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350|回复: 0

[防癌抗癌] 注意!秋季这 5 类皮肤病易高发(附解决方案)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探花
  • 打卡总天数:455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6902
  • 最近打卡:2025-06-17 16:11:33

5197

主题

11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24877
发表于 2024-11-11 11:5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级打分
  • 1
  • 2
  • 3
  • 4
  • 5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立秋后,天气逐渐转凉
3 z5 L& e: I- C8 ^% T) j% b6 c8 E; c
- r( Q( ]+ w8 o" @  D空气变得干燥. t% _' Z* r. C8 z9 q7 \! {

$ ?" m* r3 @* C. R成为各种皮肤病的高发期5 p* \( {6 }9 \6 Z$ G, g

9 j& @7 M- A2 k* \5 Z% e: H! b在这“多事之秋”( c* j. h* o) K9 ]
皮肤科医生
1 a5 q/ g5 O$ G# u! [2 r& E为大家整理了一份
) Q, ^* t1 Z% h2 Q, {秋季高发皮肤疾病防护指南: }9 X4 ^5 T/ L% a4 q
赶紧收藏起来吧~
( h$ z+ O$ a. C; \
) M% x- c/ e1 ?2 K0 G5 y013 X$ F  ?; u; T" k" P0 x
湿  疹! ~5 T9 r8 _' J
6 t3 |' k. Q) A$ P+ S$ S! n+ Y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瘙痒剧烈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分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急性期具渗出倾向,慢性期则浸润、肥厚。皮损具有多形性、对称性、瘙痒和易反复发作等特点。
( m+ o9 `& e  Y9 ~1 f0 h- U! S- @& @+ d6 g" T6 \
01
( s: E6 J- _. Z; Q7 E
' o% n+ H+ f; Q" g, g/ J+ q好发部位
' z0 ]  h5 v& d
. U/ v( c5 Q3 t湿疹可分布在体表任何部位,常见于头、面、手、足、四肢远端暴露部位及阴部、肛门等处,多对称分布。
- `3 k" D3 k# {+ D/ h. Z" L
9 K; l2 R/ }1 y/ n02
+ @4 i+ |/ _9 z5 k4 L
$ v& A0 \/ T7 J5 I7 m治疗方式2 s/ N0 T$ d$ O& F% S/ Q# d
7 Z4 w0 D$ q' K+ a  ~0 h6 X
湿疹的治疗,目前以外用药为主,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和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
4 g! B. s, _) M3 I; `) y  ?6 @/ @8 F; t1 v& V- i0 M( r
外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和控制AD的一线疗法,按强度一般可分为超强效(卤米松和氯倍他索乳膏)、强效(糠酸莫米松)、中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和曲安奈德乳膏)和弱效(氢化可的松乳膏)4级,AD在开始治疗时应选用足够强度的激素,先控制炎症,然后逐渐过渡到中弱效TCS或TCI。
* x7 x+ f. }* g  H3 H& b# p0 t! n
" ^4 l2 D4 K9 _  L* r表1常见的外用糖皮质激素药品名称及注意事项  R2 I  q; \! H' c1 X

1 ?( n9 D6 z% S; d  n" m. b4 l 640.webp
- t* O( M# O9 R( e7 b* N5 T( ~# i# f, a6 k# ~
) k7 E9 r5 f. X& n: i
外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是治疗AD重要的抗炎药物,此类药通过抑制钙调神经磷酸酶,阻断T细胞、巨噬细胞和肥大细胞产生和释放炎症细胞因子及介质而发挥抗炎作用。目前批准用于AD治疗的TCI为他克莫司和吡美莫司。0.1%他克莫司软膏的抗炎效果和中强效的糖皮质激素相当。' S  v$ [; g" W- @& e, K
; j8 Y/ M9 ]  D" Q) A
3 Z2 y$ _& _$ p$ T' S6 k
表2两药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见下表
1 {$ ?8 J8 ?# w# M 640 (1).webp , v3 _& u* {& `, Z
  ^- s9 y4 i% f, y" K
! P3 S2 I4 b* q, x
03
6 v* T, Q/ `3 h  q0 A日常护理
# R4 s7 U5 S6 x1.要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低盐少油的食物为主。$ a1 H5 ?* l7 B; x, _% ]
2.适当洗浴,可每周洗澡2~3次。洗淋浴为佳,不要用热水烫洗或过度清洗皮损处,以免加重病情。" P& ^0 U6 f) t6 h2 J
) |) s2 _( ~$ I" O; Q  O, f& U
3.要尽量穿柔软、宽松的棉质或其它天然纤维制成的衣服。
2 `5 M/ q6 ~- I2 A2 E
0 K" G. X  \6 m0 D4.要注意控制室内的温度及湿度。过于闷热或干燥环境都可导致湿疹病情的反复。/ J5 j' V( w) {) j  P/ a

