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秀才
- 打卡总天数:35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424
- 最近打卡:2025-01-17 08:48:00
版主
- 积分
- 11316
|
一、开庭认罪态度好可否判缓刑?
# z1 C0 l( @( R: h5 ], L. R7 x7 s9 U# r' h1 Y1 q* m
认罪态度、从犯,这些只是有利于量刑时从轻,但并不等于一定判缓刑。是否可以判缓刑关键要看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犯罪情节、是否存在退赔、是否有立功、是否获得受害人谅解等诸多因素。法律规定适用缓刑必须是初犯,且所犯罪的最终量刑在3年以下,才可能适用缓刑。
( p s& s& s; \* h0 V! P P3 \& V0 M9 w5 o0 E# S# g7 H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Z" }* b) v8 k: Q
& w7 e- ?" n$ c k5 h; U1 P) h
1、犯罪情节较轻;2 l" \8 Z3 o8 [8 o5 M4 _
, i. L8 p3 f) P3 S1 q0 p, ~2、有悔罪表现;" i/ m1 Z+ }! W- R8 t) }; m
. [8 ^5 R! y+ j+ s" d W3、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5 m2 f/ ?! F8 q
5 f, I- y4 E5 i p; E4、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2 i, o* l8 K" l
* d& H o( k- ?- {
二、认罪态度和判刑之间有何关系?
% }- k/ q; E8 [1 I! [7 E9 b8 Z0 I& E D. q: X: ^% I
《刑法》第61条规定:“对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判处。”
$ Z5 E1 j+ {+ @( X- _% [
- U6 ]! Z: K z《刑法》第63条第2款规定:“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 _ |5 ?: f6 W: o4 C9 p, s$ R( @+ O: i% i9 d5 O
《刑法》第67条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H0 M# c/ c( y. Q! N
* Q- y2 R, v# `* d: t《刑法》第68条规定:“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l! _# R4 }! ^2 O# J& d; u0 W' b, ^8 A' @ b# \
综上所述,法院审理刑事案件,会综合案件性质、危害程度、社会影响及犯罪嫌疑人态度等因素做出量刑。如果犯罪嫌疑人开庭认罪态度好,法院可能会从轻处罚,符合条件的,也可以判处缓刑。反之,如果是拒不认罪的,法院会酌情从重处罚,这个认罪态度还是和量刑有直接关系的。6 Y) }( l# Q& ^9 U0 h
: |+ O7 \" J! j' |6 {, l0 C) q8 h
一、缓刑的适用条件:! Y6 b9 d I V' t4 P a
( ]5 c! i0 C$ S
1.犯罪情节较轻。犯罪情节主要包括:
2 Y7 j) K+ Q( ^& I% D, o! }8 w' j! `5 T+ M! N; U
(1)、犯罪性质,由于缓刑的适用对象是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因此,对于性质严重的犯罪一般不适用缓刑,如危害国家安全罪、恐怖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强奸、抢劫等严重刑事犯罪。/ F5 e6 i6 E+ b+ g8 t; @
/ I, e- r. J! `) U6 A1 x8 z* N0 S5 L(2)、犯罪主观方面,对于犯罪的目的、动机恶劣,犯罪主观恶性大的罪犯,一般不适用缓刑,如惯犯、累犯或者历史上有犯罪前科的。3 z: {, B; B& K% B9 k1 q i h
, |# A# N$ F$ R(3)、犯罪手段和危害后果,对于犯罪手段残忍,犯罪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十分严重的罪犯,不宜适用缓刑。
, B( q% x# H4 [, N( M- z5 r8 ^2 m& x: Z: d
2.悔罪表现。悔罪表现主要包括:
+ i5 H$ \$ ^4 H/ i! U2 d. M* h$ K( U
(1)、认罪态度。认罪态度主要是犯罪人犯罪后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是否从内心感到悔悟,并且通过积极坦白与交代而表现出来。: \* P( D$ ~; s3 r0 e3 h
' a( F Z0 ]% Y: b) h(2)、是否有投案自首和立功表现。投案自首和立功表现反映了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有所减弱,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成为用缓刑的参考因素。$ \0 n+ p. I2 ?, _( J0 o$ ~5 R+ L
8 c( K0 N! h( Y' }% f
(3)、有无犯罪中止或者犯罪后积极退赃等情节。
4 ?0 @7 o/ J1 r& ]( o) X5 j
* x1 P) r5 T2 A8 ~3.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的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主要是根据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程度得出的结论。
# p2 K( r: z2 \: o1 Y. f) l i& [% X+ J: d, e" l3 O" i% s& }5 d
二、缓刑的考验期1 i( ^" e1 L9 i
# Y5 ?. f; B2 U E) }缓刑不同于免除刑事处分,就在于缓刑在一定时期内仍然保留执行原判刑罚的可能性.因此,对缓刑犯在判决中必须宣告一定的缓刑考验期,在考验期内如果没有再犯新罪,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
: h% j4 @/ V H# Q: f# L" b2 g2 A# s4 u$ t c8 u
刑法第68条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2 I! b r8 B8 O5 ^- w) E9 u
1 l, R$ ]) Y" U! `" S
缓刑的考验期,从判决确定之日,也就是生效之日起计算,判决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但是,不能折抵考验期。! L \1 g) D5 ~
: V0 w- U0 b- H" y9 u* R9 R5 }根据刑法第67条第2款规定,缓刑是对主刑而言,如果在主刑之外还被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例如,判处徒刑附加罚金的,徒刑缓刑,罚金仍要缴纳.
. w" p. J" K6 N4 F4 Q8 p/ \
0 A+ [* P0 v# M3 g5 \. k& @只要是认罪的态度良好的话,那么诉讼者被判为缓刑的话还是很有可能的。但是大家要搞清楚还行的适用对象以及实用的范围,唤醒对应的是犯罪情节比较轻的罪行还那些穷凶极恶的重大罪行获得缓刑是不可能的,所以高清使用的条件是很关键的一项。
) f2 M2 a m1 f. |5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