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我的广告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薅羊毛,扫我就赚了!
查看: 100|回复: 0

建安二十四年的三国

[复制链接]

  离线 

  • 打卡等级:女儿国探花
  • 打卡总天数:91
  • 打卡月天数:2
  • 打卡总奖励:1130
  • 最近打卡:2024-10-29 21:01:13

1008

主题

48

回帖

6182

积分

版主

积分
6182
发表于 2024-3-21 18:4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星级打分
  • 1
  • 2
  • 3
  • 4
  • 5
平均分:0  参与人数:0  我的评分:未评
+ u/ p  ~! v( F" \5 h
先说刘备。军事上一连串的胜利使得刘备进入自己一生的巅峰时期,汉中到手了,益州巩固了,荆州方面关羽也创造了辉煌。自己奋斗了大半辈子,终于前途光明,有了一定的成果,既然有了一定的成果,就要为自己的后世子孙创造更加有力的条件和更高的地位。让他们一代一代世袭罔替,一般老百姓是这样想的,王侯将相也不例外。在君主专制的时代这是一个不变的规律,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秦始皇,意图万世永存。
, b2 _3 B5 S; Q( Z. N& i
# b' w0 U2 l& K. X刘备在走向皇位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Z+ \& W7 |  @- D- r; I

6 k# a; }5 H- t* `0 _建安二十四年秋,群臣一百二十人上表大汉天子,要求封刘备为汉中王。在这个表中,首先说明大汉王朝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需要有能力的人起来力挽狂澜,把大汉王朝重新领入正轨,然后对刘备歌功颂德,说明他正是合适的不二人选。) O! t+ s! Z! C' M2 H
4 R- Z, p  g4 |+ l
当然,到了最后,刘备再以个人的身份辩解一番:朝廷已经给我的很多了,我已经很满足了,别无所求了,我可不想称汉中王啊,是下属们死命相逼啊。我如果不答应,他们就去死啊!作为权宜之计,我就只好答应了吧,说不定这也是一种好事,有了这样的名号,我就可以在更高更大的范围内为国家效力了。  b8 s$ l  a# c' i8 {: W/ u- A

1 `3 U4 X* Z6 [' w其实,我们都知道,这是在演戏。
+ `7 u5 r  p5 t  H! T' w
$ A" P, f" e$ u' }) F4 F. Q当然,我们也知道,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刘备和部属私下早已经商量好的,至于天子是不是允许,他们就不考虑了,所以说,刘备是自封汉中王。7 ]" ~0 u* l5 k4 N
. A$ Q& g1 L, P
说到自封,刘备也不必不好意思,因为,他不是第一人,也不是最后一人,往深里说,每一个皇帝都是自封的。; U9 j9 E* s! a

8 W: Y+ M7 Z( V% ^$ E紧接着,封吴夫人为汉中王后,儿子刘禅为王太子。
, N3 U- N4 L0 l" F  J1 ?
8 E3 D- B5 C5 H  d7 z) L( |  M; d刘备自封汉中王这件事是一个火山爆发的前奏,此后魏国也不甘落后,在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春天曹操去世之后,曹丕继承魏王王位,到了十月就一脚把汉朝皇帝踢开,自己登上了皇位。刘备一看急了,你能当皇帝,我也能当,遂在221年也登基做了皇帝。而孙权速度稍慢一点,在222年改年号“黄武”,既不用曹丕的“黄初”年号,也不用刘备的“章武”年号,而是从他们的年号中各取一个字。这个行动说明,虽然孙权暂时还没有称皇帝,其实也跟皇帝一样了,说得通俗一点,那就跟事实婚姻一样,尽管还缺少那道手续,但外人已经承认是一种事实。
1 }  d/ Z; Q" G. m8 C8 n
+ R* @. N! Q: K  O. Y( C% V这个时候才正式开始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7 f: m4 p9 H2 z  q& Z3 a
# ], E6 b" S" S+ h/ x/ h话扯远了,我们再回到建安二十四年,看一下在战局失利的情况下曹操又会采取哪些措施呢?; h* {. N) {1 M9 y

$ Q0 Z. w  L/ N7 w0 a( o; j: P形式对曹操来说真的非常不利:关羽已经在樊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曹操的正规军都被打败了,地方武装就更不用说了,那都是一些墙头草,纷纷倒向关羽,甚至在魏国的后方也展开了面向曹军的游击战争,蜀国的势力范围不断地向魏国渗透,使得魏国的局势动荡不安,甚至威胁到许都的安危。
, F2 c6 G# r6 @) R8 v" T& @
' s7 d; [) J: h这种情况下,曹操也无计可施,无奈之下,只得避其锋锐,准备采取了一个不得已的计策——迁都。; g  U& ^( h) v2 e! U

