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175|回复: 0

说刑法的罗翔老师,太上头了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秀才
  • 打卡总天数:35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424
  • 最近打卡:2025-01-17 08:48:00

1440

主题

3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11316
发表于 2024-11-20 18: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他在B站的昵称是“罗翔说刑法”,虽然这个名字透着一股淡淡的年代沧桑感,但叫他一声“B站顶流”也不为过。
0 L& n4 l; b, M9 G% `- \( A$ S* ^( n1 V' f  b; R
罗翔老师的视频,只要点开一个,就会边笑边看,边看边笑,看完了还想看,根本停不下来。
( k6 Q& ~5 R/ q( v( K+ ~1 d
) d% E; H1 \: k- N1 E0 B3 I/ Y然后等回过神来,发现自己已经看了几十分钟刑法课了……
: A( D8 Y& V$ C) p9 f# \- I, `) t1 F* f, J  W. t. }
这种看法,用满屏的弹幕来说,叫做:( q, ~& j8 b4 N8 S/ p

7 \: D9 q# h: C: ~# o+ l“上头了!”6 C1 J  R: j+ ~6 z* X$ w

' J- ]( q+ S- X( ~$ g- q+ J罗翔其实是中国政法大学的一名教授,现任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刑法学研究所所长,一直是中国政法大学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 m6 A$ G; @6 K; u

. I2 R& [2 E" a/ i5 m而上面那些视频,则是他做的一系列培训课程的一部分——因为风趣活泼,被大量UP主剪辑、搬运,逐渐在B站上形成了一股“学法律,看罗翔,我有知识我自豪”的氛围。
+ n3 c/ {- f' X: l9 E" w- G/ M1 Z  _+ B% k
因为罗翔老师在讲刑法课的时候,热爱用“张三”这个名字举例,基本什么奇葩的犯罪,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张三都干过,所以“张三”现在在B站被称为“法外狂徒张三”。
! y/ b" O$ L' b+ ^& v! h0 ?; {
" v0 U1 c; G7 m) G; [9 v# t* z/ {在这样的氛围下,罗翔老师3月9号入驻B站,投稿第一个视频,到3月14日,短短五天时间,仅仅投稿三个视频。- A( g/ @- |; G  c* u

/ g& L( ]( D% h: o/ z/ c6 r0 E但他的粉丝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58万,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地飞涨。+ l& |+ V/ Q3 E( [( y$ s- e2 D

5 y4 q% ]0 f# k0 @% ?- ^9 }: {$ r但笔者今天想说的不止于此,罗翔老师作为我国知名政法大学教授,所上的课也绝不仅仅只有“有趣”而已。  C& n) @1 K3 n% q9 G) p% D0 O1 V

+ `  d/ A0 s( f* t$ d那些幽默的段子背后,其实是理性乃至高尚的法律精神,中间有不少地方涉及“法理”和“人性”的讨论也发人深思。
7 h! R/ h0 D8 l4 q' p
" N. `1 F2 R7 _! p. S试举几例:9 e' I, e! g1 k0 f

) m6 d4 x' @2 ?1 U7 j; c. g1、我们为什么要给罪大恶极的人进行辩护?, P* _! q2 g, g- W5 m3 B7 X% w' Y

6 ]) X- T  h# F  V6 H4 J6 I; U这是很多人愤怒的。; S+ L' X+ a! H# y" s7 u
' N$ B6 h& x$ w9 e6 w" }7 G
有疑似“罪大恶极”的人走上法庭,任何为那位“犯罪嫌疑人”开脱的律师,都会遭到网友的质疑甚至谩骂。) o% l% H- a' K

  X: U2 s+ g$ S: C; x3 |; ^1 t罗老师在说这个问题的时候,上一秒还在用“塑料播音腔”讲话,下一秒就战术变声:2 p, Z" p# m+ @

