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执念太重的人,过不好这一生”。
/ k5 w% G- m3 L7 ]8 Q8 P2 [
5 q+ O% V& M* D$ w0 u, o9 _. K5 E8 q3 f6 L. P5 K& T
情执,是对你精神与心灵更深的束缚;
3 ^* _; m/ u; P8 R, g# X7 e* g( C. s# b
渴望爱,更渴望被爱;
: s; M" ~0 \& ]( Y+ C7 D' j6 C' K0 A+ ~3 w: g
渴望从别人身上获得自我缺失的爱,于是忘记给自己投入更多的爱;
5 L2 h* L4 x0 J% ~* G9 V J* J
1 ~2 X/ x3 c7 ~) a; @0 w
将自我的一切转移到对方身上,从而忽略并消解了自我的“主体性”;
0 ]/ K: C2 m- h" o0 p
! Q: L& f! b' D' r' m- Q试图用别人的爱,填补自我的缺失,来对抗缺少安全感的底色。
" p( Z7 ]! X) L2 f" y# ]4 O& D
一个男女关系的真相是什么?
4 J# G' v( O. ?& U" }! ` T. Z
( }9 @3 n N6 s6 i. s" A/ \8 B你越渴望爱,爱就失去了该有的松弛感,你也失去了自信的吸引力;
o/ o4 g4 o8 f
7 o9 ~& I2 V" [7 H你越执着于对方的爱,你不仅失去了享受当下的快乐,更会陷入痛苦与焦虑的困境中。
) k' H: ~& f1 {$ |/ T1 {
( W# q2 z4 \8 W8 p1 r9 K-01
9 ^1 \, D. ~7 f/ K
1 t" [+ B; |) R渴望爱,执着被爱的人,有哪些特点?
! `( x% \7 \8 U$ v% w/ W3 A4 O$ u/ l' ~1 j; N6 n1 i- M8 i9 V
第一:无法从自我获得力量,需要从他人身上获得力量
. Y: @# J4 a3 t6 ]! Y& \/ L- ?# X) {: i
TA需要被周围的人爱,需要得到持续不断的爱,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
% J9 ~/ e3 g, B/ h2 g
7 F- ~4 P& M* |
似乎只要别人不爱他,或者表现出一点点冷淡,他的价值就消失了。
9 T/ E ?4 t* P7 d7 h8 s i
# [$ B9 J; C$ V0 p1 Z) d很难从自我的内核中获得力量,只能去依靠别人给予的爱或赞美;
1 U& \9 I; a' q( ~( E; R: o
) A- f9 D6 E8 Z- V2 _: k- E久而久之,这种“索取爱”就变成了“掌控对方”;
7 J) I, Q6 ?# [5 Y8 W( |) \, x, g5 d) m7 U; z2 }4 m5 E
别人给的爱,也从自发爱变成了“施舍给你的爱”。
6 ]; c" D% u+ k7 v! Q, n* i
9 c3 D# e& K; c$ _1 X- b ?+ I第二:过度索取爱
+ [' `; j+ G. W9 G* ?' }
% w4 m1 P4 @5 _# T也就是朝着“恋爱脑”的方向发展。
1 w: _. [9 X( {3 P% k* Z5 p
/ ^& i7 A& X$ I D3 s
过度依赖对方,恨不得所有的时间,精力,情感都转移到伴侣身上;
1 } h% L$ M0 t5 O5 `( k9 d; Z/ H6 b! o# P M
过度索取对方,一味地要求对方爱自己,要求对方陪伴自己;
) o' R& y9 a% b( I: x7 v. K
- T) \4 |6 \0 N0 L$ s/ I( }
过度侵入对方的边界,也亲手打碎自我的边界。
8 Y7 G3 w; d! |7 J( g4 h: ^/ P
& J# [1 x2 w' f
第三:不断要求对方“证明爱”
: W! `( h* @9 G3 h7 \
& k; m% J! A. s. V
患得患失,焦虑不安,没有安全感是这类人的典型特征。
+ o- U3 O$ P" c! a) K' u2 S' g* ~& p" q
3 C8 d' v0 ]8 j$ u$ ]
不断要求对方证明有多爱自己,会爱自己多久;
1 f/ q' t# K6 ~1 A
" Q- O/ S% ]6 h1 l' G即使对方表达了爱,依旧无法缓解他内心的焦虑;
7 P2 W( k6 ?6 p( N. n; s
, F2 |* D! H* {9 b8 v) z他会用各种方式去试探对方有多爱自己。
! Q* _+ ]: P, K$ c
( H8 a0 [- g8 ^" e: Z在试探中,证明对方的爱;
) B8 f9 V X8 Y! Y
, U) y! a& c9 Q- V* Z又在试探中,加深了自我的内耗与焦虑。
0 J; S0 t) m! l7 T( k
: u0 `5 b3 U. N3 U$ W' O" p第四:在配得感高低中切换
* j! c* n& ^: \5 B) k9 I# l9 S7 P8 ?- a% E! w! U1 ~! @
大多数时候,都是配得感很低的;
, X6 s1 @2 t, `( [8 n8 c0 s
+ d" Z% Q5 _- X' L即使对方给了自己很多爱,他也会下意识觉得自己配不上这份爱。
+ m4 ]! _ X4 s& e: \1 E( C1 W: P3 A9 ]9 M
但有时候,又觉得除了自己,谁也不能占有对方这样的爱。
9 m- x4 V% j" } M: \* t
7 N$ E& Y' ]5 b/ F7 A" S两种意志,两种念头在脑海中对抗,一遍遍刷新他的情绪。
$ X8 ~1 Z: @ W7 F3 e* A+ v2 F
. ` N1 N0 F: V% p: n) H& u0 r* f, Y1 p8 P8 Q. h3 j
( X- A/ W' v# l& U3 @* d2 ^. ^; a-02
' s! R! V. R4 w$ r' D& A0 |( \3 \8 P/ x4 c
真正的爱,建立在“主体性”的基础上
1 w5 g# {5 {" A1 H6 H3 S0 n
" H/ }' ^; B; s# b, u. C4 w7 r& p
总想要得到爱的人,很难得到爱;
' d- b2 V) s* v2 a
7 g) _. H. u) F5 k$ A, J% C
因为你暴露了太强的需求感,孤独感,这份压力会把对方吓跑;
" `% l7 m. y* _6 v i) P; X
, i0 k5 G7 I0 }# r0 x& `而你太过在意能否跟对方在一起,能否跟对方走下去,你就失去了享受当下的松弛感。
8 r+ E- J5 L/ ?5 @/ |7 o
5 `1 K6 N' ^, X G' U% j" N5 p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1 w) m4 u( z8 y" b2 C6 F
8 s0 r5 O. B+ S6 P: d. x在拥有爱的时候,你并没有珍惜;
5 v6 ?. A, p& N3 N+ n
( b% @) [9 \3 G6 c在失去的时候,你开始感到遗憾。
Z" t% T* ]5 j1 b7 t0 `/ t
- g- \. f9 t& Q9 s1 x
什么是一个人的“主体性”?
