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328|回复: 0

[防癌抗癌] 我国癌症高发,和酱油有关?医生劝告:4种调味品,尽量少碰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探花
  • 打卡总天数:455
  • 打卡月天数:5
  • 打卡总奖励:6902
  • 最近打卡:2025-06-17 16:11:33

5197

主题

11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24877
发表于 2024-4-18 09:4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级打分
  • 1
  • 2
  • 3
  • 4
  • 5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你们怎么还在吃酱油,没听说过吗,酱油吃多了可是会致癌的!”3 k" E) f& F( O

" }, g7 T, @' g3 R. ]" G; m
2 o6 z" W! l( l% P4 `胡阿姨退休在家,平时没事的时候就喜欢研究养生知识。这天,几个朋友邻居过来做客,做饭的时候其中一个邻居看胡阿姨手忙脚乱的,于是跑来厨房帮忙。
% k# u) i3 L/ s, o
9 h/ e' w; R" \' ~' q! k& \看着厨房里琳琅满目的调味料,邻居忍不住感叹:“这么多调料,你都用得上吗?就比如说那个酱油,就有好几瓶了。”/ [3 B1 i# y, I1 A) I2 {0 q
: O. P4 a+ m. v
一听到酱油,本来坐在客厅的另一个朋友赶紧跑进来,说酱油不好,做菜的时候最好还是别放了,吃多了会致癌。# A8 q/ C7 P: z" H$ E& b% n; N

/ ?# g  H: S) f/ X胡阿姨一听,顿时纳闷了,自己平时也很注意健康养生,很少听说酱油会致癌的,怎么现在一下子就致癌了?7 u3 M: A. I# O0 v+ K
) N2 a% _  m- y, a- z7 D+ w
酱油吃多了会致癌,这是真的吗?' t; Z  ^& P5 z* }6 v
3 G6 R3 d8 }6 e- J6 W* U/ V
之所以流传“酱油致癌”这个说法,是因为之前香港消协在抽查中发现,不少酱油中都含有剂量不等的4-甲基咪唑,这个物质是酱油焦糖色的来源,同时也是一种致癌物。所以,很多人就觉得酱油不能吃、会致癌,并且颜色越深的酱油,致癌性就越大。
4 J( e. |& Y- ]) Y3 [: f
+ s# d8 }1 p/ P5 k6 _事实上,网上流传的酱油致癌说法,不仅仅指4-甲基咪唑,还包括其他几类致癌物,接下来我们就一个个单独拆解来看。
0 t+ T5 m- s0 s# @* {3 V+ Y4 n! t6 [# U" ]
①4-甲基咪唑. z. u% K3 v$ X& Q) s& x, Q& E' l
# S% e# a0 i2 q1 H& a5 J& h
我们需要承认的是,4-甲基咪唑确实是一种二类致癌物,但这只能证明有一定的致癌倾向,而不是说肯定会致癌。更为关键的,按照我国食品添加剂安全标准规定,4-甲基咪唑的含量不超过200mg/kg,并且酱油可以使用焦糖色素来提高酱油的色泽。+ Y0 a& e9 y7 s' U  x* K

& i! j! L6 `$ ~8 j! p& Z" p因此,只要是在国家标准范围内的正规酱油,通常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另外,早前《消费者报道》就曾向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送检了21款酱油,结果显示市面上常见的品牌酱油4-甲基咪唑均在限定值内,只有一款不知名的小作坊酱油中这类物质超标。: w- u, W/ z" R
# x5 k) a$ m6 a! b8 p
②黄曲霉毒素, y$ O8 @+ t- ~' t5 r: J) p  n; l
( O* n7 L0 C- H6 p2 Y, G
黄曲霉毒素作为已知的强致癌物,可增加肝脏损伤,并诱发多种癌症。酱油在制作时,一旦原材料出现霉变,确实会导致酱油中存在黄曲霉毒素。但按照国家规定,酱油中的黄曲霉毒素不得超过5mg/L,所以只要从正规渠道购买的正规酱油,一般不会有这个问题。
" I0 q; e' ^/ H/ u  m1 f3 @5 \1 a; P2 K
③亚硝胺
0 w/ E8 V! ^6 {0 L* W& t# C; r2 R

7 I/ D% u8 F* |* F/ E+ x6 r& i有传言称,酱油在进入人体时会和唾液相互作用,并产生亚硝胺从而致癌。事实上,唾液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很小很小,更何况我们平时摄入的酱油也很少,亚硝酸盐要想转换成亚硝胺,其条件是十分苛刻的,并且所需的“原料”量也要很多,所以这种说法纯属故意制造恐慌。
3 [/ q+ s6 K' f* L) \, M9 O! ^
6 ]1 h, G1 B0 L+ a- [④嗜盐菌
  R, A) o$ `2 h1 k( I4 g- I7 B1 r! `7 N: n/ t( E. B3 F7 h
酱油里确实有嗜盐菌的可能,并且可长期存活,在食用被嗜盐菌污染的酱油后,可出现食物中毒的症状,但不会致癌。不过我们不用过于担心,因为一般正规厂家生产的酱油都会进行灭菌处理,所以很少有嗜盐菌的存在。
; p0 L* D- Q: d/ y6 L6 E3 ]6 X
- u& E( F2 p# ^" s这种酱油真的会致癌,看看你家有没有?
7 Z8 M" I( u9 d% a6 p3 ~- J& s+ y0 s. Q+ \4 A- r8 K
大家可以看看自家厨房的酱油瓶身上是否有“配制酱油”这几个字,如果有的话赶紧扔掉。+ s5 B  v& t3 N$ D5 m

