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G4 {. R1 b' {9 S但如果长期摄入量过大,果糖大量堆积,就会促进脂质大量合成,长期以往可能引发非酒精性脂肪肝。同时,在肝中合成的甘油三酯进入到血液中,再被运输至其他的组织和器官后,还可能增加肥胖的风险。$ a/ ^+ {' w) u4 P
}8 ~% F, ~0 `8 V
果糖的危害性还不止如此。大量的果糖摄入可能导致血液中棕榈酸水平升高,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研究指出,每日摄入80g、110g和250g等大剂量果糖,还易引起胰岛素抵抗,从而诱发2型糖尿病。 9 G$ |4 N9 p+ [4 J& ]9 @ ! i% C! x( ]! f6 J果糖不是不能吃,而是不能经常多吃! # p1 b: i8 h/ d o- M 1 d# E* ]( o9 P; Y%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成人和儿童糖摄入量指南》指出,成人和儿童游离糖摄入量应为摄入总能量的10%以内,控制在5%以下更好,相当于每天不超过25克。而中国膳食指南的建议是成年人每天小于50g,最好小于25g。 $ {# ] Y2 W$ F ]+ {- e: y' L$ l% w# @! {5 a6 r
实际上,常见水果中果糖的含量并不高,根据膳食指南推荐“每天吃 200~350 g 水果”,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 W9 b! X! V4 t3 o9 e % R8 ~6 H/ K4 C比起水果,我们真正要担心的是那些添加了“高果葡糖浆”的甜饮料和面包糕点类加工食品,以一瓶500ml的可乐为例,只喝半瓶,摄入的糖就已经接近限定的25g。( C* _1 ~- }* M0 ?
: k( @& o& z0 ]! ^/ i6 K4 o
得了非酒精性脂肪肝,不仅会增加肝硬化、肝癌等疾病风险,还与慢性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增加有关,但目前没有专门的治疗药物,因此提前预防,及时干预不良的生活习惯非常重要。 8 w; F0 K( m3 p2 A3 b( C# J: n6 @. P" e8 M+ h1 A. o# t
三餐规律饮食,控制晚餐热量,晚上尽量不吃宵夜。在均衡饮食的基础上,少吃含糖饮料、糕点和深加工精致食品,增加全谷类食物、OMEGA-3脂肪酸以及膳食纤维摄入。# L* _+ `$ }( a7 L! w; N7 U5 F
' C, @4 E7 v1 g* R每天坚持中等量有氧运动30分钟,每周5次,或者每天高强度有氧运动20 分钟,每周3次。研究指出1年内减重3%-5%可以改善逆转单纯性脂肪肝,体质量下降7%-10%能显著降低血清氨基酸转移酶水平并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 h; y e- q. ~, l' Z; G* E, A* z( x9 g! ~7 M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应该避免喝酒,即便是偶尔的过量饮酒,都可能导致病情加剧,引发急性肝损害甚至肝纤维化。( T# t6 E. l; j
z9 O i6 r" V/ K( C: p
对于肝脏来说,糖是一种甜蜜的负担,而我们不能为了满足口腹之欲,不顾身体健康。如果实在想吃甜甜的东西,一定要记住适量,多则有害! 3 o; s' F2 X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