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0 }5 e( p* _. S8 L$ l& I
! V n! \( C/ {8 C7 Z1 \
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 [0 y, s; {0 V/ R: _
- X, q+ h; H3 P S4 H出自晋·傅玄《太子少傅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意思是说无论你跟着其中任意一方的人,都会被其拥有的品行所感染。”
4 G8 \: L" I8 E8 G$ C) X0 j4 h! C
& Q* c, h. m4 E8 P" M' V与人品好的人在一起,自己会越来越好。与人品不好的人相处久了,自己也会受影响,甚至为其所害。
) f p! v9 ?& B( @/ b7 k$ J
3 o9 ]( e) \8 U% X/ i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诸葛亮认为,亲近什么人,朝廷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 I# j9 \5 w% U7 t6 N7 } y$ Y: m
% e4 N1 z3 W* C! h8 t# R同样的道理,与什么人交往,就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所以,我们要尽量地避免与人品不好的人来往过密。文字认为,淫欲重,人品坏的人一看便知,有以下5个特征的人,请远离!
- W0 i4 {3 z' ~: O4 t/ j( ]
/ _9 w9 E6 p$ y* }: n◆一、见利忘义
& D/ b, @ ]& r9 Q9 G% S. e: ~0 Y0 V6 Y( x7 ?2 L! h
汉高祖死后,吕后专权,对娘家的人封王封侯,排斥异己,诛杀功臣。不久,吕后也死了,她在遗诏中指定内侄吕产为相国,吕禄统领京都禁卫军。
& ^' `& u8 ^& u2 N1 E1 C5 T5 r) O. t( K( W9 f9 q+ \6 D% s5 {
吕氏家族掌权,激起一批功臣不满,太尉周勃与丞相陈平密议对策。他们巧使妙计,把吕党要人郦寄争取过来,由他去说服吕禄,把兵权还给周勃。
8 d9 Y7 e7 P4 O% {; x/ }' x0 k# x7 {8 w3 [) h" ~
这时,大将军灌婴联合齐王刘襄等刘家军,回京师欲诛吕氏家族。郦寄与吕禄本是知交,吕禄听了郦寄的话,终于把北军归周勃指挥。前相国曹参的儿子曹窋又配合朱虚侯刘章控制了南军,在未央宫杀死了吕产。其余吕氏大官,也都被周勃派人抓获,一一斩首。
* |, ^- [, C9 M
. P5 K1 }3 ]% {) J/ ]8 S; Z5 R
吕氏势力全被消灭后,周勃、陈平等大臣迎立代王刘恒为帝,就是汉文帝。在诛吕这场斗争中,郦寄也出了力,所以袭父爵为曲周侯,但舆论说他出卖朋友。
% |1 B6 d w9 [, r1 s- [
, d' V0 W% ^) M5 j% Q* V- W& X3 _利益,是人品的试金石。很多人平常道貌岸然,在利益面前就可能原形毕露。
! o) h' w8 l" \& A9 O5 [& e) r% a
. `- n) y* j9 ~1 Q0 ~, e2 V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个人品好的人,不会因为利益而不讲义气、道德。相反,人品不好的人,除了利益,其他都可以不顾。
, o- d$ [& K1 w' h8 @9 m8 \. F7 i
% C7 ?% {( ]6 B- Z* q' w% b, \见利忘义的人,可以为了利益出卖他人。历史上,郦寄就是见利忘义的人。当下,那些为了让自己升职而不顾道义踩自己朋友的人,也是见利忘义之人。
5 f, H5 }, ~ t" b+ R9 G; Z
5 x5 B9 f+ g5 C) G+ l) V) B见利忘义的人,可以为了利益反目成仇。生活中,有很多人合伙开公司或者做生意,最后都因为利益而反目成仇。
5 F: \) }; A- g$ [. x: ^1 G; W/ x# z
所以,见利忘义的人淫欲重,往往是人品不好的人,还是不要和他走太近为好。
7 ?: l4 c# ?1 E5 s5 E) Y
$ K4 s" ]. [: \& P◆二、有恩不报
! y( F! b4 n' q/ e
: N8 |" T n6 f' V" M9 O+ N孙权:有“恩”不报。
- o$ u2 w& \6 a. n& {
+ w) H. N3 c# R. N1 p1 g东汉末年,孙策坐镇江东,令吕范掌管财务大权。
+ }6 k3 g& M+ K3 x0 k/ E% I5 M' n
# [* s# d; _8 L s8 g0 G6 R当时的孙权还是一副公子哥儿做派,日常开销极大,手头老是吃紧,于是他私下里求吕范给“照顾”一下,吕范不但不听,反而向孙策打小报告。
( K9 S1 o" ]: P# h5 F& v
* [# n/ M# T, p6 c! |孙权挨了孙策一顿臭骂,恨吕范恨得牙痒痒。
, Y* R+ w7 x; e1 U
. I# q: p) ?/ f h! h* z2 I后来,孙权当了地方长官,这下花钱可放开手脚了。他手下有个管财务的官员叫周谷,凡是孙权的私人开销,不想让孙策知道的,周谷就替他做“假账”,孙权很欣赏他。
* L5 d: M0 {, k$ {4 ?& w) A/ N* n3 F
. n: e' i+ @: n4 ]( w再后来,孙策英年早逝,孙权成了江东首领。按常理,这下周谷该升官发财,而吕范该吃不了兜着走了吧?
