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近日,演员赵露思因“被送医院抢救”相关事件多次登上热搜,其本人也在社交媒体中发长文回应自己从2019年起,就出现了抑郁情绪,并一度瘦到36.9公斤,BMI不足18.5,直到2024年出现频繁干呕、眩晕、关节疼、颈椎疼等明显躯体化症状……有不少网友感到好奇:“每次看到赵露思参加活动的照片,感觉她的状态都挺好的,怎么会得抑郁症呢?”那么,乐观的人也有可能得抑郁症?是否可以靠意志力“战胜”抑郁症?哪些人容易得抑郁症?如果家人或朋友患有抑郁症,我们应该如何与他们相处?应用心理学博士、二级心理咨询师廖春岭给出解答。
6 T" O. C0 ?7 Z$ F e( L
$ w) y; u% D: ~# Z8 u4 C! e: G/ P" w% ~6 `* a
一、乐观的人也有可能得抑郁症?
3 a4 J, Y/ @3 D2 z: {' y$ f( z/ x; ?7 @: n/ p& j
专家表示:“是的,乐观的人也有可能得抑郁症。抑郁症的发生不仅与人的性格、情绪倾向或外在环境有关,它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尽管乐观的个性特征通常与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健康相关,但这并不意味着乐观的人就不会患抑郁症。”
( P9 z# }# F$ f" W- O5 M, s w9 A( R: u& I
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乐观的人患抑郁症的原因↓↓↓
# F8 r. P' N% P2 l& S" F2 H) B. A0 I
. ?! M/ \- I; z2 s. p2 G
(1)生物学层面:抑郁症与大脑中某些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失衡有关。
; ^7 Q; W- }: E: _5 T. C, ^: }
; b1 c `4 k' d$ _6 C8 z* J/ P# E
(2)压力事件:长期处于高压、无助环境,重大生活压力会成为抑郁症的触发点。
! J) l: u$ j7 l s! b1 y
2 }- L1 c5 B6 x4 K3 G0 w' a
(3)自我要求:过高的自我期待、完美主义,忽视自身情感需求,易积累负面情绪。
; v! A! e) c4 E+ |
s! L% g; b; g, v. l Q2 u6 @(4)情感表达:外向乐观的表象下,负面情绪若被掩盖、内化,也会催生抑郁情绪。
* M$ {7 A% J! B' G
9 z: N1 P0 p' V1 H# l) M(5)认知风格:乐观者遇挫时,对自身能力过度怀疑,引发低落情绪。而且,乐观者的抑郁症状较隐匿,易被误解,从而延误了治疗。
- ~% J' h! t( g. \; E* o/ g+ o
$ a$ U. ^- d5 Q) J
二、是否可以靠意志力“战胜”抑郁症?
: \3 o, {4 j& ]2 _0 C
% A9 m9 q. v2 p1 l. w2 p
单纯依靠意志力来“战胜”抑郁症通常是不现实的。抑郁症常常涉及大脑中神经递质的失衡。这些生物学问题并不是意志力能够调节的。抑郁症常常伴随消极的自我评价、负性思维(如“我不值得被爱”“我一无是处”等)以及对未来的悲观展望,这种认知偏差不是简单的意志力能够改变的。
' J9 ?: T8 F0 \7 i: p+ v; h. M
9 N4 U( D& A+ s! n1 I1 V* t/ m9 {
抑郁症还伴随着极度的疲劳、对任何事物失去兴趣、睡眠障碍和精力不足。即使是最坚强的人,在身体和情感的极度消耗下,单纯依靠意志力也难以维持日常生活。很多人在抑郁症期间可能会感到极度的自责,认为自己应该通过“更强的意志力”去克服这些困境。然而,这种内疚和自责往往加剧了抑郁情绪,形成恶性循环。意志力在这里反而可能成为一种负担,而不是帮助。
g( I$ K0 o5 r w. t
0 u; E. F% r7 g' z& N0 z: C$ J三、哪些人容易得抑郁症?
- ]3 n/ A8 P8 M; w9 `# O
# I$ H8 [5 w4 J: x
(1)有家族病史者:抑郁症有遗传倾向,家族中有抑郁症患者,其他人患病风险会有所增加。
q, c+ b1 O) S7 U0 [( [+ P8 g; g) U! o! O- {9 I' Y
(2)女性:患病率约为男性的两倍,和生理变化、社会角色、性别期望压力相关。
* q' J u7 M$ o1 A, \; s2 L8 L8 e! @- y5 Q# E
(3)受过重大创伤者:失业、离婚、亲人离世等,都会造成人的情绪失控。
% C+ {5 x" l) A" Q* O1 c9 w; j3 R3 r0 C+ K: P4 I# x, K+ Z2 {
(4)孤独者:老人、独居者、内向者普遍缺乏社交支持,易积压负面情绪。
( f [4 G" M/ B+ u& a0 y2 G& o* j" F5 D5 l$ Z
(5)特定性格者:悲观、对自己要求过高、自我评价低的人,更易患抑郁症。
0 j$ v7 E, V! H4 O( r+ P
* H* D# G1 y8 z6 P. p(6)有物质滥用或依赖问题的人:滥用酒精、药物,不仅诱发抑郁,甚至还会加重抑郁。
3 G# K7 v% _( \+ }1 @/ x. d0 n" p# V1 B1 {
(7)曾受虐待者:童年的被虐待经历,严重影响成年后的心理健康。
2 H- q- w) m- m: z9 G" x% ^9 G& f: U( n5 b4 ?2 v% P* Z
四、如果家人或朋友患有抑郁症,我们应该如何与他们相处?
( i/ t& a' G+ E3 C0 Q/ ^
# \( R: R8 Z5 l; |4 W0 y当家人或朋友患有抑郁症时,他们可能会感到孤独、无助、甚至自责,作为亲密的家人或朋友,提供关爱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 o: w+ w+ c+ b1 }: a
3 |; j' V) \ |( e
(1)表达理解:莫说指责的话,温暖言语能让其安心。
% {: m, H& ~3 W/ |: |( \6 _; M1 c5 {2 U, n$ G
(2)耐心倾听:主动聆听困扰,别打断、少给方案。
/ s% x2 j7 |5 W. k1 Q/ l
: B7 Q* j* Y- g3 ^$ l% ^' a(3)不施压:尊重其做事节奏,别强迫其社交、做事。
, F9 [! {: O% Z; D5 q/ J) |5 [9 c
1 m$ N7 `" S( K* {(4)常沟通:主动联系,简单问候也能传递关心。
; I1 f5 [1 r+ r& x! o# F) t$ }9 c8 E# J" F4 ~& v
(5)给实际帮助:帮忙处理日常事务,提议轻松活动。
5 U8 Q1 y, q. T/ J; H8 |
5 o5 A# d+ R# b3 x, ~(6)关注自我的心理健康:因为照顾抑郁症患者易让人感到疲惫,因此要适度休息;如果感到过度的情感负担或压力,可以考虑寻求其他支持,与患者的其他亲人或专业人士共同分担照顾患者的工作。
" D& ]5 p t7 M5 }0 b2 \0 B
( x+ T b, o, ?+ G/ l" c% ?(7)识危险信号:若抑郁症患者提及自杀或自伤,请立刻寻求专业救援。
! I( q# r% |( M$ y( R4 ]
3 V5 f" [2 t# x#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