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当文艺作品的虚构桥段发生在真实世界时,绝少会有皆大欢喜的结局,十有八九是惨剧和/或闹剧。 Z3 n4 w6 a7 k l 0 _: s; {0 k' f比如2020年的“十一”长假前,据传华北某高校一名男大学生为了可以专心预备考研,不惜将自己的下体割掉,以遏止自己的性欲。4 C3 }+ l8 V9 D% y; i
( _5 x4 ^4 B; T8 n
这位大三男学生觉得自己的性欲令他在学习时分心。为了可以压抑自己的性欲,这名大学生日前拿着刀走进校园的一所厕所内,自行将自己的生殖器官连根斩却。该名男大生事后被问及原因,他只表示“性欲会影响学习,我要考研。” 7 ?& ^: s0 z. r% }2 |. b. o( x; B* q8 [7 |) B, m
男大学生自行阉割的当下,疑因抵不住痛楚而大叫,附近有人听到呼叫声后,随即救下男学生送往医院治理。据称校方现时将事发的洗手间关闭,而此名大学生的奇特行为亦迅速在网络传开。 3 {( u& k" L3 g8 q, q' v0 U5 ^4 X& j! v N
“自宫”能让自己专注吗?2 |" w9 ` O& r+ s2 X
: q) t0 G' Y1 m3 ~
这种鸟事,看似荒诞不经、绝无仅有,其实有着多重原因:既有公共卫生观念的谬误来源,也有阶级行为模式的传承因子。 5 i3 Q: E n0 ?$ j) N & O( [' ]9 m- p中文人群陷于硬套“阴阳五行”的政治神话理念理解人体生理机能的误区太久,已经很难说服普通人不用“阳”、“火”这些不相干的概念来诠释神经系统的机能了。; ^! X2 K9 j# s! u
T: K" l7 U a0 r; f
其实,就算青年男性连屌带蛋一起剁掉,也无法达到“绝火清心”、摒弃杂念的效果,反而会降低从此以后的专注力持续时长与情绪管理能力。* O- @6 p5 V7 N7 X! \* w
. [' e8 g3 _, q7 m, h青春期人类,不管雌雄,都会显得冒失、冲动、心意不定、难以专注自持。蠢人想不通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自然会以为这个年龄段开始萌发的交配冲动是心意不专的原因。 # }* W ^: `5 S! X( k4 Y$ Y' _1 M) ?4 J7 l: Z) B
但就算去除主要性激素的分泌器官,25岁以前的人类,仍然不会达到预期内的专注水准。 0 W" ?$ C2 N! T% u& V( I / \$ z7 K) N- b因为负责演绎推理、普遍原则应用、长期计划等神经活动的脑部区域是额叶皮质,但这个脑区直到25岁之后才会发育完整、神经元完全搭上线。. ?, T. F E. [. n. n: h
7 o5 k0 {* O$ z4 o' I再加上25岁前的人类,相较于不够完备的额叶皮质,负责处理恐惧、愤怒类情绪的杏仁核更发达。这意味着青年人的专注、理性、自持,远不如大起大落的情绪波动显著,这就是杏仁核强过额叶皮质的表现。 , V: I& W) V6 L, P. Q& p8 L+ g( F$ R- N/ D+ Y
图片雌性激素同样干扰女性专注力 0 W: f% h$ _2 V; s8 o( a3 g7 r2 q# ?6 ]' y/ c) N
在这种神经状况上,再加上青年人类的神经系统刚开始适应性腺激素,此年龄段的人类会显得更加心性不定。1 T7 e$ k2 k$ k$ O) @
, b6 f( [; W* `" W$ K7 U但用阉割以提高25岁前人类的专注力,既不可能,也不现实。因为如前所述,只要额叶发育不完全,青年人的专注力不可能会有显著提高。' h C& O5 g6 n {" C& a
& y+ H% E1 j% ~9 K1 ^4 t
而且对专注力与认知机能影响更明显的性腺激素还不是雄性的睾丸酮,而是雌性的雌激素和黄体酮。青年女性的卵巢内分泌特性就是激素产量的不稳定,除了是否开始排卵本身导致的性腺激素水平波动,还有每个排卵周期的雌性激素不同量带来的更剧烈神经机能的波动。 / M5 u4 M* {' Q+ J6 S- m% S. I9 S- i1 r" v
所以更易伤感泪下的青年女性,认知机能其实受性腺激素的影响比更易冲动勃起的青年男性大得多。不过因为没有错误的俗见作祟,谢天谢地,中国女学生没有被坑到为了考试去摘卵巢。6 _) G- c4 H- k8 }3 S5 G
8 T* t% n( N" S1 L5 W" O% H' B+ p睾丸酮对心智有益,阉人会变痴蠢. h7 b. |, {6 `+ i# p( A
, r, z9 F4 h( ~+ T4 v; t7 w