& [7 c6 P+ [. b& c# D. s, E8 r) y2021年6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加强酱油和食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公告》,公告就提到,酱油和食醋生产企业不得再生产销售标示为“配制酱油”“配制食醋”的产品。" M' m2 K! |+ e  @, G& f+ D0 _
; q' x6 ?9 P3 j' o
与此同时,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酱油》(GB2717-2018)的要求,酱油生产应该具有完整的发酵酿造工艺,不得使用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等原料配制生产酱油。
" l8 o) o7 V6 F, H7 f. ?: L: \
; O$ z4 b  {# \5 L( ^! U/ ]所谓配制酱油,指的是以酿造酱油为主体,加入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和食品添加剂等,配制而成的液体调味品。
3 q6 z1 s) I: h+ Q1 c, n' S& o3 `" f& v+ K6 F; I4 U
为何配制酱油不能用呢,这是因为这种“酱油”存在着一定的致癌风险,它在生产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氯丙醇污染,加上氯丙醇有着急、慢性毒性作用,同时还有遗传毒性、生殖毒性、神经毒性和致癌性。6 ^0 k# H" `; C, M9 I5 N

" n$ |& c% x6 P另外,有些不法企业和小作坊,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会使用动物毛发来制作配制酱油!
4 T2 [. C7 ~6 x7 @0 b
8 M. y8 ~; y" m3 E恶心是一方面的,最重要的是它对健康的危害,所以看到这类“酱油”一定要远离。
/ B- u% k# b7 A+ Q+ T: t9 i- ?" A( q
4种调味品,真的不能乱用!
. H1 m' t2 O8 p" m% X5 u. Z) d# I/ D% A# f6 N
①盐
: Q4 }) k8 j% T* Y; c/ r5 p" D, s1 `, C( q$ Q: v4 P5 B
盐虽然看着没什么大问题,但在使用时一定要控制住量,一旦盐分摄入过多,可能会增加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和胃癌等疾病的发生风险。$ |1 y4 S' ]' Y/ {8 S& P: Y

6 @, U# q# k) ?就比如长期高盐饮食可能会导致血管壁增厚,血管腔狭窄,从而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增加脑出血和脑血栓等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另外,高盐饮食很容易导致体内的钠元素摄入过多,使得人体内的电解质紊乱,容易导致癌细胞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增加癌症发生的概率。
4 x+ C+ W0 {) M( J' S# R3 A9 c+ x) \* _1 M1 ?6 J/ V% ~
按照我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的盐分应该控制在5g以内。) T7 N& n! f# U' B2 V* ?1 H
$ G/ ~0 }: x0 n1 a
②糖
, f/ S) e8 M! O3 v- N/ o0 X/ ^; `# g6 c8 h
有些地方的朋友做饭时喜欢放糖,殊不知糖摄入过多,可能会导致血糖上升,影响消化,增加饱腹感,时间久了可能会引发消化道疾病。另外,长期糖分超标,还可能因为能量过剩而引发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病,甚至会增加罹患肠癌以及其他肿瘤的风险。1 Z* D% N' s) f5 {% _2 [; ~. Q

3 B* t) u$ K# y8 e) b- b+ J7 j/ {就以糖尿病为例,长期吃太多的高糖类食物,会导致体内糖分摄入过多,一旦被人体过度吸收,就会导致血液里的葡萄糖含量升高,因此很容易诱发高血糖或糖尿病的发生。
+ h" ~7 o: f+ }
% S% J- X% s; c; {③土榨花生油0 R  H1 |) _# p2 T8 {! l1 a

& l5 v1 V9 c3 ]8 b1 N% U+ e土榨花生油虽然看着很香,但健康隐患却不小。尤其是一些小作坊,在榨油前可能只会粗过滤一下杂质,这就导致一些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菌和毒素残留在里面,其中就包括上面提到的黄曲霉素。另外,有些霉变的种子中也含有黄曲霉素,简单的榨油工艺机很难处理到。" f  ^" S3 _- O( O+ [/ Z0 ^8 g

4 ^2 _! Q( h) g! |' \. c④鱼露2 L6 N2 D* }5 m3 K# ~

& p/ D8 T, k0 K鱼露又名鱼酱油,在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很常见。由于鱼露中盐分含量较高,所以长期食用鱼露可能会导致体内长期摄入过多的钠离子,通常血管内外渗透压的改变增加高血压的风险,因此长期食用鱼露可能会导致各种心血管疾病。
1 t! M* m+ Z9 W8 D; \8 F
. b0 b+ {5 I( Q1 d# k此外,由于鱼露大多是虾类和各种鱼类共同制作而成的,所以含有的嘌呤类物质较为丰富,长期食用可能会导致尿酸增多,进而引发高尿酸血症,诱发痛风。
- o( W7 \& C; N6 |# ?. E; e+ v4 g. \2 e8 l+ m/ d
最后,由于鱼露在制作时需要发酵,发酵时可能会滋生串珠镰刀菌、白地霉真菌和黄曲霉等,尤其是黄曲霉,作为常见的致癌物,长期食用变质鱼露可增加致癌风险。# J2 e: m. f& U
; G8 q" \/ g# _2 d9 W
厨房调味料看似微不足道,却和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一般在正规渠道购买的调味料不会有太大的健康风险,但还是要注意适量。9 V8 F; H* A5 l5 E

* M5 ~+ V4 o- j1 k4 h$ A
女儿国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女儿国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女儿国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本站所有带作者名的小说均收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整理校对排版
7、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8、女儿国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帖际遇]: 有钱人 女儿国服役数年,光荣退伍,领取退伍金 183 金钱. 幸运榜 / 衰神榜
贡献值排行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女儿国小说网》

GMT+8, 2025-7-6 05:25 , Processed in 0.218634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