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是客观评价人体营养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体重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 \, r+ p E4 N: r; x' |肥胖是一种慢性、复发性和进行性疾病,是一项全球性的公共卫生挑战/ Y4 g: q' v. M
中国的肥胖患病率也在迅速上升,2 p/ r! j* ~( V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成年人中超重或肥胖者已过半,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挑战3 Q' a; I. L; m! j( W
+ m6 C: G2 J6 Y% C/ m; {8 l肥胖是多种并发症的公认危险因素,包括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心血管疾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骨关节炎等。儿童期肥胖会影响儿童的运动能力和骨骼发育,对行为、认知及智力等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儿童青少年肥胖可持续至成年期,增加多种慢性病的发病风险,加重医疗及社会经济负担。 9 t2 A. G' D8 k3 k# C, [5 n6 u ; | P1 G9 N% c) ?按照现行标准7 p5 k. A# T* h% f4 T* D. n5 U& N+ A
我国健康成年人的BMI应在- j) V* I3 S) {; p v5 p
18.5~23.9 kg/m² U/ [6 c: \3 ^% p# [7 V
BMI在18.5 kg/m²以下 ) ^( X% I4 N, \2 W$ Z+ R Q+ ^) a则属于体重过低 9 A) V/ Y2 i0 G' f: \" F9 |: h1 T消瘦是指人体因疾病或其他因素 # l% L2 U6 Q" g' P5 `/ m出现体重大幅下降2 ]" @$ a) {& _6 x/ \$ C
低于标准体重的90%时 + Y# c% L- f$ Q4 {, a即称为消瘦' f9 n; B0 y) x
: j6 U5 x+ \& c5 s$ y
人体的脂肪与蛋白质减少,会出现明显的衣服变宽松、腰带变松、鞋子变大,及皮肤松弛、骨骼突出等表现。消瘦与生长迟缓、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骨量下降等相关,同样危害身体健康。 9 w' f4 P* o# z% C8 p; A8 M# ^4 _9 u
总之要牢记 , Z4 q" m, Q8 U/ E/ Z体重过高或者过低都对健康不利, G2 I3 G( K! e; o) U( ^' Z. q1 E- T& O3 h
那怎样的体重 : h" B" U# b: G# S, a1 R' D. N: f& l; o
不同人群健康体重的标准6 ]4 `* Q1 Z% v L: R- @
8 d* S8 g5 N! a: G" @: ^9 T
8 h1 w* y! a) V% |9 D01 8 H, l7 M- \. H4 e# @孕妇 6 y5 c0 Z, }! S9 k# L* j- _对于孕妇来说,应在孕前维持适宜体重、孕期合理增重、产后减少体重滞留。妊娠前体重应保持在18.5 kg/m²≤BM<24.0 kg/m²。妊娠早期的体重增长值范围应保持在0~2.0kg范围内,中期和晚期应保持在0.26~0.48范围之内。0 p3 }$ o. g4 l& L9 P
1 u, ~' n4 B, w- |) \3 j) r, D
02( N/ V; v/ i3 q5 a, W4 w
儿童青少年1 ~8 u; N* W0 N9 |5 F9 ~9 q, g
对儿童青少年来说,可使用卫生行业标准《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WS/T 586—2018)》提供的不同年龄和性别相对应的BMI界值来判断。应确保孩子长高同时,控制体重增速,让体重与身高协调,所以,应更注重儿童青少年体重的动态管理。 + ~; u+ V1 X: H' ~- {8 V g& ]( m: V7 f! b& D) G
03 7 k2 L6 R {. G. [/ q4 l成年人. F8 k5 S# d. o
根据我国成年人体重指数分类的建议:18.5~23.9kg/m²为BMI适宜范围,24.0~27.9kg/m²为超重,28.0 kg/m²以上为肥胖。 , g, ]- J) x6 g0 i3 O& h# ] ; B& {& `; a3 k) ] 4 E9 J! A+ L; h. o* q04 d9 B4 U0 M! {* _* I* S老年人 4 G5 C9 T1 t3 o1 Z2 _65~79岁的一般老年人BMI适宜范围为20.0kg/m²~26.9kg/m²,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的BMI可以略高,在22.0kg/m²~26.9kg/m²之间为宜。老年人不宜采取极端减重或增肥措施,关键在于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来维持或增加肌肉和骨骼的健康。5 A# Z; e6 c( \4 A) Z1 e
如果有体重超标的问题 % ^2 B% u! O; H: r9 k* [9 P) T! |- Q0 P建议吃一些这种“神奇碳水” 5 y9 L! O6 ]: K% b' O/ t( G( A; i缓解脂肪肝、帮助减肥 2 f& I3 F& e! x3 x4 @$ K一提到“碳水”,很多人都避之不及,担心吃多了会长胖、升血糖,甚至把它看成自己健康路上的“绊脚石”。其实,有一类“碳水”,不仅不会致人肥胖,甚至还有减轻脂肪肝的作用,那就是——抗性淀粉。 ; n; Z/ {% @$ t: z% N9 y- ]7 x ) ]" z* Z" O+ t$ Q6 l9 Z! {- H/ c' b+ ~, N% q9 R0 g% j; ?; {" s
这种碳水& @3 n' l; P1 [' R5 u$ j
能减轻脂肪肝、帮助减肥 6 N E. g3 ^2 w! F% ?/ F& {! ]2023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贾伟平等研究人员在《细胞代谢》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富含抗性淀粉的饮食,可以改变肠道细菌组成,并降低与肝损伤、炎症相关的甘油三酯以及肝酶水平,减轻脂肪肝。 6 u6 {* ~/ I( n3 v: X此外,抗性淀粉组参与者的肝损伤也得到了改善。不仅如此,抗性淀粉组参与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均有所改善,缓解了血脂异常。/ H# D" v/ ~% S" E5 v+ A
此外,还有研究发现,补充8周抗性淀粉的参与者,平均体重减轻了2.8千克,脂肪量和腰围显著减少,同时显著改善了参与者的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敏感性。8 E$ c$ Z* B) u' F4 O. Y: p
% v$ Y9 ^( I! h& o! b
这种“神奇碳水”" J8 E& z+ Z/ P, z7 i7 k7 ?7 ~
都在哪些食物中? 9 f$ W6 a, g/ C4 q% l# H7 y" m/ g; r抗性淀粉,简单来说就是一种难消化的淀粉。以下几种食物富含抗性淀粉,升血糖慢、饱腹感强,可以作为优质主食。 3 M# R8 j- W) X3 R g, T# ~9 w& f/ {! n7 Z( M" C& z
1.全谷物 / s3 H- B4 x i8 J1 G推荐食物:燕麦、甜玉米、大麦、小麦、高粱。 ) Z1 v9 E2 f- w: x* G! t7 v市面上未经加工的全谷类、种子类,大都含有抗性淀粉。一日三餐中建议保持1/4或者1/2全谷物的摄入,三餐中至少有一餐全谷物。 7 }1 Y- Q4 `8 q% W6 }* f小贴士:单纯地食用全谷物不易消化,与大米搭配更容易被接受。大米与全谷物按照1:0.5的比例做成米饭或煮粥,口感更好,还可控制血糖。) @) K7 S9 v) F5 e+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