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148|回复: 0

[海门历史] 大年初四,迎接灶神回家!民俗禁忌全在这儿!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探花
  • 打卡总天数:313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4419
  • 最近打卡:2025-03-01 21:25:29

2082

主题

18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21494
发表于 2025-3-1 21:4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级打分
  • 1
  • 2
  • 3
  • 4
  • 5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大年初四的习俗
" C$ y; M7 e' S0 L: o% ?% S" N- E. k$ o/ b, @0 p+ E9 n8 y
    1、大年初四,“迎灶神送火神”。年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迟。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齐备,还要焚香点烛烧金衣。老板若想将某人“炒鱿鱼”,此日就不请他来拜神。' }; o. }# Z" V+ o$ ?$ N9 \
1 [: x* |  l4 `3 j% l$ ^8 x9 \
  2、接五路,本指接五路行神,后来演变成接五路财神。旧时商家春节休假后,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请五路财神,初五开市,以图吉利。  I* [/ e8 K' N1 q6 \8 g* e4 D

3 {/ O5 V* L  d# k' o) X# g: D/ d, j    3、全家一起吃折罗。全家人要在一起吃折罗,打扫年货,并要到院中准备“扔穷”。大年初四全家在一起吃折罗,所谓折罗,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打扫年货。室内掸尘,屋内扫地,垃圾堆到院中准备“扔穷”。
, P# H( ]5 p5 M; b- U
- {- H% ?. q/ Q# Q    大年初四不能做什么. F! J- n; @! j8 ~& o' f! p

9 ~2 H( }( i, K& z. Z    1、大年初四忌剃头剃头匠从三十早起就干活,无论剃头打辫子,还是洗、剪男头,一直干一夜,直到初一早晨。那时剃头师傅多是宝坻人,天一亮就卷包儿回老家了,再剃头,找不到师傅了。这是督促人们,在新年前做好一切清洁卫生工作。. c0 s* K- a' I& V( H; A

0 S8 @' {9 T' f3 e    2、大年初四忌摔坏东西忌打碎器物平时打碎器物就犯忌,新年里打碎器物就更是不好的兆头。旧时民俗认为正月打碎器物,新的一年内会有不好的运势。所以打碎器物时要赶紧说一声“岁(碎)岁(碎)平安”或者“越打越发”,“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等等,以作禳解。
/ q8 _8 m% S9 _0 o6 E1 k& ^- g# M& ^9 L- S3 p
    3、大年初四忌吵架、骂人。旧时民俗以为正月里吵架会败兴一年,骂人会带来凶祸。, I) @6 C# {* l# x; q- \! ]/ a

% b8 u8 h1 X7 U4 w$ G% t% L  i    4、大年初四忌出远门* e( D6 {5 H* k& s; S
) a4 d" S7 B* P, i. ]+ F6 I
    灶王爷要点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所以不宜远出。) o  v# ]5 A/ a# ^' T' p. \$ A7 r

# d7 X3 i9 {3 X( m; W2 }    5、大年初四忌用针线
5 @% n8 s% Z) |
* d  U2 t: o9 Y1 [" |* {& M+ g. n    从初一到初四,商店闭门歇业,妇女不能用针线。- S/ }) ~4 q1 W9 D5 X' V

% x' ]0 v. s' P6 Y; z/ E* `    当今,很多传统的东西正在逐步远离,传统的节日也失去了以往的吸引力,有时候正是因为春节里面有很多禁忌,使得过年有着特殊的气氛哦。# E# @  G2 S$ ^. P7 n
( D1 D+ q0 ?. d0 Z  y. _3 [2 s
    大年初四,被淡忘的传统
& A$ q7 m+ Y$ [3 b' i  ^
' G8 P% ?" }$ `  d+ q! L* d& m    物质丰裕的时代,过年时的精神文化活动就显得更加重要。
' r# D4 q& M9 j, M7 d8 f8 r
  ~% R2 X1 v) ~( T/ I8 X' J1 w7 {( w    新春季节,万物生发。在古代很多地方、很多行业,过了初三,就意味着休闲的时间结束了,农民们开始准备播种,商人们开始准备经营,上工的人也要开工了。( N: U- `, ~/ E

