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植物奶油到底是什么?
5 r, n, d8 w. U9 D9 X
+ Y: j% W( Y0 i% M
过去,蛋糕用的很多都是植物奶油——它是将植物油氢化后,加入水、糖、食用香精及其它添加剂制成。而现在,动物奶油成了主流,它也叫淡奶油或稀奶油,是从全脂奶中分离得到的,打发后容易化。
7 `, E* E( G3 F6 S2 B
7 T* z) E2 v7 F4 \- d& b/ f你能分清动物奶油和植物奶油吗?
8 R" W8 n+ M& y5 G
( N8 {7 C0 O( b- B! K) T
牛奶中天然含有3%-4%的脂肪。四五千年前,人们就已经会将生牛乳静置,等密度较低的脂肪上升到表层后收集起来,那就是奶油。
& N' P7 D5 O! i0 \" ]( z. Z' z- C: L' I
5 x' P8 g4 P d6 O+ H+ P$ `, U5 y动物奶油并不是纯纯的“油”,脂肪含量一般在10.5%-38%之间,也有少数奶油脂肪含量更高。打发后用来做蛋糕的稀奶油(Whipping Cream),脂肪含量在35%左右。
6 y1 @2 _+ P5 t
`5 b8 B( `( Y, o7 I( S5 ]9 s
打发中的稀奶油
& N! K7 y* ^6 a
2 k9 s \0 u0 t4 w$ P Z历史上,动物奶油又少又贵,人类一直在想方设法找它的平替。
1 \& t7 _' G9 X' K1 y
; d" T ~/ V9 q8 {& V+ d首先取得突破的,是同样以牛奶为原料的黄油。1902年,德国化学家诺曼根据“氢化反应”理论,用催化剂使液态植物油变成了固体。随后几十年,价格便宜、耐储存的人造黄油,风靡整个欧洲。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欧洲有相当一部分的豆油,都被拿去做人造黄油了。
* C d% r7 Y+ f9 C8 U0 l
图片
9 d' l/ t* X5 h/ X+ ]上世纪80年代流行的麦淇淋蛋糕,用的就是人造黄油
0 G) \$ a- f7 ]1945年,美国人罗伯特·维益发明了植脂奶油,也就是植物奶油。上世纪90年代初,植脂奶油进入中国,白脱蛋糕、麦淇淋蛋糕纷纷让位。很多8090后的第一口蛋糕/面包,里边加的就是植物奶油。
4 H* F: k" Q* U% W9 ]
) V0 ? R3 Q. P( b" o9 w慢慢地,中国人逐渐富裕起来,并且关注到了植物奶油的健康问题,使用动物奶油做蛋糕的店也跟着多了起来。
$ u2 L. l: h, |3 u- z0 N% X9 G4 `* U
我小时候吃的奶油面包很多都是夹的植物奶油,口感滑滑的,蜡质感很强,放嘴里都不怎么化。但那才是童年的味道,不会忘的。
) u4 r- N6 Q/ B: S% i( L* Y% r' Y( V7 a
食品工业奇迹到全民公敌
& F- ]+ v2 z, Z6 e$ E2 ?4 E9 o) J( N& d; |& `1 V4 L1 ^
其实,在植物奶油出现后的几十年里,它和它代表的植物油氢化工艺,一直被视为食品工业的奇迹。原因很简单,在做裱花蛋糕这件事儿上,它实在是太好使了!!
/ A0 b! ~# s) H6 }
/ M! o9 Y. V1 X
首先它稳定。植物奶油裱出来的花又大又美观,还能保持很久;动物奶油基本只点缀一圈小花,还得冷藏保存,室温下放一会儿就变软变形。
9 _* L( t8 s: n5 g: f, m" A+ R
9 C K8 D# E1 |: ~0 p
其次,打发率相当高。动物奶油的膨胀率一般也就1:1.5,能打发到1:2就很厉害了;植物奶油一般都能打发到1:3,温度恰当甚至可以打发到1:4。显然,做一个蛋糕,动物奶油的用量要比植物奶油多得多。
: @0 e1 Q. a+ n- ~
# K& N/ e* m& u5 _" u K: s更何况,动物奶油还比植物奶油娇气很多。动物奶油不能冷冻,打发时又要开空调外又要垫冰水的;植物奶油可以冷冻保存,奶油在-2℃-8℃、室温在6℃-28℃就能打发。
1 l+ p; H( q+ k+ P
' T. E5 z$ F% S% D% n: v- J
动物奶油香甜滑嫩入口即化,娇气点就娇气点吧
: V; y) x( i: y( ], `1 O2 D
1 X% x. V5 w6 [$ M7 {0 T& c还有一点,植物奶油便宜。就算现在,1L装的植物奶油也就20块左右,同样容量的动物奶油要40-50块了,如果是某些进口大牌子,更贵。
( q: n0 z, p. X" p. e ~* ?
