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432|回复: 0

[五花八门] 10元一盒的感冒药,让一群孩子堕落成瘾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贡士
  • 打卡总天数:92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1146
  • 最近打卡:2025-01-17 08:46:01

1008

主题

49

回帖

6220

积分

版主

积分
6220
发表于 2024-4-3 06:2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级打分
  • 1
  • 2
  • 3
  • 4
  • 5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01.0 D" x. B  H& R

4 l4 y& n; O8 E不感冒却狂喝感冒药?不咳嗽却猛灌止咳水?! g6 Z7 \: Z7 ?5 h1 ~. j
他们不是自虐,而是把吃药这种事儿当做跟风一般的的“潮流”。$ G- P' |9 Q; o8 y  ^
10元一盒的非处方药,竟然在一群中学生中流行开来。" B; S1 `8 f. l$ E/ g* E: a( p
一个又一个因为无知大受伤害的孩子,一桩又一桩来不及阻止无可挽回的悲剧,让那些难以置信的事儿成为事实,让无数家长的心揪成了一团。
5 X; R1 m+ K& u7 e2021年,山东德州的15岁中学生小石(化名),因为感冒,整个人提不起来一点劲儿,无精打采,神情恍惚。
* W; W0 m0 z" U* n如果按照正常的处理方式,他应该选择去看校医,在医嘱之下服药、休息、喝水,让身体慢慢恢复。但无奈的是,他偏偏选择了听信并没有什么医学常识的同龄同学。
. K0 M; `7 d. O0 w& V对方翻出一个右美沙芬递给小石,并非常热情坚定地表示:
( {1 _6 e! p. K8 Z这是感冒药,你吃一板,包你马上就能“活”过来。* _9 J+ ~# \7 P
听到同学说吃一整板儿药,感冒的小石起初是不解且疑惑的,向同学发出疑问:“一次吃一板,太猛了吧?”0 Q+ ^  E2 I( [
但那名同学却对他的质疑非常不屑,不仅以自己和其他同学经常这么吃作为说服他的理由,还嘲讽不敢大量吃的他是胆小鬼。
$ _8 ?+ r0 Q7 k3 i! k  y小石不过15岁,哪能受得了同龄人敢他却不敢的“对比”,再加上对方告知他这是治疗感冒的药,所以三两句的“劝说”,他便将那一板24粒药,尽数吞下。
  Y3 B8 J+ [: D# m2 i他的确不是同学眼里的“胆小鬼”了,但他无知之下的所谓“勇敢”,却让他的身体出现严重不适,浑身抖动、呕吐不断、昏迷无意识……  Q& H9 }) ^( v: A* r  L
后来,直接被送进抢救室。
) K" A. P3 z  ~: ~( R8 r  S1 H) e3 N: Y% `% v/ C6 p3 m
02.
# x* ?5 N' Y1 J  o$ B9 M2 Z) a) [% Y4 ^+ [! B6 f* S
好好的孩子,正常在校上学,怎么会出现在医院,还是以这般严重的症状?( d- t4 H( T5 R1 H$ d0 [
小石的妈妈起初以为自己的孩子是因为遭遇了校园暴力,才会过量服用药物。) y0 i. x3 k( ^  q1 p8 P. q( N
但后来经过大量的调查发现,这则悲剧中小石妈妈所担心的校园霸凌虽然不存在,但却有一个“嗑药群”,很多中学生都在里边分享自己大剂量服用右美沙芬的经历。
0 O  V2 P* V  N/ y" l9 Y而这样让人很难理解的行为,之所以被争相模仿,关键就在于很多学生表示他们是在“追究刺激”,因为大剂量服用之后很来劲儿。% v& x. [0 Y! Q8 q$ x6 I
真切表述下的“成瘾”行为,让家长们瞬间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 L7 T; H9 o' j+ [$ K- F小石的事情是被动之下的“意外”,但中学生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的“过量服药”行为,很明显已经形成了“潮流”。
. j; Z& _% G+ t8 _, o. z因为类似的事情,从不止这一桩。, ]& ]0 g: Q  @$ e8 `. [: g
16岁的小明(化名)也曾因为一次服用的右美沙芬超过一百片,而被送进重症监护室。# v* V7 n2 t6 Z2 \" o7 g1 f
2018年,正是应该在校读书的年纪,三观尚未完善,明辨是非能力还很欠缺的小明,选择离开学校,终日沉迷在游戏当中。
) c/ ~9 w# Q4 `' a& x那个年纪的孩子,喜欢哪个领域,就会把哪个领域相识的人当成是值得信赖的人。2 T8 k  E) j6 `% x/ i
小明也不例外,在一个游戏交流群,他看到有人推荐一种叫“上头糖”的东西。对方的话术也非常有吸引力,说这可是好东西,吃了精神抖擞,打游戏多久都不犯困。8 X! e8 b6 _( e, S) L
可以说,一句话就点到了小明的“需求点”上,他果断网购了两盒。自此开始,便彻底“上头”,越吃越多。
" H5 j+ m6 K, @6 j3 K看到这里,肯定会有人不解,为什么上个案例中的中学生们,和这个案例当中的小明,会对“感冒药”这般上瘾。3 ?, K$ t' S" x. Z; Y
其实,右美沙芬,本是一种很普通的止咳药,因为其见效快,很多人都曾在有感冒咳嗽的症状时,进行过购买和服用。! H2 F. ]7 }& h8 L# {4 w* R% g" f$ j
但大部分人之所以没有产生依赖,是因为大家都是按照正常的剂量在服用,为的是缓解咳嗽症状。1 p3 N+ r- Z) t
而那些“上瘾”的孩子们则不同,他们是过量,甚至是大剂量在服用,这在身体可承受之时,的确是会让人产生兴奋、冲动、愉悦、神志不清,甚至是产生幻觉等体验。% h7 C+ m9 p  R" F. l( ]! b
这其实已经对服用者的身体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但那些孩子们还处于利害关系分不清的年纪,只觉得这样做“很刺激”,所以在身体耐受的情况下,长期过量服用直至“离不开”。1 A6 v) I, S( G) {9 Z, O

