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57岁的陆先生拿着检查报告单,还没有缓过神来。
4 K4 L( g$ B+ H7 }( ?
( {# u* V8 f- T就诊前半个月,陆先生发觉自己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烂,本以为就是肠胃不适,就没在意。
/ w/ y% d+ n' L7 K
前一周,陆先生发现不适加重,同时伴腹痛、便血等症,但只当是痔疮“旧疾复发”,但是这两天身体愈发难受,在家人的催促下,遂前往医院就诊。
/ k- r0 _* b; P
通过肠镜检查,显示结肠肿物,后经病理检查,最终确诊结肠癌。
( E2 t) v' |! c. w7 Y5 I% K6 n6 H
每每提到“大便”,人们第一反应就是不雅。实际上,大便不仅能反映肠道健康,甚至还能成为肠道肿瘤的“信号灯”!
. l4 G# v& D% ^* Z
; N" T& {8 O8 {01
3 Q/ J+ d" P; K6 r6 v
拉出啥样的便便证明你超健康?
8 M6 ~7 e$ F! r. T' j1 Q4 K
大便是消化产物,也藏着人体的健康信息。大便气味、颜色、形态等都能反应身体情况,但大多数人在便后,都是冲完厕所就头也不回离开,这也就导致我们错过发现身体异常的机会。那么,健康的大便到底是怎样的?
+ O: b$ b! h' ?& C" [首先,大便作为排泄物的确会有一定臭味,但健康大便的臭味并不特殊,也不浓烈,在排便过程中会闻到,也是正常的。
; U) ], Z ~9 w
其次,健康大便的颜色多是黄褐色的,黄褐色的大便说明消化系统健康,只要没有疾病影响,大便的颜色基本不会有太大改变。
6 d! U& h4 u1 d, K5 K最后,通过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来分辨大便形态,一般健康的大便呈香蕉状,表面光滑柔软,或者大便呈较软的半固体状,小块的边缘较光滑。
2 ~7 X' _1 z# v( @3 D, S
" m/ O; J3 b1 T7 q
/ ]; D/ {6 N, w* @
8 \1 g7 s6 K2 q3 v& H$ A" o! [
很多人都会认为排便只是一个生理过程,但正常排便却对身体很有好处。
' W3 N* [0 M0 X) q& x- r
• 避免毒素堆积:大便作为排泄物含有很多有害物,一旦便秘就会使毒素长时间滞留,最终会随着血液运输运往身体各处,诱发疾病。
4 k) B: ?0 r8 u; J/ ^% M) C8 H• 减轻消化负担:排便能促进肠胃蠕动,加速食物消化吸收,减轻有害物对消化系统带来的负担。
$ G4 W8 g& _; N1 q9 S' D. v
• 保持消化系统规律性:排便能保持消化系统规律性,改善身体吸收营养物质和代谢的能力。
% y/ u' T) `9 x! @" R5 Z0 M* l4 t: Q- ~- C( @6 c! _4 c6 u7 M; \; ^
02
' Y$ ~. j! r( I大便次数与寿命有关?有科学依据吗?
! W0 H: L) z: a+ D6 U1 l
《细胞》子刊中刊登了一项来自华盛顿大学的研究,收集并分析1400名健康成人生活方式、疾病情况和生物学的数据信息,并将他们按照排便次数分为四组。
, T& S! ]# L4 g {
研究人员发现,女性、BMI低和年轻人的排便频率低,同时排便频率和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有关,排便频率正常的人肠道纤维发酵细菌丰富,而便秘或腹泻的人肠道蛋白质发酵细菌多。
* H7 _8 v4 [$ |2 {! g
1 z6 p) Y. m/ W @8 X另外,排便频率与某些血液代谢物、血浆化学成分相关,即肠道健康和某些慢性疾病存在关联,比如长期腹泻的人含有较多与肝损伤相关的代谢物,长期便秘的人含有较多与肾功下降相关的代谢物。
" @6 S: _9 d( x% ?* n: H
研究人员认为,排便次数对长期健康有影响,而大便性状好且每天排便1-2次更为健康。
( W% g J" p$ K" \+ g但是,生活中有很多人排便其实并不规律,有些人一天3次,或者三天1次,哪种比较危险呢?
