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 `8 q1 S2 W3 j: J 6、高勿攀,低勿凑9 m( u7 {9 J2 e; m& y$ u' w
定媳妇、嫁丫头,大家都讲究个门当户对,但也有勿凑数辰光,原因是有些人家的婚配条件没有回旋的余地。如果自己家孩子有一点文化,家底也还可以,但对方条件比我低,我家不乐意,即低凑勿甘;如果对方条件比我高,人家不乐意,即高攀勿上。这就是“高勿攀,低勿凑”,确实比较尴尬。/ 凑数:正好相符;低凑:这里的“凑”含有“凑合”的意思。# U% F; W; |* `) G
/ n, q. @9 _6 x5 ]: k; o. e: q
7、新寻媳妇噪三年 4 t U0 B% l% P; \$ o1 t- M 新媳妇进门,东邻西舍难免要从头到脚、从里到外、这个长那个短评价议论一阵,是谓“新寻媳妇噪三年”。/ 噪:海门方言为“丝奥”连读,议论纷纷的意思。8 a( n4 w- |3 {2 r8 |- J9 ^
4 F; h+ Y6 i5 ?3 r i$ \. c
8、一个丫头喫两家茶,屁股打来像烂番瓜5 F+ \4 W+ l' z9 K* [ f- q
这是对女孩子脚踩两头船痛恨至极的真实写照。嗑一会葵花籽,喝一口糖茶,是海门人看人、访人家时本家招待的基本礼节。这里的“喫两家茶”的涵义,已不局限为一个女孩到两家人家去看人、访人家,而是扩展为一个女孩同时跟两个男孩相好订婚,这当然为他人所怨恨。不过,即便如此,还不足以“屁股打来像烂番瓜”。此话现已引申为如果同时效力于两个单位或为两个相对的人说话,将为他人所不满。/ “丫头”:在海门读为“喔头”。 $ O# }8 s w3 a* v+ H/ r3 [ 例句:咯个人今朝拿原告钞票,明朝受被告铜钿,戁有使“一个丫头喫两家茶”啊!/这个人今天拿了原告的钱,明天又拿了被告的钱,怎么可以“一个丫头吃两家茶”啊!咯个:这个;戁有使:怎么可以。戁:“纳盎”连读。 H' }9 P9 v7 y6 }0 Y9 D$ Z* A9 O- K* m8 m% |7 U+ t- w
9、吃家饭,像家人: d7 {, \3 y8 G
人们常说,寻进来的媳妇或者领养的孩子若干年以后其性格特点、生活习惯都有可能像本家人。实际上此系日常生 活中的教养和习性的潜移默化所致。/ 吃:海门方言为“妻厄”连读。 7 c/ S& `: V/ r$ \ : P3 ~# E" q6 V3 P/ G 10、鞋有样,袜有样,媳妇勿好婆放样6 T9 p' T1 n$ | i' r' `/ b& R3 P3 A
此语强调了婆婆在媳妇面前的表率带头作用,具有较好的积极意义。 ( ?$ l4 |; F6 @' e7 E$ I, l “婆婆是媳妇的第一任老师”。曾有个传说,有一婆婆对她的婆婆(即媳妇的太婆)不太敬重,凿了木碗给婆婆用。媳妇看见了,连忙也去凿一个木碗。婆婆问其由,媳妇对曰:为你备用啊!后来婆婆觉醒了,敬老爱幼。在她的带领下,几代同堂其乐融融。这就是婆婆正反榜样的作用。3 q- f @# D1 c/ m
0 ~$ E4 W# x* S 11、杆秤勿准要换砣,媳妇勿好要怪婆# W n O* O" J
这又是一个比较工整的比喻和对仗等修辞手法用得较好的海门俏皮话之实例。姑娘出门前,娘的素质对其影响较大(所以有“买房子看梁,攀媳妇看娘”之说),姑娘过门(结婚)以后,婆婆的影响力在逐步增大。好的婆婆能带出好的媳妇,反之亦然。但此语忽视了作为媳妇的自身因素的重要性。“廿年媳妇廿年婆,廿年过后做太婆”,媳妇自身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保证良好家风的世代相传。/ 杆秤:由木杆、秤勾(或称盘)和秤砣等组成的称重工具;太婆:婆母的婆母,即丈夫的亲婆。 6 r) \6 v5 L' g/ m# Y& K; O ( U, V- J. U6 _* u. @- R 12、云傍里日头,慢娘个拳头 s0 T8 v+ B/ d& Y- r( h
