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在生活的日常场景中,我们或许都经历过这样的对话。那天,老李和老刘在街边偶然相遇,老李看着老刘稀疏的牙齿,不禁惊讶地问道:“老刘,这才几个月不见,你怎么牙齿都快掉光了?” 老刘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是啊,别提了,感觉掉了一颗后就像开了闸一样,止不住了。最近吃东西都费劲,可我一直没去医院看,想着年纪大了掉牙挺正常的。” 老李听后,一脸认真地劝道:“你要不还是去医院看看吧,我听人家说牙齿掉得多会影响寿命呢。” 老刘半信半疑:“真的假的啊?有这么恐怖吗?” 但思索片刻后,他还是决定:“那我抓紧去医院瞧一瞧。”
4 q% m+ ^$ t t0 `" _
! N( Q; T- t2 S& C C0 _8 X! D4 m6 N# X n
很多人都和老刘一样,想当然地觉得人老了掉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常常只把牙齿状况与年龄简单挂钩,却很少关注牙齿与寿命之间那紧密的联系。要是你也持有这样的想法,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7 k4 Y* b3 Q# `2 N; p8 t; y6 F" r. L- ~% L7 s
研究揭示:小小牙齿,大大影响
4 d2 S$ {7 M' q7 a3 |9 `3 g2 P, A
6 D1 Q# B1 n8 R: @( Y- P0 Y4 F: ~牙齿,作为人体消化系统的关键一环,其数量与健康状况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超乎想象的深远影响。
& A+ T& H/ `8 G4 x5 U q1 J) e! |) I4 e2 o+ Q: s
发表于《神经病学》的一项研究,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牙齿与大脑健康之间的隐秘关系。研究人员经过深入的数据分析发现,牙龈疾病、牙齿脱落与大脑海马体萎缩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体来说,对于轻度牙龈疾病的受试者,牙齿数量越少,左侧海马体萎缩的速度就越快;而对于严重牙龈疾病的受试者,牙齿越多,大脑同侧海马体萎缩的速度反而越快。进一步根据年龄调整后发现,轻度牙龈疾病的受试者每少一颗牙齿,就相当于大脑老化了 1 年;严重牙龈疾病的人,多一颗牙齿则会让大脑老化约 1.3 年。不过,这项研究也并非十全十美,存在样本数量有限、研究地区局限等问题。要想明确这些结果,还需要更大规模、更全面的研究来加以佐证。
1 V% y: y( \7 i1 Y: r( F0 `, J; W& ~- R2 v1 s
无独有偶,《Gerodontology》杂志上一项针对 1765 名中老年人的研究,又为我们揭示了牙齿数量与体重之间的奇妙关联。研究指出,相较于牙齿少的老年人,拥有至少 21 颗牙齿的人群更有可能保持健康的体重。每丧失 1 颗牙齿,老年人的肥胖风险就会增加 2%;若是缺失一对后牙,肥胖风险更是会陡然增加 7%。这一研究清晰地提示了老年人牙齿数量与健康体重之间的紧密相关性,也警示着老人们,一定要重视牙齿健康,尤其是后牙的保护,这对降低肥胖风险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 ^: Z4 X; k- q9 a7 c
! I& H- C% U4 z$ l7 J* B
另外,英国口腔健康基金会的研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该研究指出,在 65 岁之前牙齿脱落≥5 颗的受试者,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的风险会显著增加,早亡的风险也会随之攀升。而发表于国际口腔期刊《牙髓病学杂志》的研究更是发现,牙齿缺失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关系,没有牙齿或牙齿数量 <10 颗甚至可作为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预测指标。
) U0 ~ }: E* a6 o' {8 u8 O
" r# |& K8 j- k& v# k0 J+ U中国老人的牙齿:多少才算正常?
6 K; T9 \& P' W4 Z: f5 I5 k
: Y% @3 a; J4 B S0 D. B0 J! f
既然牙齿缺失对健康有着如此重大的影响,那么对于中国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究竟还剩下多少颗牙齿才算是正常的呢?
