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114|回复: 0

曹爽有话说:我不是三国最大的草包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探花
  • 打卡总天数:91
  • 打卡月天数:2
  • 打卡总奖励:1130
  • 最近打卡:2024-10-29 21:01:13

1008

主题

48

回帖

6182

积分

版主

积分
6182
发表于 2024-3-22 07:3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级打分
  • 1
  • 2
  • 3
  • 4
  • 5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 K/ C( v2 A5 a$ e, H2 k5 C曹爽,三国最大的草包。这个结论是现代人下的,因为他在与司马懿的斗争中占尽优势被反杀,所以很多现代人嘲讽他是三国最大的草包。
' n. s% _5 U" ~& _' P; U
  k2 h# [4 r& n2 b  x! C% M# X' h( I最近在讲曹爽和司马懿整整十年的龙争虎斗。第一个回合,曹爽使用釜底抽薪之计,升领军将军蒋济为太尉,让自己弟弟曹羲接任中领军,同时任命曹训为武卫将军,掌握了魏国中军的兵权。第二个回合,曹爽利用兴势之战,再用釜底抽薪之计摧毁了司马懿在关陇战区的势力。从此对司马懿占据上风。
  [! ]# @8 G7 \- \- g0 S1 Y% k1 W9 Z
一、曹爽是什么人?
* ^0 M# s$ Q; a
1 q$ R/ h! U6 f问:曹爽是什么人?6 ?* U, R2 F+ o$ k, |
3 Y: m* `' c" `
答:是魏明帝的发小,在出任辅政大臣之前当过散骑侍郎,累迁城门校尉,加散骑常侍,转武卫将军这些官。一看就知道,全部都是皇帝身边的近侍。魏明帝临死前拟定的第一批辅政大臣名单里就有曹爽,时任武卫将军。这也是曹爽之前当过的最大的一个官。
# J6 Q( h' g! _; L0 a$ N7 V; R4 y
这个武卫将军呢,就有讲究了。所谓武卫将军就是魏国中军之武卫营的主将。武卫营是个什么东西?前身即曹操的宿卫军是也,曹操手中最精锐的战士。曹丕登上皇位后,将这些虎士全部编在武卫营。一般都认为,虎豹骑即在其中。所谓武卫将军,用最通俗的话来讲,就是第一御前侍卫。而曹爽的前任就是大名鼎鼎的许褚。说到这里就说个题外话了,由此可知,曹爽必然有武勇,不然魏明帝嫡系那么多,是轮不到曹爽来出任武卫将军的。5 K; H, P8 }0 ]* l% s' V  |; Z
% d/ p" `. c- G5 x
但是武卫将军虽然亲贵重要,却是内臣,是整天待在皇帝身边的保镖。按照规矩,是绝对不能和外臣来往的。许褚有个著名的故事就是:有一次曹仁去见曹操,许褚出来说主公马上出来。曹仁想借机和许褚套套近乎,就招呼许褚坐下来聊天。结果许褚理都不理,转身入内,让曹仁恨死了。/ o4 u! k; T; m# F5 B
/ D% r1 I! L! k" v* P
这就是内臣的规矩,你不能和外臣来往,否则内外勾结,那还了得。
# ?8 |  D* O7 p9 U9 T( }1 k0 z3 t6 q7 q. r- A* k: ^
这其实说明什么呢?说明曹爽出任大将军之前,跟朝中诸多重臣没有来往,没有自己的关系网络。其实就是一句话,曹爽没啥势力。
  P) ?/ Z0 i! E3 B/ d" N0 E. _# R. i# _# c
可是这个没有什么势力的曹爽偏偏身负重任。他不仅仅是要护得曹叡的儿子曹芳周全,还要继承曹叡的遗愿,将兵权重新归于曹氏、夏侯氏之手。可见曹叡对他的信任之深。( R; J1 ?: Q; a& u& l
# D) E$ _2 l2 G- ~) q# J: d
二、曹叡的遗愿是什么?6 L  @+ i7 P0 \0 G7 d: w
3 J( ]: x. t  [5 }* y; J
这个事呢,就要从曹丕说起。众所周知,曹丕能够篡了汉朝的天下,乃是和世家大族进行了利益交换。他改变了曹操强势的做法,以一定程度的妥协来换取世家大族的支持。众所周知的九品中正制就是其中代表。/ @' P" f6 V0 R3 a1 x( m. N: J
* R: l5 F# y; c; s9 }* [+ i
一方面曹丕保证世家大族的世袭权力,一方面世家大族承认曹氏对兵权的绝对掌控。因此形成军政由曹氏、夏侯氏掌握,民政以曹丕亲信的士族陈群、司马懿等处理。
! v" [/ h* U3 }" B/ B* {$ ]5 I# C/ H3 D7 Z, e) g
所以终曹丕一世,司马懿虽然有抚军大将军的头衔,最多统领过的兵马只不过5000人。
3 y+ Y" M9 X7 ^0 f) `; F" r4 A* Z* L* U% q( p
曹叡继任后,宗室和士族、功臣集团继续搞平衡的制度保持延续。但因为曹氏、夏侯氏的人才断档,相对最不重要的荆州方向军事交给了有突出军事能力的司马懿。希望大家养成点点点的习惯。
- d7 z) H0 f/ W, z0 k5 t
; v, t' D5 i5 O0 g) j3 x9 q) ^可是随着诸葛亮的北伐和曹魏最后一个干才曹真的病死,司马懿一跃成为魏国军中第一人。这种情况已经严重威胁到了魏国的根本,在曹叡在世时他能掌控住,依然对司马懿宠信有加。当他感觉自己身体已经不行后,这种情况就必须改变。因此曹叡派司马懿攻打公孙渊,彻底解决辽东问题,而且还不派副将,让司马懿有专制之权,这在曹魏的历史上是破天荒头一回。- |* C3 N: r0 R4 A- E8 I