2 S1 w1 [3 p- H! ^  s“你说的天花乱坠也是没用的!”' p  E0 L2 m9 K+ G1 K8 T

% \9 h4 T( ]( T( E“为坏人做辩护的律师都是人渣!”
' h) i' y7 c6 ~5 E" V$ B! f0 G! M" f" @% @3 k
确实,这是很多普通人对为“坏人”而辩护的律师的第一反应。
3 f6 ?. x/ L4 v1 T! q3 G9 u( U/ d, p) ~
. r9 o, n) D2 W6 i& v. q2 d8 q但下一秒,罗老师提了一个问题。. j8 n& Z+ s, M( n+ ~+ n
! i5 Q1 i; p) X4 c
“如果有一天,你也成为了被告人,你是否希望律师为你做辩护?”- L9 k* }, p& f, j& e: Q3 w
+ b( b  i) O! a  h
你说自己是清白的,如果没有人相信你怎么办?你是被冤枉的,但舆论不相信你怎么办?
0 S7 x4 V0 q: I2 c2 C# J  p
; O# O" q: K# @8 V& D所以,律师的使命是什么呢?
! g% t: Y0 u6 E" H6 l  [# Z% h& W; x8 i
律师的使命是维护当事人的权益,这样的说法不严谨。+ y. [. a) T) }+ F( e
6 ?1 U: Y. m, c7 N
律师真正的使命和价值是——
" X3 |' {$ i7 L; h& z
1 S" h* P) l) d- Y% Y在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追求法律的正义。4 h' y' h: ^+ J: l

1 {5 ]5 s) K! m- d2 X8 ]3 e. B. F在很多人看来,那些罪犯是不需要辩护律师的,这可以称作民意。
" s& S: o# F2 u# |9 H) }4 U8 K4 B
) v# y* n: F) D; \8 `& Z1 P7 ~没错,民意很重要,但是如果把民意带上法庭,那法律就什么都不是了。9 E. a2 K( Y3 G- U6 N4 X: G- ^

- A, D& y6 B. N  g* p5 Q! @2 \律师的工作是保护委托人,是尽力帮助自己的委托人,如果连被告的律师都认定委托人有罪的话,那“法律”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C. L$ @7 Y9 Q" L; {* J

4 a, @8 `( ~4 @3 r6 h+ b虽然我们最终追求的是实体正义,但这世上有太多事情我们不知道,所以只有通过程序正义才能无限接近实体正义。
* z* f5 k6 p, x6 l& i: Z" D" {8 F' i4 d' _+ N7 F
这就是法。1 j4 U" k* V, h7 k- j' K
1 H, K# F' \+ \: `  q
2、如何判定正当防卫还是防卫过当?
+ y0 b$ g' n1 h6 E* r2 \0 Q( t" d* R, z' @5 x
提到这个概念辨析,罗翔老师举了一个最经典的案例【粪坑案】。
6 P% u+ k1 n* Y8 ~
, J' _/ S2 U6 z5 r! R9 W说在上世纪80年代,一个妇女干部,冬天的时候骑着车,碰到歹徒要强暴她。. v+ h, L# N( J4 K4 ~' p7 f0 [8 G8 m" {
, U/ e$ D5 M: h1 X% }
这位妇女发现自己完全没有办法反抗,只能假装就范,她找了一个极其为歹徒考虑的借口:“大哥,这个地方不平坦。“
9 N/ T' s9 z, f1 T; e
8 x  f! y/ w7 b3 C4 V1 ^* x$ x( Y6 H- H歹徒觉得有理就答应了,两个人找到了一个平坦的冰面,女干部劝说歹徒脱衣服。
# `) S) P: V$ i8 D+ ]/ V) H' w  g) v) u1 _
就在歹徒脱衣服双眼被蒙住的瞬间,妇女眼疾手快,一把把他推进了粪坑。
" i% c* o# S2 ]7 u4 U
5 Q- J% u4 F7 A4 ]出于一个人基本的求生欲望,这位歹徒往上爬,妇女踩一脚,歹徒第二次往上爬,妇女又踩一脚,第三次往上爬的时候,妇女又踩一脚,这次歹徒彻底掉进了粪坑死亡。
8 t0 M, t1 K5 e" y2 G- w! B; W8 F2 @- i) Q) b: h' `9 N
这种情况下,该名妇女的行为是正当防卫,还是防卫过当?
3 ?  J! o" }+ h/ U  H2 W/ Z8 Z
( Z3 Y( _4 h8 r有人还给细分了一下,说第一脚是正当防卫,第二脚是防卫过当。
  p8 {) f8 m6 y' `4 `( D' X( v% N; ?  E$ {  h; R% X) ^2 f  i
这里就要区分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8 q3 q2 I$ e' z. @; ~8 Z( [+ q- Q

