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古代有许多志怪小说,因为人们对于很多自然现象无法解释,所以将它们全部归结为鬼神作怪。蒲松龄曾有一个志怪小说集名叫《聊斋志异》,其中记载了很多类似的故事,现代人读来觉得十分新奇。蒲松龄是清朝的人,所以小说成书时间在清朝。
& U. X& J5 ~8 A1 y' E9 Z: t* J1 [% Q
- u6 ~5 M! s4 A3 R& [" |; G7 H3 {& Y 但追溯历史我们就会发现,在很久以前,人们就有过类似的书籍,例如宋朝的《太平广记》,搜集的就是一些民间传说。其中最为人所关注的就是"阴兵借道"的说法。至今很多人都不理解是怎么回事,因此人们不禁发出疑问,这样的事情到底是否存在,其实专家也曾给出过解释。
# r) Z7 x" ?% f# Y% Y5 S5 j( |( ~, O# O) J% V% P! f4 b
一、多次记载,无法合理解释
$ E1 c9 j& R8 T, c+ k8 z8 Q' X5 L/ b7 s; k
根据书中描述,古代曾多次发生过所谓的"阴兵借道"的场景。第一次详细记载是在唐朝,当时人们看见,天空中突然出现了几个若隐若现的身影,他们身着铠甲,并列着向前走。看到此番景象的百姓震惊了,他们无法解释为何人会突然出现在天上,所以就把这些人称作阴兵。
' f# @( z7 y# G" j' ?9 D( z5 u
7 Q& _& w5 ~2 s8 r8 q- ?! q 之所以有这种猜测,还有一种原因是,出现这种景象的地方大多是发生过战乱,或者是闹过灾害的地方,死过很多人,因此人们觉得这些地方怨气比较重,出现这种现象也很正常。 ; w9 ^* C$ N% f/ i/ S- g
: ~8 c- |9 Y7 c0 {
其实这种现象不止在古代出现过,就是在现代社会,人们也有碰到过类似的现象。事情发生在云南,在当地有一个著名的山谷,不少人称,如果置身于山谷之中,有时候就能够听到人的厮杀声、马的吼叫声以及兵刃相接的声音。毫无疑问,这种声音应该来自于古代,因为现如今的云南不会再出现这样打仗的情况。
) G6 y. x7 o5 T4 L9 H* Q( {9 W7 q' H8 M5 ]3 A! o: v0 W4 x# F% J
在百思不得其解之下,人们翻阅了史书,发现这个地方并不简单。原来这里曾经是三国时期诸葛亮战斗的地方,他在这里打败了敌军,顺利擒获了孟获。因为这里发生过激烈的战争,所以当时到处都是尸体,按照古人的说法,这个地方有冤魂也不足为奇。可这些事情毕竟发生在许久之前,为何现在人们还能够听到这种声音呢? + h. m& x* X6 C# J: K5 V2 O
! J" B6 S2 E0 a
二、专家给出论断,不久后被推翻
# D8 g3 j( Q2 A5 U7 e
: l$ j: F; n: I 为了合理解释这一现象,不让人们猜疑,专家开始着手调查。他们一开始做了多种猜想,第一种结论是,他们认为山谷中可能存在两种材料,一种是磁铁矿,另一种是石英岩。这两种材料都有一定的收录声音的作用。
- ?- y* `4 P6 c9 i/ T; ?- i- j) w" }$ T
所以如果山谷中有这两种材料,能够记录下当时的声音也不足为奇。此论断出来之后,很多人都深信不疑,觉得很有道理。但是经过一番实际调查之后人们发现,山谷中磁铁矿的储量非常有限,根本无法完成存储声音的作用。 1 [2 l% l y8 i( X7 K) L
4 X. _. p' s; P9 S2 A; t; S: X
此推论被推翻之后,专家又进行了多番实验,但是最终都没能得到一个合理的结论。每一个猜测提出之后,不久就会被推翻。专家们顶着巨大的研究压力,但最终一无所获。 6 d- r; F/ Z7 w+ \6 J5 D7 {% V
0 C+ F7 U" N8 g+ Y: Y8 T) x/ z7 l! g m5 Q
虽然没有给出确定结论,但是专家仍认为,不应当用鬼神之说来解释这种现象,现在的科学技术的确无法解答,并不代表之后无法解释。 ( m# @5 L9 A, l4 Z6 A7 t* V
4 {1 Z' e! I; B, V$ c 结语: v4 k- A% W. q( N
; n/ O) H& D4 c, {& E: }5 x. G 大自然是充满神秘的,所以想用当下的技术来解释全部的自然现象并不可行。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提高科学技术,从而做出科学合理的论断。一味地用鬼神之说来解释,的确会让人们感到惊恐。 , r- N* X) d& \% [9 @; M
, d$ J! {7 ?9 W" U8 N: ^' C9 v7 h 我们应当坚信,终有一天,当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这些问题都将迎刃而解,人们也将不再受此困扰。但还有句话——“科学的尽头是神学”,对此你是怎么认为的呢? ! Q6 I* K z! G/ Q# F
. _& h) F' M8 Y/ P6 j!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