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一些打着某某机关特供、某某机关接待专用等招牌的酒类产品,通常被商家称为“特供酒”。这些酒销售价格不菲,动辄成千上万元一瓶。那么这些所谓的“特供酒”,真的是高品质白酒吗?日前,上海警方根据公安部统一部署,全环节斩断多个以“特供”“专供”为噱头、制售假冒知名品牌白酒的犯罪链条,抓获犯罪嫌疑人52名,查获假酒1.2万余瓶,涉案总额1.4亿余元。
- B: U1 m" x6 z t, _/ Y8 l
& e! v% p& n) E. A2 Z- d- W' R% J去年7月,上海警方在日常巡查时发现,有部分商户对外销售贴有某知名品牌商标的所谓“特供”“专供”酒类,经鉴定均系假酒,警方随即开展侦查。2023年12月警方开展集中收网行动,成功抓获9个低价采购散装白酒后使用香精、色素勾兑,非法制售“特供”酒及假冒名品白酒的犯罪团伙,捣毁9个制假窝点及14个分销仓储窝点。
0 v8 i, T. g( ?1 ^$ y8 h
/ N. |; a3 d* F上海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总队食品犯罪侦查大队大队长 杨海庆:这种“特供”酒市面上是没有的,或者说是国内没有任何一家企业生产过贴有“特供”标识的这些酒,全都是一些假酒。 H' {6 R. _" [0 i4 k
4 B Y( }. o [经查,2022年以来,以犯罪嫌疑人范某某、顾某某等人为首的9个犯罪团伙为非法牟利,低价采购散装白酒,并印制各类“特供”酒的包装材料。为了模拟知名品牌白酒的口味和颜色,犯罪嫌疑人大量使用禁止添加的香精和色素,勾兑酒液,在脏乱不堪的车间工厂里进行灌装,并贴上自行印制的所谓“中央军委办公厅内招酒”“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机关服务局专用酒”等假冒标识,甚至还制作礼盒装。
. O0 }" w+ Y' \) k, c! ~9 F9 C0 B# w" g
办案民警:多少钱一斤? 2 C( b% x P( l: Z$ e' d) D S( L
犯罪嫌疑人:28元一斤。
! }8 K/ c o4 R" \
9 E, h( p7 u/ F" ~0 m随后,上述犯罪团伙以数百元一瓶的价格销售给陈某、熊某等经销商,最终通过线下门店、电话推销等渠道以每瓶1000元至2000多元不等的价格向全国多地大肆销售。目前,警方抓获犯罪嫌疑人52名,查获“特供”假酒1.2万余瓶,空酒瓶、酒盒等制假包材10万余件,灌装机、打包机等制假工具27套,涉案总额1.4亿余元。
) T: a i G* l# g. |) A4 d, |1 t9 N( C: g& Y% v5 y
警方提示
3 E! u/ u. w, l所谓“特供”酒一律为假酒 1 [' Z8 D' Q1 Y
警方表示,2013年,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等多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严禁中央和国家机关使用“特供”“专供”等标识的通知》,严禁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及所属行政事业单位使用、自行或授权制售冠以“特供”“专供”等标识的物品。
% n' |3 B/ F, j+ r6 T5 K
, G/ X2 V, p. a I9 ^上海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总队食品犯罪侦查大队大队长 杨海庆:为什么很多人会去买这个假酒?首先,很多人是一种猎奇心态;第二种,他觉得这种市面上的酒,他没见到过,或者说是他觉得可以向周边的朋友宣称我有渠道买到这种市面上没有的酒,在社交上,他觉得可以给人家一种“高大上”的感觉。 8 ^6 L6 S( M# J+ v8 O
9 f1 X; Y- w0 c& s& V$ o( h目前,警方已对相关犯罪嫌疑人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 f; c6 H0 d; I6 j) }: I
! r+ C* o% G' Z2 U3 g( L2 e记者了解到,早在2011年,我国工商、工信、商务、质检等四部门就联合开展了清理整顿部分商品滥用“特供”“专供”标识专项行动。
; T8 B1 P# D" [$ {7 a; K0 g8 a4 e
( M" J+ s$ n! C, m7 j& Y) x% W2013年3月,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等五部门联合下发《关于严禁中央和国家机关使用“特供”“专供”等标识的通知》。 " S+ T) O. `6 C( G
2020年9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清理整治网络销售和宣传“特供”“专供”标识商品专项行动的通知》。
1 n7 Y$ q! Y+ ~2022年7月,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等6部门又联合发布《关于禁止销售“军”字号烟酒等商品的通告》。由此可见,目前市场上流通的所谓“特供”“内供”“专供”酒一律都可以被称为假酒。
' @1 h6 ?, f. ~& r8 ]2 Q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