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139|回复: 0

[家有儿女] 央媒痛批,手机正在毁掉下一代,每个家庭都要重视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探花
  • 打卡总天数:386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5546
  • 最近打卡:2025-03-30 07:26:24

6552

主题

32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23605
发表于 2024-11-1 15: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级打分
  • 1
  • 2
  • 3
  • 4
  • 5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2020年某游戏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61亿元,被无数家长嗤之以鼻。
( \' Y4 @. P' v7 K% e: w8 w9 b$ Z2 b
任何一个产业、一项竞技都不能以毁掉一代人的方式来发展。
8 W$ n$ D( k6 ^& x. C
1 U# {' H* j! B! S4 m  m国家已在整治,与此同时,也需要家长出力保护。
3 ^, Q! g  L8 d. @6 ?1 Z2 R
6 ?  k% w5 N' Q7 u% e012 f! ~8 P1 \  W9 f! J
如果你想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
# o  C! s, K; V2 Y& Y  V- U
- E" r5 F1 \0 P+ D+ O# b+ Q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发布了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
& f; V, Q& z* [! p) C; z4 v! {' ?8 x* U* j: h
重度使用电子产品的儿童,大脑皮层有过早变薄的迹象;
% n" y5 n% _2 E  f5 d$ l% ~) g9 w, t, B+ u4 B$ Z
并且那些每天盯着屏幕超过两个小时的孩子,语言和推理考试表现较差。/ t) T  {1 {' O9 C
4 K5 f5 P' Y& X+ [
换句话说,常和手机相伴的孩子,会变“笨”。
! t* R" s5 e& H$ }! |, `- B* s0 J# O% G( x# V8 {: }& a- I
沉迷于手机的孩子的大脑看起来就像是萎缩了一般。3 D( x9 h- t& j% X, [

6 D) o: s, \+ H7 d& O! V# Y: ^一位心理学家公布了自己长达十年的研究结果,
' ~8 i& W4 n% n# U. h
9 G, ~5 H4 y$ q( C10年前,他从全国各地的中下阶层选取了100名孩子,将他们分成2组:
9 n8 H+ G4 t( H3 `: C3 k第一组:50个孩子,不能玩手机;) D3 z2 M. C% O) w
第二组:50个孩子,可以玩手机。
# N4 x' `; j# Q, s( g. N  n进而跟踪调查。8 s: @- {% ?6 b/ D. P
' N- H4 o! ^2 S* `$ g+ N
10年后,结果很扎心:2 j$ a* f  N' @, w
& h& \6 R; u: E
第二组中,只有2个孩子考上大学;9 @+ Z" X; o- w. ^$ P6 W; x
而第一组几乎所有孩子都考上大学,只有3个孩子高中毕业后选择在家帮忙。- m7 h+ q& {4 e& ?4 K& Y
4 r2 J+ Y) I; v1 P
玩手机和不玩手机的孩子,差距瞬间拉开,我们总觉得孩子和孩子的差距,是家境,是教育资源,但实际上是学习习惯、独立思考能力,和拒绝诱惑的能力。
) K: o- g7 A8 C2 X1 t4 \" ~  [( C* j9 |: i
余秋雨说过一个故事。
' S+ P$ h4 o9 g' F$ ^% T- j* e( Z5 @0 G: Z7 m3 ~
自己闭关写书两年,出来后问朋友,世界上发生了什么?
. c" H% E- Y, q# d4 c, D7 _9 q& w) N+ p3 q1 C. f' L
朋友用5分钟,把值得关注的事说完了。/ w4 A8 j4 S* M, u
( B2 H/ l5 b) n; H' `5 |( p
你看两年社会上发生的事情,5分钟就可以讲完,我们的孩子,又何必每天都刷手机呢?, b# @0 K: T7 W( z, t
7 g3 S' Q9 C8 I
手机随时可以玩,但高考的机会只有一次!. G# `# d' s. E( \3 `
! h% y/ Y9 c) t
在孩子的三观没有成型之前,网络上的信息未必有价值,反而还有可能带来侵害。; b) S9 P5 X+ L8 ?
, N7 z$ n0 d7 o
成年人玩手机,看到畸形、带节奏的言论,笑一笑就过去了;但孩子未必有这个能力,可能会被舆论牵着走。; V+ a' p" c# h( C' I. C: O) X
7 P3 E# F# c) u4 K8 `9 p8 }6 l+ E% H
现在网络上,到处都是软色情,随便一搜就可以接触到大量黄、赌、毒……
" M- y; |5 {6 s3 Y4 p% M' b$ W0 e- [9 F# r; f
网络不是洪水猛兽,但是过度沉迷,在网络中吸取垃圾营养,将会扭曲孩子的一生。) [* G6 O- c9 J9 I4 O) e$ x7 n

