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在这个人均卷朋克养生的时代,连“续命水”都有了next level!
+ @; R& F# d, \) ?* o# t Z$ D W b
1 U" B2 m# | q5 m喝绿色瓶子的某饮料,会让你闻不到车上难闻的皮革气味,从而避免晕车;
& v/ @# K, `* V' y, \& g6 d* q$ [; D2 Z' ]8 u( n
喝紫色瓶子饮料会让人犯困,而且效果立竿见影;
5 n0 ]2 |# d8 B) i9 M9 v" w$ W
% X: T8 P' J, g6 ]喝蓝色瓶子饮料,可以提高代谢,让运动更有效果……
9 h$ z* Z5 r6 w( t; x* V
1 V$ G( `: u0 m: K' | C网友更是总结了三大圣水:某叫、某溶c、某动。
2 d2 g0 M7 S' G- o0 B
+ D9 {6 [/ H7 R+ ~& u这些被“吹上天”的饮料,其实都是功能性饮料,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一定的提神物质,能补充能量,缓解疲劳,起到提神的功效,是很多人眼里的健康饮料。
1 U$ z, o0 o V# N% {) {8 b/ ]. `. w* R) T
不过,叔要提醒一下,功能饮料虽然能提神,但可能把你从头伤到脚。
& W% Z8 p& }9 V' p
! W5 j8 M6 U$ t2 X6 C由于功能饮料在市面上越来越流行,研究人员对它的功能与危害也扒了个底朝天。
7 v! r) H4 P! i2 Q5 S
' p0 H+ a+ n) T' o$ q2017年,发表在美国《公共卫生前沿》上的一项研究就表明,功能饮料对健康有多种危害。
* k9 |0 Q4 N/ u7 U0 g; v
& H! y/ V) H4 v4 w% o& p7 ^, C8 h这是一篇综述,回顾了对功能饮料的各项研究,发现功能饮料确实可以提神醒脑,但这是短暂的,长期的健康风险则更为严峻,包括精神健康问题、冒险行为、血压升高、肥胖、牙齿侵蚀和肾脏损害等。
4 S" U. F5 ]& O% k0 K. t1 G3 N' v% r
能让功能饮料“提神”的主要成分是咖啡因、牛磺酸、赖氨酸或瓜拉纳(咖啡因含量比咖啡豆还多)。这些成分可通过作用神经中枢,使交感神经兴奋,让人“精神百倍”。
# G# F1 _4 u8 b+ G4 r X, r9 c
$ C9 W8 r; K8 Z0 `) K
也正是因为可影响神经中枢,这些功能饮料喝多了不仅可能出现失眠、心率加快、胃痛等生理危害,还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精神健康问题。
7 |1 Q2 c+ P& R. g
3 v' i; C, Z" u3 \. B& ]5 D加拿大一项涵盖了 8210 名高中生的调查发现,喝功能饮料的学生寻求刺激、抑郁、药物滥用的倾向都高于不喝功能饮料的学生,而喝得多的学生,以上这三个方面倾向又高于喝得少的学生。
6 n* q# B& d1 R) D
9 Z4 s# Z- [, ] K
! \6 a1 j: y* [& s$ K# Z- J4 q0 c0 P1 b7 S' t1 p1 @0 M# \
除了“功能成分”,功能饮料一般含糖量较高,《中国消费者报》曾对市面上几款主要功能饮料做过测评:
, `: h& Z4 R* p; u* \
6 e# r8 Y' V o" P7 e- W
在10款功能性饮料,9款含糖量超10g/100ml,平均含糖量为11.7g/100ml。
! N+ c4 E" O. H% y
' r" T1 p- E& v$ r' H1 \1 ]而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约25克以下。
; Y1 ^9 {0 Q2 u, r
2 I* M$ R1 E* {% |0 K+ t# [某品牌含糖量为75.5克/罐的饮料,一瓶600ml,就已超过每日推荐摄入量的上限。
" j, S/ Z5 h% q) u
# X; d. ^; m8 Y7 t/ e
* |3 a* A% T. `( J; m2 s
/ Z) R; @# v: D
1 F) m7 ]3 z1 |% G6 g* m而高糖饮食的危害,叔已经讲过太多,它会增加牙齿疾病、肥胖的发生风险,还会对胰腺系统造成很大负担,从而使胰岛素功能受损,造成糖尿病患病风险。
/ F! K h" z/ Q V& d9 D
6 P. x8 g% d# b/ y9 W同时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 J: v5 B; `4 c' F& ?9 {" ?" l; l
8 h' ~' {! k1 N7 g) ^
2017年《美国心脏病协会杂志》一项研究显示:即使只喝一瓶功能饮料,也可能引起血压和心跳的变化,比碳酸饮料还影响健康。
! r$ W& M. W9 P/ t' I. N& } r" i( Z
4 |1 d* |3 e/ c @) w% e一组喝32盎司(907g)的功能饮料,里面含302g有咖啡因,108g糖、牛磺酸、人参等成分;
2 a- A0 J$ V# K5 \+ f+ u+ b( Z$ f
7 x9 ^$ m1 ~( z: G) j另一组喝等量的碳酸饮料,咖啡因含量也等量,但其他成分为柠檬汁、樱桃糖浆和苏打水等。
+ k7 R/ g" F3 O0 j
! P& o. {" h8 @: P# p- p2 a; ]* }( i" u研究人员在受试者喝前和喝后共测量6次血压、心电图情况。
$ \5 { ^% d8 B4 _' o% a- {4 |/ F: o# t# B4 I* D
结果发现,喝功能饮料的受试者,心室激动总时间比碳酸组长10毫秒。
/ F$ q3 r e( t$ Y" x2 [( t$ R, t
5 r) O A1 R# g6 p9 l而这个指标的延长,是直接关联室性心律失常、冠心病猝死风险以及死亡率的。有些药物,即使只延长6毫秒,都被规定要标注警示信息,功能饮料可是延长了10毫秒!比药物还狠呢!