5 c% u1 R* F3 T2 Z03.
( E' Z- E# x# _# `$ ^7 ]! D
* Z1 r1 y: y/ X% n! F* ?" }就像俗话说的,“是药三分毒”,是救人还是害人,只在剂量的多与少。
+ F8 f/ T1 K1 W  N& J但偏偏很多孩子,不懂这一点,一步步把自己推至深渊,一再上瘾直到生命受到威胁。
& f& B& n! c4 n$ m* r  P( C! O' g% y同时,小石的24粒,和小明的100多粒,很明显的剂量上的差别也给不少孩子提了个醒,很多事情要从自身情况出发,而不是偏听偏信。6 e3 e  |/ [8 q8 B0 [2 }0 x2 o
要有一定的判断力,在冒险的事情上,万不可掉入“别人可以,为什么我不行”的错误观念当中。7 G4 s' t& O0 Q( g: u& ?
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大概率地避开线上、线下很多糟糕的“跟风行为”。, n7 ^1 z" i. \
比如十几年前,含有大量止咳药成分的“止咳水”在年轻人中风靡,他们自称“爱邦族”在贴吧和QQ群中交流不断。5 l+ Z- X! p6 Q" |
有人说喝了6年,所有的钱都搭进去了。有人说自己想戒掉,但身边朋友都喝,又被带进去了。还有人直接在群里喊话,大量求购。
) G! K8 [" D) s0 Z! j1 |比如现在,大量服用右美沙芬,成为了一部分中学生,在网络上分享的主要内容,他们甚至一点点在网络上记录自己的“嗑药”生活。
9 Z3 \! n( k! e) n) c# H( T有人说自己就吃了6片就晕了过去,有人表示只要人还在就使劲儿往多了吃,还有不少人直接把吃右美沙芬变成了“合群、玩得起、时尚潮流”的标志。3 j1 w; `& C. {6 d