; W1 I# G+ X. t9 D6 D
) _5 K, e+ c* @6 S
N1 j8 ?$ \, j% t: L
u) |/ e7 M9 U: v# E对于正常人来说,身体没有不适时,一天3次或三天1次排便都是正常的。
3 {3 g6 K% r4 s( \
因为排便次数并非衡量肠道健康的唯一标准,还需要观察大便的颜色,形状,气味等,如果这些都正常,并且短期内大便没有发生不明原因的改变,那么不管排便是一天3次还是三天1次,都不需要太担心。
& l O6 o$ C) G当然了,“大便是身体健康的晴雨表”这话并不假,特别是以下3种排便异常情况,尤其要警惕是癌症来袭。
) x7 p" a5 P+ w. Y1、血便带有黏液
# n# `( F; z% c' [7 D7 S+ R黏液血便就是大便中混有血液的同时表面还覆盖大量的黏液,黏液较为黏稠,通常很难被水冲走,以至于容易在马桶边缘留下明显痕迹。
" s! v+ ~! a. e, b) s8 j) O! m8 {- `3 ~
2、性状出现改变
$ |: P) q% T5 l: H肠道的肿瘤很容易挤压大便,导致大便突然变细,使排便变得困难,也可以在大便表面看见压痕。
9 I) T: u0 L* A8 q: @
3、排便习惯改变
( Y5 H6 t% A2 d. p0 k U
如果之前排便一直正常,但突然的频繁腹泻或便秘,或之前每天排便一次变成每天三五次,都属于排便习惯改变。
3 ?9 {5 i d8 b7 ~4 J像肠道肿瘤会刺激肠道运动,从而导致频繁腹泻,表现为水性粪便夹杂血液,排便里急后重,或者腹泻便秘交替发生。
- ~) T2 ~" }7 A9 _# V/ W2 Q
* n1 j" P- R* y7 x3 b
03
' e) D; x2 U1 `/ T" e. n2 S! V4 p* E
一天有2个“黄金排便时间”,
9 ~/ W1 g0 K) s. v+ V9 ^你抓住了吗?
/ M! e' B0 Q( D' _( ^3 I9 a+ Q4 x你以为排便不看时间?非也,在医生眼中,一天中有两个排便黄金时间,尤其是便秘之人,只要抓住这两个时间,就能增加排便成功概率!
' B0 O# P5 K( w5 ], {" L2 c* x
第一个排便黄金时间是晨起,早上身体由躺变坐再到站,结肠受刺激而蠕动,从而促进排便。
3 X- P8 R" F. h9 ~2 {
第二个排便黄金时间是饭后,饭后食物会刺激胃肠,胃结肠反射被唤醒就能更顺利排便。
: d. m0 Y8 I4 A& }/ B9 X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的副主任医师徐志洁表示,晨起和饭后排便的习惯不用强求。
|3 t3 I* t8 K$ D8 l只不过大家在这两个时间固定如厕能够培养排便反射,即使没有便意,身体也会逐渐配合,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
e" q0 `5 Z: f" g相较于此,某些不良的排便习惯更易诱发肠胃问题和一系列负面的健康风险。
" r6 r' E1 M8 P# K. Z) V3 v
* h% {( j; B5 C" k5 f: k+ F4 c- Q
1、有便意总憋着
a1 H, g2 G5 L$ D$ d
,大便水分不断变少也会增加便秘风险。而且大便久滞还会刺激肠道,增加肠道癌症风险。
9 U: B5 ]1 O2 J w4 R6 v+ R; d2、如厕时间过久
! K$ ~) ~& r' Q7 V* @0 n' p! b
蹲厕所时刷手机会大大延长如厕时间,这会导致肛门长时间外翻,肛门端口受到刺激也会增加痔疮和肛周炎症风险。
3 U% V1 f% f* {; J4 X% F& S; a3、排便过于用力
; v' `0 i; y2 B" ^3 i1 C! B/ r6 J
排便太用力时,干结大便会摩擦肛门而导致出血乃至肛裂的问题。尤其是本就有心脏疾病的人,用力排便会升高腹压、血压,可引起心肌缺血缺氧,诱发心绞痛、脑溢血、心梗等危险事件。
% I+ k8 k/ ?; [: F2 }$ A. i2 O
3 d J/ M2 N" y) D$ [ ^
没想到吧,平时不削谈及的大便其实也很有健康参考价值。健康的大便为黄褐色的柔软香蕉状,可以有臭味但不刺激不浓烈,如果发现自己排便异常,同时大便性状改变,千万不要掉以轻心,最好尽早就医做下肠镜等相关排查。
$ D/ n0 v% E8 f' Y$ O
6 D \& j0 D3 U" G)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