象不予救助?
' T, H! R2 j# Z2 h+ i! t4 j
答:医疗救助对象发生的医疗费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救助:一是对打架斗殴、吸食毒品、交通肇事、工伤事故、医疗事故、酗酒伤害、服毒自杀、美容保健等行为发生的医疗费用;二是非定点或者非特约医疗机构的医疗费用;三是基本医疗保险报支范围外的其他费用不予医疗救助。
9 ]2 M- c7 t7 [0 i
3 w8 {6 M- D: ~! H(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