此话用从云朵里钻出来日头(太阳)的毒辣,隐喻后娘的凶恨,不免以偏概全,将后娘们一棍子打死。/ 云傍里:在云朵中间。傍:在这里海门方言读音同“浜”。如“傍傍子里”,是指不易被发现的角落里;慢娘:即后娘。前慢娘:指亲娘和后娘。, }/ S: r% P; w3 F
3 x5 q% U( r$ h: Q z& t) z; u 13、三眼头灶里身大,养老女婿老婆大+ h; b& ?6 E) H& N
海门乡下厨房间里原来都要支(砌)一副三眼头灶,即有三只镬子的灶头,第一只镬子(一般称外厢镬子或外身镬子)最小,朝里逐渐增大,靠里厢(靠墙壁)镬子最大,一般是尺八(老尺,比通常的市尺稍小一点)或二尺二大小。此话用“三眼头灶里身大”,来比喻纳赘家庭老婆的地位至高无上。/ 养老女婿:是指被女方纳赘进门的女婿,也称“招女婿”。( I3 T* D o0 v
3 C: |& I+ q; a& R
14、碗底陀圆,抬别人家饭碗难3 L m7 L- P7 S" P9 K6 J# Z1 {
因为碗底陀圆,所以端饭碗要当心;因为到了一个并不太熟悉的新环境,所以娘会告诫女儿,时时处处要格外注意。这也是个比喻,用碗的难端来比喻到新家庭的难处,是指吃人家的饭难。后句中的“饭碗”是借代,用细小碗代家务事。跟“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的修辞手法类同。/ 这里的“抬”是“端”的意思。但如果说“你抬别人饭碗根”,那么其中的“抬”则是拿掉、打碎的意思。# |9 \' K! n1 k" u2 F" W8 H
* v; w* D; P4 H* i 15、麻布袋,草布袋,一代传一代 ! a! {/ u( J u$ w8 [ u5 B& y 海门人家在寻媳妇当晚,新娘将要下花轿(汽车)时,婆婆要拿着两只新布袋从轿(车)的门口起,随着新娘的脚步前行不断替换着铺袋,一直到新娘进家门为止,寓谓“一代传一代”。这仅是个形式。其实质就是希望寻进来的这房媳妇能有良好的素质,所繁衍的后代能够继承良好的家风,并世代相传。/ 麻布袋,草布袋:在这里仅仅是个一般的指代(用“袋”喻“代”),没有确凿的指向。4 n6 @$ Z8 _4 G4 k, s
+ Q P3 D$ r. _
16、有种象种,冬瓜直笼统,茄子弯柄宗( G2 \+ S( j2 l2 a1 E @
这是强调“遗传因子”的重要性。诚然,冬瓜的后代就是冬瓜,茄子的后代就是茄子。如果冬瓜的后代是茄子,那岂不闹笑话?不过,如果将之用到人身上,就是过分强调了血统的重要性。因为社会是个大学校,在这个大学校中,通过不同内容和方式的学习、熏陶和磨炼,会改变人生。/ 直笼统:是指笔直无弯头;柄宗:指瓜蒂。* S8 X ~% V2 y% p" U# K
8 k5 W3 W# r3 X4 Z6 M
17、好种出好苗,好树结好桃 . W% |7 d! s1 J/ w& f 这一条跟“有种象种,冬瓜直笼统,茄子弯柄宗”的意思类同,但是比“冬瓜、茄子”这一条具有明显的正面意义,相比之下上得了台面。0 @/ B4 i t4 p ^. D7 |( b' i
! _* \+ R @0 H) p) k 18、爷乌乌一个,娘乌乌一窠 ( ]& O# Z8 r. R; J: @ 爷,海门人读作“牙”,就是父亲;乌,海门方言是“傻、呆”之意。“爷乌乌一个,娘乌乌一窠”,是说一家人家夫妻俩如果父亲是“乌子”(傻子),那么生出来的孩子中可能有一个也是“乌子”;而如果母亲是“乌子”,那么,就有可能所生的孩子都是“乌子”。这虽然有遗传因素的科学道理,但也不免有点偏颇,而且含有鄙视妇女的不良成份。/ 窠:海门方言读音为“枯”,如草窠、鸡窠等。 ; ]) i& c2 d* h% h; N $ Z! D9 V8 {6 U6 l( M$ a 19、两男两女,谢天谢地 " p5 ~+ m2 T/ o$ ~3 ?# S8 ?" s: F 这是海门人几十年前的旧思想了。那时,家里需要男的挑泥做岸、种田打鱼,同时要应付可能的外族滋扰,希望能生两个儿子,太多了又养不起;同时,家里又需要纺纱织布、缝补浆洗,希望能有两个女儿,太多又怕陪不起嫁妆。现在社会发展了,“只生一个好”,海门人也已不再奉行“两男两女,谢天谢地”的祖宗训条了。$ |3 i# C9 G( i K+ J: e; B