8 _1 T. W6 Y  \$ t7 ^' o# s0 i- w02
( @' E8 P7 `1 I5 t悬崖边缘,所有孩子都需要父母拉一把5 F% A6 |8 m5 z! x* b* T6 p

. b+ q3 \; u5 l8 ]+ ^) D2020年的数据显示,全国有超过2亿人使用手机或平板在线学习,其中中小学生比例超过95%。
! L9 V. T  a! h5 Y  g: x
* u8 F6 V& _& E' t手机已经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完全不使用就意味着信息闭塞。
( t" h# o( w# ~0 U2 v
; n, T  D# p: X; G( m但今年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其中新增“网络保护”:$ Q& @; [+ @& d; H2 ?" d- T
" O& y9 A5 i; J- F, {( L* L
1、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
1 ~6 L6 F( z/ r) a2、不得为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账号注册服务;9 V9 m: S1 N- n5 c+ L
3、在线教育网络产品和服务,不得插入网络游戏链接,不得推送广告等与教学无关的信息。
0 x0 g. w; I/ G( |* \' Z/ H: i: R/ C. Z& }6 d
在国家的强制要求下,某游戏公司昨日发文,禁止小学生(未满12周岁未成年人)在游戏内消费。% O( k$ C: x+ P1 l! d! r* b- X

4 D7 p" J2 n$ Z国家已经做到最好,剩下的就是父母需要做的了。  ?8 `% R) I8 @7 g, k0 J7 J! H
4 M; j2 }  I6 L7 R4 u" b, X, s
很多孩子为了多玩一会儿游戏,会特意的去开外挂、翻墙;甚至用父母的身份信息注册账号。6 }4 |8 q' R0 ~3 u7 {: d1 ~

: A9 m" P/ F! v5 r我们的一时疏忽,可能就让孩子进入了虚拟的世界,并为之沉沦。% A, c; O! {$ f( k) [' Z1 I5 v
, f1 i$ v1 x( M
蓝田中学八年级某班学生小夏,自从迷上手机后成绩直线下降,记者采访时,他说:“我在游戏中是部落首领,管理50多个人,这让我很有统治感、成就感。”
. n2 c  v+ q+ m6 |, |0 Y2 w) M: m) q, l! d% d  s& N0 Y7 X& k  k6 s8 [3 Q
而再问孩子们的玩完游戏回归现实后,他们的感受尤其统一:空虚。' v' G6 f0 h+ ~, x( H3 q% [

5 G$ q% T% c- h孩子沉迷手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孤独和无法享受高级的快乐。
+ L) S$ r1 r2 G4 e
: u% j5 Y, B. C$ D  w3 ?+ @! V当高级快乐无法获得时,孩子们就特别容易沉迷低级快乐,例如:玩游戏、刷短视频......
: m  A& V1 Z; T- [' o* h6 e% J; l! k, b1 r0 ^
郑也夫说:厌学是心灵的癌症。; d% p# ~4 A# }. P, T

