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01
" b$ c9 w2 ?& |7 x( {+ q! `8 r7 U, c+ U, ?) m5 c9 c' c1 m
一项利民政策,是被如何曲解成损民之政的?
0 o* s" a9 F* S T& \2 U
+ W) i- _9 W: Z4 R1 K- o一个行业的利好消息,是被如何歪曲成重大利空的?
L& w: k) Z; y; t% c' }
8 [) G' ^6 f1 _: R, q9 F一个大惊喜,又是如何被广泛传播成大惊吓的?
3 H, z/ b# K3 t9 }& \
* }- ?6 G$ F( _
% K1 B* y) M9 {5 c$ J! I! U& S) @ 02
. l& E/ M% ]+ b7 B4 g
这几天,中国无数持有房产的家庭,估计都因为住建部关于在22个城市试点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制度的新闻而瑟瑟发抖。
+ S; ]8 c, S* e; H$ R! ~' Q
' y: P7 S$ O% k5 N- r
因为这条消息,经过各种加工解读,最终给大众的感觉,就是你的房子以后每年得向国家缴纳一笔房屋养老金,就像你每年缴纳的个人养老金一样。
2 [0 `0 v! f) G2 D( E& p/ E- i: t7 M. s7 X" _. x l9 W; W
而且,费用还很不菲。
& a, W( p) k" W9 s' ?3 H6 y
7 e: r9 _0 |# m+ v
比如,就像这条广为传播的信息,一套房子每年超过1万的费用:
# i& b, @) j1 G. U0 V' p" Z
0 u; P( o0 |! i! U9 o
更有甚者,将其歪曲成变种房C税的:
4 t# V7 m7 R w- W9 I3 X/ I3 k, e% p, x4 O6 S8 Y5 }% P
1 |9 t+ Z" P( i" ]. h看起来是不是很吓人?
s/ @/ A& b4 p( G/ |
如果是这样,你还敢买房吗?
8 G v# w! W4 ^" ^
( ` G% g6 [% }% e如果是这样,你是不是想着赶紧把手上的房子抛掉?
& \& b1 p+ _) B3 \. g4 u$ C/ J( X
( n# D& p4 W) P% B/ U; W) E# \5 \: s; K* p$ e
03
/ o& y- f) [4 z3 X
你别说,类似的信息,真真假假,似真似假,很多人还真的难以分辨。
* F& ]: F' N6 F( s e2 Q% h
! C h5 i" x$ Q比如上面那条每年缴纳1.5万费用的信息,即便像杭州客这样科班出身、地产传媒从业长达20年的资深业内人士,竟也一时难以辨别信息的真伪。
) R8 w7 }0 p0 w3 @2 i4 d" _' T
# ]7 s& c0 `, S/ R) j: v更别说无数的非业内人士了。
; h% o$ D2 x8 |% _0 e
! w( i5 u1 R# g
直觉和逻辑告诉杭州客这不可能,但相关信息的发布者又没有匿名,强力部门一查便知,难道他们真的不怕承担法律责任吗?似乎由不得你完全不信。
6 W, r! z6 h' W. H! }9 _
5 T' R& P. R& U/ Q4 s1 W: S' J& `6 s" k' W
04
8 Z0 p6 O8 V- N& m" A就在昨天,中国建设报政策专家解读,题目就是《房屋养老金——公共账户政府建 不给群众添负担》:
. `8 o9 v+ m. w$ u' c- |" x
% V1 L2 ~/ f7 a房屋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关键举措是建立公共账户,公共账户的首要用途是为房屋公共体检提供资金。试点城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勇于担当,采用了财政出资方式为公共账户筹资。
5 \+ S _" s* H; M9 a. |
) k. a- @( D* ~! m
更关键的信息来了:
7 Z! U* C; f' p- @4 p$ a6 K& e4 L/ f, i) F8 H7 a; A
房屋养老金……无需人民群众在现行制度之外另行缴存维修基金。
+ w) ? F' w+ ^; q7 j/ ?! a
U# n- @' a' `, [简单的理解,住建部试点房屋养老金的意思是,政府在已经运转二十年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制度之外,通过财政出资的方式,以保障城市房屋的功能与使用安全。