# h* t, i, R [8 @5 ^0 ?
当然,植物奶油也有缺点。它入口的融化速度要比动物奶油慢一些,吃一大口,还有点糊嘴的感觉;吃第一口的时候特别过瘾,但吃多点就会腻;此外,还有人无法接受植物奶油的香精味儿。
+ ?' }4 `5 j' K# Y2 o
' _3 e) D: V& N9 \/ t4 ]8 O- K
不过它最大的缺点,是反式脂肪酸。因为这个,植物奶油在全世界风靡50年之后,从“食品工业的奇迹”变成了“全民公敌”。
6 \* D$ n& \1 l% T {, i, ~/ }/ Q( M" j, ?* r0 v) F1 ~% C" o: E
食物中的反式脂肪酸有两种。一种是天然来源,主要是反刍动物(如牛、羊)的肉、脂肪、乳和乳制品;另一种是在食品加工中产生,比如食用油氢化、精炼,以及油温过高的烹饪。
' b3 U. R3 u8 t( y/ r. N* o a4 P+ [# @& d/ E3 C/ t+ P- b
植物油中的脂肪酸基本都是顺式脂肪酸。由于工艺的原因,不是所有的顺式脂肪酸都会变成饱和脂肪酸,而且部分不饱和脂肪酸的结构会发生变化,由顺式变成反式,这样一来,氢化植物油中就含有了不少反式脂肪酸。
+ H( O0 s! O+ X) Z
5 m' W- U" o* L3 H
最近二三十年,人类才真正意识到反式脂肪酸的危害。有研究发现,当反式脂肪酸摄入量达到总热量的2%,就会大大提升冠心病发生率。随后又有研究发现,反式脂肪酸除了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风险之外,还有可能增加肥胖的发生概率。
9 S0 j+ l' r( E9 y
1 g5 M3 R; c3 w" h! B5 D! u+ N于是,反式脂肪酸成为了全民公敌,很多国家制定法律禁止使用氢化植物油,或者强制标示出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 Q3 h2 C+ E5 X. E; _- B
+ x' _4 s8 j- i! R" v5 O这些食物里也会有反式脂肪酸
) z8 w3 j4 Z `# u. M1 k
0 o' ^* ^" h0 L* r" G5 O3 ?! [2 i4 \植物奶油一口不能吃吗?
% G% J/ l3 _' N. T' _9 {
1 c) b% F5 k' d$ k8 P因为反式脂肪酸,植物奶油几乎跟毒药划上了等号——什么“植物奶油是慢性毒药”“植物奶油毒过杀虫剂”等传言不断。真有这么可怕吗?
8 Y; g% C& U* L4 A H
- F7 W" _! l% ]" r3 f* k. ]必须要说明,植物奶油≠氢化植物油≠反式脂肪酸。不是所有植物奶油都是氢化植物油,氢化确实是生产植物奶油最常见的工艺,但也会使用棕榈油等未经氢化的植物油来生产植物奶油。
# {: v1 q; \. |0 t, p! t" _+ M
% P! E" x9 V0 U& {. t2 m
巧克力的平替代可可脂,也是一种氢化植物油
. y& K- T: \& _( S1 v1 Q
5 i g7 a& S" w; Q
随着工艺及催化剂的改进,氢化植物油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大大降低,甚至能做到不含反式脂肪酸。现在售卖的植物奶油或是含有氢化植物油的食品包装上,很多会在显著位置标注“反式脂肪酸含量为0”。
9 i! M- d; ^$ {0 o" j/ @/ q
" Z5 D& h1 W4 N: o) @; q+ d9 C
当然,这个零也不是一点都没有,2011年我国明确要求,当食品配料含有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时,营养成分表中应标示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但当每100g或100ml中含量≤0.3g时,即可标注为0。
. z- N- H4 ?# Z( ]6 N# f5 Y! E9 O9 I2 W2 u# w8 }9 q
反式脂肪酸也不至于一点儿都不能沾。前面说过,除了氢化植物油,天然食物和高温烹饪都可能产生少量反式脂肪酸,绝对禁止不太现实。
0 u! n1 h7 t% u( t+ @' P( d/ B# G; w; \4 A5 H& A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反式脂肪的摄入量不要超过总能量摄入的1%,折算出来一人一天的限量在2克左右。
) Y' E6 @4 \) _ ~& Z. k; U7 T ~1 t
+ `' A$ S2 X4 i) ?( ]所以,植物奶油不至于一口都不能吃,但要学会看配料表,注意摄入量。如果配料表中有“氢化植物油”字样,营养标签里标注了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就可以据此计算。就算反式脂肪酸标注为零,也可以按照0.3g/100g计算,最大可能减少摄入量。
" D0 m. @1 @1 a0 v7 E8 t2 Y) D1 a$ w" ?! |. T) w2 b9 f/ p
很多产品会标示出反式脂肪酸含量,所以记得看成分表
. ~7 y* t8 ]; L q
, ^1 }/ L2 T0 h, @* t, N A
植物奶油不能多吃,天然动物奶油也不能放开吃,其中的胆固醇、饱和脂肪酸也都是引起肥胖、心血管疾病的原因。
3 I* P. \8 U9 K7 n
" W1 B* f( [1 G& J
总之,不论是植物奶油还是动物奶油,都得适量吃,过量吃的话都不怎么健康。
3 f: a2 u# h& Z3 r; j; _( K" F7 p' J$ Y+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