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瘙痒是皮肤科的常见症状之一,很多人说,秋冬季皮肤皮脂分泌少、水分流失快,导致皮肤干燥。但很多时候,瘙痒只是表象,要找出暗藏在瘙痒背后的疾病却颇要下一番功夫,今天就来和大家一起聊一聊,皮肤瘙痒,可能是哪些疾病?
/ }& e9 z8 y( s
6 a! e: A; w8 o L0 [( }2 x; z1 v
皮肤瘙痒症
0 c: u- B: i z6 d" ?& I- ~& T$ H/ o
症状:全身或局部皮肤瘙痒,往往从秋季就开始,但皮肤表面无红疹等异常。
7 ~6 [* I. q% Y2 @' j
8 Y- g" K B$ e0 H" O7 M
季节性:秋冬季气温低、皮肤干燥,较为高发。
. N8 h6 D9 m; x4 T
1 C! t8 q$ Q, ?% k# V7 g& x( c, ] F危害:可能是其他疾病导致,例如: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淋巴瘤等,需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5 w+ ~0 W+ U% X/ J/ H! z P0 C5 G
; p- i8 Q* P# y$ h6 Y治疗:
. n4 G% |9 L$ P5 w5 M
①找到病因,对症治疗。
5 Q, P( k5 n/ X/ |②局部保湿、外用止痒,使用刺激性小的药物。止痒剂如炉甘石洗剂、含薄荷或樟脑的乙醇制剂;抗组胺软膏如多赛平软膏。皮肤干燥瘙痒可每天涂润肤霜。
$ E+ I- G" o/ F
% t+ u, q) _7 z- G③其他治疗方法物理治疗:UVB光疗等中医治疗:祛风止痒为原则,内服中药调理、外用中药洗浴等。
1 C# c: P6 Z! \- @. z a' L0 M, P
& q8 d6 z. n- }3 I# k8 W+ C% W v. S6 `2 q7 y
湿疹
6 J6 o* G' u9 X3 X! \) l0 ~症状:皮肤发红,上有小丘疹,渗水,有瘙痒感,可发展为结痂、鳞屑。
# g! M/ F5 p J0 G0 h9 ^: {病因:涉及多种因素,包括皮肤屏障异常、固有免疫应答缺陷、常驻微生物菌群改变等。
# M+ B, L1 T2 ~( [. y q, \) E. m" p M0 B( U
季节性:一年四季都很高发。
$ x* n5 z ~/ h+ H. B2 {危害:容易复发,常难以彻底痊愈,严重时可能会出现感染。
( K+ W) L; |$ q9 [1 g E
治疗:
1 V% G; ~/ g" U( Y' t! ?
①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和控制湿疹的一线疗法,按强度一般可分为超强效(卤米松和氯倍他索乳膏)、强效(糠酸莫米松)、中效(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和曲安奈德乳膏)和弱效(氢化可的松乳膏)4级,湿疹在开始治疗时应选用足够强度的激素,先控制炎症,然后逐渐过渡到中弱效激素或外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
5 k3 ?% E3 j* N
②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是治疗湿疹重要的抗炎药物,此类药通过抑制钙调神经磷酸酶,阻断T细胞、巨噬细胞和肥大细胞产生和释放炎症细胞因子及介质而发挥抗炎作用。目前批准的药物为他克莫司和吡美莫司。可作为疾病控制后的维持治疗。
7 j$ Y9 y; H! X& s9 T" K/ m: p+ O$ ?2 j1 \" q# W
; `0 _: H) \. W' k/ c2 O0 q1 a5 p
过敏性皮炎
. R: G; F/ K4 P/ c% O9 s症状:皮肤干燥、瘙痒、表皮脱屑、丘疹、红斑、水疱等症状。