9 v. z! @( ], A& @; d. `0 D5.湿疹患者在平时要保持愉快的心情,这样也有利于病情的康复。
* f8 e& Q( x: i( D2 l8 q" @, g! B
注意:当皮肤出现对称性红斑、丘疹、水泡,因瘙痒而抓挠不止,可导致糜烂、渗出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2 q2 m' V9 ]1 u
8 n4 q/ J9 |! }2 w
% l, ?0 \& _* n7 t) H02+ J: r+ g! @! z, [
荨麻疹
" t: i6 ~$ U) O' U4 y5 Y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24小时内消退,但可能反复发生新的皮疹。病程迁延数日至数月。
$ a; N( {$ n0 ^4 b01
7 h& u% j7 S0 [' z; p0 y1 d0 k* j# J/ a& u
好发部位
  ?1 z. W2 o4 M1 s" a' E荨麻疹发生部位可以在皮肤表面,出现在面、颈、双耳、躯干、四肢等等,也可以生长在黏膜部位,如口唇黏膜或者上下眼睑、外阴等等。另外还可以发生在呼吸道,表现为呼吸困难以及窒息等,还可以发生在消化道引起腹痛、腹泻、胃部不适以及便血等情况的发生。1 c9 j' \( ^4 _4 y  f8 p  H
02
, h; Z8 h0 I6 E2 c# l4 ^& w! r$ W. ~+ k
治疗方式  {6 s" l7 \: f9 i2 U6 Z! T% E
* p$ z! e7 i1 D: u" |2 k
荨麻疹的治疗一般药物有三类:4 ~8 U* T3 x. d$ _3 ?$ a% g9 W
  Y  Y* Y/ k* z$ w; P1 C
1、抗组胺类药物
/ `4 U* m; l7 H( N4 S: E) J( U  d
①H1受体拮抗剂:治疗各型荨麻疹都有较好的效果。第二、三代H1受体阻断剂包括非索非那定、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和左西替利嗪,现被认为是一线治疗药物。第一代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扑尔敏、异丙嗪、赛庚啶等以前是荨麻疹的一线治疗药物,因具有镇静作用,并可能产生其他抗胆碱能副作用,故被第二代所替代。
2 a2 h- s: {2 S" M# o. L- V1 B! o" s9 R: {% c, W
②多塞平:是一种三环类抗抑郁剂,可阻断H和H手提,对慢性荨麻疹效果尤佳。/ h0 {4 i/ m3 {+ s5 c& K

/ i3 e& h* ~; c7 a2、糖皮质激素为治疗荨麻疹的二线用药,一般用于严重急性荨麻疹、荨麻疹性血管炎、压力性荨麻疹对抗组胺药无效时。
+ l( p( B8 f/ e) b- |6 g8 V# j
3、免疫抑制剂当慢性荨麻疹患者具有自身免疫基础,病情反复,其他治疗不能取得满意疗效时,可应用。) l% n: S- c9 x
03
& T3 L7 s2 Q. ~! e' _4 ~
6 }: M, L1 A, X 日常护理: r  f6 `/ Y( W0 P: @2 t- g
1.饮食
$ u3 L1 u1 P+ M特定饮食是荨麻疹最常见的诱发因素之一,一旦明确引起发病的食物,以后应避免再吃。若没办法确定诱发的食物,需要尽量少吃常见的诱发食物,比如:鸡蛋、牛奶、花生、虾等;还需避免进食含食品添加剂的加工食物。7 N4 E; J/ c' X. ~# b- k' S
2.生活方式
# Y! T/ _7 {. ~0 |8 c+ V日常生活中留意并寻找可疑病因,避免食用可疑致敏食物或药物,避免接触甲醛、香水、动物毛发等可疑致敏物。
7 W( b) D& D9 @/ E; ~2 C, R4 n3.规律作息,保持心情愉悦。
% w5 S( i9 c* @) E# d: j1 G7 O/ ]* I9 o, b
注意:急性荨麻疹累及呼吸道的患者,可有窒息危险,应及时就医。对于慢性荨麻疹患者,病程迁延,皮损反复发作,绝大多数呈良性经过。$ l: M  a8 S; Z* D( Q2 r, V9 X
/ d0 {! R# T" |1 s) S
; P& X7 N4 H: W4 |3 K
03
& R4 V! T% M4 k! M# c银屑病
" w3 F. r% t, w1 C9 @6 i, F“牛皮癣”也就是银屑病,是一种由环境、遗传、免疫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5 J, W% w( B2 [2 b3 P
017 W! h1 f3 O" ~  d- ^% i