2 u) f/ I! G8 ?* k9 ^8 D
: q. G+ B4 v% \9 O; e4 q简单来说:你是你自己,你也只能是你自己。
+ V. y) e/ i7 G; M
. |8 W" b6 G6 y: B4 Z3 I4 D3 t) X你寻求爱的前提是,做回你自己,体验如何去爱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圆满的人。
* T2 O: a4 O( q- M2 E4 ?$ l# h: Q4 w
顶级的爱是什么?
5 t) k4 W6 ?2 c: }
0 Z7 Z3 F( a1 J; {是付出,而不是索取;是成全,而不是掌控;是尊重彼此边界,而非束缚。
( A( H, \+ v3 }' ?" D+ h8 q& g
4 S8 ]! n% e7 c: I l$ M% g: d7 V你付出的,正是“圆满之后,溢出来的部分”,你爱着不累,对方也不会感到有压力;
/ Y( {7 C9 K# Y8 \1 Y, C
. H6 l0 P5 f3 D) q; v% b1 ?* F
你成全的,不仅是对方,也是你自己,当你们在相爱过程中,不拧巴,不内耗;
! ?7 b. q5 P7 z0 o9 G% e
- z5 L( b' z9 O) ~
而尊重彼此的边界,恰恰是遵循了“相对占有,绝对自由”的感情观。
/ G: w7 o- G' R0 D2 E1 Y# x
: g/ U! k8 z- K- n1 N为什么你每次投入一段感情,都会失去自我,焦虑内耗,患得患失?
2 T0 V+ m( f' [. s+ \8 Q+ E/ L
( M7 {! N' e* B& R因为你不是用当下的自己,圆满的自己去爱,而是用“过去的自己跟现在的对方相爱。”
/ U4 L" u- J7 R g3 [- J" @* \
9 t- s$ {& D9 P& a也就是心理学上的“投射”。
6 T7 V2 v( t/ Q* w, S1 C
* p# E( o/ P4 x0 U你将过往人生中的痛苦,缺失,不幸的经历,一股脑儿都转移到了伴侣身上。
$ N1 y1 m1 Z$ d7 Z) C# Y/ W# _" ~
% Y! n% M" m& Y% y被抛弃的人,一边渴望得到爱,一边又幻想重复被抛弃,这就是“重复性强迫”;
/ j; q9 F8 y. }! p3 J5 l- Y1 n; ~1 m q7 ~* f
被冷淡,被情感忽视的人,一边渴望得到全然的关注与爱,一边又故意制造被冷落的凄惨感。
5 S" t3 R' L* p) v) n8 b1 k9 k$ ]6 _: ^& r* E
我常常跟大家说:
1 S% J( Q7 F) O, @2 r: l7 B) S0 R" \
倘若你不具备主体性,跟任何人相处,你都会搞砸关系;
( t* R9 L! E- R
3 c* Q3 M! u! W4 p( j
倘若你不具备爱自己的能力,跟任何人相处,你都不会爱,也体会不到被爱。
. W1 [, I; g }0 ^ D) D6 v( [
, ~5 W2 s2 i) Z; s: I. C很多时候,你需要的可能不是爱,而是被关注,被陪伴的感觉;
: M; j, k8 j: T- B
* i" H4 S2 [9 f7 }( {/ _3 z- A你不是想证明被爱,而是想证明自己的价值。
- G# m7 i( p7 T6 I# Z
9 u+ T! M! [. a. n: ?' N想改变这一切的困境,你需要回归自己的生活节奏。
6 B5 \/ b/ B4 [2 L
3 w# t3 v: Y' D
找到你的框架,建立你的主体性,让爱回归你自己,让专注回到你身上。
) q% e" F# _4 ~$ `" y! ^( w
# m7 [7 b0 B+ Y) t A3 |9 j你是一切关系的原点,无论你发射到哪一个方向,源动力都是你自己。
, ]( s: G3 F3 p: }* U. D8 S
5 `: d. ]8 K/ l/ F9 i' |! E v3 D话题:
; i$ H: ~4 o3 S- A! p
在感情里,你容易焦虑内耗,患得患失吗?
3 C% t2 L: `6 u3 f
# N' Y; l$ E9 K& v% a,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