' ~6 D: u7 j7 |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
6 Q- H0 M& _- a
# g% t, p, f% J8 c6 Y. a( U/ s+ J在判定一个案子是正当防卫还是防卫过当时,要采取事前一般人标准,而不是事后理性人标准。  g) e( f( U- A4 f) D

0 G5 b, x( K. b2 \" K# l所谓的事前一般人标准,就是把自己代入进去,以当时的情况进行判定,而事后理性人标准,就是事后诸葛亮,用所谓“上帝视角”的态度去评判当事人采取的措施。
( G5 D# ~1 ?! U+ p+ {3 h6 E
- S  _9 e3 q9 a' c9 P! `所以罗老师反问我们:
) l# R0 i1 `8 G9 Z# }2 t
( `0 U- ^# o4 \如果你是这个妇女,你踩不踩?踩!砸不砸?砸!$ \  m& H  E# [* r' i' ]3 d5 z9 z9 W

& h) A3 u& ]3 V8 I这就是一般人。
' {) k' W9 t" |. _: V- o& g' n
一些普通人甚至部分法官,会在评判一个案件时会过于苛求防卫人保持冷静和理性。! X0 _1 n/ g4 F4 B4 ~6 s& f
! Q& k0 I- Z9 R- C
比如之前的涞源反杀案中,歹徒王磊带着甩棍和水果刀翻墙进入小菲家,并与小菲及小菲的父母发生了严重的肢体冲突,后王磊在混乱的打斗中致死。, i# F& w# `$ M. x% S4 u

, E$ L  `2 m, \: p( d& ~% E* E但这个案子的争议点在于,一部分民众以及涞源县公安局不认为这是正当防卫,将小姑娘的父母羁押在看守所。/ S5 C; L- q5 `+ h: K

3 o3 o0 H$ ~0 d7 W理由之一是“受害人王某倒地后赵印芝在未确认王某是否死亡的情况下,持菜刀连续数刀砍王某颈部,主观上对自己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持放任态度,具有伤害的故意,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3 h: S# I% g& J
4 ]# K" U8 I8 e
这就是事后理性人的态度,忽略王某拿着凶器闯入民宅全家丧命的可能,要求防卫人理性对待行凶者。
* C# p6 U6 X- V/ Y: `6 r  n9 {4 q: T8 w, p9 h
而法律的意义就在于它划清了我们可以做和不可以做的界限,不论是个人对犯罪嫌疑人的怜悯还是评判,都应该被关进法律的笼子里。
1 g$ B5 {, }+ s$ A. K# F# F% I) D  _
  h9 n, d% h6 W1 R好在,这个案子最后改判,最终认定为正当防卫,不幸中的万幸。8 t' Z& Y. p( k$ W

) b8 e, Q4 G! R# p/ q3、为什么我们不对那些罪大恶极的人处以酷刑?7 O' s( b8 `' _8 [

- O7 m- o! B9 i3 p$ H这个问题和第一个问题有点像,但讨论的方面不一样。0 Y* T$ S# V( ~6 {8 U

8 \9 t) Q% J2 J$ o% Z9 m" @我们经常会在各种强奸案,尤其是强奸幼女案中,看到这样的评论:
1 m! v% Z3 E# ~. J+ o  r9 ~
" \! B2 z& p: R5 ]0 K. G' r) y确实,笔者也对那些强奸犯性侵者也恨得咬牙切齿,尤其是看到他们作案的种种细节时,这种感觉更甚。' k# [* B  m$ W3 t5 D

