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其实民间传统上的小年是腊月二十四,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着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传统。 3 T [1 m2 M* d" h0 e
但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北方地区百姓都会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6 s/ k3 G! C! N& y. `2 b3 `无论您那里的习俗是腊月二十三还是二十四过小年,除夕都已经越来越近了,年味也越来越浓。
) n4 I' }- ?% l
6 t3 u) u) _! e$ e1 v) v- D小年的来历
( P8 O* @! |' \/ j `/ w/ l0 N 小年属于我国民间传统的祭灶日,祭灶的风俗,由来甚久,灶神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论语》中记载“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就是在说灶神。先秦时期,祭灶时要设立神主,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后世也多遵从。 , Q0 D; F" U3 e* r5 H
那么祭灶是哪一天呢?古时候的说法都不一样。有正月、四月、五月、八月、十二月等等。后来可能为了简化统一,灶神上天报道的时间逐渐固定了下来。
% F* T. n1 b; c6 y$ t0 k 那么为什么选在这个时间呢?腊月下旬就是快要接近大年夜了,人们需要提前为除夕做准备,年味也逐渐浓厚起来,也就是“过小年”意思。
7 ]! u/ e F- K% A/ n/ t, v 清朝雍正时候,皇宫为了节约,把本在二十四的祭灶和二十三的祭祀活动统一起来,于是北方人开始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但南方大部分地区依然保持着二十四过小年的传统。 # k+ Q6 r0 M5 p. I5 J; E% m
小年习俗 7 o0 g2 Q; h8 K9 W( ?
祭灶 # Z1 w; S1 |8 M, M: P
要给灶王爷供奉糖瓜、糕点,还要换灶神画像。把旧的灶神画像揭下的同时,家家户户也都要"请"回来一帧新的灶王像。
( V' h3 d0 S& G' I) c3 G# W" f" g8 D6 n扫尘土
( F# n. H, ~3 e. ^7 ` 即扫年,进行家庭环境卫生的清理。北方人称“扫房”;南方人称“掸尘”。传统上,这一天家家户户黎明即起,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实施干净彻底的卫生大扫除。“尘”与“陈”谐音,故扫尘也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这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 " e) ?% ~' W+ c1 S3 s# o" D2 [. a6 ]
吃灶糖
0 t6 b+ q9 s/ _ L P9 h 按照传统,祭灶供灶糖的是为了粘住灶爷的嘴巴。民谣“二十三,糖瓜粘”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各地的灶糖也都不一样,有麦芽做的白灶糖,也有黄豆面糖,芝麻糖等等。
% ]1 V$ r$ N- F0 ]3 z ^, R$ `吃饺子
1 }6 a" M. l0 A6 m3 W0 Z1 |8 b6 m& u 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吃饺子就是为了给灶王爷送行,上供时,饺子要端端正正摆上供台。此外,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美食。 - z6 F9 S! ?6 k' E0 F# ?
对联 h! l9 q* K8 \; Q% V
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 4 N/ w; z- N9 c6 f
剪窗花
0 ]$ w( T; l1 N6 I+ {4 k 为了过大年做准备,剪贴窗花也是其中一项。不光可以装点环境、渲染气氛,还可以寄托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愿望。
* W: q7 l7 y) E" J小年民谣
6 p& x" h B. D小孩小孩你别馋, * q1 T+ ~1 c2 e" T. _$ c$ a
过了腊八就是年; % L! v }- V! Z! l- d
腊八粥,喝几天, 3 Q- w; }. W1 w9 l. u7 {( h
哩哩啦啦二十三; / d5 Z; P1 l: e& z; H5 B u2 k
二十三,糖瓜粘; 2 v1 [" Z% m( `" ~$ F
二十四,扫房日; / F. C" i% {' w, g2 J' n7 Z
二十五,冻豆腐; ' G4 n$ {& X+ S0 M& o' P; p8 k
二十六,炖猪肉; % B+ F: B, A5 t
二十七,宰公鸡; 5 \- F% Y+ i/ k
二十八,把面发; ) t3 n& q+ M" x+ Q( ^
二十九,蒸馒头;
/ I8 P6 u% u1 \% T/ u/ l/ L. ]9 d三十晚上熬一宿;
" d" Y" W2 A& W. s7 p+ w4 j初一初二满街走。
) n, w! d! ]! ~: F# z小年诗词
0 }) F) ?! n: y3 u《小年》
$ v$ U0 ?; _- b" y4 j' B; V7 {宋 文天祥 1 C' M0 R- m' K7 v% a3 z
燕朔逢穷腊,江南拜小年。 * [) Q1 J1 z. U8 B
岁时生处乐,身世死为缘。 " y/ W$ ^" y) F% b2 H
鸦噪千山雪,鸿飞万里天。 " c: R" c' a. A* n4 l! S: G% c3 H$ N- u
出门意寥廓,四顾但茫然。
# g9 _9 s: [2 A《祭灶诗》 . P+ V( A- d) o. P
宋 吕蒙正 . k$ T. q4 C% T
一碗清汤诗一篇,
' \& T7 F+ n4 I M灶君今日上青天。
5 I0 Z' ]7 c% L1 c+ _# W! y* N) I2 x9 m玉皇若问人间事,
# L: |/ B1 Y0 Y5 E乱世文章不值钱。 ) o) ^0 y( d) o! H8 p
《纵笔三首·其三》 - k. p& o4 p8 k" V& U& r8 @& z
宋 苏轼
8 [; a0 O8 c5 C北船不到米如珠, 2 Y. ]5 e. @' V/ o" Y
醉饱萧条半月无。
( z0 t3 m$ X* {' X+ |+ r- P明日东家当祭灶, * I% ?) H( k# u2 j/ m8 [
只鸡斗酒定膰吾。 J! S5 q- O C& U6 j7 E
《庚子送灶即事》
5 F, E3 r1 u H# l$ }: X鲁迅
3 d' s$ k2 k9 F5 [9 Y2 I# Z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 I% C1 ^$ z! x& b/ i& a' D
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4 w# G: K" ], m9 K& W3 j( l! O2 s; u6 a3 ~7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