雄性性腺激素,其实是在提高而滞碍雄性的心智。贸然自宫的结果,是会变得更蠢而不会考试更发达。 ; n! }2 F. |0 n/ r. B $ @: p' `- E- R# A, n从各种哺乳类动物的实验与观察中,不管是雄鼠、雄猴、雄性人类,都能发现不管是切除分泌睾酮的器官、还是分泌睾酮的器官自然衰弱后,血浆总睾酮水平和游离睾酮水平不可避免地下降,而认知力、专注力和执行功能总是如影随形地恶化。 . {0 t: Y! N4 G" X" g y3 D0 d& G / o9 H: y& x8 ]( ]3 d" e1985年,研究者发现雄性小鼠的下丘脑视前区性二态核中,神经元数量直接与血浆总睾酮水平正相关。2008年,研究者发现雄性青春期人类脑白质里的神经元数量直接与血浆总睾酮水平和游离睾酮水平正相关。也就是说,睾酮量水平多发达,雄性哺乳动物发育中的脑子里的神经元数量就多高。 / @. L4 b" q9 Y% m) U1 O; o, m* l5 m+ C. \' L6 Q, F' i
生物学界通过大量实验发现,大略言之,雌性性腺激素有助于对文字-声音信息的记忆,雄性性腺激素有助于对空间-视觉信息的记忆。 , h) ^9 T7 [( z% j4 ?2 D0 R, \4 v- v' }3 w7 M
这两大类激素在两种性别的人类体内都同时共存,只是比例不同。在雄性人类体内,睾丸酮95%是由睾丸间质细胞分泌,5%由肾上腺分泌。雌性人类体内的睾丸酮全由肾上腺分泌。! Y* Z+ s6 ]/ L/ r0 N
# q! x ~6 @; Y/ [, _: f! x
所以实验结果是不分性别地,睾酮在人体内的水平越接近正常程度的发达,人类的空间-视觉信息的记忆能力就有越显著的增高,神经系统的整体信息处理能力与学习效率也会有相应提升。 3 o" \3 | R5 S' I 8 h6 L" s/ h9 a8 l" J7 A" {而且睾丸酮可以通过人体内的神经化学反应,缓解神经元凋亡和细胞形态的恶化。并且在人体的衰老过程中,雄激素直接影响海马棘触突的密度、大脑葡萄糖代谢的效率、神经元对毒性损伤的易感性。! ~, t4 y; |8 c3 x" v5 E
' K' T4 h9 v. `$ D" L' }+ y# h& V因此,提高睾酮水平在老年人体内的程度,可以直接大幅缓解老年痴呆、帕金森病和亨丁顿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症状,连同文字记忆和空间记忆都会有大幅改善。 : {* m0 [, l' Z1 h & f: a" C; R! i9 E/ M" d“自宫”的下场 * o2 k: J$ } L/ I8 L 6 A6 M6 W, _: @1 g& [“自宫”在当今中文人群里的文化意象,大体源出金庸名著《笑傲江湖》中的著名桥段。在这本五十多年前面世的武侠小说中,作者设想了珍藏“自宫秘籍”的教派与“自宫练神功”的行为。 - L, A& [; m# v& C) \/ x2 m 5 M) C3 A8 U3 j4 k% B& e; I自从16世纪开始,“自宫”者大都是最底层流氓无产者,为了一份稳定的侍奉工作,不惜冒着破家、绝嗣、四亲流散这些传统道德标准中的大不讳,自行阉割,投效权门求用。! {0 `6 j7 ]2 L: q
/ _, |" m- I5 H但这种出路的稳定性与社会的阶层复杂度是正相关、与获得收用的难度是负相关的。 ) b/ g# U0 B/ F' J. S# s $ E! [2 c, E+ A# x在黄河、长江流域还存在世袭贵族时,“自宫”投效获用成功的难度极大。“公家不畜刑人,大夫不养,士遇之涂弗与言也”,用白话说,就是公元前十世纪到三世纪,哪家贵族用了这种烂人,出门上街都没有同侪愿意打招呼。) q' l! D/ O Y8 Z4 A4 _3 Z
, l" Z4 D" Z/ v9 G9 Y( n
不过越晚近,社会的阶层复杂度就越扁平,“自宫”投效获用成功的难度也就越低。在明朝中期后,那些北方的无业游民们,每十年都会有成千名自行下手阉割的男性,被分配到“南海子净军”、“海户”、“火者”这些首都工作岗位上。 % H: D( ~) Y, J2 V2 q- N" c0 Y) j8 ^9 P
古代为权贵服务的贱侍并非不需要技能培训与身份担保,但阉割是绕过这些门槛的捷径。“阉宦之祸”被读书人痛恨的实质原因,其实就在这种变道捷径上:凭什么老子要攒三代人家产、背二十年没用的作文真题,才能通过智力测试,获得分享权力余唾的资格,你把自己一刀切了,痛一下就能绕过这么多麻烦。; S {* d) O! u( X. X/ R
% C5 J! R' h4 k+ v
那位“自宫”的年轻人,心心念念是在“考研”。可就算研究生毕业了,只剩一副残缺的身体,又能怎样呢? 7 M4 {% z( l8 c2 p& R J7 J* l% v: S! S; U7 D0 q0 ~&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