- V F4 e& S6 j0 }4 c' D
20、一尺三寸3 Z* M: G, `9 {3 d
“一尺三寸”这里是指小孩子刚出生时的大概尺寸,借代襁褓中的小孩子。有一段话很好地诠释了它的涵义:十月怀胎娘辛苦,一尺三寸养大吾,白糖米浆热草窠,敲冰凿洞汏尿布。/ 窠:海门方言读“枯”。 2 X' i1 q" R3 C' a, Y8 s 例句:吾抩你从一尺三寸起头,白糖米浆嵌大,戁现在良心啊呒得,吾生了毛病你勿佽奉啦?/ 我把你从小开始,白糖米浆喂大,怎么现在没有良心,我生病了你不愿侍奉啦?抩:“纳俺”连读,“拿”、“把”的意思;戁:“纳盎”连读,“怎么”的意思;呒得:没有;佽奉:海门人将“侍奉”读为“佽奉”。佽,音“雌”,有“帮助”之意; 汏尿布:洗尿布。汏:“得啊”连读,“洗”之意;尿:海门方言读“丝”。 & h* r8 p& X4 _/ n) M ( r; m* N# c; v. S+ }& t' [: a 21、一家勿得知一家,篱笆遮嘞好人家7 c: u/ a, m" U% s f2 _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是常理,在这里,海门人用“一家勿得知一家,篱笆遮嘞好人家”对这个道理作了形象的诠释。/ 得知:了解,知道;遮嘞: 遮住了。嘞,这里是助词“了(le)”的意思。1 t/ H: r5 e: ]; V6 W
4 @; v$ D+ C& I, x2 y" P* Z
22、宁死嘞儿子灶口头,勿死嘞丫头床沿头6 z0 \( p5 I0 y4 u3 Y+ K# E. x% k
这是老一代海门人重男轻女的典型说法。过去,如有父母在女儿家生病以至病危了,则女儿女婿马上会将父母送到兄弟家里。因为那时老辈人认为,如果病死在女儿家里,这是做父母的没有福气的表现,同时对女儿家也不吉利。因此,家里如果没有儿子,一定要拼命“追”,老话说“兔子追追啊也哺个”,直追到“七仙女”“八仙女”后有了儿子才停止生育。现在“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海门“重男轻女”的思想已有了根本性的转变。/“灶口头”、“床沿头”:分别借代在儿子和女儿家不同条件的生活环境;嘞:这里是“在”的意思;哺:这里是蹲下身子不动的意思。/ L6 Z P, S5 Y' w. t# r7 b& I5 z
2 a/ v- V2 b6 P5 C4 ^8 r- W
23、钝做钝磨子,恘做恘猴子( N5 X# S" \$ V& u
钝,不锋利;钝磨子,是指磨子不好使用了;恘,音同“秋”,“差劲、不好”的意思。“钝做钝磨子,恘做恘猴子”是说“即使钝,总是磨子(还有磨子的功能);即使恘,还是儿子(还有儿子的作用)”。此语反映了重男轻女、为儿子护短的传统思想。/ 海门人称儿子为“猴子”。 : ?) M* V b, x, T: X8 ]" y, R 例句:吾俚猴子戁啦?勿就是有眼眼勿大黠喳吗?但“钝做钝磨子,恘做恘猴子”,总归是猴子么!/ 我的儿子怎么啦?不就是有点不太聪明吗?但“钝做钝磨子,恘做恘猴子”,总归是儿子么!戁:“纳盎”连读,“怎么”的意思;有眼眼:有点;黠喳:聪明的意思。黠:“希啊”连读。/ R0 ~6 s% F' [/ s2 V1 |
; m% ]. ^# H5 E 24、娘养丫头路样长,丫头养娘扁担长) i/ d( e/ X: C# N
用这个比喻来说明大人(父母)和男女(子女)之间互相照料的时间反差之大,确实比较形象。有一个成语是“反哺之情”, 比喻子女长大后奉养父母,以报答养育之恩。李自珍《本草纲目·禽部》曰:“慈鸟: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可谓慈孝矣。”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慈鸟尚知反哺,做子女的岂能忘却慈孝?( z% L" _" ?. W6 \) `7 ]*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