, G: B  f8 D* @7 a5 O但罗老师在讲这个问题时,引用了康德的一句话:“人只能是目的,人不是工具”。# p1 @6 A3 e- |& N+ t' t+ K, K
6 g, b# h3 a3 a' x  ~" T) u
为什么要惩罚一个人,因为他犯罪了。9 Q% x$ }2 T& n! i, l
- T. \$ ]. Z9 c
但是如何来惩罚他?要把他当作人来惩罚。* b& ^, m5 P# j6 q8 ~( P

2 w6 F; Z9 G" k9 q; v残酷不人道的刑罚固然解气,但是它把人当成了工具,是把人给物化了。
2 P% l# Q4 v# o& K1 d. j4 @
. Y0 M: R7 N9 T. i6 L# l如果那些性犯罪者真的被物理阉割了,那么我们就没有把他们当做人,而是当成了一个随意拆卸的物件。
! u% j7 C( q7 l; p  r! Y
; S" G1 [) D$ M" \- t0 r所以,再往下延伸我们会明白——我们惩罚犯罪分子,也要把他当作人来尊重。
+ |# [) L* E6 x& a  T0 \' N; {
, u! C8 t' q1 v  B+ G2 s0 F死刑,就是对理性犯罪人的尊重。1 j0 g& D* v, `. x' T' o7 z, F  P
& e/ K) f6 k' H
法律,归根到底是人的法律。; J4 i+ `( H, s7 f$ j

1 N3 G: i1 O8 ~* W; G5 a还有一个,是说为什么不能随随便便给绑架案、拐卖案、强奸案一律判死刑,而要根据犯案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 o+ l! j) l! [

* f: }9 T8 \+ j& p) C. R因为那样,刑罚就没有梯度了,只会“逼”人做最穷凶极恶的事情。
; W" f, q& E% F# F2 L/ I  G: g- L7 X8 W- x+ v) M( g5 f  \6 C
比如,如果犯强奸罪的罪犯一律判处死刑,那强奸犯或许会在作案时毫不犹豫地杀死受害人。因为反正被抓到了都是死刑,这样他们反而不太容易暴露。0 K' u: c, j) K
6 X9 ?# C; \7 l' M- S# o
现在我们国家对于强奸的量刑,最低是3年有期徒刑——没有人在强奸的时候,会想到自己马上要做三年牢的,他们99%的人,想的是自己绝不会被抓住。* F* Z) ]8 c5 z/ K6 P2 x9 @# e

0 O6 M; J4 L+ p1 q法的威慑力,不在惩罚有多残酷,而在“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0 W, N9 z3 |# m  z3 b. ^1 [2 u0 o4 Y) o" ]2 g  H1 K
所以无论是给罪犯施以酷刑,还是强奸犯一律死刑的提议,都是不够理智的。3 o0 m1 |: W' x& U! P
0 U9 v3 k! t# j. n2 Y& {; }3 T
因为这不一定会降低人去强奸的概率,却会大大增加强奸案受害者的死亡率。
+ z# M$ I1 h8 ?" I2 s  E! H5 i# Y# Y9 o# S0 }2 ~
4、“‘小三’索要精神损失费是否构成敲诈勒索?”( e0 O! G) H; H  R  N

# q) X, o6 N6 N, n1 n看到这个问题,很多人可能会有这样的评论:5 Z# _4 O$ `: i% c1 x
7 q" V9 {4 v5 y& f  D0 e
“‘小三’还要精神损失费,还要不要脸了?”
- y* c1 I' n- W( d% K2 X. T8 }; H( u  q- P/ g
如果你告诉他,这个人是“小三”,但是她怀孕了,他可能会更义愤填膺:2 Q$ o/ h8 n( B# t9 |8 T+ ~

