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恶语和谣言不是真理,不会越辩越明,只会愈抹愈黑。
; `, `5 Q) }+ f' ~2 l" T; ?- U
. o0 Y% f+ L& Y
/ u' a8 w* [. Z' t! k3 z, X没人真正在乎六子吃了几碗粉。
( v( ~4 i" j+ \ O& A
+ J5 k1 {2 w# |3 Y* H
《让子弹飞》中有这样的一个情节,六子被胡万诬陷吃了两碗粉却只给一碗的钱。
8 I% e7 F" \( n( a( D吃瓜群众们见瓜不好吃便也散去。只有小六子举着血淋淋的凉粉,崩溃地喊:“别走!是不是只有一碗?是不是?”
; M* f1 x7 f& w8 U6 p- Y* }1 U4 o6 q& w# u% @- }5 f
而诬蔑人的胡万,洋洋得意:“我知道你只吃了一碗粉,你上当了。”
% z. L! f0 y' f
# S$ L6 `' P$ d( q
在这场闹剧中,只有六子当真了。
; j: i* L/ ?, f8 B, k5 t) E
! x) Q6 C( S& P$ R4 r! H: k胡万的目的是逼死六子,而吃瓜群众只是来吃瓜的,他们并不在乎真相,也并不在乎六子究竟吃了几碗粉。
! R4 N8 L0 X$ E: ?9 ~% y6 s) m% }8 v8 E/ y% ^
六子为什么死,就是陷入“自证陷阱”了。而人一旦掉入了“自证陷阱”,就会陷入自我内耗的死循环。
9 S, }5 `3 I5 N% h$ j t# l/ }
, U1 U$ }3 U) E1 l6 I% c8 S当别人故意陷害你,或者质疑你,你无论怎么反驳和解释都无济于事。你哪怕是回一句,对方都能找到新角度诋毁你,攻击你,直到把你心态搞崩。
X) U! @1 h% y) ^/ K( w/ q& j# q1 m8 X
所以,面对别人的恶意攻击时,一个很绝的吵架秘诀是:只反击,不自证。
' d& i$ Z" D4 Y. b
4 ~+ E; t& l& E01 不内耗
% P8 g7 O8 g Q( g# v
' T5 j& [- K+ n6 G7 _
很多人被攻击被诋毁后,第一时间会质疑自己: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对我?是不是我哪里做的不好?
6 [' S; C9 b6 e7 O6 d3 O! ]4 M) I% X8 n. k, ~0 H
其实,你根本不需要花时间去揣测对方的想法。你只需要去看对方这么做导致的结果,看结果导向是有利于你的,还是伤害了你的。
8 {4 u; W- T, I `) Q$ H
7 W: V* `, s2 A) |. `6 ~ `
《甄嬛传》有个情节:甄嬛在被禁足的时候,得知安陵容杀害了她的第一个孩子,甄嬛百思不得其解,不明白安陵容为什么这么做。
! n T9 z; P' k8 s8 ~8 K ?5 E6 J6 p2 ~* a W9 [
崔槿汐就告诉甄嬛,你不需要知道原因,你只需要知道这个事实就可以了。即使哪一天知道了真相,那也是极其丑陋的真相。
" e w U0 x2 Q) p+ D2 p+ W$ F) g
( I( ]$ m, E# l# P! R3 [所以,当对方决定要伤害你的时候,他就已经明确了他的动机了。你没必要花时间去内耗,去探究对方行为背后的原因,那样做不仅毫无意义,而且还会使你陷入无尽的内耗中。
: Z1 k/ g0 Z0 ]2 X8 i$ \. M/ I5 k. l: \& S0 C6 E
罗翔说:“误解本是人生常态,理解反是稀缺的例外。”
/ u) G4 ~& h' E
. s# p' \" f$ B: @! i8 E02 不自证
, {2 M$ V& g" m) Q& p, n
2 y6 `; ]& r, X( U! e一个正常人想证明自己是正常,是非常困难的。
5 C# z8 \* b2 `% ~8 P8 m$ J1 w: U# K2 C# ~
一听到别人负面评价你,你就急不可耐地解释自己;
1 S8 u$ N e. Y3 Z7 f
, G) R# [' F- }一听到有人误解你,你费劲儿巴脑地找机会向别人证明自己;
% m0 w+ I6 D& T( r
2 ~' ?5 Y& @' }! l你句句回应,事事反驳,只会让自己落入自证陷阱。
9 M$ R% d5 t- y& D! P# t; i" s3 j; W
( f8 o4 G S9 Q' y& d) G
特别是不知道对方是人还是鬼的情况下,即便对方是人,也可能是偏执、狂躁的人格缺陷的人。他妒你、骂你、咒你,甚至与你有没有做错无关。
0 ^4 ?6 C$ \) U0 x1 U0 L4 w; f( i. Y# C3 {
他们并不在意真相和事实,只是想看到你处于困境的样子,来达到他们施虐心理的满足。
6 d! h4 ?/ `0 q9 j6 L
7 E; N4 o8 d n* A* M- c& |$ c) r而此时的你,若是拼命想自证清白便落入他们的圈套中。因为越多的自证清白解释只会不断“喂养”、刺激对方。
/ g) Q1 e( }4 j
' X3 ?, s) Z: p0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当你试图自证清白时,实际上与对方形成了一种“共谋”关系。只有当你主动停止,才能中断这种“共谋”。
2 Y, T/ Q) a- i: m' Z! [8 ?& t
. ?( e B. W( h恶语和谣言不是真理,不会越辩越明,只会愈抹愈黑。
$ \ K/ K% X2 n& y) I" T; K# G4 W( P- s/ Q% f' w/ O3 k
《科学史的起跳板》一书中写道:“自证清白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有时候则是不可能的……被诬者当初应该做的,根本不是自证清白,而是反问:凭什么我要证明给你看!”
- \+ c3 u# F3 k# ` Y+ n
: _: _: x) E3 j; m& r所以面对他人的诋毁,你只说了一句:“谁质疑,谁举证!”
1 q2 r( J6 n- n3 C& T( U6 g6 k, j! w
' p0 r" ~' a6 U; \3 N( v' S
03 不纠缠
- {* f$ u! J+ W3 j
4 P8 M& u4 v% \ p8 ^你要是真跟对方计较,你其实就输了。
, F1 t0 q* g, Q% R6 P; @% L5 Z
0 O6 l) P3 D7 T, h; W# U# |1 y8 K
对方生存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接受的认知跟你完全不一样。
$ s( N& R8 w7 }6 N5 |6 J/ v/ W$ H' m
9 s3 {3 t9 z: I6 u2 G# ~不同层次的人,无法同频,你无须同他们争辩。当你试图解释的时候,你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教他们去理解他们永远都理解不了的东西。
1 a: t# S' j& E- w! O4 W6 I; H! K1 U z& J, m/ M6 X/ \
画家陈丹青说:没必要让所有人知道真实的你,或者是你没必要不停地向人说,因为这是无效的,人们只会愿意看到他们希望看到的。
/ c& \7 o0 @, c2 D/ G) i: R: U' h! ~% M6 g
所以,对待烂人和烂事,远离是最好的回应方式。
, j4 Q4 k5 }6 Z5 M
+ O. Z1 ~% _7 A+ ^1 d( s9 a* @% | v04 最后
+ b7 w4 a& _) q: n* U9 ~
0 Q# X4 X I: C8 U. r5 M
不内耗,不纠缠,跳出自证陷阱,你就赢了!
+ ~: ^& M, Q* O9 `0 c# b0 g# ?- ~' T$ g+ r8 {* ~+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