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贡士
- 打卡总天数:92
- 打卡月天数:0
- 打卡总奖励:1146
- 最近打卡:2025-01-17 08:46:01
版主
- 积分
- 6220
|
星级打分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3 d' w, q" R8 H1 A4 K
刘备参与衣带诏密谋,发起者董承本身就不是汉室忠臣,还是个不可救药的野心家,而刘备与他合作的核心原因,其实就是为了分散押宝,只是没想到形势的变化超出了预期,他得以领兵出征。到这时,曹操并不知道衣带诏的事。/ P8 b5 h8 b3 C( s, A: J
之所以能够被外放领兵,根本原因就是曹操希望他能够站在自己一边,对抗袁氏,而刘备也用行动交上了这个投名状。
* t# Q" \" P8 P* v
) J0 u9 b$ h4 Q! h所以,曹操对刘备暂时的放心了,或者说又一次看人看走眼了。* M7 D0 t4 O9 I2 Y+ L$ w8 j
( V$ G4 r) q4 {- ^- s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o2 l, p; A0 v' i& C' p
/ z! g0 c, \6 Q$ ~; C恰恰基于的是两个人的互相了解。7 Z2 ~+ z! L! Q: i% b- B1 k9 h
$ u W7 T+ r6 \) Y- Z. b6 V
从曹操一生的政治生涯来看,曹操的性格底色并不是多疑,而是有典型的,官二代公子哥式的“跳脱”,甚至可以说是“任性”。
3 G, S8 _( Z- H1 U% G4 E- x7 q/ s5 B8 [" @- C
也就是说,他天生聪明,对于很多问题都有自己的主见,能够快速抓住问题的本质,但是,当身处顺境之时,又免不了骄傲自满,他一生中的历次挫折,几乎都是紧跟在大得意之后的。
, S' V; C% Z* B- @6 J' v2 t0 K" f3 g+ h. n' q
而在袁曹双方兵戎相见,走向官渡决战之前,曹操正好处于这样一个“大得意”的时期。
2 ^) a1 p3 _- a7 D( T* U" T3 D2 v0 V9 f( t0 h3 u
在驱逐吕布、陈宫,攻克雍丘,屠灭张邈、张超三族之后,曹操大军不断西进拓地,多次击败袁术,驱逐了袁术在豫州的残余势力,控制了汝南、颍川、陈国、梁国等广大的地区,连南阳郡的一部也已攻占。
+ m' J4 Z) v; O% c4 y2 L: Y2 A" A! Q3 u& }% U+ X
待到汉献帝还都洛阳之后,他更是出兵迎奉天子,迁都许昌,在豫州颍川郡建立了自己的新基地,而此时的袁绍,仍旧守着半个冀州,与公孙瓒拉锯。
. T1 P7 Z5 j/ F8 Q5 l1 ?9 ?
& Z Y5 ^% g% h7 Y6 Q在掌握了天子,控制了豫州半壁之后,刘备又带着另外半壁豫州来投靠,等于曹操已经占据了两州之地,和司隶校尉部的河南部分。+ W* T" v1 P( H& B4 z: U
* x. I( s5 Z: U' U1 T" h, j+ G在袁术僭号之后,曹操、吕布等人对袁术的累次征伐,将双方的界限,控制在了淮河一线,而不久后,曹操又亲自出征,消灭了吕布,并将徐州北部和青州南部,交给了臧霸等泰山贼。
" ~$ w/ z. M2 q) v, J
) Z" l1 ` @+ W0 l* N7 [至此,除了青州一部外,黄河以南、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域,已经全数被曹操所控制,司隶校尉部的关中部分,也由钟繇经略,名义上归属于曹操,同时,河内郡本来倾向于吕布的大司马张杨也被亲曹操的杨丑所杀,司隶校尉部的河北部分,也为曹操所有。! @! ^( _3 X1 F2 x5 b
7 K- j) ~0 L, w1 \$ [3 ]5 |& u* B/ B
以上功课做完,袁绍还在围攻公孙瓒的易京楼,幽州大部则为鲜于辅等人控制,也就是说,在建安四年三月,袁绍攻灭公孙瓒时,曹操已有四州之地,而袁绍则困于冀、青二州,还有黑山军作祟。
0 z* y5 T1 U$ \7 Z0 o
) j' d9 ?- @) e b# H从战略态势来看,曹操绝对居于优势,所以,曹操在建安四年控制河内郡后,才进行了一系列的部署。
4 F) f1 n" c/ l) `: z1 S( K
8 W& O) x/ _' c U2 e, Y1 V当年八月,他已渡河至冀州的黎阳,同时派出臧霸等人入青州攻破齐国、北海国等地,也就是说,向袁绍的冀州、青州,两路发起进攻,而袁绍所部回师并不慢,所以没有继续进展,只得留于禁屯河上,也就是防卫黄河,九月自还许昌,分兵守官渡,到十二月,更是大军屯驻官渡。
+ ]7 v' s+ x1 H) V. S: x: S) Y
! o4 e& m5 U; Q& E7 J8 D- M这个时候,袁绍的大军还没有南下,也就说明,官渡之战本身是曹操主动挑起的,袁曹联盟的破灭,也是曹操一手造成的,只不过他经过尝试后发现,或许在青州自己能够占到便宜,但在袁绍的统治核心地区,魏郡邺城,他是讨不到好的,只得转头营造内线的多道防御线。
% ^ I% X* m6 e: R+ c L; H- ^) S8 S+ F- h; c' `5 w
刘备正是了解或者说理解曹操,才对他的下一步发展并不看好,但仍旧保持了克制。
' ]! I$ G2 k( u' _# U& D9 l, ?
