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 m! ^+ M" F; V# H% M其实,不只是转移,慢性炎症对癌症的发生、发展、恶性转化、治疗、侵袭、复发等,也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慢性炎症和癌症的关系就像鸡和蛋那样紧密。并且,早在一百多年前,科学家们就已经注意到慢性炎症和癌症之间的因果关联了...... ( w# D9 i( K1 I- Y+ B) f , [1 _$ X1 t$ b" Y 01 4 Y( t) p, @# a . d: r" f! D& A6 C& L癌症是一种“无法愈合的伤口”! |+ Y( k9 f. x& ]0 g& _+ G! L$ n* c- G
& Q; B' _0 E$ x& u; r$ Y' ~最早在1863年,一位名叫Rudolf Virchow的科学家就观察到肿瘤内存在炎症细胞,并假设:人体在受到某种刺激物的刺激而导致组织创伤之后,会产生炎症并促进细胞增殖,而正是这种细胞增殖导致了癌症的发生。9 i& ?% k# J+ A( {9 B, g* c
$ L' _( l5 g2 K" Q6 g) y2 g想象这样一种场景:你不小心划伤了手,你的身体会怎么应对呢?3 l$ {3 E- W) p) F
% k% q' E. M6 c& X首先,损伤部位的组织中细胞增殖会增强,重新长出血管和相关组织;同时炎症细胞在伤口上聚集,及时清除从伤口处进入的“异物”。这个过程会持续一段时间,最终组织再生完成,细胞增殖和炎症就会消退。伤口长好了,也不红不肿了(炎症消退的表现)。- ~6 _( L" q* c6 v
0 H5 {' F0 h: I' F. i
以这样的常规炎症为参照,再看癌症的情况就很有意思了~. K' Q& c o7 p3 Z0 c1 |: M7 e1 I
' L/ V4 n3 C9 z1 d9 a, R7 Q肿瘤细胞同样是疯狂的增殖,使劲地长,像不像伤口上的组织修复?并且,肿瘤细胞所处在的肿瘤微环境里,也同样充满了炎症细胞(点击跳转往期内容)。基于这些相似性,科学家们形象地将癌症称作“一个无法愈合的伤口”。这个“无法愈合的伤口”,持续地进行细胞更新和增殖,并伴随着慢性炎症。* _" R, w. _/ {. i3 r- q% c
4 Q2 K% V! \# p u& Q' d
尽管慢性炎症和癌症之间因果关系的许多机制仍未清楚,但现在科学界普遍接受了慢性炎症与癌症密切相关的观点。1 @/ t0 }( p& _# C2 R+ p3 Q
: r3 W0 f! `( j6 `- D4 ?2 t- } p
事实上,20%以上的癌症和感染、刺激物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慢性感染相关。例如: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世界胃癌的主要病因;乙型或丙型肝炎感染易患肝癌;患有炎症性肠病(如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人更容易发生结肠癌变。除此之外,30%的癌症可归因于吸烟和吸入污染物(如二氧化硅和石棉),35%可归因于饮食因素(20%的癌症负担与肥胖有关)。 * y; y- V9 ]+ d2 }0 @9 f U& S! [% ^; i! J: y) Z
而无论是慢性感染(20%)、吸烟和吸入污染物(30%)、肥胖(35%),都会引起慢性炎症。可见慢性炎症对癌症的重要性。 * [3 A- `# W, \4 E7 G9 p 4 z! o; J) x8 w1 {: p) \0 `更强有力的流行病学证据来自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大量数据表明,使用这些抗炎药物可降低40%-50%的结肠癌风险,并可能预防肺癌、食道癌和胃癌。7 k3 ]( }9 Q0 W3 E8 D, W
) S$ B! ^/ W3 A! r' Q
02 : i4 S& O0 T) }) `: }) y, v) t* Z8 t! z, D5 G+ i S' I
慢性炎症是癌症转移的帮凶 9 v) k5 y8 o1 E1 }% ^+ P9 w- L) T. M6 ^' k u
癌症转移导致的死亡,占癌症总死亡的90%以上。因此,治疗癌症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阻止其转移到身体的其他部位。 ! x. _( t1 I8 p0 G; Z1 X; n8 F' F: \8 c$ W, m ]6 F$ E" B
科学家们已经知道,慢性炎症是癌症转移必不可少的条件。例如,炎症诱导生成的血管,不仅为肿瘤的生长提供了必要的营养,而且为肿瘤的逃逸提供了一条“高速公路”,帮助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开始远端转移。2 V# T* X6 w4 ~7 H" S+ O- V
! B, B( u* [% b& D+ N本次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肺癌的体外模型来研究IL-1-β在肺癌转移中的作用。研究人员发现,相比起未暴露的肿瘤细胞,长期暴露于IL-1-β下的肿瘤细胞会发生基因表达的可遗传改变,这种改变会促进转移的发生。由于可遗传,肿瘤细胞可以“记忆”这种表型,以在转移到远处器官后,利用这种改变,成功定居。4 F2 C9 O. ?; K- t9 w