9 f) D6 v# S$ O/ \4 v) l( W; n x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牙齿脱落就如同生老病死一样,是年龄增长必然会出现的现象。但实际上,老年人牙齿脱落并非不可避免,而是与牙周炎、龋损、磨耗等继发牙体崩塌问题密切相关。
/ l5 d1 A+ w1 F4 U! M; ]# P2 @1 h: v( L0 i; q6 }) y% Y" X* d
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令人担忧,我国 65 - 75 岁年龄组的牙周健康率仅有 9.3%,这表明大部分老年人对牙齿健康的关注度实在是太低了。
- Y# F0 a$ u6 ~) _) Y- s& O# ~/ K7 q! b8 q) b% V
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 “8020” 计划,即希望人们在 80 岁的时候,至少还能拥有 20 颗可以正常咀嚼的牙齿。这是因为牙齿的健康不仅仅关乎口腔,还与肠道健康、全身营养输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瑞思的一项针对 1 万名中老年人的研究更是指出,缺牙人的平均寿命较牙齿健全者竟然少了整整 11.7 年。
) f( ^% ~8 F: p( V0 T& v' S% l6 ?. Q# l+ q0 h8 o7 O
缺牙之后,带来的影响可不仅仅局限于外貌。它与我们全身的健康都息息相关:
& I8 e0 ~* W' p
# u' t" K. X- D
牙周受损:当牙齿出现缺损时,空位旁边的牙齿就像失去了支撑的士兵,会逐渐倾斜。久而久之,局部咬合关系就会变得紊乱,牙齿松动、脱落等问题也会接踵而至。
4 G e5 V7 t0 P0 |; \% P5 _ G3 J* y% g7 g; G6 o Y" S. [
肠道遭殃:牙齿缺失会严重影响口腔的咀嚼功能,唾液分泌也会随之减少。这样一来,食物还没经过充分咀嚼就匆匆进入体内,胃肠道的负担自然会大大加重。
. |9 X. _& D! Y. C0 U
( x4 A) D: g& R/ y; ]$ z骨质流失:牙齿缺失后,骨骼不再受到正常的刺激,就容易出现明显的骨质流失。这不仅会影响健康牙齿的功能,导致更多牙齿脱落,而且咀嚼功能的下降会让身体无法吸收到充足的营养,进而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
3 d* |2 a: G+ u3 j" ^9 L: l
, t5 i0 I+ Y1 p. ]; {5 h1 x' O
伤牙习惯:这些细节,你中招了吗?
' q$ J0 Q3 e) w o; S8 x- Y
& U- t! e$ G' a/ m+ ^. T保护牙齿健康,需要我们从生活的细节做起。一般来说,健康的牙齿应该具备干净整洁、牙龈无出血、牙齿无疼痛以及没有龋洞这 4 个标准。一旦出现异常的出血、疼痛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同时,我们还需要避开以下这些毁牙齿的小习惯:
6 V) {8 t$ m8 L) ?% Z2 i
3 a. P5 f" p& T6 \$ k6 m
爱喝碳酸饮料:碳酸饮料,那看似清凉爽口的液体,实则隐藏着对牙齿的 “伤害密码”。其中的酸性成分就像一把 “温柔的刀”,悄无声息地让牙釉质脱矿。时间一长,牙齿就会变得脆弱不堪,很容易龋坏,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牙齿缺损。所以,为了我们的牙齿健康,日常要尽量少喝碳酸饮料。如果偶尔喝了,一定要记得及时漱口,减少酸性物质在口腔内的残留。
; o$ D* n% ~. ]
$ |: {. y1 D) S% k) i8 ~3 H
刷牙习惯横着刷:很多人在刷牙时,习惯横着用力刷,却不知这种方式就像在 “虐待” 牙齿。横着刷牙不仅会损伤牙釉质,还会对牙龈造成刺激。久而久之,牙颈部就会出现磨损,形成难看的楔状缺损。正确的刷牙方式应该是采用巴氏刷牙法,让牙刷与牙齿呈 45 度角,轻柔地进行清洁。
9 d4 I& h; ^) L# ~# x# |
( c! x: q# `7 _" L毛刷太硬、不常换:牙刷,这个我们每天都要使用的小工具,其选择和更换频率对牙齿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太硬的牙刷就像一个 “粗鲁的伙伴”,会毫不留情地损害牙齿和牙龈;而太软的牙刷又无法有效地清洁牙齿。所以,我们要选择软硬适中的牙刷。同时,牙刷也需要定期更换,一般来说,3 个月换一次是比较合适的频率。
' m! ]0 S% [. h6 n! Q0 U" S# b
& [# C& f. g0 i- ?) D
用牙签剔牙:不少人在饭后习惯用牙签剔牙,觉得这样能快速清理牙缝中的异物。但实际上,牙签就像一个 “捣乱分子”,容易让牙龈不断退缩,牙颈部牙根暴露。这样一来,牙齿就会变得异常敏感,龋齿、牙周炎等问题也会随之而来。其实,当感觉牙缝内有异物时,使用牙线才是更科学、更健康的选择。
2 O- w" i2 G. _) z, ?1 F w- W
" G! h0 K8 u% z0 ]4 K
牙齿健康,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重视的问题。千万不要觉得 “老掉牙” 是理所当然的正常现象。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牙齿健康,养成良好的护牙习惯,为自己的健康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 d1 v: g6 _: ?2 @4 p7 G8 h0 J* r
! N" n: ]! f6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