& z7 q1 w* L+ {/ t. t建安四年六月前,刘备受命去截击袁术,在将朱灵、路招遣回后,也并没有立刻反叛,而是占据了下邳,直至建安五年正月,才杀死徐州刺史车胄反曹。2 `* j* u' ]+ j: `3 e. b$ b0 Q; @
! J8 J+ J! g0 g- X+ a$ H* s# f值得注意的是,当刘备被曹操击败逃离徐州时,曹军获其妻子,说明刘备的妻儿应该并没有被带入许昌,而是在从吕布处夺回后,安置在了豫州牧的治所小沛,可见,刘备在建安四年的下半年里,并没有打出“反旗”,而是以“客军”的身份统治豫州和徐州的一部分。
! C& @1 S F8 d! L* e: m7 v& E
0 r+ k' k t) e! m通俗地说,俩人都没有翻脸,因为这个阶段,其实是各取所需。" P/ j3 H/ y3 Y$ z( Q
- S3 }$ Z; e/ o3 h* G8 i& \
袁术的北上,是以投奔袁绍为名,袁绍也不计前嫌接纳,派儿子袁谭出青州向徐州来迎接袁术所部,刘备带兵至下邳,正好卡在了泗水和沂水的交通咽喉,隔断二袁的联系可能。$ N7 _" O# {, P& a) n2 g
7 ]; J7 l7 V) E5 |9 p% G# k
而袁术是袁绍的兄弟,和刘备有旧怨,袁谭却是刘备举荐的秀才,是他的门生,俩人属于旧恩,以刘备出征,恰恰让他自绝于袁氏,只是没想到袁术竟然自己病死了,如果他硬朗一些,无论是联手袁谭痛殴刘备,还是被刘备一锅端,刘备都再无与袁氏勾连的可能。; [$ ]1 Y8 L; S; G
% R- ]. F: z2 U; p袁术病死这样的意外事件,当然没有人能够预料,如果可以,想来曹操也不会派出刘备干这个事儿,而刘备的妻子部曲家口仍在小沛,也就意味着曹操之前并没有兼并他的部属,如果那么干了,什么客礼、尊崇也都没有用处了。$ b4 U" @6 P; s' c, Z% Q
9 c' B& ?1 B( s7 |, [4 F
所以,刘备留关羽守下邳,自己回屯小沛,本身就是给曹操留了余地,近似于让关羽去帮车胄守家,顺便掺和下这块地盘屯兵,曹操也完全容忍下来了,只要刘备仍旧站在自己一边,不投袁绍,这些事儿都好商量。/ {3 D9 d% [: j3 e
; a; p) \3 Q2 q6 v" S* S' g
这也是曹操的“信”就“盲信”的性格使然,他相信的是自己的判断,也愿意为自己的判断来埋单,事后大不了说一句,悔不听奉孝之言,也就罢了。
- p* i5 K* g8 c% q/ D' t( R
! H" ^6 X+ E% a, O8 ~1 U+ [9 Z0 Z9 t1 Q事情的变化在“衣带诏”事发,刘备参与反对曹操的证据公布于众,刘备这个“余则成”也就当不下去了,哪怕袁曹仍没有正式交兵,他也等不得了,只能杀死车胄,宣称投靠袁绍,同时,东海郡的太守昌霸也反叛,这个人也叫昌豨,是臧霸的同伙,在吕布死后被曹操任命为东海太守,也跟着刘备反叛。6 _! w2 j$ t: a' r3 [; v
: M8 u' a% j( P' h
更严重的问题是,刘备的举动产生了巨大的化学反应,所谓:3 [8 A+ B" d9 d, B
1 L. L! r" C8 f& r- S- M
郡县多叛曹操为刘备,众数万人,曹操遣刘岱、王忠击之,不克,亲往破之。
1 \ E2 |( u7 t. m R' J: R
0 U. Y. M: ^) t; E0 B3 o" _翻译一下,就是地方郡县有不少都背叛曹操跟随刘备,兵马达到数万人,曹操派出刘岱和王忠讨伐,没打赢,《后汉书·袁绍传》中还提到,“曹操惧”,这才亲自领兵讨伐刘备。
' B/ y7 A. `: ?3 S1 ?$ K
0 b* |& u. n/ r: I3 K& \: S/ h也就是说,曹操在部署对袁绍的攻防准备的时候,并没有太把刘备、昌霸当回事,派出了司空长史刘岱和中郎将王忠出兵讨伐,这俩人都不是方面大将,应该是想借助地方屯兵,围攻刘备即可,没想到,刘备对他们说,你们这样的来一百个,也奈何不了我,曹公自来,结果也难说。9 m' |! q# R; J) r
7 V- ^* y6 `- o* u6 k9 ^曹操只好亲自来解决刘备的问题。
, ^6 h- e: E9 D- ?# g7 A
) Z }" c* K1 b! `!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