0 g# ]7 \* X+ u8 n真的很可悲对吗?十几年前后,不一样的年轻人,却因为一样的套路,走进了相似的骗局。
& l# \) o" q2 q是早前的悲剧所得教训不够吗?还是过往的打击力度不强?
( ^" _  y! y% |' f" k  ]都不是。
0 h$ y; U+ l1 C1 i* W# ~. Z+ V+ q其实,仔细思考就会发现,这看上去不一样的形式,戳中的其实一直都是同一个“痛点”。. E. G- \0 G. A& q
十几岁的孩子,正是好奇心爆棚,行动力很强,模仿力十足,但三观尚未正确且完全确立的时候,十分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 O  K2 E, ?. o5 m6 r- @同时,这个时期的他们,学习任务重,家庭期待高,又是情窦初开时,相比小学时期的无忧无虑,烦恼是成倍增加的。
8 i3 ~1 `' Y+ b4 Y5 w- i如果家长关心足够,及时梳理,很多孩子是能积极面对的。但如果孩子和父母之间缺乏沟通,或者沟通不畅,那“叛逆”发生的概率就会大很多。" ?) d& J2 `9 m/ e: x+ t
这个时候,如果有人告诉他们,喝下一种“止咳水”,吃上一板“感冒药”,就能暂时逃避那些搞不定的事儿,尝试者之多可想而知。- z1 r! Z" ]- |( d3 F9 f0 A
一旦尝试,回头路就不再好走了。
" s  q0 V% U- x) s2 l' t$ q6 |" Q! V( k; k9 _
04.
! S% v+ G1 T. m0 _6 Q
) A6 s. v8 H/ _5 r4 J* I可能一些成年人,或者一些家长,不太能理解,这样明显的“骗局”,为什么孩子会眼睁睁往里跳。5 p! ?5 U8 J  E) m& r& J
其实,原因有三。8 I( l2 z3 T. Y7 ?% O
一是模仿,同龄人有这样做的。2 ^% {$ G9 @; Z0 R! I0 @
二是好奇,抱着玩玩的心态却一不小心上了瘾。
" n: K: g/ v* V0 y% S三是逃避,现实生活中的苦闷无法排解,内心当中的不解无人沟通,成长里的烦恼无法解决,所以自甘堕落一般地明知不对但执意为之。% X5 C- ^- W8 Q% ?; V! L4 m
而第三个原因,是占比非常高的。这样做的孩子的心态,就像早前网络上流行的沉迷负面群聊孩子们的所想无异。
: `( i% q: z* c那群孩子,也基本都是十几岁的年纪,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有诸多不如意,所以当相似经历的人在网络上碰在一起,便开始了“负面”交流。, |" z# o, Q! B1 C
她们在群聊中,用尽污言秽语,一是把自己对生活的不满用脏话“和盘托出”,二是不分青红皂白,不辨真相是非,肆意攻击他人。
- k# O2 I" p+ N8 @这样的群聊可以说是让很多人避之不及的,假如谁不小心进群,那结局无非就是两种,要么沦为同样出口便是脏话的人,要么不合群被她们言语攻击到无法承受。
0 G; ^9 C7 F, m' i3 |( B  Z- q网络上把这样风格的群聊,用“厕所”相称,把那群以女孩子为主的发泄负面情绪的十几岁女生,直接叫成“厕妹”。$ _& `5 R7 [! A" t. |9 |
那些女孩子不是不知道,但她们不仅不反驳,还“欣然接受”。因为她们觉得自己就是那样的人,别人的恶评正是她们想要的。
0 t: y- n& Z' {6 f* ?. X$ {是很明显的自暴自弃,但背后是解决不了成长烦恼的“自我放弃”。
, S6 N! q2 r+ @9 C( k这和那些喝感冒药、止咳水的出发点,是差不多的。不过一种是伤害了自己,另一种伤害了自己的同时还殃及了他人。
+ l2 F( i# U. Z/ \' X) ?) M9 m; v6 w
这么青春的年纪,这般绝望的想法和做法,换个词,大家可能更好理解,叫“抑郁”。, z/ V0 X7 y/ j* M0 ~
或是家人关心不够,或是人生打击太大,或是承受压力过多……其实在成长过程中,很多人都会遇到难题的,就像考试一样。
$ P2 }) j* R6 d& X4 i不一样的是,有人完全掌握解题技巧顺利得到正确答案,有人半会不会过程出错答案偏离,还有人直接跳过选择放弃。
7 A6 P7 K* }1 z没有绝对的谁对谁错,但如果过于为难自己或是伤害他人,那真的是需要好好斟酌是非的。* I. Z! C9 p( _1 i& g
但解决问题一定要从根本上找,无论是为了防止孩子“嗑药”禁止药物售卖,还是为了让孩子远离网络陷阱“戒掉网瘾”,都是流于表面的做法。$ g+ q! c+ b/ x9 r3 b8 f0 W
毕竟没有了右美,可能会有左美。毕竟没有了这个群聊,还会有下个贴吧。
+ v# {' ?+ C& z' s关键在于,孩子内心的结到底有没有打开,孩子面临的难题有没有解决,孩子走入的困局有没有解开。* X/ T! ^  A4 x) v9 I+ P' o$ ~- {
所以,为了孩子们能好好地长大,希望学校能加强相关知识的普及,让孩子们更大概率地避免在无知下上当受骗。$ J, }$ {3 e$ a5 O$ \
希望为人父母者,能学会和孩子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让亲子之间能说话,会说话,说有用的话。  a2 q" l0 L4 U4 _) S" o# E
希望孩子自己,能增强戒备意识,谨慎交友,不苟同糟糕的事情,也不惧怕面对困难,保持积极,学会寻求帮助。2 w5 ~1 ?+ u- ~$ B! t+ ]& |, y' M+ F
! G- `* I5 K5 T+ l
就像电影《深海》传达的那份积极那般:. a1 T5 \/ K! G/ C1 D! \2 N
这个世界也许看起来是灰色的,不像想象中那般五彩斑斓,但我们要坚信会有细微的光亮在前面等着我们。
) @( ]0 g. Q$ F, u' K过往的伤害,是黑白世界中抹不掉的阴影这没错,但我们不能一直哭,勇气和笑容是可以驱逐丧气的,积极会战胜消极,魔法会打败魔法。
1 p) x' K" G8 c  p1 _6 B* v/ O8 r- n' t编剧史航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O: l# g: |$ T, N/ b9 W“走过危机四伏的成长,我们每个人都是青春的幸存者。”1 m; y5 O& z, M4 W! s4 N
对,哪怕危机四伏,但总会过去,也总会有那份幸运在。
/ X6 R6 f) a7 }
6 }# F% r, `7 X/ H. V
+ J" [) K- M7 J* h
女儿国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本论坛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与女儿国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和女儿国的同意
4、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6、本站所有带作者名的小说均收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整理校对排版
7、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8、女儿国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发帖际遇]: 学无止境 桃花运爆发,妹子送了 10 金钱. 幸运榜 / 衰神榜
贡献值排行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女儿国小说网》

GMT+8, 2025-10-25 16:08 , Processed in 0.207594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