* s  `9 L6 q+ B: w+ K这可就是一个大问题了,自从董卓之乱以来,东汉王朝颠沛流离,仅就都城来说,从洛阳迁到长安,从长安迁到安邑,又从安邑迁到洛阳,最后,还是曹操力挽狂澜,在建安元年定都许,这才安稳了几年啊,难道又要漂泊不定。
! G! R' q1 M- n1 x$ G: c8 I( Q
* \5 v# @  ]; C可是,没有办法啊,关羽近在咫尺了。尽管刘备一直在宣扬恢复汉室,可是他心里的小九九谁还不知道啊,如果真让他攻下许都,皇上能否保住命很难说,但是,他曹操肯定是没命了。
. Q. c( Y- T, |; h9 z
) X4 k& b- P' @4 P8 B& p9 J$ t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迁都。
7 Z2 U9 h  I0 l
5 [3 N5 ]/ Y3 Y% Z2 i8 f曹操计策是定了,但是,大臣们意见不统一。
. S: C5 i+ J7 y
# B4 @5 v& a$ o; M  E7 d7 T2 I大臣们意见不统一,原因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在这关键时刻,各种意见都有,并且各有各的理由,曹操听得脑袋都大了。* d% i" {2 ]8 s  y% b+ l

2 k3 h1 m/ d# k& b! J当然,部分大臣只是发表意见,说说自己的看法而已,至于到底迁都不迁都还要看曹操的决定。
  \" [4 @  X. ~5 C8 M, `* w0 [& }+ w  F3 r- }( A$ \
但是也有那坚持到底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司马懿和蒋济,他们两个人百般劝说曹操不能迁都,并且列明了各种理由,甚至制定了对付关羽的良策。这两个人的出现,使得事情有了转机,并且在不久的将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得不说在紧要关头,人才就是人才,三言两语会使历史的发展来了一个大转折。
8 c8 K/ m. d. X0 W" S- L
, i5 u* G0 ^! s/ ^那么,他们两人到底向曹操说什么了呢?
8 {# P9 V: k. o6 h/ E( F9 W' H3 l, H% W; f
我们来看一下吧。# M* B3 g' Q' D5 P  [
1 P. J% P6 {; z; A/ y  R' W
首先说明迁都是万万不行的,稳定压倒一切,都城怎么能说迁就迁呢?
. Y' T4 |- B: w  k9 j) c+ d7 a7 d1 g" ?/ k6 P1 W# l* s0 Z" D
其次,战场上的失败是有客观原因的,并不能说明我们实力不行,于禁的投降,庞德的战死都是天意啊,谁能预测到会有这么大的洪水呢?我们是败于灾害,而不是败于关羽,要是真刀真枪打起来,还不一定谁输谁赢呢?现在洪水没有了,大不了我们可以重新抗击关羽嘛。
# ]' y4 ^/ \: D; B( A. E8 ~3 b0 H2 a
, ?2 s  f" h7 g, [' U, @0 r- p+ t$ Y第三,关羽并不是无懈可击,他也有致命的软肋,那就是他的后方,刘备远在汉中,荆州就关羽一人,我们可以开辟第二战场,袭击他的荆州根据地。
$ C$ s, V/ y/ J* G
) Z1 ?' |; f1 D' p5 H  S说到这儿,曹操明白了,其实最重要的就是第三点,只要打败了关羽,不就一切平安了吗。
/ |8 a- b% D/ G$ Q7 z8 w% n- P* y
; ^: ?- T5 T4 v: T" C7 D! a曹操这个气啊,你们这不是一通废话吗?就是你们不说,我也明白这一点,关键是如何能够打败关羽呢?别卖关子了,快说。# }9 [  ~5 o7 K

2 `! o$ a# D6 @+ @0 L7 O5 s6 G2 W; {, Q% i两人见曹操的胃口被吊起来了,这才把早已想好的对策和盘托出来。
9 ^. Y( N& e# w8 T5 c+ ^1 _  E5 F& V- g/ |
计划如下,非常简单:让孙权出兵攻击关羽的后路。
1 K9 X6 L# r& o4 H% z0 V2 ?( b/ w* r  A; {# t+ [7 W
司马懿蒋济能够出此计策,也算是看透了孙刘之间的关系。其实,历史上的很多高明的计策,算来算去都是算计人的。4 V$ m2 Z2 r6 |