( x) O& X, x4 j& y7 s4 n7 n6 T注意事项:不要过于追求“奇效”而导致滥用激素类药物,比如糖皮质激素药膏长期使用可能会出现皮肤萎缩、色素沉着等情况。
$ o% o' g: e8 A) v2 r) k S) i6 U0 J; [9 A
治疗:
1 ?, R/ f6 {0 L* C t
① 口服口服抗过敏药物,常用的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等可以用于治疗过敏性皮炎。但是需注意的事,一些过敏药服用完后容易犯困,所以不建议在需要高度警觉的活动中使用,可以睡前服用,或服用后请不要开车、高空作业等,注意安全。
2 r1 P' E+ _) a/ Z② 局部外用药物
' i8 \- M, h9 p) ?& l9 h- S
5 X+ P X$ F7 d常用的局部外用药物如炉甘石洗剂,或者糖皮质激素软膏等,可减轻瘙痒和炎症,如卤米松、艾洛松等。使用激素软膏时请遵循医生的建议,以避免激素性皮炎的风险。
- m9 F# m) O& z5 d
. b6 ^9 s$ M$ ?. W" J s1 Q
: x7 ?3 B( E5 ~银屑病
2 d: s$ \) z" `! e; `症状:皮肤红色丘疹,伴有不同程度的脱屑,俗称“牛皮癣”。
& Y7 [; L( ^1 t8 ?: k: o8 F$ ]; J* H9 P0 f7 l& z3 s
危害:非常容易反复,且皮肤症状影响美观,带来日常社交压力。
- A+ @$ f2 V8 J5 C7 k
& ?4 g% Y) H+ o. S% X7 g7 F治疗:
2 L2 r O5 C$ N0 H# t9 a. S L
①局部外用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维A酸类药物、维生素D3衍生物、护肤保湿的润肤剂这4大类药物。
4 h. f: z W3 a, N* c; P) Y②物理治疗:光疗
. K8 p9 Q; q( h( ?: }0 \! X
: y' x; Q) B0 e4 \8 D, i③口服药物:会优先使用维A酸类、甲氨蝶呤、环孢素作为一线药物,再根据病情选择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作为二线药物。
* n" ?2 F k2 G/ E* |
' s# p8 l* V* x) `% q④生物制剂:当之前的光疗,系统治疗无效时,考虑使用。如司库奇尤单抗,阿达木单抗,塞立奇单抗等等,好在部分生物制剂已经纳入医保。
. k0 c$ p1 P+ _; g* \. b6 e
2 R1 T. `' N5 e- l; g⑤心理治疗:患者常有经济负担,容貌焦虑,抑郁自杀倾向等,所以更需要家人的支持与关心。
; U+ r. C) j! L& L; u8 {$ j+ |/ O
, m8 L$ K4 y; t4 o; _
注意事项:千万不要听信小广告!不仅无效,还可能延误了疾病治疗的最佳时期
& ^" n7 g; s5 F# B' }
$ J; [ Z% T" t8 |; z) U6 j: w鱼鳞病
. t; q/ B" i0 \2 _3 I4 ]
症状:四肢伸侧或躯干部位皮肤干燥,像鱼鳞一样,也可出现皮肤瘙痒,脱屑。
3 P9 L9 ~/ N' l5 ^. z; U7 j& g
季节性:秋冬高发,且症状变得明显。
n8 m1 G6 `* [3 t7 x7 S
危害:遗传性非常强,影响人的容貌,严重者也会出现皮肤裂口、出血等。
/ I2 X1 B$ D/ E4 F7 e
治疗:鱼鳞病不会自行消退,可以通过外用他克莫司、尿酸乳膏、复方乳酸软膏、多磺酸黏多糖乳膏、维A酸制剂联合地奈德乳膏等。
, P' p5 T4 _! o o/ ?# a
鱼鳞病属疑难杂症,目前尚无好的治疗方法,药物口服,同时配合使用外涂润肤护肤剂,可明显减轻皮肤干燥脱屑等症状。治疗一般宜在秋天开始,整个冬季坚持用药治疗,待春暖后停药。中西医治疗时应同时加强自我调护。
3 i1 c, b4 ~, Q7 U0 ?
2 L$ e/ U* e3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