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多地气温骤降
& N* u: Y4 v( |" w大家纷纷用上了自己的取暖装备
8 P4 u+ A8 l$ f' m热水袋、暖宝宝、电热毯……
: Y) Y% \3 @( q' t) b- S- K
% q. t) A3 N0 e7 g但值得注意的是
0 T' h% g. A6 u6 m+ B不少人起床后 : j7 x+ B: N; H, B
发现腿上莫名出现了红斑或水泡
& v. |, R' h0 n$ b' M不碰都疼得厉害 & K1 _, B; x% w& @, T8 Z
还隐隐地发胀
3 n R7 C1 v2 W$ O* i7 h. D6 U$ d8 G" i3 a3 A3 T5 O6 r
8 E+ ]# w. N* f近日 7 U& T! I& v! o: Y( ?) F
浙江刘女士的大腿上 0 k! V6 e, I4 [; [
突然起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水泡 I1 E0 R: Z. R0 V* v3 t$ D2 l
又红又肿又刺痛
7 b- a, f! A7 \* b( N- l- X2 r部分皮肤还有剥脱
% d- j' n& o; c) s [而引起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 O* E m+ p6 s7 O竟是一只普通的热水袋! 6 M! B* X# i& [: }7 h
, Y) v) n8 C# C% D* c( Y2 x热水袋突然爆裂
* @% l& q7 d8 n4 V5 R# p; s女子大腿深二度烧伤
$ F& m/ S8 U8 X! Y3 h
( l) _, x2 ^3 Z& S% \近日,32岁的刘女士(化名)晚上睡觉前把冲满了开水的热水袋放入被窝中。谁知,就在她钻进被窝把热水袋放到腿上时,热水袋毫无征兆地爆裂了!滚烫的开水全部喷洒到腿上,疼得她大声尖叫。 3 H) w" f0 d$ _& t! Y; K' c( {
刘女士随即在家人陪同下前往医院急诊科就诊。接诊的医生发现,刘女士的两条大腿内侧可见成片红肿,起了数个大大小小的水泡,部分表皮还有剥脱,周围皮肤有渗液,为双大腿浅二度到深二度烧伤。 @+ H' g- @2 H- u) N
医生立即给予创面清创消毒、烧伤膏外敷创面保护、预防感染等治疗。经过精心治疗,刘女士创面修复良好,已回家康复。 ; }+ a7 ~; }* E R+ ^# ]- f; C
普通热水袋因为经济实惠、使用方便,是不少居民冬日居家取暖的选择之一。
. Z3 S% o3 ]3 F. c7 l! X$ W! A( `* B2 E3 a- b
普通热水袋虽然不会像充电热水袋一样因使用不当发生漏电、短路、爆炸等风险,但也会因橡胶老化发生漏水、爆裂等情况。刘女士的那只热水袋就是因为使用年限较长,发生了老化,突然爆裂。
. z! q5 h& t' Y1 u7 Q" i. _
& C/ w& d1 R2 g, @9 a0 j5 u' h使用热水袋时
5 |2 M6 \8 N5 s p5 q Y$ B更应注意防止低温烫伤! 8 {- _8 |8 `9 D4 Q# i
% g$ ?- s# T, G8 P8 R r
除了要使用质量合格的热水袋、及时发现并更换老化热水袋以外,医生还提醒,使用热水袋时,更应该注意防止低温烫伤。 v; e G3 O: j; s: I1 F' i; D
近来就有不少人遭受了低温烫伤之苦。 4 c3 D9 o6 g7 k7 l7 v1 g
& H0 I) _0 Q' N j4 K4 R+ k近日,江苏的赵先生捂着热水袋入睡,醒来发现左小腿处刺痛,起了水泡。经诊断,尽管赵先生被烫伤面积小,但深度已达三度。据悉,三度深度皮肤已烫熟,愈合极慢,有时甚至要手术。
4 {( L- h+ o8 F3 A) m3 Z! q1 o) \% A* ~1 @6 Q2 ^
医生表示,每年冬天是低温烫伤高峰,热水袋低温烫伤占两成,使用时要有保护套与皮肤隔离。 0 E7 n2 K2 H+ @8 O
7 ?) b8 b# L% V警惕:不烫也能伤人! ! z9 o4 P! V' t5 o, k
这四类人更易“受伤” ( r) P5 L% y) J o' W! W
9 c- h( n9 m# T: Q6 J- ]
很多人可能疑惑,低温也会烫伤?
0 \" `: @( v4 k2 e9 E7 R z7 D+ O+ Z5 N0 i3 G9 B+ T/ d
低温烫伤,有点类似“温水煮青蛙”,是指50℃左右的温度在人体局部作用时间过长,使热力慢慢渗透进皮下软组织而引起的烫伤。 $ z u: M" Y+ c* t% _
z+ {9 j! @1 D+ I q6 ]9 S
发生初期,触及到的只是人体的表皮,如果及时撤离热源,损伤完全可控。但如果对温度产生适应性,就很难及时察觉,从而导致热量渗透进入更深层的组织,造成烫伤加重。
P, N/ b: n6 d; U! u8 h( F2 b# K
50℃的温度持续接触5秒,人就会感受到不舒服,随着时间延长,对皮肤的伤害程度加大。 5 q& T& x* ^- |! X9 K* b ]
3 n# i, t/ e* q: v
实际上,温度只要达到44℃持续6小时,就可以造成皮肤的损伤。
$ L. x- r( E' L P5 H7 l* }4 S4 d5 R- n j1 M/ o8 \
市面上常见的一些取暖设备,能达到的温度各不相同,但整体上,实际使用的平均温度都在40-50℃之间,处于低温烫伤的“高发范围”!婴幼儿、老年人、瘫痪病人或醉酒者,往往因感觉反应较迟钝,成为低温烫伤的“高危人群”。 E% [& a, @7 c5 m3 g8 T/ @# B
. z. W7 [! h) K$ z0 y低温烫伤后该如何处理?
3 a2 F, b N' b9 d" e7 I" w3 n& K& S( g- D' Z7 i$ m
据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部提示,若不慎被烫伤,应遵循以下急救措施:
8 A2 U+ S( Z. l
5 z0 U$ ? ^' B% M" R' n冲:及时对创口冷水冲洗,大概10分钟到半个小时;
( n3 L- V% l) ]+ l脱:等冷却后,小心将贴身衣物脱去,必要时可剪开;
7 @1 [" t5 J+ P* }0 C- K; {& H泡:将烫伤部位浸泡在凉水中; 6 p1 b( }% a9 ~! U$ ~/ m
盖:尽量用无菌的纱布覆盖在烫伤创面上;若出现水泡要尽量保护好水泡的完整性; * |( m4 V" L% b! `( ]- A" `
送:送到医院进行专业治疗。
3 _2 ]6 G6 i% o( A. v+ _
5 X6 l" v: Z `! h不要在创面上涂抹草药、药膏、紫药水、红药水、牙膏等,此类物品可能会造成伤口细菌感染、加重烫伤深度,并影响伤情的判断。
$ ]5 u X% t: r# n3 O0 w+ O2 ^+ g1 r
冬天天气寒冷 . O: a8 D2 @, [
大家在取暖时务必要注意安全
W: N& Z- A7 l9 W千万不要受伤 % M9 m9 g8 V/ n
扩散、周知!
( i( \4 K- z' b2 T2 z. |
& m7 F; c G9 F' G- _
$ U, z& `1 Z' f" D, |) ^
0 }! Z1 R5 b# g5 y5 p2 g! M: m6 Y* |: ~$ X, J2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