5 {9 r8 ], |$ P3 y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我们需要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呢?司马懿蒋济的计划有可行性吗?
) a$ M) D+ k) X, i' _  H, M. x1 a% r6 I
刘备孙权表面看来是孙刘联盟,好的跟一家人一样,事实上一直在勾心斗角,远的不说,就在前几年,刘备独自吞并了益州就惹得孙权大为光火。
" o9 [  [$ p0 n0 Y* O' N# h) Z" C+ K7 r& @
其次,孙权跟关羽本人也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D+ p+ o" f$ R0 U$ s3 q

8 z: c, ^$ U  J4 o- ~, u6 v就在关羽大战曹仁庞德的时候,孙权过来讨好了:将军,需要帮忙吗?我可以助你一臂之力。(人家胜局已定,你这明显是来揩油的,高超的投机分子。)关羽一想,来就来吧,把胜利的战果扩大一下也是更好的嘛。) F, X8 [5 G+ s% b! t8 r2 T7 }
' N( n; {2 h; j9 l( ~2 Q: {" ?! V
可是,既然孙权是个投机分子,他就有自己考虑问题的思路,嘴上说着出兵助战,暗地里告诉领军将领:不着急,慢慢走,看情况。这就说明两个问题。第一:孙权不想加入战争,但是他想捞取胜利果实。第二:孙权眼光很长远,也很犀利,蜀军和魏军的战争最后鹿死谁手还不一定,过早的暴露自己对本身不利,这也是投机者的显著特征。
: \& u, p1 n' Z7 q5 \% m
5 N) _. ]2 ]4 R就在孙权犹豫不决摇摆不定的时候,没有政治素养,缺乏大局观念的关羽一句话就把他推向了对立面:小子,慢吞吞的干什么,要来助战就快点,要是不来,有你好看的,等我收拾了樊城,回头就收拾你。* X/ t( W- l( u  k+ e; Q& o! N2 \

% v" O# J- O/ X+ `( v& H- A哎,“收拾这个,收拾那个”简直就是口头禅了,这一句话不知惹下了多少麻烦。孙权那是一方霸主啊,而你就是一个领兵打仗的将军,真看不清自己的位置了,人家是和刘备董事长合作,你说你个部门经理捣什么乱啊!非得把合作计划弄破裂不成吗?
% e& O# F# j3 h+ Q3 L
: n; Q% v* ?5 s$ i1 ^# K/ @这就为孙权投入到曹操阵营中埋下了伏笔:既然你看不起我,就让你知道我的厉害。
& [2 T* P; X. ~$ p) c7 [8 g- X) ~' h0 g4 C' A3 {# H  Y- @
还有另一件事,这个事并不是大事,但是后果很严重。5 ], \$ K4 H. G3 o( N0 ~

& Y! O: p: l7 ^' y; ?% \5 N事情是这样的,孙权想跟关羽结为亲家,让儿子迎娶关羽的女儿。单纯就这件事来说,两人的地位根本就不一样,这是人家孙权很看得起关羽了。但是关羽充分能显示出他不懂政治的一面,竟然把江东来的媒人臭骂了一番,按照罗贯中的说法是“虎女岂能嫁犬子”。这无异于在孙刘联盟这本来就不太牢固的纽带上又猛力砍了一刀。( A- _& t: H6 p. w3 t% x* I; {, g- K

8 t( p; M% L) _! g因此,司马懿蒋济判断,关羽势头正盛,有攻占中原的苗头,这对孙权来说百害而无一利,他是绝对不希望刘备做大的,所以此时要求孙权出兵并不是难事。当然,为了有更大的把握性,可以给孙权开出更诱人的条件,到那时,樊城之围也就迎刃而解了。
% w# N' O5 r# C& _9 L; m) z7 Z+ J) r
计划不仅可行,而且应该说近乎完美。
$ p5 r4 k" D8 ^- U
  e$ ?3 }8 a: Z; n& S  R1 e# w曹操豁然开朗,马上实行,计划事成之后,把整个江南地区封给孙权。(真下本钱啊!)
+ W6 [+ P5 H8 R: R
* Z  x  M7 K2 B5 P  o0 _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女儿国小说网》

GMT+8, 2024-11-21 22:53 , Processed in 0.1670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