, Y6 H& _0 G* y+ C# a# w5 o3 @) z    著名民俗学家高巍介绍,随着现代社会的到来,春节假期和传统的春节并不完全符合,但是辞旧迎新的道理未变,感恩祖先、感恩自然的道理未变。古人的习俗,并不意味着今天并不适用,但也不必完全照抄,唯有集成创新,活学活用,才是现代人的春节,现代人的生活。% {( n. o- B5 D: Y% r2 a5 y
. v) l3 a: h3 q8 H3 H
诸神下界
. h4 _( _. i, K/ W+ g
/ K/ t1 d* Q) ?, n/ ^! w    古代中国人相信万物有灵,灶有灶神,橱有橱神,门有门神……他们在一年中冷眼旁观,看天下人作威作福、积善行恶,到了过年时,上天述职,言人得失祸福,定来年赏罚凶吉。在今天看来,这或许是一种原始的自然崇拜,但倘若换一个角度,这样的习俗,亦象征着中国人与自然万物的相处之道。
) E% T  S9 c* h2 ^  [+ _" y5 ^  k
$ D; D( Q' H8 s8 I/ @, Z2 }    到了正月初四这天,上天述职的诸神们正式回归人间,所以叫“诸神下界”,人们在这一天迎接诸神归来,准备祭品,祭祀神灵。这一天最好不要出门,一方面要举行隆重的接神仪式,到了晚上摆上四方桌,供上神像。有财力的人家讲究比较多,神像要精致,木偶泥塑之类,一般人家就是木版画。
) y+ V( O" j) D% K# u6 A
/ g# ^8 t7 Z9 x: c# v. c& g0 V    高巍说:“中国人讲究初五之前不搞卫生,但这一天除外,因为要迎神,所以下午就要开始搞卫生,以示尊敬。当然,今天这个科学昌明的时代,这些东西相信的人已经不多了,照着去做的也很少。但我想,有些东西是不变的,那就是这些习俗、传说背后所蕴含的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
6 k, [8 J; h! F* L) V  r$ R+ c% N* V0 Y! E+ G5 i! B
    开门营业
" g, }) u6 k6 g7 I( |
; N+ c0 i3 F+ w! C& |    诸神下界,开始工作,人自然也要开始新一年的工作了。古代不少行业假期只到初三,初四已经开始上班,不过这一天的主要任务,还是迎神。
3 _9 A+ d4 X9 ~* y5 w+ Y5 Z
* C' q2 A9 T& x$ ?% _! A0 B    旧时一般商店要在初四晚上宴请大小伙计,分发红包。过去北京有句老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初四晚上掌柜的说官话。”宴会有酒有菜,酒后惯例是吃包子。掌柜这时举杯祝贺,向大家道“辛苦”,这就叫“官话”。官话讲完后包子端上来,掌柜的亲自夹包子,包子放谁碗中,谁就被暗示已被解雇,被辞退之人饭后自动收拾行李告辞。# [# j3 u! N$ f( N* Z& F0 C
+ K4 I  U; m/ Q% k% E
    还有一种习俗,就是干脆在这一天不请他,老板若想将某人“炒鱿鱼”,此日就不请他来拜神,那位没有被请的,自然也就明白了。
" T( u5 X7 c( r8 `8 u  i9 `$ F2 M3 J/ e. W+ ]3 K
    高巍说:“在今天,假期一般都到初六,所以有些习俗已经不一样了,但同时,还有一些行业,整个过年都不休息,比如服务业,商场、超市、饭店三十晚上也不歇业,大年初一还照样开,这又是另外一种现象,他们怎么过年,我想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7 g& \( P' ]  }7 |8 {' ?& v; W6 d) e! }3 c5 _  j
    打扫年货9 K6 r  \8 X% U4 j$ j) ^

/ r1 m6 y, y) C3 Z    在物质供给并不丰裕的时代,过年无疑是大饱口福的最好时机,过年时候,人们总会尽可能地置办最好的食物,改善生活,寄托祝愿。但另外一方面,准备的充分,也就意味着常常会有剩余。所以到了初四这一天,不但要准备开始工作了,也要将之前剩余的食物加以处理。* B- \! J' J* e+ Q8 ?( \4 o
3 F8 ]+ f+ T3 e0 \+ E" L+ w
    初四大饼卷鸡蛋,某种意义上也有类似的功能。老北京初四有吃“折箩”的传统,张寿臣《化蜡千儿》:“老太太晌午吃的散伙面,晚上吃的折箩”。所谓“折箩”,本意是宴会剩余的饭菜,在寻常百姓家,正月初一到初三期间的剩饭菜便称为“折箩”。/ c7 a# e/ y  t2 D! l- B! F$ W

/ M0 \" N. `! S2 S    “勤俭节约是我们的传统,也是美德。古人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现代人生活好了,平常吃得也很好,对于过年的食物没有那么大的期望了,但在以前食物匮乏的时候,过年吃好的,但仍不能忘了勤俭节约的美德。这一点今天依然值得记住。”5 |* W. Q4 z' E# }0 k" N
女儿国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女儿国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女儿国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本站所有带作者名的小说均收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整理校对排版
7、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8、女儿国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贡献值排行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女儿国小说网》

GMT+8, 2025-9-18 00:49 , Processed in 0.190428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