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医生,我求你了,一定要救救我老公!”
. d# q" F. H+ z& V% R6 [' I
" @; f: q# X8 u( w; Y# N) b+ a
) D. N' w* m9 }% S5 L
医院急诊科接到一紧急求助电话,医护人员当即赶到事发现场,现场充满浓烈酒味,一男子躺在地上,意识全无,浑身冰凉,男子周遭都是酒后呕吐物。虽然医护立刻对男子进行气管插管,但还是没能挽回男子性命。
, w, i/ M+ p1 j% M$ v2 B
8 ~5 g' ^" _9 O+ B/ q7 L据了解,该男子58岁,当日大量饮酒后出现剧烈呕吐、昏迷等症,家人以为他只是睡着了。可后来男子一直没动静,这时家人才发现事情不对,赶紧拨打120求救。
' O2 J4 o3 u1 {$ e! s
$ D! Q: |$ M+ Y' ~) C) I. e) w医生判断,该男子大量饮酒后导致呕吐,但醉酒昏迷后咳嗽反射减弱,最终因呕吐物吸入气道窒息缺氧而死。
3 l2 ?$ p6 a$ n a$ r% N) x# ^+ g5 M1 k$ [' n
针对此件意外,医生表示:节假日因饮酒进医院的屡见不鲜,提醒大家喝酒过量真的不是闹着玩的,真的还是不要喝了。
( b: a) t, t! Z7 @1 s
1 X- T* b3 z) m" d+ @/ L01
9 W& ^/ ? j9 x k1 `9 W% }% E
% Z; f, V" m; A8 |3 K9 `人到中年,喝酒越多,衰老越快!
+ j, P& S1 z$ n+ c+ x8 H4 r1 B3 Q8 O% ?- \5 ]4 g
Klotho是长寿因子,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减少。在一项实验鼠研究中,发现Klotho能增强实验鼠认知功能和突触功能,同时对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衰老等有一定改善功能。
9 _' @) d; z; b7 S# y
* g# W0 C1 a! M" _3 r5 KKlotho也被认为是一种衰老生物标志物。而BMC Public Health期刊上一项来自中部战区总医院研究团队的研究,还发现了Klotho和饮酒量的关系。
1 _$ |, t5 ~0 J; @
3 Y7 D, U4 U; g/ ^* q: j7 \& f该研究主要选择2007-2016年NHANES数据库中共计50588名参与者,在排除疾病状况、年龄和数据缺失等因素后,最终共11558人纳入该研究。
* K7 p7 V6 ]! R' w
2 t) @* K, B* N* R1 ?
图源自网络
+ J9 E. D! N2 c- g* |5 |2 Z4 M& r* d* a) l Z" k* e
研究人员主要利用4个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评估参与者每日饮酒量和血清α-Klotho的关系,结果发现中重度饮酒者α-Klotho水平明显较低。
; T1 \0 v' _- q, b& R7 ^ m1 e5 L2 U& E5 i: L7 }* u
在调整年龄、种族和性别后,饮酒量和α-Klotho水平仍呈现负相关。在和未饮酒者相比后发现,当前轻度饮酒、原轻度饮酒者的α-klotho也明显降低。
8 x3 R( @! I$ q9 z
% \% Y/ T" S* j- e7 }除此之外,按性别、年龄、BMI、高血压、癌症分成的亚组中,酒精摄入同样和血清α-klotho水平呈负相关性。不过研究者也发现,这两者的联系在心脏病、慢性肾病和癌症患者中并不明显。
9 A3 R3 R9 D, }
( D. u3 y3 D0 |! M0 i( Z" z研究者有理由认为,老年人当前中重度饮酒量和血清α−klotho水平是负相关关系,这表明饮酒可通过调节血清α−klotho来诱发衰老。
; g/ q u& m. H8 C9 Y
% p1 X o, v j: m. x7 ]' m02
- x: y/ s5 s7 @3 C5 w+ T: y
: d4 L; \1 P$ l2 s( e- e9 V小酌怡情,微醺是否危害更小?