) E5 G) S' }' {6 t孩子沉迷网络的背后,是缺爱,是厌世。* X( v3 N# I7 j* J* [2 q
. a2 Y, H: E6 w/ S6 _
孩子们不是一定要泡在网络上,而是之前的生活,没有人带他去更有意思的地方,做更有意思的事。
( f+ {& B2 F/ T8 W+ k' z4 d  S  x
换而言之,8 L9 Q7 j5 C$ y  x2 z  `
如果父母忽视孩子,那他就会在网络上找存在感;
5 D- B1 z' b- }$ f4 b8 d如果父母贬低孩子,那他就会在网络上找荣誉感。4 N/ C' ]1 E; f4 o8 }/ `9 {& {

; V/ s, h: n3 m5 Y; q2 Z* R; J" Y听过一句这样的话:没有任何人可以毁掉下一代,除了上一代。
! V: ~$ \3 @  I4 G1 |+ J" i) V) y6 U! P! f5 m
孩子经常沉迷网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内心匮乏,和没有价值感。
- q" Q9 q* @0 s0 ?3 W' H; i% n- ?
而父母的爱,永远是拉他走出深渊的最佳筹码!0 r8 v( R- `5 A" a' `! g1 C
; F, e$ n. ^  y' n* ?
03
1 A$ b& ~; ]2 O9 D为什么我家孩子戒不掉手机?父母做到“三点”很重要
: d; b( l& m* c/ C* l5 ?# X" O. n$ Q" F& H- E7 i
很多家长,因为需要工作,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手机成了孩子无聊时的精神寄托,而孩子专注于玩手机,不吵不闹,对于很多家长来说,自然也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 [9 I5 t3 `; T& k& i3 N  m

3 Y/ Q+ `, m: z: c% e% w. m5 ~" d可是,如果孩子不加控制地玩手机,后果非常严重!4 I$ x; N2 @( a5 ~

7 }2 [8 Q  P  d4 Z# @7 ^* U也有不少家长表示很有共鸣。3 L) V  j+ Q" |* z/ D

& F$ X% W& i, a2 T$ l" ~- O$ k3 j# o绝大多数爸妈已经意识到手机的危害,却又没法阻止孩子玩,主要有两个原因:
- J1 Y0 P8 z/ Z5 x2 Z0 f( j  T) {. J2 L- c+ I1 E% p2 L* u
父母没有树立好榜样
5 ~1 c4 {0 V) ^, P, ]1 R! I, {- R7 O5 N, {8 z9 L; i4 C
生活中经常出现一种现象,一大家子坐下来,齐刷刷地拿出手机看新闻、玩游戏、聊聊天,彼此互不理睬,孩子们也是人手一个手机。
7 ~4 g- @$ F' @5 U
5 F3 P' `4 A4 e& j  ~& y0 U- L家庭氛围非常重要,爸妈们不应该在孩子面前经常玩手机,否则孩子也会跟着一起玩。( ~5 s" z, U% ^2 n) M

3 n& i( p; @! I有研究表明,孩子在玩耍时,如果爸妈在玩手机,孩子想玩手机的欲望会提高1-2倍。
, i* ]6 w( ]8 v
) n/ t9 [" K. N! s; Y父母态度不够坚定' m/ H# u; Y% Z& T+ x4 s3 L
2 v. _, j5 o9 b' @' @; u5 `9 |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玩手机时,也会生气地说:别玩了!孩子有时敷衍两句:知道了,又继续逗留在屏幕上。
6 p( u" U1 e4 J' w. s! d! Z' A
9 J2 h" l3 l. s$ o( c6 U* V9 |索性父母也就放任自然,孩子就这样,拿他没办法。1 D2 m' g6 ~2 \
2 p1 B8 G' Q9 r$ q+ r; `7 D
这类家长不在少数,对孩子玩手机的行为感到生气却又无可奈何,只能一再对孩子妥协。$ t; I; R: q1 p8 w

