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22|回复: 0

三国鼎立的战争密码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进士
  • 打卡总天数:81
  • 打卡月天数:6
  • 打卡总奖励:1032
  • 最近打卡:2024-05-08 21:49:53

993

主题

48

回帖

5665

积分

版主

积分
5665
发表于 2024-3-22 07:3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级打分
  • 1
  • 2
  • 3
  • 4
  • 5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 x! I1 k/ p3 A! M/ }地形在战争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如果说不了解地形对战争的影响,就难以真正理解战争。
5 C' m: v& m. d: l+ _0 ~' z9 @$ E7 B- q  c
   195244s8rd3dkzppri3ptr.jpg & f! ?0 z: k% G+ A5 D

" m. Z3 L8 j8 D7 w# N2 f来武汉之前,我在襄州住了八年,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襄州有个更有名的名字,叫做襄阳。襄阳一直是战略要地,有天下之咽喉之称。
# r: `7 H* h" \; B+ G. S& F' _
/ j, t3 x9 a; {3 n* T襄阳之所以叫做天下之咽喉,是因为我国的地势,由西向东,由山川逐渐变成平原。以秦岭淮河为大致分界线,看似绵延数千里,然而由于天然地形的阻隔,自古北方政权想要南下,南方政权想要北伐,基本只有三条大的通道可以走,在大部分时间里,位于中间的南(阳)襄(阳)隘道属于最重要的枢纽,连接其它两条通道,所以历来战争频繁。7 D, M4 \+ p1 h/ J

  H1 o8 I& {: `8 p# K5 E关于从北向南的三条通道,为了便于理解,可以用三国时代的战争为举例,分别是东面的合肥寿春一线,中路的荆襄,西面的川陇。三国鼎立之后的大战大多发生于此(夷陵除外),先从东面说起,按理说东面的淮河平原地势平缓道路交通发达,应该最利于大军的进攻,然而这片河流纵横,充满湖泊沼泽,又横有长江天险,北方的骑兵到这里水土不服,往往束手无策。经过长期的战争实践,人们发现利用这里丰富的河网系统,也能找到几条比较容易的水陆地通道,可以直下江东。所以南方政权想要固守,仅仅依靠长江天险是远远不够的,古人云守江必守淮,唯有牢牢守住长江北岸的战略要点(扬州一带),使北方无法通过人力优势造船控制江面,才能真正高枕无忧。- B% i+ y0 ~/ c8 H) x
  O2 x* E! k  O) M9 V" H* |! }
孙权虽然勇武不及父兄,然而建功立业的心思从来没有断过,东吴作为历史上少有的没能控制淮南,然而却长期存在的政权,原因在于东吴与曹魏之间于淮南一带反复拉锯,使此地荒芜,造成大片无人区,双方都难以有效控制。/ R' P# e* D" T% w) m
3 i! @( Y2 D: h# e
魏军每次南征,只能先于淮河上的支流,涡水或者颍水造船,然后待春夏水涨,走淮河进入长江。这样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在这些支流上造的船不能太大,致使在长江上完全无法东吴的水军对敌。无法歼灭东吴水军,主力就无法渡江,只能选派精锐乘小舟渡江偷袭。如果大军强行渡江,后勤补给无法保证,必败无疑。
5 S# q0 w" b' L: _! [
: t0 K/ p* l8 O" @! F2 y* m" `东面发生的大战,先有孙权久攻合肥而不下,成就张辽的威名。(张辽给孙权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阴影,日后张辽带病随曹丕南征,孙权特意嘱咐前线诸将“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曹操四越巢湖而不成,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魏武死后,文帝曹丕两次亲征,第一次,他亲自乘坐的龙船,差点被大风吹至南岸,令“臣下破胆”。第二次率众十余万,于广陵临江观兵,号称要临江授诸将方略。并且兴致大发,乃赋诗一首,诗中有云:谁云江水广,一苇可以航。不过写诗毕竟是写诗,所谓一苇可航,实际上时值寒冬,江面浮冰甚多,曹丕只好退兵,留下了一句名言“固天所以隔南北也”。之后东吴也连年渡江袭扰,迫使曹魏将防线后撤,放弃合肥旧城,却顿兵寿春,寸步不得北进。9 g, a" X. ]( B, r8 ?0 u( X' q