: {9 t: V* C; V5 ~1 K可是在司马懿尚在辽东班师途中,曹叡拟定了第一份辅政大臣的名单:燕王曹宇、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名单里没有司马懿。
' V9 O/ b) W+ P& H( a/ q- l6 w
  i# \  v4 Y. e/ C1 N# R这份名单其实就是曹叡一直想干的事。曹叡即位后,随着功臣宿将纷纷离世,他对魏国的掌控程度要比曹丕时强得多;更随着诸葛亮去世;又派司马懿解决了公孙渊,能够威胁魏国存亡的外患和后顾之忧都解除了。曹叡已经有能力腾出手来巩固皇室权威,具体的做法就是恢复曹操时的旧制。可是曹叡身子骨被掏空了,36岁就翘了辫子。他的这份心愿只能让辅政大臣来完成,所以第一份辅政大臣名单里,绝对不会有司马懿。
1 o& p$ W% g. |! w9 z
" |3 e# r' R; y, G! Q9 j这倒未必是曹叡提防猜忌司马懿,而只不过是为了魏国的稳定。6 \) R: N7 M9 i2 K
" {' L; r* F: s' c7 I% Q! Y8 F2 v) F
但是这份辅政大臣名单全部是曹家和夏侯家的人(注:秦朗是曹操养子,也是曹家的人),这就违背了曹丕和士族达成的默契,让士族大为不安。于是,趁曹叡病得糊涂了,刘放和孙资怂恿曹叡,将辅政大臣名单改为曹爽和司马懿。注:最后时刻,曹叡想改回来,已经来不及了。' o0 [4 d3 N8 S- f6 L