8 a7 p- r. c$ h+ b好发部位3 `; F# p4 h$ U1 Y# e% W3 U9 z
临床表现以红斑、鳞屑为主,全身均可发病,以头皮、四肢伸侧较为常见,皮肤表面出现边界清楚的红色、棕褐色斑丘疹或斑块,表面覆有多层银白色鳞屑等。
$ {" v- p' R* a) R026 M4 e4 M% `2 |- z

& a+ w4 L8 l: [& c% w, N治疗方式1 a% q% [8 M1 @0 A

& {, ]' ]  x, e1 e, c0 D+ n: E; R银屑病的治疗一般分为外用药物及系统用药。- z% ~; B; s  S2 L

0 ~! D& B' \+ M. R- ^外用药物如下两张表:8 b, n5 f7 c3 E. N5 ~, J. N. Y* l8 E# z% V1 l

' Q0 ^, G5 {9 {& l表3常用的外用糖皮质激素分类
8 O8 c# O) j! t7 s# _  J* n" a
, Q& }' t9 Q) J3 Y 640 (2).webp ! w4 b; r% F0 w3 l% K

  _4 f7 V& X2 V/ e表4常用外用药物治疗银屑病的建议( E) X, R7 R! m6 O2 a/ j" l
640 (3).webp , j0 ]5 q" k3 D/ j
# n6 ]7 x- ^2 w! Z# ?: T4 ~, d/ H
. h& R6 i' V+ b4 C  l& e- [# b, |6 u* S
系统药物治疗包括:
5 H, W& Y9 W" Q/ l3 m传统药物:甲氨蝶呤、环孢素、维A酸类、糖皮质激素、其他(硫唑嘌呤、来氟米特、吗替麦考酚酯、抗生素、氨苯砜)。) r6 [( p) \7 {. F5 E
* u8 W' A3 J+ s; W, Y
生物制剂:国内外已获批用于治疗银屑病的生物制剂有多种,包括TNF-α抑制剂(依那西普、英夫利西单抗、阿达木单抗、培塞利珠单抗)、IL-12/23抑制剂(乌司奴单抗)、IL-23抑制剂(古塞奇尤单抗、替拉珠单抗、risankizumab)、IL-17A抑制剂(司库奇尤单抗、依奇珠单抗、布罗利尤单抗、bimekizumab)、IL-17RA抑制剂、IL-17A/F双靶点抑制剂、IL-36R抑制剂(佩索利单抗)等多种。中国银屑病生物制剂的临床应用时间尚短,其长期疗效及安全性仍需进一步观察。目前生物制剂在我国正式获批的适应证均为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当患者的病情需要接受系统治疗时,特别是接受光疗或传统系统治疗无效、失效或无法耐受且生活质量受到明显影响时,可考虑应用生物制剂
5 h) {5 Z7 i, t, \0 P) g# e( \' _9 ]9 A
小分子靶向药物:目前研发中的药物主要靶点集中于PDE4、JAK1 ~ 3以及TYK2等分子,已有上市的药物包括PDE4抑制剂(阿普米司特)、JAK1~3抑制剂(托法替布、乌帕替尼)、TYK2抑制剂(氘可来昔替尼)。小分子靶向药物靶点和作用机制不同,治疗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有较大的差异,也存在发生不良反应甚至严重不良反应的风险。因此,用药前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需要进行的筛查项目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与应对办法。
- n. _7 K0 l6 Z$ u  M9 b
6 P& ~# p9 {. a. G038 i) Q  G! ]6 d( o