( ?4 E" o: r$ @# C; f) u1 @4 W% a `- y; \
至于高血压方面,两组受试者在喝饮料后血压都有所升高,但喝碳酸饮料的人,6小时后血压恢复正常,而喝功能饮料的人,6小时后血压仍然偏高。
( t4 r+ F/ O7 b" y+ r" T0 A9 g9 ~: o4 Q+ R# h7 }0 X
健康人喝功能饮料对心血管有危害,对已经患有心脏病的人群来说,那就更危险了。
: G0 ~1 T6 F6 v6 M; A4 u L5 n. w2 v9 |8 B( Z* o. s8 G
24年6月,一项发表在 Heart Rhythm 杂志,来自梅奥诊所的5000人队列研究显示:对于某些遗传性心脏病患者来说,饮用功能饮料有让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 w! L# X) N6 D+ G# L" q
. E7 M& [7 T# R& |功能饮料的作用主要是补充能量,适合体力消耗较大的人。特别是长期从事体力劳动、大量运动后或连续加班特别困倦时,喝点还是能够让人迅速清醒,活力满满,但一定要适量!
( e- o! M7 \ Z8 R" O) N4 l7 D- d `
《咖啡与健康的相关科学共识》中建议:普通成人每天咖啡因摄入量应控制在 400 毫克以内。
; j; j; z+ u1 d7 S" |: r8 G
3 V2 A8 o* ]# x4 K# Y4 w& V- K
叔上面写的研究,样本是欧美地区销售的功能饮料,容量更大、有效成分添加量更多,在国内销售的功能饮料,相对来说要“轻”一些(危害依旧不能忽视)。
y9 I- `; K5 @% F
2 u4 X9 h e% X6 Z( f8 y
大家常喝的某款功能饮料,一罐(250ml)有咖啡因 50 毫克,没超过推荐摄入量。但很多功能饮料还同时含有牛磺酸、瓜拉那等“刺激成分”以及超高量的糖。
: l+ I* B% s6 a) n' m; [
6 h, K$ w6 w: t所以这样算下来,叔建议,一天最好不要超过600ml。
7 a# n& u4 S+ J; ~5 p. _
' H! i: a2 D$ z# D9 V* ~功能饮料中的营养成分虽多,但基本都是能在日常饮食中获取的,平常保持饮食均衡就行。
5 U8 h$ y* M( ~2 I$ W! m
! i) |4 B& i' S6 \7 n. F9 i
如果实在想喝,偶尔一瓶尝尝鲜即可,可千万别把它当普通饮料或水喝!
& ]- B4 g, b! h! s) { h. o6 q3 [0 ]% I# m" |$ N
特别是以下这3类人,最好不要喝:
8 T, r; W5 y- I. G$ ]% @
- q3 `" k' i n* Y, D首先是孕妇、哺乳期妇女。这一点,大部分功能饮料标签上都有标注,为了避免高浓度的咖啡因对孕妇和胎儿产生不好的影响,这类人群最好尽量避免。
( y; B7 j1 h7 H, B0 h) w* I0 U6 a+ R! U9 c
儿童、青少年也要注意。因为他们对咖啡因的代谢能力较低,喝太多也会影响身体。
6 d; a+ x2 [+ f. R" h5 N5 t8 \
2 j3 ^* h4 A% x8 A, C1 k! u最后,心血管疾病患者、正在服药的人群也要谨慎,最好能询问医生遵医嘱。
$ x6 \9 V' s3 r+ z4 a9 }: {
( ~4 |/ v$ ~; ^; v# B& ^6 F
/ v' N( F7 {) {( k, M# W) S! ~& h
7 I$ O! J" _( w# s \还有一个点需要注意:不要与酒精混在一起喝功能饮料。
5 o4 l4 Y6 {0 x
- z, Q3 x% s) u0 K: b% j" H
Neuropharmacology 上刊登的一项研究发现:青少年期间混合饮用酒精和功能饮料,会永久影响大脑海马体,导致认知功能的长期问题。
/ @3 J7 b& x Z4 l, [
! d/ L/ y' b" _% _8 w' j+ t9 B那么问题来了,不能喝功能饮料,喝什么才能保护心血管,又提神呢?
( m7 H& q) C4 ]' W+ v# p( L5 t
; ]2 N* l" [0 W% O6 j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的研究团队发表在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期刊《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保持饮茶习惯的人突发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降低了39%,致命性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降低了56%,全因死亡的风险降低了29%。
4 p7 D2 w) A" Y; {
/ B# Y# O& A' ?) i$ a" Q8 E- U5 S对于喝绿茶和保持长期喝茶习惯的人来说,这种有益健康的影响最为明显。
( c9 X% k8 ?/ k! ]5 a
+ j" }" e" Z+ W0 T+ ~) t该研究涵盖了100902名中国成年人,团队从1998就开始招募研究对象,平均随访时间7.3年,结论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 {7 y, B" X' O8 O
; x$ f& _% e. R) \9 D- V- U
同时,茶还也可以一定程度提神醒脑,相比于功能饮料,叔更推荐茶。
5 g" d: J+ P( p% ^. a$ O7 ~# l
9 V0 Y; ~5 D9 u- E. p& y! p+ D
但喝茶也要注意3点,不要喝浓茶、不要喝太烫、不要喝太多。
2 p' Q: F8 d6 a, ~7 l! F1 ^, J0 E
& n& h) {+ T4 `8 p2 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