. h1 q, F: P7 |7 v: x8 d可是,第二份名单为什么会有第一份名单里的曹爽呢?
4 c2 R7 l- d9 B7 x* u' g* x, L6 G8 F
这帮士族看中的就是曹爽没当过外臣,在朝中没有势力。你曹爽不过就是曹叡的保镖头子,还能翻天不成?
8 e. u; u3 D( y* G- |7 v
, L8 D: i' [1 K/ F$ r# X# Q三、曹爽有话说:我不是三国最大的草包! R5 O8 E$ @3 f
/ M0 {) @/ E7 P# R! _
但是曹爽做到了。兴势之战后,司马懿的势力遭到极大打击。曹爽对司马懿终于不再那么客气。兴势之战后一年,曹爽再次使出釜底抽薪之计,直接撤销中垒、中坚营的编制,将人马全部并进武卫营,架空了中护军司马师。司马懿强烈反对,但曹爽就当司马懿是个屁。+ L1 w- W/ ^* {4 l4 K2 j
7 e* q* i1 o& b1 J, Q% {
再后一年,曹爽和司马懿在针对吴国的军事问题上起了争执,以往这种问题都是司马懿说了算,这次曹爽直接否决了司马懿的建议。司马懿失去了对军国大事的决策权。! L( w6 ]! Z5 E( L

& x4 P) C  Y( D! p& w7 |& |而曹爽能这么强势的背景就在于兴势之战后,司马懿在关陇战区的势力已基本摧毁。
4 f7 t& @3 K! ~9 ?5 s5 |! a& b3 Y. B  y
司马懿会坐以待毙吗?当然不会。但司马懿想出的办法却极为愚蠢,这导致了他的失败。
+ R8 Q+ q+ M9 B, F' E4 W4 G$ \& s4 }# t6 f, Q
这件事在史籍中没有明确记载,但史官让人佩服的地方就是,虽然他们会用春秋笔法,但他们会忠实记录历史。把他们记录的蛛丝马迹整合在一起,事情真相自然浮出水面。% @/ x4 K1 t0 O3 c% l, b) e

4 F2 K5 `/ z. d那就是上文说过的,皇帝最忌讳的内外勾结。司马懿走投无路,出了这样的昏招,自取灭亡。: z# O% h+ w1 P

. N* Z5 s* c7 \# U! Q' V) r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其实也很简单,司马懿和郭太后勾结在了一起。历史上这种内外勾结屡见史籍,离我们最近的就是慈禧和恭亲王的叔嫂合谋,内外勾结,一举打掉了肃顺为首的八大臣。
1 S! r4 K; E! m0 a
: I9 D7 C. r6 H4 C* b2 g$ d这种内外勾结,成功的概率很大,但风险也极高,一旦失败那就是万劫不复。% v+ j( O  J' L; B8 ]
% u1 \6 ^( j+ f$ d
《三国志》当然不会直截了当写出来,陈寿还要不要脑袋了?但裴松之给三国志做过注啊,他会管你司马氏,晋朝早灭亡了。别说裴松之,房玄龄也不会给你司马懿面子。
, r  r  P4 I) p4 F4 |4 e' j% a  |% k6 X, W* D( h
1、陈寿是要脑袋,所以他这么写:“值三主幼弱,宰辅统政,与夺大事,皆先咨启於太后而后施行。”这里的“太后”就是郭太后,“三主幼弱”当然包括曹芳。这条史料呢,是陈寿撒了个谎,但可以理解。给陈寿天大的胆子也不敢直接写郭太后是司马氏的傀儡。这么写的原因大家也容易理解,为了告诉所有人:司马氏的所作所为都是上奏过郭太后的,是郭太后拿的主意。
/ @. J$ y, }' z; `; V
4 M, \0 ~. j, _+ F但陈寿在别的地方也告诉了大家,我撒谎了。
. Q8 a0 [) i9 M  C$ W4 `
6 c) i' `0 Z' Q9 I) h7 H  J第一处所有人都知道,三少帝中的曹芳是有两个辅政大臣曹爽和司马懿的,轮不到你郭太后做主。9 F1 _+ F, c9 k5 B" S9 _8 b2 o- n4 n