3 |9 b  [& J5 Z0 Y& s. b7 ?# f这说到底还是父母态度不够坚定。
! _  n; S( A3 [6 {7 R2 @) q# F1 u0 P
面对孩子玩手机的情况,不同的处理方式,会带来不一样的结果。9 e, d1 J* m. P6 M% m
4 h  H5 D: u/ ]
下面这3招,教你帮助孩子戒掉手机瘾。: U# \6 M* ?5 p6 d. |" T

" c) m, Z. o! z5 X9 q. F- d转移孩子注意力
9 B" N" P& v* z- B0 [) S3 ?; B- I% R
分享一个案例:6 t& R1 n: N2 ]1 M, E" X  b
9 Z: H; z9 K0 L% t. f
在公开环境中,小孩看见同龄人都在玩手机,于是也缠着身旁的妈妈说想玩手机,这位妈妈俯下身子认真的对孩子说:“妈妈带你出去玩好不好?”  [# c$ }' B5 y4 _% ~
6 J5 k) @+ e( `1 ?( h6 u7 l% K
孩子很爽快的答应了。可以看出,这位妈妈的做法很聪明。有时孩子之所以想要玩手机,是因为他们感受到了孤独、无聊。
" s3 j$ f: U0 s% `5 U4 E4 f4 R4 e( c" \. U: |
如果此时,有人提出陪孩子去玩,孩子会觉得自己获得了关注,不再孤独。如此一来,注意力便会从“想要玩手机”转回到“有人陪自己”这件事上来。1 x! a! B) v, f

! j  d9 y& q$ v家长及时的回应,多带孩子出去走走,不仅可以避免孩子玩手机上瘾,还能让孩子见识更广。会让孩子知道外面的世界比手机更加有趣,孩子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也会得到更好的满足。
5 d1 S% U3 w' M: c  j2 v) y9 `
% v9 }% e/ K  @* q7 @$ u) K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眼界才会更加开阔,而不是只会手捧手机,上网、打游戏。/ s: A1 M/ D5 U% [( c- q

8 u' \+ j2 z: O2 o8 d" z家长要以身作则
& d- |$ c1 j8 [7 s+ ]$ t/ N1 Y- G3 J: s* g
孩子小时候并不知道手机、iPad是何物,因为父母总在一旁玩儿,所以好奇的孩子也想看看吸引父母的东西是什么。
& Z6 a& H/ B% r* J, e+ C- s
7 W) _1 K  U& h然后,他们学着父母的样子,这里划一划,那里按一按,渐渐被里面的新奇所吸引。4 {% K3 p, e5 |: y( E1 P; P
$ V/ B! @% D' O
每当父母在玩电子产品时,孩子想玩的意愿往往会更强烈。所以,想要孩子少玩电子产品,父母的榜样作用尤为重要。" H' T/ o7 }8 a7 s' N
7 M' o- Q- ?# K& a
下班回家后,爸妈们请将手机和iPad等放一边,好好地陪伴孩子游戏和玩耍,这是戒掉孩子这种瘾的最理想途径。9 Y+ w7 o, G! Y9 o4 P7 V