0 _+ C; i4 x; r& p( z, a- _# p9 s
4 g; k2 N, W$ u$ y) y" Q' _3 i2023年11月,《柳叶刀》子刊中一项来自北京大学研究人员的涉及51万国人饮酒大数据的分析研究,指出适度饮酒有益健康的说法根本不存在,所谓“适度饮酒有益健康”、“微醺更健康”都是妄想。
1 {. j" S7 ^! i7 E1 m( h" [- t4 p- u9 }0 K5 s0 b1 x8 p
2022年1月,世界心脏联盟发布的《酒精消费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误区和措施》简报,也打破了人们对酒精的幻想:证据明确,任何程度饮酒都可能导致你失去健康生活。即使少量饮酒,也是增加中风、冠心病、心衰、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风险。
% T# ], I" }2 u7 B- g) t3 N
1 q2 M5 i9 I$ E u该简报还直言,“红酒有利于心脏健康”的说法也是谎言,所谓的“有益”的研究,其实大多是酒精企业赞助的。
0 }- \ d* P( o( i9 B1 M$ N: ]( y% v) i: c
还有一项来自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针对4万名40-69岁健康人士的调查研究,在控制年龄、性别、身高等因素后,研究人员发现每天摄入0-1个酒精单位可能对大脑影响较小,但每天摄入1-2个或以上酒精单位后就会使脑灰质、白质体积减少,并且饮酒量越大,对脑体积改变的程度越明显,对脑的影响也越严重。
) c- E: _0 g& {6 y* k
0 Y3 S% Z5 ^. E: E( S
而早在2019年,韩国一项刊登在《欧洲心脏病学杂志》的研究,通过对978万人的相关信息进行了梳理分析,与偶尔“大量饮”的人相比,经常规律性少量饮酒比酗酒危害更大,更易提高房颤风险,其中每周饮酒量每增加1ml,房颤风险会提高2%。
: S3 D" ]) I8 d, X
! p% j( l3 Q0 p t0 \3 c \酒精已被世卫组织列为一类致癌物,即使少量也会伤身,还会增加癌症或其他慢性病风险。现实生活中,所谓“适量”饮酒真的很难把握,所以从健康的角度出发,最好还是滴酒不沾吧。
: ?, b1 \7 Q7 @# @
6 Y$ h6 j+ P0 U4 j) ~- B03
: i: \( C2 q. u A! i2 h# R+ Z' e
s" p* ?6 v" C4 r" d$ n过节酒桌避无可避,如何降低伤害?
" O# u$ ~1 z1 A# a8 b S5 K* {- ^# k5 u9 E1 D) o
假节日时酒局多,很多人总忍不住喝大,但也容易引发意外,严重时还会有生命危险。比如醉酒后无法控制身体而跌倒、摔伤,或者酒驾引发严重交通事故;醉酒后而剧烈呕吐后误吸,可能导致窒息身亡事件;酒精会扩张血管并加快散热,易引起身体低温而造成意外死亡等等
% i% q2 l; s0 Q3 M- Q- t
" {6 I2 _% S! |% m+ e生活中的的确很难做到滴酒不沾,但如果真的无法避免饮酒,那么能少喝尽量少喝,并且在喝酒前,做好四件事,也可以降低酒精对身体的伤害:
9 c R0 a0 W8 ^
$ J1 v# z c# W. [7 D7 A* [ C1、切勿空腹喝酒
% \# V1 H) y' q# M. M' p
3 ?; V' K+ t' @4 Y* U* t4 J喝酒前先吃高蛋白、高脂肪或高碳水的食物,如面包、酸奶等,能减缓血液对酒精的吸收速度,避免醉得太快,同时降低酒精对食管或胃部的刺激。
5 a+ J- j4 \6 R* R H: s( G }
- `% x# b8 U" w: I( ]: Q' r2、不要混着喝
3 D3 D' k( K9 X x. r" m' m/ j& f' g- i: r! ]. P
不要各种酒混着喝,不仅会让人不自觉的饮酒过量,而且两种以上酒混着喝会产生协同作用,对身体的伤害也会更大。
% A7 \. D" v2 k5 ?. H
" E1 m7 k9 W* ^
3、注意控制度
# z% M9 `' t. s7 ^8 t
! G. O4 B# N5 ]5 a0 P$ \中国膳食指南中建议成人每天酒精量不超过15g,超过15g就是饮酒过量。15g酒精量即啤酒450ml,红酒150ml,白酒30ml。
: ?( c+ |$ I3 }
5 m9 Q2 \$ _/ J! F7 n' t4、喝酒时喝点水
# q6 o, x2 W) m3 m5 q* C5 F1 T7 C9 z. K$ F
喝酒时不妨喝点水,可以减轻酒精脱水带来的不适感。注意这里的水是白开水,而不是饮料或茶水等,饮料会加速血液吸收酒精速率,而茶水则会让人兴奋,从而喝更多酒。
( ` P4 e% `; g1 F
7 D" I j+ e0 c: [, Y) f
新春佳节来临,很多成人喝酒喝高时,总会忍不住起哄让孩子也喝一点,或者用筷子占点酒让婴儿尝尝,其实这非常不可取。孩童的神经系统和各器官组织仍处于发育阶段,对酒精更为敏感,即使少量酒,也可能造成智力发展障碍,或产生癫痫、肝肾损害等严重后果。
% ], @& m: s7 [0 \$ `7 E2 h& V6 M7 ^, T
. k }/ F5 p1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