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答案是什么都不会发生。 , o6 B |* @& }8 Q& W
M3 |$ g& ]$ g/ s1 Z; C5 h) M4 F首先,如果输液时拔针不及时导致液体流干了,并不会使输液器中的空气进入身体,而是会回血,也就是血液回流到输液器内。这是因为输液器内部气压加上液体压强的总和其实与人静脉血压相近,输液时必须把瓶子举高才能保证足够的压强将药液压入血管。如果没有液体压强,或者液压稍小,都会使得针头附近的药液总压强小于血压,产生回血。当然,即使回血也不会失血过多,这里就不展开了。 ) _* D* j: v7 d* \0 Y( G3 u
4 t0 S# L# h2 _* b+ H' m, A) ]
一种真的可能导致输液时空气进入血管的情况,是针头中的气泡被液体冲入血管。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护士在输液时一般都会先弹一弹针头,把气泡弹出去;然后放出一段液体,保证针头最尖端不会有空气柱。 : b# Y- N M. Z3 W0 M+ C
( ~( c( y( r2 N: J( G哪怕误入黑诊所,护士没有按照操作规范去掉气泡,那也不用担心气泡的问题。人体对进入血管的空气是有安全阈值的,人体重越大,可以承受的进入血管的空气体积就越大。一般认为≤0.02ml/kg的空气进入体内,是不会有任何感觉的。超过2ml/kg的空气进入体内才会导致比较严重的威胁[1][2]。按成年人体重50kg计算,1mL的气体进入血管是毫无感觉的,100mL的空气才会比较危险。输液管内径一般2个毫米左右,1mL的空气对应输液管中一段30cm左右的空气柱;100mL是两个最最大号注射器的容积。如果你真的被人控制着打进两针管空气,那么可能打110比120更合适了(狗头)。 1 j- C$ n- e- f* b5 p
4 c3 f& a# a: |9 R1 b% N最后附赠一个小编中学生物老师讲的故事:生物系(或者医学院)学生解剖兔子的时候,只要给兔兔耳朵上来一针管空气,兔兔就会因静脉栓塞而被“安乐死”——注意兔子的体重只有人的大约1/10。至于是不是真的没有痛苦——我不是兔兔,我不知道。
7 o. P0 e/ H8 w& m+ _
+ l4 v/ [9 S&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