( I0 R( ]4 H+ r8 B
9 n" V6 w: D9 {
可是,孙权偏偏重用吕范,而渐渐疏远了周谷。理由很简单:吕范是忠诚君子,周谷是阿谀小人。
/ s: o4 J. n- U% n
9 {) u+ V0 X' c2 v1 R3 k% e——成大事者,不会信重小人!
/ L& y. N$ I" r- E4 |( x2 o# G3 x
( m# a% q$ I$ m7 M1 K常言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图报,是为人之本。一个人若有恩不报,绝对是人品有问题。
2 h0 O) r6 h5 [2 a
9 F+ ^% F+ k) G/ L. k若不报父母恩,是为不孝。如果连父母之恩都不报的人,人品好不到哪里去。
q6 L% o$ W8 F$ M8 s8 m3 k
% m/ C/ |- C5 X+ A' y, G1 f若不报贵人恩,是为不义。在人生旅途中,贵人在关键时刻拉了你一把,让你拥有更好的人生。若对贵人知恩不报,那还谈什么人品可言。
8 q" g) r& ^3 \, W4 I! l8 m- P" ?. S, E& _
有恩不报的人,即使你对他再好,他也无动于衷。这种无视他人付出,不思感恩回报的人,还是远离一些吧!
0 W* q3 w( D- ?8 e: F6 b W7 \5 t) Q/ |) \
◆三、不讲信用
5 ]& V. y: g/ A3 Z- D3 }! t
! O" C( H/ ~% a0 b7 Q) x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
, z4 l" N, d& p9 F; N$ _" H7 X4 M' a" v0 M1 R4 Y( D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金”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
2 _; m) [+ G. W7 S. k' w l- ?: o' e: m* ^, A Y) q) e
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并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
. Q! a: W5 j5 \- y/ i3 z* u
W) q) ^8 R( Y, Q& w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3 v3 t% a2 b0 A* @1 ]% A; m- J
( ?% _5 E5 \+ S2 N, W! e4 ~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话算话是一个人的基本品质。
3 x" ]; Q/ h8 B' ~0 E- e
6 R6 V$ G4 C2 N8 ?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x1 D4 q, V2 a" s; m5 U
$ M# E$ c: s5 e/ {9 p* ]7 J& c( M" u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是没有信用了,就不知道他怎么为人了。
: { `: z2 v# Y- {, c
+ ?1 S3 ^6 }! o/ B* H: M5 U
不讲信用,是人品差的表现。这样的人,不会顾及他人的感受和利益。
]/ J# f- @3 S9 P+ N/ u
b% s3 i7 [1 u n L不讲信用,危害巨大,所以,对于不讲信用的人,还是不要走太近了。
) T; C3 s' A2 t( |, ^% @( u5 |
0 \4 F$ ]2 m# u- r# o; ~◆四、心术不正
) w; d) n" d' C% Y3 W* H# t% q* I" [; e4 V2 b2 ^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然而,心术不正的人却是时时想着如何害人,人品极坏。
* K; I# F: A ^/ o5 A+ G! {( u2 e3 b0 z
心术不正,指为人不忠厚,不正派。而有的人恰巧如此,对很多事很多人都毫无责任心,只顾嘴上谈兵,一到实际时便会想方设法地去逃避责任。不论是对待工作还是对待生活,只要遇到了难事就会觉得自己克服不了,更不想去奋斗,去努力。这样的人也终究一事无成,遇到这样的人也要远离。
7 [ g' \2 Q1 S. z* [5 R- O5 k
, a- w- T. t6 g' o# s* w一个人要想遇到良友知己,就必须要学会谦逊,学会为他人着想,让自己变得积极向上,对生活充满正能量和激情。而那些心术不正的人,不仅会让自己的人生充满阴霾,还会影响到其他的人。所以我们不仅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还要远离那些心术不正,会影响自己生活的人,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 e% [& I0 b3 ~
* n# ^# F& A l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总会有一些喜欢动歪脑筋、喜欢搞小动作的人。如果和心术不正的人走得太近,常常会受其所害而不自知。所以,对于心术不正的人,还是尽量远离吧!
2 E$ Z5 P) j6 t, u) h, @/ e; W
. V3 N, I- u$ b0 t4 u◆五、口蜜腹剑
6 {: ^1 k$ D/ G) o' W% T. N8 a: v! @2 y9 G( G# [9 {+ B
“口蜜腹剑”:出于宋朝·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意思为嘴上甜,心里狠。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多指蛇蝎心肠的坏人。
, _7 z/ ~' U! h& t# T; B
/ m' k1 R4 V3 m5 O/ F# n像李林甫那样的人是非常可怕的,因为表里不一,如果不小心,便要上当受害。所以“口蜜腹剑”是贬义词,我们可以作为交朋友的告诫,我们交朋友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
! |' S0 ^# Q9 \0 x$ g" m, i5 ~
- H C0 @% ~2 x& P7 q% N+ V1 \孔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认为,那些常常花言巧语的人,很少是有仁心的。
2 u2 Q9 w. m4 F: ~" h
- | W2 r& [) m: y' ^3 k+ v' E1 O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不少嘴巴很甜,背后却给你捅刀子的人。这种人是笑面虎,害人不皱眉,杀人不眨眼。一旦发现这种人品极差的人,还是远离为妙。
. S: J" o0 P- B9 E$ r% L/ F7 Z- k7 e% ^2 E' \/ f.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