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探花
- 打卡总天数:313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4419
- 最近打卡:2025-03-01 21:25:29
版主
- 积分
- 21494
|
半年多前,天气还很冷,时常下暴雪的时候。我顶着风雪感到南方某小县城,一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案件,第二天要在这里开庭。* J9 j. o3 ?: I. g. `! ]: I
0 t! u; D2 @. M- f; @
当天晚上吃饭时,我的当事人家属席间接了个电话,回来后,手上执着手机,面露难色,对我道:“刘律师,老朱说想见见我们,有话要跟我们说。”* F; H* g; P9 z' q/ \9 }
1 i2 `+ z, c) @
这个案件有三个被告人,都来自同一个地方。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类案子,上头决心很大,但落实到基层,各种关系网盘根错节,很多人都是当地“士绅”,再大的决心也如泥牛入海。这三个人,除了我那倒霉的当事人有个前科还在缓刑考验期内,办不了取保之外——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他的前科也是个虚开——其余两名被告人都已经认罪认罚,退缴税金,办了取保。7 e# v7 q( Z7 V! l; R* f2 [
& a6 K+ z3 [; C! G+ J
我皱了皱眉头,面露难色。这眼看明天都要开庭了,现在突然要见我们,葫芦里不知道卖的什么药。家属很通情达理,见我面露难色,又道:“本来老朱说要见你呢,我们跟他说这样恐怕不太合适,有啥事你跟我们说,我们跟刘律师转达。”
0 k8 u! y3 m# h3 a* P* K, ~) S* V0 w
既然家属都这么说了,我也不好再拦着。于是,饭吃到一半,家属便顶着风雪又出了门。
! \9 T2 p6 z1 S: i& Q$ A
/ e" q7 G% D; m过了没多久,家属回来了。手上拿着一沓材料,递给我,说:“老朱明天又不想认罪了,他已经在当地公安那报案了。”; K/ x3 B( R' ]' x' A
2 k! \, Z" \2 U7 w& n7 l我心下好奇:“翻供就翻供呗?还用的着报什么案?”" J7 e) |! y) Q( Y
5 `/ l# {7 G% i$ C' u: U2 u& D
接过材料一瞅,整个看得哭笑不得。
* C, R3 {) l! n! Y6 \
3 b: B9 V! \, _; N( F2 l是一份控告自己老婆被人诈骗的控告信。
|/ U3 L+ S3 Y6 e
" Q, F( ]5 i9 Z1 e- ~: K很多草根民营企业家最大的悲哀,或者说最大的系统性风险点在哪里呢?在于整个家庭的抗风险能力太弱。企业家本人是整个家庭,甚至是整个家族唯一“见过世面”,“能扛住事儿”的人,一旦企业家本人出事儿,孤儿寡母老父亲老母亲守着一摊家业,就成了待宰的羔羊,各路骗子都想来咬上一口肥肉吃。0 D( H3 a; p$ V7 I) {
- P% ^' K' e1 T; u% h
我从前经常诧异,为什么有这么多“愚蠢”的家属,被一个又一个拙劣的谎言骗到,看过这份材料,我才终于得以有机会从另一个视角切入,观察当唯一的顶梁柱猝然倒塌时,整个家庭会陷入何种程度的孤独、无助、混乱与迷茫。7 G1 A% y" J+ z C, M3 `
' D7 g: x1 }' V% Y/ Q老朱被带走的第三天,他的小姑妈和小姑父领着一个骗子,半夜跑到老朱家,当着全家人的面指责老朱媳妇,为什么还不赶紧花钱找关系把老朱捞出来?并说,如果老朱媳妇没这个关系,他们手上有关系,通过他们花一百万,四天内就可以把老朱弄出来。如果弄不出来,就退80%费用,只留20%茶水费。) `0 }9 o y$ p1 H! x9 L6 r# t
9 x1 ~, L; u( s, h
话说到这里,还只是常规话术。核弹是下一句。 {0 y, B- }3 g
% f! F3 {+ X* p
“20%也就20万,看你有没有把老朱捞出来的心?你拿钱的速度决定了老朱出来的速度。”3 Z1 A) q- ~* y9 F# F/ E
; ]5 _; i3 U# m2 M, i0 k同时,小姑妈也在边上指责老朱媳妇不肯出钱捞人,并动员老朱母亲、老朱弟弟等人——主要是父系家族成员,一起做老朱媳妇工作,逼迫老朱媳妇拿钱“捞人”。
4 V( Q% q" n) b9 U( h: g
$ b! C q( k/ T; y4 k) E v3 g我材料读到这里,心惊得一颤又一颤。这哪里是骗啊?这简直是明抢啊!0 }! ?/ y; t' L$ M+ H0 b6 S
7 T1 n/ g0 m+ \" C' m
看看在场都有哪些人吧。除了骗子之外,还有老朱媳妇、老朱母亲、老朱弟弟。, B# U5 i y) r9 Q) S3 d
2 \+ C& s* L0 F! v+ t7 t# u H骗子通过玩弄话术,偷换概念,将不出钱捞人与不救自己夫君、不救老母亲的儿子、不救兄弟的哥哥直接划等号。 g4 e, _7 w4 F' F$ {
+ L" N9 j, `+ H, q任谁能顶得住这套话术?
