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随着气温逐渐下降,有人裹着厚厚的羽绒服仍旧冷得发抖,有人却穿着单衣在寒风中悠然自得。这不禁让人好奇:为什么有人这么抗冻?怕冷和抗冻是否暗示着身体的健康状况?
/ ]5 L* f3 a& v" T+ |# n- v: ], }" g4 W2 y# Q
0 b1 T6 r& `+ D0 ~$ @1 r& ~ e
一起来看看这两类人群的差异,以及背后隐藏的健康真相。
0 w' C+ }3 f* t4 e1 R; H2 D( @3 |( N
为什么有的人更加抗冻?
3 ~7 [1 S6 ^( c# X' ?# v# D8 L* @6 r) P
抗冻是人类对寒冷气候的适应,经过上千万年的演化,适应寒冷的人已经有了自己鲜明的特征。
/ _, m' G7 w: }, m9 Q: H; t7 z
从基因层面,抗冻的人的ACTN3基因可能发生了R577X突变而缺乏α-辅肌动蛋白3(α-actinin-3),这一变化使得肌肉可以通过低强度、持续的收缩来产生热量,而不消耗大量的能量。即抗冻的人在寒冷环境中,不需要额外的摄入能量就可以维持自身的核心温度,抵御寒冷。全球大概有15亿人具有这个突变。
: U% g9 \! E6 E1 B$ @1 t6 \抗冻的人在生理上也表现出独特的特点,有研究对比了因纽特人与热带居民,发现了他们适应寒冷的秘诀:
& H6 L. \& k- ~( \& w1 S首先身体代谢率显著高于普通人,基础代谢率比温带或热带居民高出3%至19%,通过更高的热量产生来维持体温。
) e* D N$ ?! r- E此外,因纽特人拥有更强的非颤抖性产热能力,这种由棕色脂肪组织驱动的产热方式可以持续较长时间,而不会像颤抖那样迅速导致疲劳。
& c3 s: h+ r- M/ z& l
不仅如此,他们的皮肤温度在寒冷环境中会降低,形成一种“自然隔热层”,减少了热量散失。相比之下,热带居民在寒冷环境中的体表温度较高,这种缺乏适应性的表现使他们更容易因寒冷而感到不适。
. m0 f7 j o) d* u3 f+ I) r# F
除了这个自然隔热层,他们还拥有更多的皮下脂肪,不仅是天然的“隔热材料”,还储备了寒冷环境中所需的能量。
- r2 O( M/ W0 Y0 N经过多年的演化,他们也降低了自身的散热能力,一是更少的汗腺,二是身体比例较低,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小,都可以减少热量散失。
1 f; z( j F& o# A& B( E4 `& L& V+ z. ?
他们还具有独特的自我保护能力——冷诱导血管扩张(CIVD),即在寒冷环境中,由于皮肤和组织的长期血管收缩导致的外周组织温度下降,当手指和脚趾的温度足够低且核心体温仍保持较高时,动静脉吻合口的开放会引发这种反常的血管扩张。这种能力可以保护外周组织避免被冻伤。
& K" F# Q0 q3 d
或许身边抗冻的人就具有以上一个或多个的特征,不过也有可能是长期反复暴露在寒冷中获得了更好抗冻能力。
7 X9 ~1 A; E9 Z3 D% R2 v+ _
. e8 i$ J9 | x& U1 G怕冷的人VS抗冻的人谁更健康?
* P e3 @/ K) q0 n( m/ b# [3 w怕冷和抗冻并不能直接作为健康的标志,而是身体状态的不同表现,人类这些改变对健康有双面的影响。
+ p) B0 r1 ~5 C3 s) c
比如缺乏α-actinin-3蛋白,虽然获得了更好抗寒能力和耐力,以及荒野生存能力,但是整体力量和爆发力却下降了,在运动过程中,由于肌肉机械特性较弱,更容易出现微损伤,而且炎症水平和酸痛更显著,需要更长的恢复期,否则容易积累慢性损伤。甚至还有研究发现,这类人群可能具有更高的糖尿病风险。
/ M0 h4 p% L' b而不缺乏α-actinin-3蛋白的人在运动中爆发力更强,容易导致严重的肌肉损伤,表现出更强的分解代谢反应,肌肉更容易疲劳。
9 E5 Y3 j! E/ J所以,我们无法把是否怕冷当作一个健康指标,更应该追求生活本身的舒适感,根据自身状况,合理应对寒冷,不让怕冷或抗冻成为影响生活质量的障碍。
: D: E; `& X! m% y' F
8 V4 ~5 p- @& @5 G, E
冬季防寒保暖健康指南
2 Y& r7 R% p9 @4 Q6 V无论是怕冷还是抗冻,找到适合自己的平衡点,才能更从容地应对冬季的寒冷挑战。
% {2 n# V; i) \! }/ ^8 f
对于怕冷的人来说,关键在于提升体内的产热能力和保暖效果。可以通过适当增加运动来促进新陈代谢,例如每天坚持快走或低强度的力量训练,既能增强体能,也能改善末梢循环;同时,在饮食中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铁的食物,比如瘦肉、鸡蛋和深绿色蔬菜,帮助身体内部升温;此外,注意日常保暖,尤其是手脚和腰腹部的保暖,能够有效减少热量散失。
. ?' }# r1 b3 i2 B. e n, Q
对于抗冻的人,虽然身体耐寒能力较强,但同样需要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对健康的潜在威胁。特别是长期在低温环境下工作或活动的人群,应当适时增添衣物,保护心脑血管功能,避免因过度暴露而诱发疾病;同时,不要忽视寒冷对皮肤和呼吸道的影响,可以适当使用加湿器保持空气湿润,并及时为裸露皮肤涂抹保湿产品,减少干燥和冻裂的可能。
- Q. T/ W: S( R- ^7 Z在冬季,不管是怕冷还是抗冻的人,都应该关注自己的身体信号,灵活调整生活方式。
. I2 h0 ?) l2 y* Y6 r
合理作息、饮食均衡,保持运动习惯,是抵御寒冷的核心策略。而适当利用现代工具,如暖手宝、电热毯或保暖贴,也能有效提升舒适度。最重要的是,别让寒冷成为心理上的负担,科学应对寒冬,才能过得健康又安心。
. j/ ~9 T/ n% |" c
- ?% D) `+ B7 w5 I% K9 y+ t! ?# Y6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