6 V3 d7 I4 n6 c; h$ P. Z* c5 l* K“怀孕了又怎么样,小三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那个孩子也是破坏别人家庭的‘帮凶’!”: h) U8 L1 x* Y5 I4 C1 m
1 a" j$ T1 F6 H0 R& @
那么,“小三”索要精神损失费到底是不是敲诈勒索?# D4 c7 a2 j8 v" I9 [9 v/ f
# h0 M+ O1 i7 A$ `
在法律上,要分情况讨论。
$ T7 T( I( L7 _) n2 P, W" H; z" O* F! C; A
实际上,在司法实践中,这样的案子非常多,行为人明知自己没有权利基础依然索要损失费,这自然构成敲诈勒索罪。
7 s" p) b5 J# K
6 D1 W/ F; b- D; P6 p  {; @2 E8 z但如果行为人真诚地认为自己存在这种权利基础,那就属于假想的权利行使(假想正当化),比如“小三”以怀孕为由向男方主张赔偿,这在道德上可以认可或容忍,值得宽恕,那就可以排除犯罪。
# q6 B7 }! A# I4 i$ [7 w/ C1 O, w* t# v& Q
这些说法可能很多人依然不能理解,因为这样的判罚超过了部分民众的价值观。
0 m" x! {5 Q( J. i* J( ~( v" Q; P) g
但这就是法。, F* {4 A4 U, O1 V8 ^4 M- B
) V! R3 i( b# u, ]: h) B) ], g
所以,罗老师说:“法律要尊重民众的情感但要超越民众的偏见。”. n6 _6 q/ o1 g) ?& s+ }9 Z$ j- G% ]/ l

: o9 g& ?3 H, _7 W5 J罗翔老师在B站的“爆红”,或许是一件好事。
: s# i. t1 a8 A6 g7 m3 |0 Z7 @, E$ O5 B9 U( u4 A$ ~/ u, L
因为我们大多数人看似懂法,但经常是法律事件一到自己头上就可能会发懵,法律一旦和自己的想法相悖就忘了什么是法。" b: S1 _9 R2 C; Z/ N& I6 v
* A0 [; I! t4 c9 F) @6 t
每逢公共事件,网络上出现的“别审判了直接死刑吧”、“这种人渣也有律师辩护?”、“这就是民意!”、“这也犯法啊?”等种种言论可见一斑。
  D8 }4 j0 U6 R
2 j6 c$ q5 S. g$ ]然而,法律又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渗透在我们日常的方方面面,作为一个公民,都应该了解法律,至少应该了解刑法。  @- N+ ~; x; {" t! o$ T
6 j9 n# `* C+ L3 s, A/ P' j
而这种“说相声”的普法方式,实际上就在拉近人们和法律之间的距离,这是一种启蒙。一束光。
8 a9 ]7 ^8 }) h0 j2 u1 L& R9 n
( L+ i  k* A: @! D- ~/ S0 o只要法制精神和法制意识的光芒,能照亮更多角落,那么,包括罗翔老师在内的所有普法者做的这一切就都是有意义的。) _; s# }3 B( H8 K& @. I: U( |7 \

& k5 P+ u+ Y& u7 t" ^就像他自己在B站发布第一个视频时,引用牛顿的那句话一样——0 o, {0 u2 w; x  ~; l. i6 {0 p

8 l! I' Z8 a5 J8 B“也许我只是一个在海滩拾贝的拾贝者,想借助这个平台能够让同学们看到海边那些贝壳的美丽,更重要的不是炫耀我手中的贝壳,而是希望同学们能看到贝壳后面的大海是那么广袤和美丽。”. T1 D8 V' Y8 y& y3 A& y
- j* W" `" H( M3 [7 r( Y# |( 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女儿国小说网》

GMT+8, 2025-9-6 06:34 , Processed in 0.182577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