+ ~4 t- Y" z1 q/ [+ a& Q) K
4 V, _2 o9 `! s$ a这个过程,并不需要你本人另行缴存维修资金。
& f% z7 d. a$ A; c; h2 D: a; ]! H
4 P8 F0 @! d R2 i5 J% c7 J) W r0 c! y7 I2 w# W5 V
05
- j( U4 ^2 [ Q$ A3 a# O
这样一解释,是不是大家完全释然了,也直接证明了以上所谓的每年缴纳1.5W以及更离谱的变种房C税,完全就是谣言。
; G7 t) ~! f; c5 P- a, M
1 A* H% d/ R+ `6 u6 E4 d7 j% f有些人可能还会有疑问,中国建设报的这篇文章,只是一个名为阎建军的专家解读,信息是否足够权威?
. x+ M9 ?6 T- E
& G) O1 J; n6 M# P. ?只要解读两点,你就明白了:
6 M3 e' J7 l7 N F* {: w
5 Z% f' j( b6 w
1,中国建设报是唯一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直属,为部机关提供信息参考和决策支持的……住建领域权威媒体;
* R, X0 t0 s5 g% C' b7 E9 } w1 T+ K* J" W
2,阎建军的身份是中国社科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 z# G p7 ` y2 E
( e1 k6 t1 l! z& e( h# `1 f, ?一个是住建部,一个是中国社科院,都是妥妥的官方背景,而且是中国建设报是行业性的官媒,其权威性不容置疑。
5 R5 h, r! L' [! p
1 r0 n) j% D! f5 K' _4 C, F
+ v% X% }3 N; |0 j% s& v 06
; x8 ?% D1 S/ o8 p+ T) q* a
现在大家应该彻底明白了,政策的出台初衷,与以上那些广为流传的谣言,完全相反。
: e; I7 c9 {1 ~) d- p8 g4 l- j
! c+ }7 m$ u' ? R6 J6 T
你害怕以后每年要交住房养老金,所以不敢买房或想把房子卖掉。事实是,政府出资为你的房子养老保驾护航,让你可以放心的买,安心的住……
) [$ H# E. k- B! A& v$ y" Q' U( ^+ o" ]! k7 e7 v$ W
你认为的惊吓,其实是惊喜!
8 r5 T- v/ E7 F* p) i" x
0 Z5 C/ p. r9 p, W/ P3 t/ t8 a2 S
7 `. ]$ r8 a: m2 P
专家解读 | 阎建军:房屋养老金——公共账户政府建 不给群众添负担
$ R4 a/ u C" B' a
阎建军 中国建设报
) R# F+ V# {4 e
8 z' _ J, d) O0 k7 \在8月23日上午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表示,研究建立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制度,构建全生命周期房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2 n* M' N1 ?$ y' D9 s6 e" k3 F
& p; i& L9 b& l9 {; Q) i: Q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二十届三中全会决议要求“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机制”,我国房屋安全治理体系存在薄弱环节,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是完善房屋安全治理体制机制的重大改革举措。
4 |6 P: t* Q+ a8 f一、改革初衷:补齐房屋安全治理短板
7 [2 m7 k9 T p. w- @5 q城镇多层多业主住宅是既有房屋安全治理体系的薄弱环节,在现有制度体系下,对于多层多业主住宅的共有部分(包括房屋主体结构、电梯、外墙面等),业主安全责任无法落实,业主委员会“有权无责”。动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要求三分之二以上业主参加、过半数同意,门槛过高,程序漫长。
" a; _1 V# g* U4 \- j% o4 O业主大会决策难、决策慢,常常导致房屋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不能得到及时维修和保养,更不可能做到对房屋公共安全进行风险预警和隐患排除。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南方某城市某住宅小区的30余部电梯在炎炎夏日同时发生故障停梯,即使在有关部门大力推动下,业主表决程序在47天之内无法完成,20层以上的业主也只能天天爬楼梯,严重影响正常生活。
. f r1 k- g8 x3 V" z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续缴制度难以落实,部分老旧住宅维修资金严重不足。2004年,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成为办理房屋产权证时必须缴纳的费用,之前的“房改房”和部分商品房没有缴存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此外,2004年左右的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的价格较低,以北京为例,当时的经济适用房价格在1500元/平米左右,商品房的价格集中在4000元至8000元/平米范围内,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缴存基数低,部分小区余额已不足三分之一,资金续筹困难。
, k5 m1 o* N O& l我国城镇存量住房时间跨度长、数量大、房屋老化日益严重。由于住房安全治理机制不完善,房屋隐患多,补齐房屋安全治理领域的短板迫在眉睫,政府不得不对既有房屋安全承担更多责任,推行房屋养老金制度改革迫在眉睫。
9 e- t% A6 d) x/ @二、房屋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关键是在政府支持下建立公共账户,主要用于公共体检
8 h2 o# [# G2 m4 K* R. b我国采取“大政府”管理思路,政府对于民生安全领域责无旁贷,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印发的《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指南(2023版)》(安委办函〔2023〕145号),老旧房屋坍塌风险属于公共安全事项。
% X" C) D- X9 H/ m7 W0 D政府的首要职责是守住安全底线,主要抓手是建立房屋公共体检制度,在此基础上建设既有房屋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早预警,早处置,提升房屋安全管理专业化水平,实现由“治危”向“防危”转变。
8 i2 z4 X. w# D( }" C$ r- N房屋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关键举措是建立公共账户,公共账户的首要用途是为房屋公共体检提供资金。试点城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勇于担当,采用了财政出资方式为公共账户筹资。
% O( h8 N0 d# N; {. X/ q6 m" r
公共账户资金除了用于公共体检之外,也用于房屋应急托底保障。在外墙脱落、房屋渗水、电梯故障等紧急情况发生时,及时进行排险,对于没有缴存专项维修资金或者维修资金使用存在困难的房屋,先行垫付资金开展紧急维修,消除安全隐患,筑牢房屋安全防线。
: z" i0 X+ a* |. \- |) U. Q三、推动房屋养老金个人账户有序有效运转
0 O% X1 d! S( v9 z除了公共账户之外,房屋养老金还设立了个人账户,个人账户是基于已经运转二十年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制度,无需人民群众在现行制度之外另行缴存维修资金。改革思路是让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有序有效运转起来,为电梯保险和外墙面保险等筹资,解决人民群众燃眉之急。这方面,株洲市和沧州市都推行了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购买电梯保险制度改革,使用维修资金增值收益建立统筹账户,完善业主共同决策制度,在居委会监督下,采取“公示无异议”的方式购买电梯保险,取得了较好成果。沧州市已经推广到外墙面保险、防水和消防器材等共有部位或共有设施的保险。需要对株洲和沧州模式进行总结提炼,从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和规范性角度进行更加严格论证,以期向全国复制推广。
% h9 G& Z( ^4 W4 c$ Y) _
) J4 ^( [9 G t- N-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