  p$ E7 o+ ~! K0 {7 p; h9 F) ]6 F懂得拒绝孩子和孩子约法三章' y% B- a, b3 U
* E' S* ]# M1 }
孩子虽小,但也懂得接受父母所灌输、教育的道理。所以,父母可以适时的对孩子讲讲道理。
' t! U' Q4 E+ j, e1 F' |% F
5 ?* k7 \0 T$ X) R7 T8 A- L当孩子提出要玩手机的时间,家长不要立马严词拒绝,可以先跟孩子讲讲玩手机的害处。让孩子明白,其实手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也有许多的坏处。
( y  F( Q" I! B6 E
( ~/ Z+ F4 Y! O' R比如会造成近视,戴眼镜,眼睛不舒服等,让孩子感受到“害怕”。如此一来,孩子自然不敢常提玩手机一事。
7 q8 I7 j9 l) l/ W8 T6 }) t4 j  ~8 T, z& z+ e$ r- y( a
不少家长为了戒掉孩子的手机瘾,采取过粗鲁的方式:没收手机,砸手机,甚至打过孩子。+ Y- @7 f  s6 L# m8 t/ N
! M6 W1 C& o$ {7 P4 B7 {
这些行为,不如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份手机使用守则。约法三章会让孩子更有参与感,孩子在完成约定时会更有积极性,成功率也更高。与父母强加给自己的命令相比,孩子会觉得约定的方案是自己的主意,对他自己参与制定的方案有更强的执行动力。3 `' z  D7 L. _
) L# N* |$ Z+ t( d- Z! R+ K
所以,一个负责的家长,绝对不会成天端着手机。因为,这样下去,你错过的可能不仅仅是孩子的成长岁月。5 J  ~( O* M+ p* t! N- E- ~9 G
- J- s0 I5 c: B# x; ^7 V3 _8 M! e: z
多陪伴孩子,是阻止孩子玩手机的最好办法!
8 h' x7 C) c  [. ~0 w) w" ]9 x) I0 _$ g1 ~, z- z
父母以身作则,给他们创造丰盈的精神世界,教会她们什么才是高级快乐,从一点一滴中建立思考,再树立规则。) f. h3 u' z+ ]! W
1 v& Q" @* T$ S, X2 c) l& P) s, R- C
有专家指出:" N3 g' G( q' \8 F4 r- m! u1 A  y
2岁以内婴儿不应看电子屏幕;* f4 T) ?# p0 C2 b
2岁的孩子看电视20~30分钟之后就需要休息一段时间;
% d- L6 G3 Y" ?* V' g: j3 R( O3~5岁的孩子看电子产品不能超过1个小时;
5 _8 c, W1 B, e& c中小学生不准带手机去学校,并且要在每天晚上7:30(周末9:00)准时把手机交还给父母。
3 b9 F6 M/ I' T
3 \/ S- k0 `5 E7 C小贴士:如果孩子不同意,请所有父母温和而坚定地和孩子沟通。; u, }$ L8 H$ ]- U
- j% p& Y. D8 a0 G2 E* {+ d
客观的说,智能手机虽然有很多的弊端,但这个时代,我们已经无法避免去使用它。1 F& Q1 G& F+ ~/ F3 I
, X. X( m( l8 B9 u' Y
所以给足孩子精神营养,再树立规则,无比重要!; l9 Z! k' _' Z: v4 e& i, E

+ Q3 _: C; T5 q9 S) q米奇妈妈曾对想玩游戏的儿子说过一句话:
" t9 S) [( f) i3 }; W
% R# u4 |, q. G4 k! [: z人生就是一栋楼,如果你只玩手机不学习停在3楼,那看到的只会是地面上的垃圾。而如果你努力学习,扩大自己的格局,站得更高,从30楼往下看,那这个世界都是美景。
" G8 Q; E6 F2 a* N5 P+ A; S3 T0 h2 ^0 ~2 v! `: E
没有父母希望自己孩子看到的是垃圾,我们都希望他能勇敢大胆往上走,看到更好的风景。
' `' e& Q4 G: k" C+ a( J
! \+ t7 C  @9 V3 \而这,需要我们所有父母的努力。- g1 b$ C2 w2 P- m: r1 E& G# x: _
0 g; ^* D' I0 ]' B
毕竟虚拟世界带来的美好,始终会破;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体会,才能助力儿女一生。
2 C& Q) A1 B8 Y' X3 F% m. I4 f( Z; L& H) X+ [4 V: Z: w
女儿国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女儿国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女儿国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本站所有带作者名的小说均收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整理校对排版
7、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8、女儿国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贡献值排行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女儿国小说网》

GMT+8, 2025-4-5 02:18 , Processed in 0.176119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