) N  _+ u$ M( y/ f' c第二处写在《文帝纪》中,魏文帝曹丕定过规矩:“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又不得横受茅土之爵;以此诏传后世,若有背违,天下共诛之。”
# [6 c" l  I; v- }
  Q3 s" F4 \- z- v这是以诏书形式公告天下的。魏文帝发过的诏书多了,《三国志》仅记载了少量几条,而有“惜墨如金”之称的陈寿,偏偏记载了这一条。陈寿这个人啊,人品虽然不端,史家的骨头还是有的。
. ?* ?& ~, R8 j5 c
3 G2 p- c9 _/ f' N" C+ P. y2、房玄龄等人会给你司马懿面子?当然不会。所以《晋书》如实记载:“帝于是奏永宁太后,废爽兄弟。”
2 ^  I2 o' U/ ?% P  {8 b* R4 N' @* d8 b8 T$ L0 ~; u1 l( z
“帝”,司马懿;“永宁太后”,郭太后。这一条讲的就是高平陵之变当日,司马懿一发动兵变,立马上书郭太后要罢了曹爽兄弟的官,郭太后立马同意。
1 O7 h% m+ c. k/ j/ c/ ]4 l+ m) l, v$ _: K" q
3、陈寿虽然不敢在《三国志》中把房玄龄这句话写进去,但他会换个花样写:“大司农沛国桓范闻兵起,不应太后召,矫诏开平昌门。”
0 e) C9 N2 [) \" x9 K8 e8 R2 _& [6 _. s# j
郭太后参与同谋跃然纸上。. s4 ]0 I# @! F/ ?7 \; y( r

2 X. O$ m8 C. y: \9 U  B2 C4、还是《晋书》:“八年夏四月,曹爽用何晏、邓扬、丁谧之谋,迁太后于永宁宫。”
# I/ A1 _2 v6 X9 `, f1 l) V- S8 h- ~# l* P, j4 s- x' [
“五月,帝(司马懿)称疾不与政事。”
8 }: u; j7 w! F' ?8 D: c# }, z$ a: Y+ s' s' K; ^& M8 @
看明白了吗?郭太后刚被贬到永宁宫,司马懿立马称病,再也不参与政事。9 P' b4 W/ E) `9 }3 [# a
* J3 G1 G0 v' l8 R+ e
没看明白的话,我问一句:曹爽的党羽中,司马懿最恨谁啊?
/ s' K% I1 r) Q7 e9 g: x8 d5 z" B; G
答案:丁谧。
8 ]# q  a4 |; {" g- e, F/ R5 j! Z* c
5、再看一条来自裴松之的辅助史料:“奏使郭太后出居别宫……皆(丁)谧之计。司马宣王由是特深恨之。”5 h1 W. B$ T9 Z* R! n" P% q
2 q( @- c% K6 W8 [
现在看明白了吧,把郭太后贬到永宁宫,让司马懿恨得牙痒痒的。两个人没勾结,你司马懿凭啥恨得牙痒痒的?" ?+ _8 z' V& Q* I