. {# }2 o$ M# y' s该研究使研究人员进一步了解IL-1-β诱导的慢性炎症在肿瘤进展和转移中的作用,这可能有助于改善肺癌的预防和治疗。 # O) |+ L1 g4 A5 D3 a z8 Q2 I & S6 W. f6 G) m$ h8 [5 J 03 ' B6 s1 C; c9 n' K& `" l
- Q u' z$ r) F# n
“抗炎药”降低77%的肺癌死亡率 x# ~/ ^3 a# O, P0 D' B
1 M' g1 U+ e/ y, e" W: d4 j认识慢性炎症和癌症的关系,为预防和治疗癌症提供了方向。尽管目前针对癌症相关炎症的临床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但潜力巨大。5 C7 [7 U0 [; u8 T* E
' @2 C3 w2 f' [9 }0 i5 F8 Z
还是以上面提到的IL-1-β为例。 4 F; w8 Z+ L# r! g, X0 C4 c+ W( i, L
2017年肿瘤研究领域最神奇的意外发现之一,是一种名为“Canakinumab(卡那奴单抗)”的新型“消炎药”。卡那奴单抗是针对IL-1-β的靶向药物,可以阻断IL-1-β的活性,从而抑制炎症的发生。5 W- V. H5 q/ ~4 H8 {, V4 P
( ~$ y, ~8 m( O9 G( g1 }2 l这原本是一种被开发来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为了验证该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效果,三期临床试验中共招募了10061名患者。试验最终成功了,卡那奴单抗显著降低了心血管死亡风险。0 z* k( S9 n/ N. h2 A
& `4 @6 V! N: @7 B( k7 _
而真正让人出乎意外的是,在统计数据时,研究人员意外发现该药大幅降低了肺癌死亡风险。使用卡那奴单抗的患者,肺癌死亡率下降了77%那么多!9 r2 C+ b! m" W- u% E; v s
& w" J# W) M, T. E对卡那奴单抗降低肺癌死亡率的机制,研究人员猜测,可能是因为阻断了IL-1-β而抑制炎症发生,从而抑制肿瘤的转移和进展。+ n2 C8 M" i. D' u, C: M6 c
+ O6 w2 [7 y( C% z
目前,卡那奴单抗在肺癌中开展了一系列用于NSCLC患者的研究,研究结果令人期待。不得不感慨,肿瘤治疗领域真是日新月异,各种新发现、新理念频出,不停地给人惊喜。 , g. t2 X% O: }$ { - x- S: h" s* H1 K8 ]知道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没日没夜地研究,从不肯放弃对“治愈癌症”的希望,真是一件很温暖的事。3 P8 S' ?) c: ^3 a9 U# O% k
- x+ u$ f1 j& L) J* X" o/ r6 S$ S最后,新型“抗炎药”目前或许还等不到,但是,从日常生活做起,远离容易引起慢性炎症的生活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 Q( Y9 P9 c1 n% R& N K" W
4 g' Y4 y' q5 Z) m1 J5 N6 p1 p 04 8 V) B" H% s% _3 G9 q( B8 [8 g8 Y& _ p1 X# b+ R9 m" K
“赶跑”炎症,从这几点做起 + k. a% [: V5 ~4 P& J& L' Z7 c5 t4 a% c1 S( V
1.均衡营养 ' W9 U" y h2 ^) |% j保证果蔬、优质蛋白的摄入;同时减少食用方便面、饼干、外卖等快餐食食品,远离烟酒。 . K. H9 ?9 v% Q, p ) x. F- @ M. J- S2.多喝水 . P6 z! b. D$ ^, a2 Q: o" Y多喝水可加强血液循环,降低炎症状态。建议每天喝水量在2000毫升作用。 . v7 W/ [& c! z5 n& Y8 N) H9 E5 G- Y8 f- ?% k8 X: y0 G
3.勤运动 6 h- y/ [1 f, U0 b) ^3 Z+ y. i( w每周进行两到三次有氧运动,每次半小时。健步走、慢跑、游泳、爬山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_' {- R; Q) B( A0 P# o) Y
1 G7 M% g2 p2 ]1 x v9 d
4.保持心态平和 2 K) x, L% O4 o压力等不良情绪会增加体内的炎症水平。减少愤怒、忧愁、悲伤,用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f: v* P+ @+ J3 O* y* }
3 r% G, f3 f, L" s' Q/ @+ y5 d3 {3 r
5.保证睡眠; y8 s9 N1 w: I
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4 K8 h- v/ S+ r& x# K
& n- i/ ~ Q! B. U: a
6.切断感染途径. h1 w1 h! D8 c! {, ]$ A
平时注意用餐环境和餐具的卫生,聚餐时使用公筷,减少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风险。同时注意减少其它感染的风险。 ; m2 S( F3 ~4 V H, w " o* V* r0 x5 Z1 Q$ M-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