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圆圆中午聚餐回到家后就觉得特别困,一睡到了晚上6点多,直到晚饭点才悠悠起床,然而还没怎么吃,就感觉整个人特别使不上力,有种随时晕过去的感觉。这样的情况出现了几次后她被家人劝来医院检查。
3 s( B2 v o: }; R, S
y; ?, p2 H4 M" p7 g8 f0 I; h) _6 @. L& g% ]/ v W
“医生,我这是什么病啊?”她担忧的看着医生。然而医生只是问了她日常作息饮食习惯,就淡定的回答:午觉睡的太多!
- {5 }' S+ r/ Y
6 W8 \: E$ X0 m) R, [2 U: z2 H$ ^听到这她也懵了,咋午睡也会影响健康?
. \: J( A0 B2 a2 R7 N( A# P8 S9 t* W' l# L* d
01
2 d' G0 |) H, ^; Q9 x0 F. ^. |
, W2 Q7 S6 m) n+ S午睡时间越长,越影响寿命?
6 Z7 j [5 @; v6 R( D
7 x1 w2 o' L6 i& L/ X其实圆圆一直有坚持午睡习惯,以前中午休息一下,确实有利于消除疲劳,让下午精力充沛。但后来随着年龄增长,午睡时间变长后,反而越睡越累。现在冬季降温,睡得时间甚至超过了一个小时。
9 W' e+ v( W0 d9 @
% Z! d) y! s8 H ?/ N# s+ x$ _ L其实问题就出在午睡时长上,根据美国2016年一项相关研究报告发现,午睡时间超过一小时患糖尿病风险增加46%。
3 x. s$ e! f. Z3 P: S
: ]8 Q, Q2 O- A7 F& V$ y3 L' o0 e而且圆圆年轻的时候就查出了血糖偏高的问题,每次一吃完午饭就犯困,经常吃饱饭就躺下休息,导致消耗的热量会更少,血糖血脂也会随之上升。
% P* r5 R& J# a, i0 `, R. W: Q; _# I0 @
加上人体摄入碳水后会分解出大量的葡萄糖,此时躺下休息会影响葡萄糖消化,增加餐后血糖水平,因此圆圆才会因为高血糖经常感觉头晕,身体乏力等症状。
/ ]. h4 A5 u2 G
) `$ L1 R9 l/ v此外,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曾发表研究发现午睡过长,还会增加40%罹患痴呆风险,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患阿尔茨海默症的人午睡时间也会越来越长,而午睡时长又会影响认知功能,就这样形成了恶性循环。
3 Z: Z1 @- Y2 c, }0 `1 t1 T+ N) f9 V
图源自网络
% y% P5 K: A( I L0 r
0 B& E* K. }' Z
另外,去年来自西班牙韦尔瓦大学的一篇针对学生群体午睡习惯研究发现,午睡30分钟以上的人比起睡不够30分钟的人,出现房颤的几率要高出90%,也就是说午睡时间越长,房颤风险越高。
$ d5 k: R7 x- l9 [/ B3 p3 }
9 B n9 b& m/ o! V# X8 t2 i2 x
这么看来,午睡睡得久可能带来更多健康风险,说是影响寿命也并不过分。
" T; n9 g. n4 u2 y3 f' O8 r
x7 j& C" I( C1 V02
$ q7 q/ f2 u7 B
! x* x3 i0 h$ I! A1 x
适当午睡,好处多多
: j& R& ~4 ]# B( P) D+ U; N, u, O4 J8 [3 Q5 l+ ^; M! R I2 t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貌似午休仅是亚洲人的“专利”,反而西方普遍没有午睡得习惯。其实这与我们的饮食习惯息息相关,也可以称之为“晕碳”现象。
, h [$ B6 }: r; A B
/ ~ i: l) B' s7 [% _
“晕碳”现象指的是碳水化合物摄入后,人体血糖水平极速上升,导致胰岛素大量分泌,刺激大脑色氨酸不断转化为血清素,最终引起困倦的情况,而这种现象也解释了亚洲人为什么偏爱午睡的习惯,因为亚洲地区饮食习惯中碳水比例较高,升糖更快。
: U9 t9 ~8 Q* J# Y' q
) m5 J7 K s, K" x( p
别小看午睡,睡的好了,对健康也有益:
; J1 V' E6 Y4 m2 s2 P3 a0 U5 B* t( Q
1、减缓大脑萎缩速度
) T/ c# k( U- y$ K1 L
1 m+ i7 _* k E《睡眠健康》杂志就曾发布过关于午睡和大脑容量关系的研究,报告指出适度午睡可以减缓大脑萎缩速度,起到一定的大脑功能保护作用。
( T$ g" m' J1 A9 t- ^- P: K
w# G/ D" ^( z/ z2、有助养眼
* C3 K% r e: z6 P( F- V8 H% }5 o
- m; E$ N6 ^! @# a- A! B4 Q b午睡可以减少用眼时间,让眼睛得到适当的休息,促进泪液分泌,滋润眼球,随着角膜在闭眼期间温度上升,眼部细胞加速代谢,从而让眼睛保养出好状态。
/ L( N8 C1 O w' C" e6 j: N& b