" ~7 W9 _; E# y. I2 {' k
) G) F+ y" U# m% J2 O哪怕这钱要取出来直接往火坑里扔了烧了,老朱媳妇也只有立即出钱的份儿。) }# K/ p/ _, @7 m0 F* C# V
$ q2 Q- `1 m" f) u! h P. {* f: b如果不出这个钱儿,哪怕后来老朱真通过正常程序渠道办出来了,老朱媳妇也要落个不仁不义的罪名,此后要遭戳尽脊梁骨。
. K' K& H' l9 r( }- K8 b' A( ~% c$ Z. j& ? B Q% }
事儿有没有办成,跟办事儿有没有尽心,从来都是两码事儿。% v6 v6 [$ {0 U8 |9 P$ ]) r# K# R: U
' s( g/ L W4 e9 X# q% f# i, T
甚至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办事儿是否尽心,比事儿有没有办成,更具道德优先级。
1 f9 X+ j8 h- J/ y" g( R' \" a3 p" G+ S- d8 a$ X* a
怎么评价办事儿是否尽心呢?% d# e! }0 P8 P0 \3 F I
" D b) ?. C+ ]. O
一言以蔽之,越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荒唐而为之,越能体现办事儿人尽心尽力。
) e7 E: t, B2 ?
! p4 |+ @) |- ]9 U- h“成对原配的蟋蟀、冬天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连鲁迅这样通透的启蒙先锋,也只是私下码字发一番牢骚,骂几句庸医,明知是扯淡,面儿上依旧要乖乖到处求访问药。; z0 o* z: s" T' X
# g# M" U; _4 l) c* G. r# e
鲁迅明知道中医是在骗,却也不得不往圈套里钻。我们又何必过于苛责无数个前赴后继的老朱媳妇们呢?她们面临的道德压力,你律师永远不可能感同身受,同样的道德压力给到你律师身上,你律师也未必扛得住。6 u' ^4 r+ t7 i
# M. w( J0 \+ G- T6 V
鲁迅对连累父亲多吃了许多病痛的苦颇为自责:“听说中国的孝子们,一到将要“罪孽深重祸延父母”的时候,就买几斤人参,煎汤灌下去,希望父母多喘几天气,即使半天也好。我的一位教医学的先生却教给我医生的职务道:可医的应该给他医治,不可医的应该给他死得没有痛苦。——但这先生自然是西医。”
* N9 m/ c+ I/ V( J/ O& X3 Y
0 e( G# \" g; [" P但这番话,毕竟写于其父仙逝以后了,其父尚在世时,那是万万不敢说出口的。4 e% b2 k3 G& B* Y& j
" S$ y6 N. O/ B+ n5 y; ~
现在的社会跟鲁迅的社会已大不相同,但人的性格和感情却没有多大变化。是以故事经常变,但人性却极少变。2 m0 h( ~. w- W, ]1 a; e" n6 l4 j
4 _/ ~; m, x! F
对了,有必要交代一下,你老朱不是最终仍然办取保出来了吗?如果不是关系到位使上劲儿了,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 l* K* S* M. D+ @9 k& _7 b) K m4 ~" m0 {* s! E5 ]
老朱自己的控告材料里明白写道:“当地公安机关在本人没有提供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排除了四分之一涉案金额,并给本人办了取保。取保当天,骗子转而继续对本人进行诈骗……”% X5 [+ Q3 T* u) f
/ I* n0 i; X4 `
再后面的事儿,就不值一说了。
; D, ^9 L; b8 V5 T9 M' e! `7 L2 @' m. X' {0 }$ I3 P5 f; ~
老朱是见过世面的人。这种低级的诈术,诈不了老朱,更重要的是,老朱更不必自己个儿为自己个儿背上沉重的道德负担,而去跳火坑。+ q9 E- }- `* D, D8 u* w' Q
$ Y2 |. T; F+ U8 Y
又回看了一眼全文,有个小坑没填上。所以再啰嗦一句。我本来还挺期待老朱第二天开庭能翻个什么供出来,结果翻供此语应系家属误读误传,庭审波澜不惊,老朱一言不发,对指控照单全收。只是不知他控告骗子诈骗,钱能追回来多少?一个小老板,辛辛苦苦半辈子,好不容易攒下些钱,结果一夜清零回到解放前,想来实在令人唏嘘。然而这骗局又掺杂着近亲,事儿虽然办砸了——其实也不算办砸,毕竟你老朱人出来了不是——但人心至诚。这笔账,注定是难以算清楚咯~$ P4 g1 L7 r8 ~) v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