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8 B2 H# h, x" y9 o0 K' p李儒,字文优,是《三国演义》中董卓麾下的首席军师。按照演义小说中的说法,他不仅是董卓的亲戚(女婿),而且一直都在董卓身边,大小事宜均与之参谋,有过很多次出色的出谋划策表现。& T% E; ~5 n d% f% e
" S- o, v4 m" v3 n% p! e; c
从趁乱进京、说降吕布,到废立皇帝、迁都长安,董卓这一路而来的重要举动,均离不开李儒的参谋之功。而在董卓害死废少帝刘辩的时候,也是李儒带人闯入宫中,并强逼少帝饮下毒酒。到后来,王允使出连环计,利用绝世美人貂蝉,离间董卓吕布二人的关系,又是李儒首先看破玄机,并劝说董卓放弃貂蝉,以换取吕布的效忠。* w4 D) [/ o4 L4 N: Q4 o" H
# P/ ?0 u! h, K2 q, @! Y再到后来,吕布与王允定下刺杀之计,以天子让位为名,诱使董卓上当,还是李儒第一个看透真相,选择在这个重要的场合,称病不出……只不过,在董卓被杀以后,李儒也逃不过主仆同罪的下场,被家奴绳捆锁缚带到董卓被杀现场,并当庭斩首示众……0 f2 C, [6 s. b+ A7 U
8 j5 U, r; f6 K
总之,演义里面的李儒,完全就是一个顶尖水平的谋士,次次谋略深远,步步料敌先机,堪称董卓集团的超级智囊。- w) {( X. a# D) s. j
/ E: H& {- G+ ]3 h8 t8 Y李儒让人既痛恨又赞叹,也多少有几分惋惜。痛恨的是他助纣为虐,干了很多伤天害理的事情;赞叹的是他政治眼光之老道,出谋献策之精准;惋惜的是他空有智谋,却不用在正道上,站错了队。最终,免不了随着董卓一起灭亡的可怕下场。 . z. }1 P7 w1 ` j, @' j$ O! s( C- J# v; w$ b) s) J; E5 P& T1 c
甚至,有传言说,李儒其实并没有死,被捆绑着带到刑场的人是他的替身。, q) d8 D1 f( ~+ H) Y
. L& x% y4 l1 Z) L0 c% z# Z3 x而他在董卓死后,巧妙改名换姓,以新的身份继续混迹于三国时代。后来大名鼎鼎,谋略出众的“鬼才”贾诩,其实和他就是同一人……7 v2 ?& I ~. Y p/ B3 l, v
2 a; K3 m4 z, Y0 {然而事实上,历史上真实的李儒,却完全不是演义中所描述的那样。他在董卓麾下效力过是真,鸩杀弘农王(汉少帝)也是真,但是他的真实身份,只是东汉朝廷中的一个文职官员,并无出谋献策,阴险狡诈等记录…… S. T8 t! w9 E+ `! G' w
/ r7 t& T3 G0 x9 d) G5 H8 [6 i1 k# ?4 ^可以说,在《三国演义》小说中,李儒是和史实形象相差最大的人物之一,基本上可以算作一个原创角色。 ) k6 p V; r, |* N3 k g5 K 2 r9 Y- F. ?6 h) T( E今天,就让我们根据史书的记载,来还原一下李儒这个人物,在三国时代的真实脸谱。 * f8 X8 m, i, f# b$ n( P8 A , C. \3 ?8 k& I x- C4 \# \) a李儒的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司隶左冯翊郃阳”(今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人。并非如演义上所说,他是董卓麾下的高级谋士,智囊幕僚,他的真实官职,是东汉朝廷的“博士”。 & S) t3 ?/ {6 L+ m% I# o6 w5 s$ |5 X, f2 H
据史料记载,所谓“博士”,在秦汉时期,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一类的官职,带有强烈的学术性质。也就是说,李儒其实本质上是个文官,搞的是学术史籍之类的工作,和出谋划策完全无关。! Y& P% C: [( X4 D
& e' o( _: ]. n2 ^" J* }+ n0 D
至于李儒和董卓之间的关系,当然就更不是什么女婿与岳父之间的亲密关系了。他们两人其实之前毫无关联,甚至都根本不认识。% K0 \1 g$ K- M1 s# ]
: m$ u0 L% o# v. r( z9 R, ~
据史料记载,董卓是陇西郡临洮县(今甘肃岷县)人,成长于凉州,后来担任并州刺史,河东太守。而李儒则一直在朝中当他的博士,二人之间毫无交集可言。3 {+ U; R& ]$ W5 c9 a$ ]) o3 ?- m
! d+ ]+ A- z9 M
直到董卓进京以后,统收兵权,独霸朝政,才算是和李儒“同朝为官”。由于董卓的霸气逼人,残暴好杀,朝中凡有点兵权的人,如曹操袁绍袁术等人,都扔下兵符逃离洛阳,另起炉灶。 , t5 h7 X0 K; k9 h' A/ n' |' r: h2 N! N
至于其它没有逃走朝中大小百官,因为惧怕董卓的武力强大,也不得不默认了其“摄政”的性质。& q# c9 l& t" l
+ P) i, w- M3 [( A) n L B) a这对于他来说,才是最适合的去路,也是最好的归宿。$ ]- ~9 e8 s3 g9 N8 S+ w' u# ]1 E! E
) s. S0 C+ I* z! q
从“参与谋杀”汉少帝开始,李儒就不可避免地背上了“弑主”的历史骂名。就算是身不由己,奉命而为,这笔账也是牢牢地记在了他的身上,绝对的想甩也甩不掉。% e4 C) N N T' \' @
+ P; _: s9 \7 P6 \+ Q后来李郭二人掌控长安后,李傕推荐他在汉献帝面前升官,还保护他免受罪罚。看得出,李傕郭汜等人,已经将他看作是自己人……然而对于李儒来说,这无疑又是自己名声的又一次黑化。之前在董卓麾下助纣为虐,现在董卓死了,又投效董卓的旧部李郭等人。这简直是把自己的形象越描越黑,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 G* G; F( D; w# z! D. `, g' c/ A1 K6 E( E
再往后,李郭二人矛盾爆发,在长安各自领兵厮杀,汉献帝则在董承等人的保护下,带上朝中百官,踏上了东归洛阳的征程。这时候,李儒会跟着他们一起走吗? ) r7 S3 ]( Z/ z2 h8 S ' E- ~- K* m, |) Y4 R6 [) @' m很大可能是不会的,因为他身上背着毒杀弘农王的罪名,早就被朝中官员们所憎恨,汉献帝也一直记着他的杀兄之仇。在长安,西凉军的势力范围内,有李傕郭汜等人的保护,还没有人敢把他怎么样。要是他敢收拾上行李,跟上东归的队伍,怕是还没走出长安城几步,就要被包括汉献帝在内的所有人,群殴致死。 5 Z- r' T" z& L' P D8 L5 S: ]! S8 g4 F' F1 T$ p
李儒并不愚蠢,他应该没有跟着汉献帝东归。但是即便是留在了长安,他的日子也不可能好过。 - m. m$ e5 b! T 8 q# N, _& T1 S3 T刚才说过,李儒他只是个文官,不会带兵打仗,也不会帐中谋划。李傕郭汜等西凉军首脑,又都是些粗人,只会打打杀杀,劫掠强夺,他一个搞书典、编文史的文职官员,留在西凉军中,能有什么用材之地? 3 b4 \# y3 l* M3 q- ~2 ], W 0 ^* }6 A! N9 g9 q4 u7 }那转投别的势力,又是否可行呢?; K& S8 P, e$ G& u7 c/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