9 w: |; f# j5 D" Y& C+ u可是,司马懿再怎么恨,他的反应却是称病不再过问政事。翻译成普通人能看懂的大白话就是,司马懿交出大权,承认失败,投降了。
  d: d* w6 t* D+ X& r, P' ?/ n9 M: W7 c5 m1 f2 }: c
4、5两条史料合在一起,就是司马懿勾结郭太后的直接记载。郭太后,也是个可怜之人,不但成为压垮司马懿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是司马懿祖孙三代把持魏国朝政的傀儡。
2 [' B, Q* F8 v& g( q% i4 U) x/ c
  _, Y8 n- |( ]! [: r( ]3 L这就是司马懿和曹爽斗争的第三个回合。司马懿发昏了,为了挽回颓势,居然去勾结郭太后,这可是大忌。一下子被曹爽捏住了把柄,司马懿只能认输,退出朝堂。
) i' R8 _+ z2 {- E9 B! E, B+ ^! R+ Z! w8 t1 z* B# _& T. |/ r( J
武卫将军曹爽,保镖头子曹爽,被世家大族小看了的曹爽,用了八年时间,打败了如日中天的司马懿,完成了曹叡的遗愿。可以说曹叡没看错人。- R; o" L$ d  g
: Z5 U! C% V0 n5 Z' u. N2 w
四、呸、如此权谋家
# b% a% _+ `/ }& m( ^4 C1 W
/ y/ F  y. G  D, I# {# J% G9 u可是最后的结局大家都很清楚,一年七个月后,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一举诛杀曹爽,翻盘成功。于是司马懿被誉为老奸巨猾、忍辱负重、隐忍不发,实乃三国第一权谋家。1 W( G! _4 D+ |$ ^5 o. _0 b
+ w8 Q5 p+ v* F- {
权谋家,那是在庙堂之上就能掌控局势的人。发动军事政变居然算权谋家。其实呢,司马懿脸皮并不算非常厚,你让他自己说,司马懿肯定会说:我真不是三国第一权谋家。" ?7 g4 Y( r% k& ^) y. k

+ E$ j7 Z  z5 k有些读者留言说,曹爽不够心狠手辣,在司马懿失势后杀了他,什么事都没了。! a$ L/ g. t4 @3 ?
; {! C! l2 Q6 `$ K* S
大错特错。1 `% \1 n9 g0 e( ?, j$ w5 Z
* o% k# n' q, ~/ L
知不知道为什么古代把曹操、司马懿一直看做乱臣贼子?特别是司马懿。/ n- d) N, `  t. w

) L6 h8 D( x' e" {庙堂上的斗争要按庙堂上的规矩来,哪有这样的?输了就搞军事政变,政变成功就斩草除根?向来的规矩是:赢了的那一方不能把输掉的一方赶尽杀绝。输了就搞军事政变,然后斩草除根,那不乱套了。这个先例一开,以后都这么搞,天下大乱。
( Y  i! K$ k# f
: m* Q8 p0 W. }# J司马家脸皮厚,不遵守规则,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后代,司马炎死了没多久,八王之乱就开始杀杀杀。今天我得势了,我就杀光你。明天你得势了,你就杀光他。结果是什么?
$ e. U3 a0 Z, ~0 y4 ~# e: n9 A- {* |& g
五胡乱华。) x# g# Q  [8 F, u
# d. |) f7 G  J
打个其他角度的比方吧。讲道理讲不过,仗着自己拳头大,就可以直接动手了是吧。/ s5 L7 T' v: m5 h1 f

% F, e' H6 B$ q' |2 Q9 n5 j所以司马懿一直是历朝历代的反面典型,你在庙堂上输掉了,可你不遵守游戏规则,搞军事政变,以后就有样学样。这坚决不行。# b6 a4 ?0 ~5 J! ~+ q) ~

& P1 U# M: s4 y' B, R3 V# E0 s5 f军事政变倒也罢了,如果司马懿善待曹爽,那还好点。政变成功还赶尽杀绝,虽然对司马懿来说是消除了隐患,却开了一个坏先例。以后都这么来,整个国家就陷入大乱。
) {5 S! ?# V8 H) ~$ X
* W6 ~( }0 K2 o( M/ M9 k+ ~如果曹爽遵守规则,不够心狠手辣,因此被称之为三国最大草包的话。; m# M/ k" H! \6 O
! A- F- X" k, u: t
那么,曹爽还是当这样的草包比较好。
4 L% C0 I! N# d" T3 n
$ E1 K( ^" O" m司马懿得势后,淮南三叛。
* j/ `$ |) M: q1 A. E$ ^" k
4 Y+ ^( I# ?4 T$ ?5 n3 g3 q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女儿国小说网》

GMT+8, 2024-11-21 19:55 , Processed in 0.1350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