0 Q0 a# a, H0 j3、缓解焦虑的情绪
- g0 s/ _: g2 v; B- \8 E" N# Q
( h3 L$ k1 z. b7 M# f2 [- k1 E9 X
适当午睡可以缓解上午长时间劳作带来的不良情绪影响,让身体得到一定的休息,研究解释可能是因为午睡是大脑和情感区域连接更为紧密,可以帮助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
8 Q d, D/ L* Y4 F
& B+ t- [) i$ h- U' w, d4、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
8 m4 T* J: H9 U5 S8 D7 P
! n' V$ H- b) F8 u著名期刊《心脏》曾发布过一篇对比午睡与否出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发现每周午睡1-2次的人比起完全不午睡的人出现心血管疾病风险要低48%。
$ [- Q, J& h& P" U7 y6 T- j
5 q5 J; T, R2 u图源自网络
+ M$ x5 k3 m% d* z4 [0 C) J1 ~0 K1 s5 Q1 N+ V
03
; C2 T; C1 t2 N6 g& I0 `7 B
* X5 ?9 l, S! m$ S/ H上了年纪后,
& u" P5 @7 ]2 Y* r$ `, M% v* n* s2 W8 l: r4 p+ ^" b
这些不正确午睡习惯要避免!
5 @% T- M2 ~3 E3 I* L* m5 Z2 @4 b
) p2 H+ T3 \4 X* J2 Y9 {, b* f/ @5 c虽然午睡对于健康有很大益处,但午睡也不是随便睡的,尤其要注意以下坏习惯,睡了还不如不睡,老人更要避免。
/ {4 @3 @* y9 I! y- ~: P5 ]3 p
: i2 A& f- x! d; M: x1、午睡不要趴着睡
2 X6 c! A. f9 ]3 F1 A
* e+ q% ~, t$ X$ q; y相信伏案午睡大家都做过,困了直接往桌上一趴就睡,动作虽然方便简单,但这样的姿势入睡却隐藏着不易察觉的危害,特别是冬天,这样趴着午睡,身体舒展不开,血液循环容易不畅,如果年纪大了血管遇冷更容易收缩变脆,对血管负担更重。
" x( V1 d K3 E. c: o2 `1 c/ n( c4 Y+ b# Y+ U Q* ?
而且这个姿势对于脊柱的压力也比较大,长期趴着午睡,容易增加颈椎病风险,另外趴着午睡的还会影响呼吸循环,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午睡后会出现头晕眼花、耳鸣肢体麻木等症状。
W2 y5 r- K8 [0 E! k, c& g
! l1 ?5 k2 L/ M; h3 M d
2、午睡不要睡太久
7 y* n9 j1 P9 T( O% `' R, L
( u# c8 r; @2 z- u
午睡时间过长我们会发现醒来后往往身体更加疲惫,别小看这个问题,湖南省脑科医院睡眠障碍与神经症科主任医师骆晓林表示,午睡时长和糖尿病风险有一定关系,午睡时长越长,患病风险越高,建议午睡30分钟为宜,不宜过长也不宜太短。
, R' X. E8 M6 a) \8 d: o2 T
' X* e6 I+ T' a
3、两类人不要午睡
/ C7 S0 h3 [* ?$ ~
) I) k" \* l8 s2 ^; i• 部分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 c* ~3 p( M, ^2 E$ a, Y0 O
j/ S. u- Y8 J( z3 t; t" Q1 v有些老人在午睡后总是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往往是心脑血管在警报,午睡过程可能会出现心率下降,心脑血流量减少,甚至缺血风险,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如果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你不适合午睡。
) P, ^& a4 ^2 x c
x' y! _% I# f9 @8 ]7 c4 P3 X( D• 血压过低者
( u' N3 O/ o" i" x+ g& c2 `0 b9 u- h" g4 i1 t0 ~7 _0 y
血压低的老人本身就容易感到精神疲惫,加上血流速慢,冬天症状更加剧,贸然午睡可能会增加心血管意外风险,最好先锻炼好体质,改善血压低的问题在适当午睡。
% U5 i* ~5 `+ Y1 {% O8 K2 T% A+ N" `- ~0 f% Q3 L6 w) E
对于不适合午睡的人群也不用太焦虑,其实午休除了睡觉,也可以在安静环境中保持身心放松,闭目养神,这样身体也可以得到休息,得到午睡的效果。
1 I3 `& W4 e/ q+ u0 Y; |: R# s
. k- [0 C0 b" T$ l8 \1 g9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