. O, I1 o  E1 |- Y1 g% u$ ~日常护理. i. `- d8 P8 `

* u% Y, N# H6 @3 _1.用药护理- O1 O0 o( F, ?- V0 t& G- I6 ^
搽药前应清除皮损区的鳞屑及残留药物,药物充分渗透,提高疗效。遵医嘱准确用药,若皮损扩大时应停止搽药,及时就医。% P' |; p0 p5 Y9 @
2.皮肤护理
' t; r# R+ S0 q* N# b/ m) h1 I; Q1 y3 A( Q" z
保持皮肤清洁,洗澡时使用温水和温和的肥皂,沐浴后可涂抹保湿霜,利于缓解症状。脱屑时切忌用手强行剥落,避免抓破造成感染。
- \4 `( Q$ B* ^- y% J  r/ V9 H* e; ?2 Q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e, Z! d5 N, W  t

! J0 g) N6 e. V7 z& c3 m1 W" G注意饮食,不要饮酒、浓茶、咖啡等,禁食辛辣食物;及时更换床单,穿柔软宽大的衣服,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 r. p4 S, @0 ]6 H4 h' a2 @6 s5 N+ K' @$ q6 @
4.减少心理负担
- k) Z0 E, b6 l: B5 Z. L& d, ~& z) P
家属应及时给予患者心理安慰,减轻精神负担,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情,积极配合治疗。
& [5 D+ S: I0 E7 H0 q/ }. l2 S$ D# M/ F" O* ]+ \
2 d# P* g5 x% n% d$ ?
04' i9 c5 R' F& Y) N( \1 a
带状疱疹
" K8 L2 G9 \' W, c! M7 s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类皮肤病。水痘一般是小时候会得的,当得了水痘之后,病毒有可能没有被人体完全清除,而潜伏在神经节内,当抵抗力下降的时候,病毒就再激活,沿着神经节长出来,就发生了带状疱疹。
( r$ ?3 B7 ]% A1 ?/ n01
; _* u; `5 F8 G3 J3 D 好发部位6 `0 O& W! H% ]' J+ E
) k* Q( ]) F( [: M
单侧性分布,不超过正中线,全身均可发病,最常见于胸部、腹部、背部、面部。
+ C8 h9 K+ u" O2 T
; Y! }  R7 v9 K% C02
3 m; n, n1 x4 K7 A: K% B7 X
+ T8 O. r3 G# Y3 p" J, }5 `治疗方式
3 _$ A2 Y8 U  Q1 b& X' E9 {, f- k) ]& O
带状疱疹的治疗主要分为抗病毒治疗+止痛治疗。% x5 Q; r4 O; H- }( Q/ W6 l
4 `% U" Z8 ]' c, |  }
抗病毒药物能有效缩短病程,加速皮疹愈合,减少新皮疹形成,减少病毒播散到内脏。
8 o" U% ]7 |& F2 J# _
* F6 R9 \5 ^' p1 L建议应尽早(48-72h内)接受足疗程抗病毒治疗,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一般疗程为7d,若抗病毒治疗7d后仍有新水疱出现,排除耐药后可延长疗程至14d。6 U- Y' B8 I0 ?& b0 ]( `

3 Y# C+ H$ Z% f# W  {) I1 I; |5 t# b( f具体的作用机制、用法用量见下表5:5 a/ f6 y1 Z6 W5 \% G* I* s' E( o/ i

+ h7 `! ]( p. v  k. z6 n- [! P6 V8 ~ 640 (4).webp - K) J0 W8 X% u0 [6 S. f  A% P

0 V* G; y7 G4 j0 a. L+ i表5抗病毒药物使用细则
* j% x( X0 N9 e2 W  t# |5 {对于带状疱疹镇痛治疗目标是消除疼痛或将疼痛降低至可耐受范围,早期高效抗病毒联合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有助于缓解急性、亚急性疼痛,缩短疼痛时间。已经出现疼痛的患者需要在关注患者整体情况下选择合适的镇痛药物治疗(见下表6),根据用药后的疗效及耐受性逐渐加量,同时也可以联合用药。9 t* R# r! N! L6 V  d  O0 `
; E9 d/ y7 r+ `# B5 ^" E' ?3 Q