3 i, g+ E3 l4 D! d中路荆襄一带,位于秦岭和大别山伏牛山之间,左右群山纵横,唯有此地地势较为平缓形成一块盆地,成为一条天然的隘道。由北可直趋洛阳许昌,图中原定鼎(历史上楚国正是从此路北上,向周王问鼎)。由南则可水陆并进,虎视江西湖南,沿长江顺流而下直取建康。
7 f% N; Q# y  ~8 T5 c. D
  w5 A7 E1 e2 t* K: k5 ^赤壁之战后魏蜀吴三家共分荆州,蜀国依照隆中对的方略,由关羽发动北伐,一时间破樊城,围襄阳,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差点打破曹魏的防线,魏国甚至考虑迁都以避锋芒。结果背后被东吴偷袭江陵,功败垂成。此后曹魏与东吴平分荆州,陆逊和诸葛瑾多次北进,却收效甚微。(诸葛瑾能力是真不行,他的存在就是衬托陆逊在每次撤军时,显得无比镇定自若)3 R- u: U% ?/ m/ h
# [( u' L+ m3 A  y5 s2 l, B: A$ R
西面以秦岭之险峻,显得汉中尤为重要。从长安出发,翻越巍峨连绵的群山,进入汉中,便是几条蜿蜒于秦岭和大巴山之间的蜀道,四川盆地坐落于大自然的屏障之后。这条道路过于险峻,自守易,进取难。' Q! Z9 S" u$ F& f
& h/ F  b8 M( S* Z
蜀汉居四川一隅,享有天府,然不堪偏安。诸葛亮作《出师表》,数出祁山,虽未有大功,却达成了以攻代守的战略优势,时人评价,所谓“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其间曹真发动反击,被大雨所阻,这次讨伐蜀国,唯一的亮点是司马懿,《晋书宣帝纪》用十余字记载了司马宣王这次奇特而又魔幻的功勋,“帝自西城斫山开道,水陆并进,溯沔(汉江)而上,至于朐忍,拔其新丰县。军次丹口,遇雨,班师”。0 U6 \4 A2 G! Z% U6 z$ g
3 s4 s0 L, E- n2 r! e4 x! I- e2 T
之所以说奇特,是因为朐忍是今天重庆市云阳县,而司马懿从西城溯汉水而上进攻的是汉中,翻来地图一看,这明明是两个不相干的方向啊,中间还有大巴山所隔,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想要从西城(陕西安康)去重庆还要绕过整座大巴山才行,是历史上从未有人走过的道路。宣王果然天纵奇才,大巴山如此天险,竟如陆地行舟,来去自如,翻越过去,又翻越了回来。而后就是魔幻的事了,因为蜀国没有新丰县和丹口这两个地方,汉代的新丰县在关中长安附近。嗯,如此说来,司马宣王伐蜀,翻越了整座大巴山,到达了重庆附近,攻克魏国位于长安附近的新丰县,然后翻越大巴山而还。这何止翻越,简直穿越。至于丹口,更是不知在哪个次元,历代史家无一人能考证出它究竟在哪。不得不让人感叹,《晋书》果然是本魔幻历史主义题材的作品。
) l2 M6 I; |9 q5 A" a$ n
5 M  Y" }  s% y5 o, o现在有人拿『三国志』中的“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来证明诸葛亮军事能力其实一般,实际上稍微耐心点往后继续读读,陈寿在接下来的段落中说“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又说“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是啊,毕竟天命有归,天下归晋,老阴阳师陈寿属于晋朝的史官,很多事情不能写的太明白,只能靠读者于字里行间细品。《三国志》中藏了很多类似有趣的细节,比如高平陵之变有关诸人的传记,不过这都是题外话,就不细说了。
# v; v# r' N  x- V: ?, a# P' S* N( L" 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女儿国小说网》

GMT+8, 2024-5-10 11:54 , Processed in 0.149000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