, E3 W7 \2 b5 `6 T9 N# ~7 S表6止痛治疗方案
, u, Y2 y' D2 \, _/ s& E; N 640 (5).webp
9 P# x6 Z* ]7 S& Q  _: q5 m' N0 z2 r7 z  V8 |; V% B$ {
03
: b3 m/ o* ^9 {0 {6 \( C/ d日常护理9 {" O, s# Y' @2 e) t+ Y1 H

1 n  C. V# ~# m1.尽可能保持皮疹清洁和干燥,穿着宽松的衣服,减少摩擦和导致水疱破裂的风险。& ]8 |4 V; ~! D8 Z1 [8 ]
$ M3 y5 f2 J5 [: m" X1 V0 E3 r
2.炉甘石洗剂对皮肤有舒缓、冷却效果,可用于缓解瘙痒,如果有水疱渗液,可以使用冷敷,每日数次,帮助舒缓皮肤并保持水疱清洁。
! h* {7 R% s1 p/ n6 B% Y  v+ j
2 n* i; L. k: h5 a3 k: C7 p3.避免过度劳累,保证正常作息及运动。. S$ o# z9 g& E9 n5 q: }1 M+ `/ v+ T
' `! |4 x7 K( g! w
4.应特别注意避免触摸和抓挠皮疹,一方面防止通过手接触传播病毒,另一方面防止留下瘢痕或色素改变。( B& }( K# f8 i% X5 C

6 s: k; T1 C/ i1 T注意:由于个体差异较大,若发现病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结合病情进行治疗。
0 `; O/ k) }' g4 P9 O  U% n* q/ U) a3 M% S/ Z' t) I
现有两种疫苗可预防带状疱疹的发生,一种是重组带状疱疹疫苗,一种是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目前只有重组带状疱疹疫苗能提供超过90%的保护效力,且可以持续保护20年以上,更加的安全有效。4 Y# o& X8 r) r

- U5 ]2 F% r/ Y% D& F
) {0 C7 I" N9 C, c) @9 |05: C) c- w9 Z! K  k
昆虫叮咬0 I: v2 c& ], M; Z
多由跳蚤、螨、蚊、蠓、毛虫、毒蛾、蜂等昆虫叮咬引起的皮疹。
# i' T, S# m+ C* f* [2 E01
, @$ O4 \! B, e$ Y8 v5 r0 \$ M0 s" G, v9 E8 A9 h3 M: c/ a
好发部位
0 L4 U& \4 w9 Y7 P( X皮疹多发于四肢及躯干伸侧,为绿豆至花生米大小的红色风团样损害,顶端常有小水疱,自觉瘙痒,皮疹1-2周消退,留下暂时性色素沉着,有的可以转变成结节性痒疹。
2 v8 ~' }" h) L/ l  M0 g3 b1 b9 q02; h3 J! B8 h' r
; M" V5 _% @1 A4 i2 i( Y  N/ \& O8 s
治疗方式. [( ]. ~/ G) p& S
, U9 _' G6 t3 Y2 i) t. ~
常用治疗蚊虫叮咬的有丹皮酚软膏、止痒酊、香荷止痒软膏、罗浮山百草油、曲安奈德氯霉素溶液、清凉油、力康霜、炉甘石洗剂、正红花油、复方氯己定撒粉、六神花露水、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百草止痒膏、舒筋活络油、四季平安油、利多卡因氯已定气雾剂、消肿止痒搽剂、百消膏等等。! l2 _8 t1 x% y7 e& J0 ]1 N, ~2 x

: T8 ?, \% I3 G! w% A6 Z03! m5 p3 b/ u, m2 A& r4 Y8 u

8 g0 _+ y6 {+ g6 r日常护理: ~& g4 Y3 R* x, |9 D
+ b+ w" |$ q, T' A6 J9 V+ F
1.注意居室卫生,消灭昆虫滋生环境,做好个人防护。9 f; p& E$ A; m) O6 H
- f2 O7 h/ j) x2 ?/ L
2.对皮损避免搔抓。
7 T3 {+ C8 Y3 _: _  m& x" {" O$ [9 r; A. U. v; r6 t

4 ^; u/ |6 ?3 J# l3 M
女儿国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女儿国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女儿国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本站所有带作者名的小说均收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整理校对排版
7、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8、女儿国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贡献值排行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女儿国小说网》

GMT+8, 2025-9-11 10:52 , Processed in 0.233490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